GE OMLP面试经过 先是每个人一个self-introduction,完了主面管会对你提question 回答就ok了。然后分成两组做group discussion。不同group在不同的房间,每个group一
个topic,是一个essay,我们这组是有关credit card的 group discussion包括四个部分 1,author's opinion 2,your opinion about the essay 3,a uniform opinion of your group 4,a presentation by a member of the group 最后的presentation是两个group一块。
GE OMLP二面面试题目 一、你的专业是什么? 二、你为什么申请GE? 三、对于GE有什么看法? 四、从什么地方了解GE? 五、你觉得你最大的成功是什么啊 六、你认为给你印象最深刻的leader是谁? 七、你认为你目前最欠缺的是什么? 八、你认为成功的政治家是谁?
GEMS大兴面试题目 一、自我介绍 二、介绍你做过的项目 三、做没做过功率电路 四、你最有成就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五、你最有挫折感的一件事是什么? 另外,会要求读一段英文
GE电话面试的一些情况 大致过程是,上海部门把你的简历转移到美国总部,然后美国总部email通知你何时
电话面试,他会先在email里面询问你的研究背景之类的。 电话面试的主要内容是研究背景,但是据面试的人说,他们并不是只需要做过这方
面工作的人,他们需要的是一个学习能力非常强的人。 所以他一开始问了本科学的课程,研究生学的课程有没有选外系的课有没有自己开
展一些课题? 目前研究的课题是如何确定的?怎么来完成这个课题的?发表文章数?有无与非本专
业合作的经历?合作成果如何?
GE面试题目及个人回答 GE:你先介绍一下自己吧。 我:那我说说我做的项目吧。 GE:好。 我:99年开始一个项目接着一个项目,滔滔不绝了十来分钟。 GE:看来你的硬件做了不少工作。你英语怎么样 我:英语六级,大三考过托福,后来就没考过别的了。 GE:你随便说点什么,就说说你未来两到五年的职业计划吧。 我:先去个大公司,能给我一个比较高的起点,前两三年不换工作,因为我想专注的做好一件事。 GE:三年以后呢?1,当专家 2,做管理 3,搞系统 我:2 or 3吧,因为。。。。。 GE:我们这有个工作和你做的比较相象,需要比较快启动。你说的我们已经了解 了,你做的我们还不了解。如果要你的话,我们希望你能先来我们公司实习两三个月,我
们再进行一下双相选择。我们这个工作是。。。。。我估计了一下他说的这个工作也就干
两三个月,干完了把我据了,那个时候谁还要我?但我还想试探一下。 我:如果协调一下,一个星期去几天还行,我的论文还没写呢,如果天天去就不太现实了。 GE:你可以白天来公司,晚上回去写论文啊。 我(气愤):你们公司在亦庄吧,东南五环外,这离我们学校太远了吧(回来都累死了,还写论文?没敢说) GE:我们有班车啊。 我:班车到我们学校吗? GE:到啊,大概从你们学校再走十几分钟就到班车车站了。 我(已经要倒了):这个我决定不了,得由老师来决定。 GE:好吧,你还有什么问题吗? 我:什么时候会有下次面试的通知? GE:如果有意向的话两三个星期后吧,如果不合适就不通知了。 我:好,bye bye吧(估计没戏了,有戏也不去)
关于OMLP 很多人并不真正了解OMLP。
Operation Management Leadership Program, 顾名思义是focus on Operation,
但是在面试过程中,有些人直接说自己的兴趣是sales and finance...既然是 management leadership program, 侧重就要看leadership ability, 其中communication
是一个重要衡量指标。有的人明显是更适合做研发。也许因为今年的就业形势不很好,很
多同学就大撒网,但是除了增加一些面试经验之外,只会浪费更多的时间。前几天看有人
谈,just be yourself. 非常有道理。如果你不是一个骨子里就aggressive的人,面试再
怎么装也装不出来。而且即使是过了关,今后工作时也会很辛苦,会不适应。所以重要的
是be yourself, just find a job suit for yourself.什么样的工作算好呢,关键看你
是否适合,是否喜欢,适合研发的人,硬去做sales or marketing, 对公司和个人都是一
种损失。很多人选择OMLP是因为它有海外rotation的机会,是因为毕业之后就可以做 management了 。但是OMLP其实是很辛苦的,不是所有人都能毕业,也许有些人中途就被
cut掉,有些人学完之后也碌碌无为。就像MBA, 不是所有人都适合学,不是MBA就都是成
功的经理人。很多时候,确实是性格决定命运。
btw, 大概很多人都是一份简历四处投。建议大家在做简历时能略有针对性,那一
份满篇研发的简历申请OMLP或咨询公司,很容易在筛简历一关就被漏掉了。
关于GE面试 我是今年八月中旬参加了GE上海研发中心的面试。应聘的是chemical tech_lab.中
的chemist.先介绍一下这个LAB的情况。里面有11个人,其中10个是海归的博士,还有一
个是国内大学毕业的硕士。我发现博士名片上头衔都是sceintist,而那个硕士是chemist.
所以大家在申请GE的时候一定要对自己的背景有个清醒的认识,不要以为自己是国内名牌
大学的硕士就以为有资本来申请GE。其实,这个LAB里缺少做实验的,GE招的也是帮这帮
海龟做实验的人。不管你多牛,只要是国内的硕士,在里面也是做实验的。这一点要清 楚。我到研发中心面试前经历了两次电话面试,一次是一个scientist,主要问你的专业
背景,并会按照你简历里的有关专业的东西问问题,因为我简历里写到会用一些新的方法
** 化学品,他就问我是什么方法。一次是HR的MM,用英语问问题,包括介绍你自己,你
理想的职业是什么,今后你对职业生涯的规划是什么,你的优点是什么,你认为科学家具
备什么素质, 你对GE的认识,那个妹妹口语很好,所以你要听清楚问题。电话面试后,
就通知我到张江高科的研发中心去面食。主要是要准备一个有关你参加的科研题目的英语
的POWERPOINT,然后用英语讲半个小时。面食的时候有五个sceintist听,然后会问你有
关的问题,主要是专业方面的问题。讲完之后,还要分别与这五个人单独用英语交谈,内
容很杂,因为每个人关心的都不一样,有些会对你的专业感兴趣,有些会问你如何与同事
相处,如何处理与领导的关系,每个人会和你谈半个小时。最后是人力资源的经理与你谈
半个小时,问的问题都是一些常见的东西,比如介绍你自己,你有什么长处之类的,是用
英语。
个人感受: 1,GE很看中背景,我说的是专业背景,如果与这个职位的要求不符,就没戏。当
时我认为自己发挥的很好,其中一个scientist对我说很希望我和他一起工作,HR的经理
听完我用英语的自我介绍后说可以用中文了,因为你的口语很好。但我还是没有OFFER,
后来去问,才知道我硕士的研究课题和他们对专业的要求不符,而我其他方面他们很是赞
同。 2,英语一定要好。你的POWERPOINT,你的口语。因为整个过程都是英语,如果你
不能在几个小时内一直保持良好的英语表达,就没戏。 3,紧张不重要。但凡一个应聘者到GE研发中心,到世界上最大的公司面食多少会
紧张的。 但那个HR的经理亲口对我们说GE不看重这个。所以不要太紧张。 4,名牌大学没有优势。和我一起面试的有两个清华,一个北大,一个海龟,结果
全部没有 OFFER,应聘者应该清楚一个好的理性的公司只是招最合适的人,即使你再优 秀,只要他认为你不合适就没戏。因为只是一个做实验的职位,工作内容很枯燥,如果一
个特别优秀的 人是不会容忍这样的工作的。他们比你更清楚这一点。 5,GE不是什么都好。应聘者要清楚自己的职业目标。因为LAB里都是海龟,你到里
面只是协助他们,所以发展的空间不大,为什么,还是你的背景。我就发现那个国内的硕
士chemist就比较郁闷,可能你在小公司是挑大梁的,可能到了GE,只是一名普通的职 员。过着朝九晚五的生活。那些想赚钱的同学也必须知道,进入GE不一定有钱,只是你过
上比较好的生 活。我们面食前一天,GE请我们吃饭,和一个四十岁的LAB里的scientist
聊天(还是个小 头目),他每天都要乘公共汽车从杨浦区赶到公司上班,现在还没有买
车,当时有人说你怎么不买,他笑说买不起,可能只是客套话,但可以肯定的是,他没有
在马路上开餐馆的小老板有钱。因为大公司讲究职业生涯(career),他们不care这些东
西,如果你认为自己要发财,不如也去开饭馆。所以没有什么对与错的选择,全在于你自
己的选择。有些同学一直在思考去大公司好还是小公司好,这要因人而异。如果你想过小
白领的生活,每天按部就班完成工作生活,拿着比较丰厚的薪水(你还是要为买房买车发
愁),只要把份内的事做完就OK,觉得自己在大公司有尊严,活的像个人样,你应该去大
公司。如果你不甘心上面的生活,想自己多接触社会,多一些历练,多跑些地方,多接触
些人,有创业的冲动,就不要去了。我是针对我们这些国内的硕士说的,你或许要说,我
有能力比那些海龟强,我会爬的很高,我要给你泼冷水了,原因很简单,还是你的背景。
GE IMLP的一面面经
最开始是向大家介绍一些GE的情况以及IMLP的情况。然后就是自我介绍self- introduction,要求是每人一分钟,但是几乎每个人都超过。不过他也不管,除非说得太
多。。。 再然后分成好几个组,号称smaller groups,9个人一组,开始60分钟的case study 。10分钟阅读材料,我们这组是关于打击盗版的,不知道别的组是什么。30分钟小
组讨论,讨论用什么语言都可以,我们就一直用中文在讨论。呵呵。然后最后20分钟 presentation,这个是一定要用英文的。 今天可是亲眼见识了英语大牛,真是滔滔江水
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