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查看: 2572|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经验] 万科(波士顿站校招)秋招的第一个offer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58

积分

职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8-11-11 09:08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本帖最后由 joshuazz 于 2018-11-11 09:12 编辑

楼主背景:四川双非文科院校+波士顿最受诟病的美国top50学校(无奈),经济学硕士,无地产相关实习经历。

写在前面赶时间可以不看):秋招——一个大概率基本不会按照你的计划走的刺激体验。19年应届毕业海龟一枚,18年8月开始陆续准备秋招,陆续在网上投递了至少100家公司,整整两个半月没有任何企业的回复!8月-9月陆续投递了四大和部分银行,拿到KPMG笔试(verbal部分做得不好,挂掉),剩下三家甚至连笔试都没有过(至今很迷~)。学姐在成都某本土地产战投工作,内推管培,简历关没过(估计双非的原因)。所以到了十月中旬,楼主已经不挑剔任何企业与岗位,唯一心态就是先拿一个offer再说。直到某天意外收到了学生会发的万科波士顿站宣讲会邀请短信,本着拼尽全力试试心态+看看群面是什么积累一下经验,报名了。(放弃了和好基友去白山看枫叶的最后一次机会,不知道下一次会是什么时候了,因为毕业之后就没有机会了)。因为在美国,求职更加四面楚歌,不像国内小伙伴,可以找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建群,团结互助,楼主一个人就单打独斗,求职信息获取渠道都很闭塞,心累至极(不过还有对象鼓励啦,就还好)。吐槽一下:北美应届裸海龟最惨,国内在美开宣讲会的企业少得可怜,而且有海外校招计划的企业在波士顿目标学校基本不是哈佛,就是MIT,不是这两家的学生基本宣讲会都没资格参加,所以机会少上加少。Anyway,切入正题:
0.宣讲会(10.13):宣讲会头天,收到学生就业中心短信询问参加意愿,加入微信群,第二天宣讲会结束之后当场分组参加群面。因为海外校招行程紧,直接免去笔试环节。中午十二点左右开始宣讲会,既定介绍流程(看看王石爬珠峰,看看新动力管培生入职前的活动)+QA环节,现场来了很多哈佛&MIT大神,卡耐基梅隆,哥大,康奈尔等你能想到的牛校的大神,大家都不远千里开车,坐飞机来波士顿相会,面试+旅游,然后楼主顿时默默有一种不好意思介绍自己学校的小尴尬(在场最差学校毕业生,学校口碑最差)。宣讲会结束后,还给大家准备了功夫茶(笔芯好喝),然后稍歇片刻就按照邮件分组开始群面。参加群面头天晚上,花时间到半夜,在应届生BBS找到万科的求职大礼包专栏下逐字逐句看完每篇帖子。这里的重点是宣讲会开始前,穿好正装,网申简历在开宣讲会之前填好递交,看经验贴,特别是群面经验

1.群面(10.13):9人随机分为一组,讨论case,一名面试官打分(楼主好像给群面的面试官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之后压力面也遇到了她,专业面也听到面试官谈到是这位HR推荐的,大概是真的贵人吧!)。讨论的话题是,万科围绕“城乡建设和生活服务商”的基本方针,讨论万科开展新型办公业态的服务,分析万科在该业务如果体现自身的差异化优势。如大家所知,leader,timer,facilitator,等群面角色都可以选择。仅凭这一次群面的经历告诉大家(不一定对),整个环节不是为了区分你是不是某个角色,而是你是不是全程思路清晰,冷静,思路是否跟着小组走,思考速度够不够快,所以不要纠结是不是这个角色容易出彩,而其他的角色不是,相信自己就去做。整组大概配置是——两个哈佛的同学,男一唱女一和(还有华盛顿大学,卡耐基梅隆BU,BC学校的同学和我一组)。哈佛男同学奋勇当先,争取当了leader,而且也确实在带节奏,但是楼主在参与过程中发现其实讨论一开始就稍微偏题了,具体来说,我们讨论的是如何体现自己的优势,而leader一直在分析宏观经济,讨论层面还没接触到case的核心——体现差异化优势,大概五分钟还没有讨论到本质,所以楼主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跳出来给了一个城乡分开讨论的思路。在之后的讨论过程中,楼主一直注意的是大家会疏忽掉的很重要的点,作为一个补充者(提出观点,但不要diss其他同学)。隐隐约约感觉自己没有去积极表现是那个obvious leader,但是却在自己抛出点的每一刻引导团队讨论的方向,像一颗石头打破湖面的平静吧,然后我最后才发现好像自己才是那个沉下来,在背后带节奏的人。所以大家在参加群面的时候,一定不是一味附和,更不能一味反驳,而是一直尝试礼貌地给出新的角度。当天晚上大概十点左右,群面结果通过邮件发布,通过。面试结果当天以邮件形式发出,没有收到代表淘汰。

2_HR面(10.14):HR面基本上都是最基础的问题,考察的点在于你对自己的履历清晰,对自己的优劣势是否清晰。并不是每一个HR都会问万科19问,本人遇到的HR一进门就说,我不想听你说简历上的东西,请你简历上没有的东西。所以建议大家,除了简历上的要准备好,简历上没有写的东西也要准备好(比如楼主没有写学生会经验,一次小小的创业实践经历)。并且HR会深挖,比如:你举办过学院迎新晚会,你的具体工作方法,文艺晚会工作中和上一届相比你最大的亮点是什么?体现的是你的思考,你的价值。另外一个会问到的是,评价自己——通常都会说优点,不妨准备一两个很有趣的缺点,这样比较全面,比如楼主给HR说楼主数学不好(HR听到了愣了一下,估计是第一次听人说这种很诡异的缺点吧哈哈哈。楼主是文科生,特别是数学抽象逻辑思维不好,但是因为读念经济学,基本数学能力是有的。实习时候常研究用户数据,部门数据,所以对数据敏感)。面试过程15-30min,面试结果当天以邮件形式发出,没有收到代表淘汰。


3.压力面(所谓终审10.15):群面和HR面,大概从120个求职者里,筛选了大概30-40个人(随便猜的,楼主数学不好233),参加压力面。压力面形式——邮件写的是,1min自我介绍+1min失败+1min成功;第二天,场地换了(应该不是故意的),三分钟变两分钟,没啥技巧可言的。前方两位HR,一位板着脸问问题,一位板着脸记笔记,后面一位HR感觉在当下一场的替换。问的问题也是非常一针见血,比如某同学做过在其他公司长租公寓投资研究,那就会问到你你的角色,如果你是核心成员,那团队给出的投资决策建议是什么,你的建议是什么。在高强度发问的情况下,美化的简历基本可以通过你的每一个迟疑判断出你是不是真的做了这些事情,还只是夸夸其谈。所以,大家一定不要太过于美化简历了,在问到问题之后坦诚回答。比如HR问我,在某项实 ** ,是不是只是个doer而不是thinker,楼主说就是。(但是不建议大家这样做,还是挽尊一下,只要能扛住下一个发问。)逐一发问之后,开始让候选人相互评价,谁最好,谁最差。场面极度尴尬,尴尬点之一来自于——要diss别人,要被diss;尴尬点二(可能只有我感受到了),全场候选人包括了人大,中山本科的学霸,后来在美国top20年研究生成绩也很好,然后就是专业满绩点学霸,和哥大做房地产研究的工作经验丰富的研究生。气氛从大家开始评价自己变得尴尬,说自己学习成绩多好,语言成绩多好,场面一度演变成了大型典型三好学生表彰大会,仿佛大家除了学习,没有任何可以谈论的点了。每一个人基本都说自己学习好,托福GMAT又考了多高(真的想翻10个白眼to everyone),翻来覆去都在证明这一件事情。但是,这个正好也成了楼主的心结,因为在场的同学,如果只看学校排名我确实是最弱的,虽然楼主成绩马马虎虎,但确实没有那种完美的学术履历,我只能另辟蹊径,不能比这些。并且要清楚,工作当中不应该只是有学习能力或者完美的履历,高情商,对于工作不好高骛远,都可以成为你成功的重要因素,也可以成为你的面试出彩点,四个字,不卑不亢。对同一个面试房间的这些同学只能说,格局还是活得比较小,确实只知道学习(可能会引起部分人的不适,不接受diss,如果有那就反弹~)。不要乱diss人,毕竟对方你不清楚底细,很可能就被对方打败了。当时,有一个杜克女生说楼主因为做过的实习和房地产没关系,所以我表现最差(但是,我做的实习和我当场表现有什么关系呢?),而且把最好的票投给了全场公认表现不太好的同学,也不知咋想的。然后楼主优雅地,在没有贬低她情况下,成功地diss回去了,而且怼的她哑口无言。面试结束后,除了一两个本来熟悉面试者,其余的都互相都不理对方,气氛特别诡异,下楼之后,楼主孤独地打了个Lyft回家休息,面试结果当天以邮件形式发出,没有收到代表淘汰。PS:强调一下,对海外留学生而言,终审过了不等同下一步要和你谈offer,而大概率是两轮专业面。海外校招面试强度非常大,三天面三轮,不管是对学生还是HR都是巨大挑战,仅仅三天,楼主脸上痘痘轰炸,狂瘦5斤,走路都能睡着。

4.岗位意向沟通(10.17):大概就是压力面之后的一两天,最多下一周,就会收到HR来和你协调面试意向,包括了岗位和城市。因为网申的时候有四个,如果你像我一样,填了不同城市不同岗位,可能都会给你推一下,本环节应该没有淘汰,但是楼主求着意向沟通的HR看能不能我感兴趣的岗位都帮我推一下,于是推了三个岗位。并且,HR小姐姐还安慰到,说能走到意向沟通这一步,说明你还是很不错了(对于简历都没过四大甚至新希望的我甚是安慰),要好好准备,给了非常中肯的建议,分析楼主自己的能力,分析了整个经济宏观面,给出了非常说服楼主的建议(楼主之后找工作也是比着她给的建议来选岗位的,因为楼主一直对于想做的岗位比较迷茫)。所以,万科的HR真的很棒,效率高,专业,有大公司视角和气度。

5.专业面(10.18-10.30):由于楼主比较奇葩(也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面了三个不同专业的专业面,最后还是进了第一次投递的岗位(虽然HR面就调整了职位,但还是在物业事业总部啦)。专业面第一个问题(自我介绍之后)更多的不是考察你对申请岗位专业的知识储备(HR和市场研究这类岗位适用,因为开始前不许要那么“专业”),而是就申请者的专业提问,包括:有没有自己的研究?(看你是不是一个学习能力优秀且有自己思考的学生)比如学经济学专业,你至少要了解贸易战的很多。(爆发根本原因,对双方的影响,对行业的影响,应对策略等)然后,深挖你的实习经历,判断你的性格能力等。最后很奇怪,一般都会问父母同意你异地工作,兴趣爱好(兴趣爱好,有没有取得什么成绩,电竞排名多少,马拉松大赛成绩之类的,大概是看看和团队气氛合不合)。这里的核心是,考察专业积淀和素养积淀,你是不是主观能动性强的人。主观能动性强的人,这些问题回答起来大气不喘不带怯场的。

6.收到录用邮件(11.10左右):大概等了两周,意外收到了录用邮件(以为凉了),毕竟面了三个岗位前两个都没要楼主(鼓励一下自己因为那两个岗位全球只找一个人吧)。。。然后据说后面是正式会谈,薪资什么的。海外校招没有体验日!

心路历程:万科是楼主在波士顿参加的第一个宣讲会的企业,在经历四大,新希望等公司,简历环节就被刷,其实楼主当时已经很绝望了。所以万科不筛选简历不笔试,直接给楼主一个进入群面的机会(北美好像都直接群面),楼主除了感激什么都不敢奢求,并且最开始只是当作面试经验累积,但是全力去准备,一轮轮收到通过,信心才慢慢恢复,惊喜的最后接到了橄榄枝。楼主今年的生日愿望是在生日前收到一家大公司的offer,没想到万科的最后一面还真的是在楼主生日当天面试并且通过的(虽然offer是之后发的)。学生身份终结前还能如此清晰感觉到自己求生欲如此强大,清晰地感觉自己“活着”并努力真的很棒。希望自己和各位求职路上的小宝贝就能像小草,渺小而伟大,坚韧,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希望看到这篇帖子的并且在认真准备秋招,春招的小伙伴,相信自己,你真的不是不优秀,你只是没有遇到伯乐,脚踏实地,认真努力,至少结果不会差。更是想鼓励那些像我一样,没有强大名校光环的求职者,要找到自己的闪光点,要给自己信心,进了面试真的你的成绩和学校可能就真没那么重要了,加油吧!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8

积分

职员

2
发表于 2018-11-27 04:44 |显示全部楼层
绵麦肥羊 发表于 2018-11-26 10:19
请问楼主参加会谈了吗?收到offer之后就木有动静了呢~~~~

啥会谈呀?只说了十一月之后由集团确定了统一发offer,然后有几个小伙伴已经相互认识了所以大家会互通消息的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5 20:4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