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进入中行已经十几年了,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到市场经济的变化,也经历了从国有银行到国有商业银行再到上市银行的变化,也经历了从坐柜台到跑业务的转变,目前在管理岗位,并参加了上次对大家的面试,看了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作为一个过来人,给大家一些意见:
1、关于收入和待遇
中国银行目前的序列非常复杂,有业务序列,营销序列和管理序列等,收入分配方式区别很大,大家实习时碰到的先辈大多是业务序列的底层,大部分还是派遣制员工,从他们那里了解的情况不能反应银行的实际情况。业务序列中10-12级是初级员工,主要从事简单操作,一般根据工作年限会升级,7-9级是中级员工,有一定的业务基础和专长,7级以上一般就转管理序列了。营销序列即客户经历类似,但由于工作性质不同,升级很难,一般初级的收入就相当于业务的中级。产品经理介于两者之间。基层管理根据岗位不同在6-8级都有,6级以上就是中层了。今年苏州分行升了一级分行,级别应该会适当调高。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的收入和级别没有必然联系,主要是业务,但对业务序列的人,级别加考评结果就决定了收入。管理层的收入暂时不需要关心了。业务序列上一般3年就能升到中级,再上就难了,营销序列做了6、7年还在10级的也不少,3年升中级的也有,关键看能力和业绩。如果要挑战一下,到营销序列较好。
具体收入不细说了,新入行肯定不高,到中级基本还能温饱,看看分行那么多私家车就有数了。
2、部门与网点
待遇肯定是部门好,对于大学生,网点主要是初期锻炼,让你们知道工作是很辛苦的,只要工作态度不出问题,最多一年就会离开基层,或者就是表现太好,留作基层管理人员培养对象了。很多新员工因为工作枯燥待遇低而消极,实际是对不起自己了。
3、工作岗位
网点相对枯燥,对人是一个磨练,但实际到业务部门后还有很多新的东西需要学习,特别是客户经理和产品经理,工作是多姿多彩的,但工作压力也是最高的,待遇相应也比较高。
4、和同业的对比
不和非金融的比了,至少银行相对稳定,待遇还好,否则也不会那么多人应聘了,面试那天一个下午谈了60几个人,我都累趴了,但你们站了一个下午,肯定更辛苦。
和国有银行比,大家都差不多。
和股份银行比,应该不如,但稳定的多,而且从人才培养方面,我们投入的更多。所以经常说国有银行是股份银行的培训基地。不过由于股份银行的内部氛围不大好,竞争多于合作,所以几个跳槽的同事都有抱怨。到了一定的层次,钱多一些已经不重要,工作心情好才好。
以前外资银行是热门,但经过金融危机,估计赶兴趣的会越来越少。不久前社会招聘,有很多汇丰的来报名。
如果大家还需要了解些信息,除了具体的钱数字,我会提供些帮助的。 |
评分
-
4
查看全部评分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