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查看: 4420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经验] 四大,德勤,实习,面试

[复制链接]
1winky2      

主题

好友

137

积分

项目经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0-16 11:0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最近在找工作,忙里偷闲写一篇经验帖,攒人品。
先大概说一下我的经历:20121-3月在德勤税务部实习;9月参加early par面,但没拿到offer。这篇文,主要是给小朋友们普及关于四大的知识,描述我在德勤税务部的经历,还将涉及群面和单面的经验总结。
本文分为3个部分,请各取所需:
一、Why 四大(四大是什么,怎么样)
二、Why德勤税务部(主要针对法学学生)
三、Why you(对于我个人得失的总结,包括面试和实习)
一、Why 四大
1)四大是什么
此处我引用电子杂志《ChaseDream_Career_201207》的话来介绍:
所谓“四大”指的是四家公司,而这四家公司,几乎霸占了一个中文简称叫做“审计”的行业。
会计,简单说就是看单据、算报表的体力活儿,属于金融民工的范畴。这个行业能够生存与繁荣的根本原因不在于它能够帮助企业创造新业务,或者节约成本,而在于企业要向监管机构、向大众交代,少不了有资格、有信誉的会计师的签名佐证。创立初期,会计师事务所的主营业务是审计,接着拓展到税务,而后慢慢有了咨询、兼并收购服务等。现今,除了服务企业,事务所们也开始服务于投行、咨询公司、PE/VC 等机构。
审计是会计师事务所的核心业务。所谓审计,就是会计师依照会计准则的要求,为企业核对财务报表,并签字确认数字无误。对于企业来说,选择审计服务或者是应工商税务证监会等监管机构的要求,例行公事,或者是希望借助审计师事务所多年积累的“真实可信”的口碑,让大众相信自己公司的财务表现是不掺假的。
    税务是事务所除审计以外的第二大收入来源。含金量比较高,工作本身也比较不枯燥。公司使用事务所的税务服务,主要是为了核算税率、报税,或者筹划如何通过设立不同性质的分公司,或者在不同的地点开设下属机构等方式合理避税。
2)四大怎么样
总的来说是个以青春换金钱的职业。在四大,无论哪个部门(也许HR除外),都很辛苦。闲季充电备考(各种会计师证),忙季加班工作。大家都很忙。女性在生育上是个问题,虽然公司会给休假、给照顾,但是身体素质可能受工作影响很大。
工作质量很高。细致认真的作风。每一个数字都不能错,邮件用词都要仔细斟酌。(大牛们写的邮件实在是让我读得赏心悦目,即便是硬邦邦的商业邮件也能让人赞叹用词遣句之妙。)但相对的,比起销售行业显得很严肃,创意什么的不太需要——无论什么项目,都已经有前人的成果可以参考了。
英雄不问出身。我在那见过法学研究生,新闻系研究生,数学系研究生,很多是进了公司刚刚接触会计……无论你懂不懂,你都会得到培养和帮助。
结果至上。你的成绩会得到相对公正的评价。办公室政治比较少。
至于薪水,在应届毕业生中算中上水平吧。各个部门不一样,不能一概而论。但是每做一年都会有升幅,升级别会有大加薪。当然,就付出的时间精力与薪水的比例来看,四大不算高薪的了。
我觉得,在四大,特别是审计,能够让你获得的有:对商业运作很熟悉;抗压能力超强;有一技之长傍身。
二、Why德勤税务部
税务部的工作内容包括:帮助客户报税;协助处理审计报告中的税务问题;对于代表处和分支机构的建立提供法律和税务意见;对于合并清算中的税务问题提供意见;进行数据整理、法律法规分析汇总等。
税务部的工作基础是各国税法和税收政策。所以这个部门很适合法律、法学的学生。
税务部的工作主要涉及四件事:数字,法律,有关部门。
1、报税是一大块,主要是和数字打交道。面对一堆堆的数字、excel、发票、报表,按照公式和模板去处理。不难,但是数量庞大,看得眼睛疼。要求非常细致,绝对不能出错。
2、法律法规和政策。有很多要求提供税务意见的工作内容,当然是离不开相关法律的了。有时候也会涉及外国的税法,要你翻译成中文。德勤还会有人负责汇编各个年度、各个领域的税务法律法规政策,并作出分析,供内部参考。
3、与有关部门打交道是必需的。报税要去税务局。给客户提供税务意见的时候。首先我们自己要把细节弄清楚。而中国的法律有很多程序上、实体上模糊的地方,这就需要我们向有关部门问清楚。有时候需要打好多个电话去确认一个细节问题,国税地税工商局商务部等等都是经常联系的。
其他的还有与客户沟通、内部资料整理归档等等就都没什么好说的了。经常要坐着计程车满城跑,国税地税银行客户等等。忙季加班很正常,闲季倒也很闲。部门气氛很好,虽然大家都很忙,但是相处很融洽。
总的来说,这个部门工作压力比起审计来说要轻一点,工作但求一个“细”字。但是由于工作内容主要集中在税务,比起审计来,对商业运作的认识不够深,因而跳槽的空间较小。
   
三、Why you
1)关于实习
想进四大的同学,最好从大二大三开始准备。毕马威有针对大二学生的实习,而针对大三学生的实习或者slp活动也是四大的常规动作,保研的或者研究生也可以参加。这是一个捷径。实习的竞争不比校园招聘激烈,筛选流程可能稍微简单。实习完毕很可能(或者是全部)会被推荐至early par面,入职的机会比较大。
实习的效果,有3个方面的可能:一是了解这个公司,二是了解这份工作是否适合自己,三是开拓眼界和人际关系实习生一般不会被要求加班,除非你自愿。有课的也可以去上课,一周来几天都随便你。至于实习的表现好坏、出勤率高不高之类,其实对后来的事情影响不大(起码在我这次的经历来看是这样的),除非你完全得不到好评。所以你是否全力以赴,也许收获只得你自己知道,见仁见智。
2)面试
无论是实习还是校招,四大的招聘流程大同小异,不外乎是:网申-网上测试(笔试)-群面-单面(Manager面或者Partner面)。
在这里向大家推荐应届生网http://www_yingjiesheng_com/,有大量招聘信息,更重要的是应届生BBS上有无数经验分享,还有各种笔试题目可以练习,面试问题也可以在此参考。网申和笔试我就不说了,大家还是抽空找题练手吧。这里集中说说面试。
首先说一句,纸上得来终觉浅。无论是群面还是单面,实战才能成长。只有在实战中,你才能发现问题并好好改进。希望同学们特别是师弟师妹们多多参加面试,像法大的各个学院还有职业发展协会都有模拟求职大赛之类;也可以几个人自行模拟群面单面,自我锻炼。
A、群面
群面方式有很多种,最多人问到的是AC面,即无领导小组讨论。我的经验:AC面中最重要的是给面试官留下印象。无论你扮演什么角色,都一定要达成“给面试官留下印象”这个目标。你选择什么角色,最好符合你的能力和性格,不要勉强。在这里我只说当“leader”角色时要注意的:面试中肯定不止一个人想当leader,你要有气场,也要有实力;要敢于抢话,而且要抢到点;Leader不一定是答对问题那个人,还可以是推进团队前进的那个人。在此我举两个例子:
一次群面,题目是十个人在荒岛上等待救援,要求参与者按照身份年龄性别,给出救援的先后顺序,达成一个共同的方案。我们十来个参与者,先是每人给出自己的方案,局面很明显:一半人考虑身份+年龄,另一半人只考虑年龄。于是接下来是双方互相说理互相说服,有激烈混乱的局面出现。我通过解决矛盾关键点+远交近攻,最后说服了大家求同存异,基本上按照我的想法达成了方案,我顺便推荐了一位女生作最后陈述。——我推动了解决问题的进程,后半场基本是我在掌控。但是面试官点评的时候,其中一位面试官批评了我的想法,她不赞同我的方案。当然,最后我还是通过了这场面试进入下一关。
另一次,题干是一个商业公司面临的种种情况,问应该如何决策。在场的参与者大家都很强,都很有想法,没人真正成为leader。在场有很多学会计或者商学的研究生,相对于我这种对商业从未接触的,本应非常有利,我恐怕都没有插话的机会。但中途有几位科班出身的犯了一个错误:一个说这个问题可以用STAR模型来分析,另一个说用XXX模型就可以解决,再一个说我们还可以对比XXX来得出结论……但是他们说的根本就不在点子上!当时的情形就好比我们要解决的是鸡不生蛋怎么办,他们却在说隔壁那只鸭子生蛋了。于是我迅速插话指出了这个问题,“扭转了错误的路线”。其实我在这一场群面的表现并不突出,最后却通过了,恐怕就是因了这一点。
顺便说一下,仅作参考。有次我去参加一个师兄组织的模拟AC面,目标是公务员面试,出的题目非常有政治性,场上各位师兄都在联系时事政策两会精神,说得头头是道。而我一个什么都不懂纯粹来凑数的小师妹,只能异军突起,说了一个很新颖的点。结束后,师兄点评时说我此举也非常能够吸引面试官的注意。所以我觉得,若是场面上你处在劣势,不如尝试另辟蹊径,说不定能够扭转乾坤。(这次模拟群面是我第一次接触AC面,谢谢那位师兄,让我增长了见识。)
B、单面
其实我是一个单面的失败者,在这里也不便细说。只有一点:成功和失败,都是一个成长的过程,要自己对自己进行分析,分析成功和失败的原因,不断改进,不断战斗。
有人说,Par面其实就是面气场,就看你和面试官合不合眼缘,谈不谈不来。实习表现不过一张纸,谁都写的漂亮,Partner也很难从中判断出什么,一切都只看你和他的一面之缘。当然,事前的准备还是很重要的,从外在都内在都要准备好。很多人有写相关的经验帖,大家自可上应届生论坛去看。这里列出我这次德勤Par面被问到的一些问题,仅供参考:
你读法律的为什么来会计师事务所?有没有别的实习经历,为什么选择四大?四大工作繁重,你怎么处理结婚生子的问题?觉得德勤怎么样?实 ** ,实际情况和你想象中的德勤有什么相同和不同?最后问的是,最近有什么事情让你有深刻的体会?
Par面的事前准备,我觉得最重要的还是问清楚自己,想清楚为什么想要来这里。本文的3个小标题正是面试中三个最重要的问题:Why这个行业?Why这个公司?Why you(为什么要选你)?上述德勤的面试问题,也都是这3个问题的衍生。
关于面试和求职,人人网上的这个帖子很有益,给了我很多启示,大家不妨看一看。http://blog_renren_com/share/285423523/14338862024?from=0101010202&ref=hotnewsfeed&sfet=102&fin=22&ff_id=285423523
结语:前路茫茫,吾将上下而求索。Good luck
作者注:未经作者本人同意,不得转载。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4-27 15:03

Powered by Discuz! X3.2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