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记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求职经历 应届毕业生求职季又拉开序幕,回想一年前自己的求职经历,辛酸苦辣仍历历在目。现在,我已经幸运地成为北京首都国际机场股份公司(以下简称“首都机场”)的一员,简单地从求职准备、求职过程及入职后体会三方面分享一下我的求职经历,以期对学弟学妹求职过程有所帮助。 求职准备求职之前一定要做好充分准备,机会从来都是留给有准备的人,这也是求职过程最重要的一个环节。我认为具体要从硬件和软件两方面做求职准备。 硬件方面,包括求职信、求职简历、证书及实习经历、中英文自我介绍、面试经历等。 求职信要“点对点”具有针对性。绝大部分好的单位都要求网上投递简历,因此在Email中,求职信是用人单位在未见到真人之前的第一印象。求职信围绕“我符合要求,我定能胜任,我诚意应聘”,要语言精炼,尽量职业化。 求职简历要突出核心竞争力符合岗位要求。简历要层次清晰分明,内容不超过两页,按照时间顺序列出学习、工作等经历,所获奖励、实习经验、项目经历不要罗列,突出重点,可量化部分尽量用数字说明,不适用“我、我们”等人称代词,最后不要出现错别字和无价值的兴趣等。 证书及实习经历是很多企业简历筛选门槛。自我介绍是所有面试过程必备环节。 多参加面试增强求职实战能力。一般经过几次面试就会基本对面试过程有了全面的了解,不要不喜欢的单位就不给人家面试你的机会,许多其他硬件条件不是特别出众的面霸,都成功拿到自己心仪offer,靠的就是对面试过程了如执掌,到后来百战百胜的能力。 软件方面,包括思想、心理和知识上准备,很重要,将很大程度决定求职过程成败。 思想上,一方面早做打算,充分准备,同时增强抓机遇的意识;另一方面认清就业形势,改变一次择业,一步到位的老就业观念,轻装上阵。 心理上,克服盲目自大、自卑胆怯、从众,以及患得患失的心理障碍,积极主动,展现真实自我,往往越真诚的沟通和表达越能收获好的效果。 知识上,了解就业信息,笔试内容的知识储备,面试社交注意事项,用人单位基本情况,以及岗位基础知识要求等,半天时间足矣。 求职准备一部分需要长期积累,也有一部分是可以突击准备。我所提到的只是很少一部分,希望学弟学妹在不断面试过程中增长经验,有的放矢的准备,做一个有准备的求职者,关键时刻把握住机会。 求职过程过了快一年,首都机场面试过程程已经有些淡忘了。整体分为了三个部分吧。笔试、初面、和终面。 笔试参加人比较多,在海淀中科院的教学部,人很多,坐满了整整好几个教室,考试分为三块,首先是公共能力测试,和大部分笔试的内容差不多,语言,逻辑,数理,图案等等,接下来是英语能力测试,一般英语四级水平应该能应付,前两块总体感觉非常简单。第三块是专业能力测试,考非常细的专业规章啊什么的,基本上大家都不会,可以忽略。 初面分为两部分,首先是同一专业的群面,不记得什么题目了。是从外面找的专业招聘公司负责,招聘公司的两个小姑娘看起来也没什么经验,只要抓住群面的几个要点,尽快找准自己的角色并认真参与讨论,同时以团队整体利益最大化,注意倾听和兼顾其他组员,应该会顺利通过。面试最后我提醒旁边说话较少的同学替我小结,明显感觉面试官很欣慰,最后面试结果果然不错。群面完接着是公司中层的面试,三个面试官,3vs1,性格简历方面问的较多。 终面是初面后的一个多星期,地点是股份公司总部,T3航站楼东南面的中国服务大厦里,环境还不错,进门要登记,一楼有免费现磨的咖啡。面试在四楼,面试官也是三个人,一个高层,一个中层,一个人力资源部门业务经理。由于是一个个面试,所以等待时间比较长,有水、水果和糖吃,一个漂亮的人力MM组织我们依次进入旁边会议室,并且很贴心的告诉我们不要紧张。面试官问也是问三四个的问题,如最大弱点、实习项目经历什么的,还有一个专业问题,如我是交通物流方面的,我被问到如何解决机场面临的大交通流问题(入职之后发现这是首都机场现在实实在在的问题,招人也是有针对性的)。面试结束,男生每人发了一条领带,女生每人一条丝巾。大概不到一周后收到录用通知。 从笔试到终面录用,前后不到一个月时间,元旦前结束,符合我新年之前签工作的计划。总体感觉机场工作效率还是比较高,同时过程中有几点让我影响很深刻: 1、笔试面试过程中有通知的人未按时到,HR都一个个打电话询问。 2、面试官都比较和谐,基本都面带笑容,没有压力面试和被无视的感觉,比较放松。 3、整个工作环境比较大气,让我感觉不是特别压抑。 入职体会从被首都机场录用实习开始到现在已经有半年多时间,感受最深的公司良好的企业文化及国际化视野的工作环境。 入职之后,公司给新员工安排了职业发展规划导师和部门职业导师,高层领导亲自督促做好对新入职员工的各项安排,公司一直倡导“第一国门文化”,在不断提高收益同时,也对员工承诺。同时,首都机场作为全球旅客吞吐量第二的国际机场,各项工作的全球最先进要求对标,不断向世界最先进水平看齐。 找工作就像找对象,一个萝卜一个坑。关键是要招最合适自己的,了解自己是否适合来做这份工作。具体对我来说,最后从几个offer中挑选来首都机场,也是不喜欢市区每天挤地铁的那种感觉,以及市区购房压力等等,当然大家从了解自身出发,知道自己最想要什么,这样有目的,最后才能找到相对比较满意的工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