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uoluntan 于 2017-2-6 18:36 编辑
作者按:作为一名希望从工科转向金融的同学,求职过程感慨颇多。不管因为什么,既然坚定选择了转型的道路,就应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写这个帖子,一方面希望记录自己的求职过程,另一方面也希望回馈应届生上的后来人,毕竟期间应届生帮了我很多。也希望大家不要人肉,看出我是谁的同学也不要说出来哈。
背景介绍:本人本科就读于帝都某985工科院校,专业偏传统制造业;硕士保送到Top2的工科,专业偏高新技术。最终秋招结束时,正式offer收了7个,选择了某政策性银行总行的核心业务岗。
******************************************实习篇**********************************************
我从研一下学期开始找机会偷偷溜出去实习(理工科转行的悲剧就在于导师严禁实习且导师在研究生期间的话语权>>你寄几,且同时金融机构没有哪个不要实习经历的。这简直是个悖论。),开始时还对咨询行业有所向往,于是选择了ABC,叫A Better Community美好社会咨询社,现在我也很推荐这个地方,此处是广告~ABC是一个公益的咨询机构,里面的志愿者来自清北人等名校和PWC等知名机构,负责给其他公益机构提供咨询服务,在里面我第一次见识到了商业化的办公楼(Or2之前只在理工科实验室待过,第一次进埃森哲的办公区简直要吓坏了)同时开阔了一丢丢眼界(面试时我们组居然只有我一个男生,求理工男的心理阴影面积),作为一个闲暇的志愿以及咨询行业的入门还是可以的。以及在里面认识了很多优秀的小伙伴,到现在大家也都是很好的盆友。
ABC的志愿活动陆陆续续到了7、8月。有了这个经历,研一暑期就去某大型集团的PE公司实习了。现在回忆起来,虽然ABC的确起到了一个敲门砖的作用,但毕竟相对于有限的时间来看,功利地说,尤其是工科生,时间紧任务重,如果能直接以券商研究所作为第一份实习,会更加有效率。我当时也是没啥经验,周围也没有同学做这类事情,于是也有些盲目。
研一暑期在PE实习期间,考了基金从业,作为一个后续的敲门砖。然后在研二秋季时申请到了某大型券商投行的寒假实习。寒假实习结束,在研二春季学期3、4月份时赶紧考了证券从业,为研二暑期实习申请做准备。同时6月通过了CFA Level I,也是想今后当敲门砖用的。
当时对暑期实习还是比较重视的,申请了若干家,还做了个excel,横轴是公司、岗位、求职进度、笔面经甚至申请的账户密码,纵轴是各家公司。这个excel我一直用到了秋招结束。暑期实习offer拿了几个:某大型券商研究所和投行的暑期offer,但要我6月就去,这是无法接受的,工科生只有暑假有时间好嘛;拿到了某家大型股份银行的暑期实习,但听说就算留用也没有京户,于是拒绝(对,本人京户优先,没有的一概不考虑,这一点见仁见智吧);拿到某高新科技业界的PE暑期offer,也拒了;拿到另一家券商的研究所实习,结果HR说基本没有留用且没户口,也拒了。最终选了一家AMC的研究部,实习期4周然后答辩,当然最后没有留用(这家户口也不保证且待遇也就一般吧主要还是我太水不要拆穿我)。
总结一下,秋招前的准备就是,考了三个证,实习了三家公司。当时对秋招还是信心满满的。
******************************************秋招篇**********************************************
说是转金融行业,也要有个大概方向吧。当时给自己划定的几个可选路线有: 一,从行业内拿到户口然后跳槽到券商研究所,从研究所跳到公募买方,或直接奔私;二,直接进买方,省下好几年时间;三,银行利润中心。
我给自己秋招划的基本框架是:必须在北京(本人家在北京周边,大学在北京7年,考虑到父母和同学朋友,就不去南方了),因为在北京所以必须有京户,然后发展前景要好,今后发展的选择面要宽。是不是太挑了Or2也是自我感觉良好的锅。
秋招开始前虽然信心满满,可真的开始了也是一片慌乱。乱七八糟投了一大堆简历,懵懵懂懂面了一些无所谓的公司,就当积累经验吧,面到12月份,不管是无领导小组讨论还是结构化面试,我都行云流水了。
其实10月底,面技术岗的同学就陆陆续续签约了,当时也有点慌,只拿了一个央企的大型研究院的产业咨询岗位offer,只给一周时间考虑,办公地点和环境都很好,所长也很喜欢我,当时就一面面了10min就基本定了,岗位有不错的前景,通用航空方兴未艾大有可为,但HR的态度我很厌恶,我当时觉得让我去这里要是跟这样的人力打交道,还是很不爽的,虽然老爸力主签约(诶他是不知道我多棒,总担心我没工作可咋办),我还是拒了他家。
11月初拿了我所在行业的国内龙头企业的核心技术岗,对当时是想用技术岗作为保底的,毕竟转金融不成的话,还有专业相关的企业可以去。这个offer给我保留了一个半月,给户口,各项补贴很好,去了半年时间都是学习、考试,基本不干活,然后2年技术岗位轮换,最终入职是去技术集成部门。当时面试的技术总监对我非常满意,我也很欣赏他们,当时他说,我们从新加坡、美国来大陆,就是要把这个产业做好。我很钦佩他们,不过最终还是忍痛拒绝了这家,一方面是因为办公地点较偏远,在大兴;另一方面觉得一头扎进技术圈儿,我又那么活泼,万一憋出病来咋整…
这期间陆陆续续拒了若干家的终面,主要是实体央企的技术或商业岗,毕竟总没拿到最满意的。有过五点半起床去赶最早班地铁去大兴面试的经历,也有过笔试做到一半被老板电话叫回来写项目申请的经历,还有过熬夜做PPT给工信部某下属事业单位参加面试的经历,个中滋味,冷暖自知。
非常想去的有几家:中再保险的国际业务岗,艰难过了笔试,倒在了英文面试上,不后悔,毕竟现在让我翻译中国经济专家说人民币不具备贬值基础,我还是不会;四大行总行管培,工行农行简历没过,中行笔试没过,对,中行的笔试居然有找茬游戏,诶平时不玩啊真是找起来一脸懵逼;最后四大行就参加了建行总行的面试,因为今年建总只要理工科学生,于是幸运了一把,但等offer等得真是无语,11月中旬面试后到1月下旬才通知结果。另外中信保倒在了终面,不懂为啥,感觉领导对我态度还行;人寿资管简历没过;口行笔试没过(对,口行报了金融岗位,当时没看到后面有欢迎理工科报名的岗位,一边开组会一边报的,后悔ing)。
笔试面试好多公司后offer不多,心里也是慌慌的,到12月份开始陆续收到些offer:某上市私企董事长助理的offer,感觉前景不明朗且京户不保证,拒了;某大型股份银行管培,待遇有点揪心,拒了;某北京市属高科技产业PE,哦对他还是我面的技术龙头企业的大股东,虽然前景不错但待遇实在一般,也拒了;某央企AMC下属公司董助,没京户,拒了;最终在1月份拿到了某政策性银行总行的核心业务岗offer,签了。签完,建总来了offer,拒了。
写的有点乱,还是总结下,给理工科同学做个参考吧,毕竟你们的痛我也懂: 1、早实习、早打算,买方卖方都尝试一下。 2、早考证书,别跟面官说你对金融有兴趣但一问下来啥证书也没有,毕竟兴趣也需要证明的,实习和双学位是证明途径,证书也是,而且可以证明自主学习能力。 3、没啥用、不想去的公司的面试也可以给后续积累经验,所以能参加也还是参加一下,空中楼阁不存在。 4、技术岗还是要面的,不然金融公司都不要你,可咋整。 5、多加一些高质量的秋招群、理工科转行群、本校校友求职群什么的,信息的获取至关重要。 6、秋招很辛苦,等一家心水的offer就要同时面几家作为保底,还要同时提防导师的短信电话邮件。但谁让你要转行呢。加油吧,拍拍。
以上~
赶紧闷头补实验,毕业发愁in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