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14659|回复: 9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在新闻学中重拾我们生命的激情:一位老记者致一位苦恼的新闻系同学的信(推荐)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4 13:2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本帖最后由 bjgirlyjs 于 2009-1-24 13:33 编辑

其中第7楼的帖子内容为新闻专业的就业职业规划建议,推荐

【转贴】

段弦同学:
  我在天涯网站上读到了你《普通院校的新闻系学子的困惑》的帖子,我这个老记者无法掩饰我内心的震撼。你说:“怀着对记者职业的崇敬选择了这所学校的这个专业,可两年的学习生活过去了,我对新闻学的激情都快磨光了……平时开的课程讲的那些理论条条框框,基本都把同学们灌趴在桌上了。专业课基本都没多少人愿意听。”“好象都有些人现在决定以后不从事这一行业了,和我专业一样的新闻学子会不会有这样的困惑!!!!!”好家伙,连着5个惊叹号!从你的帖子里可以看出,你有着真诚的苦恼和苍凉的叩问,那一连串的惊叹号,都表明了你的苦闷和追求,你不甘心做一朵还没开放就谢幕的花朵。从中还可以看出,你和你的同学对培育你们的养料和方法,有不满意的地方,好像你们的园丁暂时也还没有改变它的意思。所以你们很苦恼,很彷徨,很无奈。
    
               “新闻无学论”贻害至今
    
  说实话,你已经是大三的同学了,这样的学习状况不仅你们自己的内心很苦恼,关心你们的师长也必定深感忧虑。因此,我作为一位老记者,想通过《媒体交流》这个专栏,谈谈我的看法,为你在夜深人静思考你的人生之路的时候,增添一点激励你的心志的烛光,它可能并不算明亮,但却是真真的,淡淡的,暖暖的烛光。
  我是一个有着20年新闻工作经历的记者,职业生涯应该与你的年龄不相上下,在五家大型媒体工作过(中国青年报、光明日报、四川电视台、华西都市报、四川日报)我做过十几年的记者,也做过记者站站长、华西都市报副总编,代表作品是被中共中央机关刊物评论为“树立了中国科技工作者的一座丰碑”的《两弹元勋邓稼先》,出版有《红岩英魂逢春记》,有电视连续剧和电视专题片在中央电视台播出,有作品被选入全国统编中学语文课本,有作品被大学新闻院系选用。我提到这些职业经历,仅仅是为了使你感到我们有学习新闻学的共同的对话基础。在长期的新闻工作中,我指导过很多年轻记者和实习生,其中有些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绩。
  你在帖子里有这样一层意思:“老师也基本是讲书上的东西,专业课全班80多人最后只有20多个在听课,老师也没什么办法上了”。你可能叙述的是真实情况,但是我希望你千万不要去责怪老师,要知道新闻学其实是一门相当复杂的学问,你的老师讲得不好并不是她不愿意讲好,而是她受的教育和培训,使她实在不知道怎样才能讲得更好。所以请你一定要体谅她,一定不要有不敬的想法。做一个好记者,先要做一个好人,对待师长的基本态度就是做人的基本素养。
  我们的新闻教育,长期以来受到“新闻无学”的谬论的戕害,其流毒至今都没有消除。在阶级斗争为纲的年代,政治就是一切,新闻完全从属于政治,完全为政治服务,扼杀了新闻作为一门科学的地位和作用。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传播学”更是提都不提,政治宣传代替了新闻传播。这些历史的原因造成了我们的新闻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实践性都存在着严重的缺陷。虽然近几年经过有关方面和专家学者的努力,情况有了很大的好转,但是仍然存在着理论体系不成熟和理论滞后于实际这两大问题,师资方面也存在缺乏新闻实践的问题。这些都有待于全国新闻教育水平的提高才能逐步解决。当然各所高校的情况又有所不同,这主要取决于学科的基础和师资情况。根据最新的统计,全国的新闻传播教学点已经发展到了600多个,这么大量的教学点,质量上肯定会出现较大的差异。
    
               大学新闻专业学习“功夫在课外”


  在这种大背景下,你又已经在你的学校学习了两年新闻学,我希望你求诸于己,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消除那种学 ** 的苦闷。具体来说,根据我多年当记者的经验体会,建议你做好下面这几件事,这几件事都是可以在不增加老师负担的前提下,依靠你自己的知识准备就可以做到的。大学的新闻学习,其实可以套用一句古语“功夫在课外”。现在让我们先来分分类,也就是根据你今后的发展目标来确定该下的功夫。好比学习武功,先要确定是学少林拳还是跆拳道或者柔道,再开始训练,它们虽然都是技击搏斗之法,其实也有很大的不同。
我们先分四个大类:记者、编辑、经营、教学科研,再来看看每个大类该怎样做。
    
             记者——发展方向是职业记者。
  记者是什么?记者就是新闻信息的采集制作传播者。记者职业与刑警、医生最为相似,记者采集多方面的社会信息,刑警采集罪案信息,医生采集病员信息。关键词:采集、信息。刑警采集信息要形成推理和判断,确定犯罪嫌疑人。医生采集信息要形成疾病诊断,开出治疗处方。记者采集信息要进行制作,用于大众传播。
    
  围绕这个目标,你可以试试:
  一、每天写作一千字,像石匠那样把你头脑中的语句和思想刻在石墙上。
    
  无论从事以什么为媒介的新闻传播,文字写作是最基本的。即使是信息量最大的“一图胜千文”的图片传播,也需要写文字说明。从有人类历史之初到现在的信息社会,文字信息一直都是信息传播的主流符号。在视频等符号逐渐增多的未来仍然会是这样,文字练好了,一个记者就成功了一半。作为职业记者,你至少要能够很容易地将你采集到的信息和你对信息的思考,用文字顺畅地表达出来,传达给别人。如果做不到这一点,就好比刑警不会察看蛛丝马迹,医生不会开处方,这个记者是做不好的。
  从你的帖子我可以看出,你们学校的语言文字基本训练还是不够的。比如文中有表达不准确的地方,有错别字,如“堪称”误为“勘称”之类。当然你文中的“那些理论条条框框基本(似该用“几乎”)都把同学们灌趴在桌上了”这一句是生动的。用“灌”和“趴”两个动词把师生双方一“灌”、一“趴”的动态和教条框框的效果写活了。如果真正当了记者,像以上这些最基本的文字处理,你每天都会遇到上百处。你要是处理不好,你在媒体工作会比在教室里听课还要苦闷,你在媒体里甚至会呆不下去,因为在工业化大生产的程序里,没有人会有时间和耐烦心去给你改作文。现在的一些新闻系学生中,大部分是很想当记者的,但是我听说他们每周还写不到一两千字,四年学习下来总共也不过几万字。才写几万字就可以成为像样的文字记者吗?这肯定是要打问号的,这好比只打过几十发子弹的士兵就要到枪林弹雨的战场上去打仗,老兵会为他们的性命担忧。我也真为我们的一些未来的记者担忧,因为记者是“吃文字饭的”,文字艰涩,这碗饭就很难吃了,因此最简单的办法就是每天去写一千字以上,持之以恒,打通文字关。
  任何事情都是量变到质变,没有量的积累不可能有质的飞跃,“不积跬步,无以致千里”。写作主要是靠大脑和手,不是靠耳朵,不要以为我每天都听了课,任务就完成了。不写,你还是没完成。写什么不重要,写没写更重要,写主要是训练你的思维和文字表达。如果一个想当记者的人,又视写作这项最重要的基本功为畏途,那就应该想想傅雷先生的这句话了:“爱好艺术与从事艺术不宜混为一谈,长于理工者未必长于文史,反之亦然;选择不当,遗憾一生。若蔽于热情,以为既然热爱,必然成功,即难免误入歧途。”
    
  二、每天浏览五个新闻网站,像鲨鱼在海量信息中游泳,将千百条小鱼儿一口吞下。
    
  既然记者工作的本质是信息采集,那在大学学习期间就应该浸泡在新闻信息的海洋里,以前叫做“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实际上这就是古代的信息采集者和文史学习者采集信息的圭臬。因为古代交通不便,信息闭塞,所以只有多读书,多走路,直接采集信息。在现代信息社会里,这一切都变得极为方便,特别是信息的获取,依赖于互联网,要风得风,要雨得雨。你要看美国国会图书馆的书,几毫秒时间就可以如愿。世界上发生了什么值得关注的大事,也是分秒之间就可以从几千公里之外传到你的眼前,图文并茂,新闻与评论齐发,还有海量的背景链接。所以说互联网的新闻网站是新闻学子们手中最有力的武器。任何权威的新闻教师在互联网面前都只是沧海一粟。
   古人有训:“观千剑而识器”,互联网为我们提供了观“新闻千剑”的条件,经过大量的观看,我们就可以在第一时间里得知全球的新闻信息,经过认真的比较和感受,我们就可以判别新闻处理的优劣,经过长期的潜移默化,你对什么是新闻,怎么判断与选择新闻,就会有直接的认识和体会。一天浏览五个新闻网站实在不算多,最多花两个小时吧。试想一位剑客在一天当中,花两个小时去“观千剑”,实在也是最起码的吧。因为“剑”将是他立身、报国的依仗,他应该全身心地投入。上新闻网,和写作一样,也是从量变到质变,好比鲨鱼食小鱼,吃不到一定数量,不会变为自己身上的养分。
  比如最近频繁发生的台风和飓风的新闻,如果你真的把近日中国福建沿海的“龙王”台风的新闻,和前些日子美国新奥尔良的飓风灾难的新闻从互联网上大量地采集了,不用谁去手把手地教你,以你现有的文化知识基础,足可以从中学到大量有用的东西。例如突发灾难损害,气象预警,政府救灾系统运作,灾害规避与防护,豆腐渣建筑的危害及成因,水利工程维护的失误,灾难中的人性与救助,媒体在灾难中的责任等等相关新闻,这些新闻的采集不能说对你今后当记者没用吧?要知道灾难新闻在任何国家的新闻报道中都是非常重要的,对每一个职业记者都是最严峻的考验。
  当你像一位身担报国重任,即将仗剑远行的剑客那样投入互联网新闻网站,去观重大新闻之“剑”时,你还会困惑地趴在课桌上昏昏欲睡吗?我想你作为一个胸怀当记者的宏愿的新闻学子,面对满目的灾难新闻,面对千百万人失去家园的苦难,应该足以点燃你心中的新闻激情吧?虽然你现在还不能投身其中去报道,就好像军校学生现在还不能上战场,但是你毕竟是未来的新闻战士啊,你应该热血奔涌,跃跃欲试吧?至少不应该觉得学新闻很无聊吧?更不该“好象都有些人现在决定以后不从事这一行业了。”在国家的需要面前,在人类的需要面前,在自己的愿望面前,在师长的期望面前,你们怎么可以仅仅因为课程枯燥,就采取新兵在没有听见枪声就逃离战场那样的行为呢?
  再举一个例子,新闻系学生,对于发生在中国大地上的影响巨大的传播现象,总会有所关心吧?湖南卫视最近搅动的超级女生和《大长今》的传播风暴,不正是学习新闻与传播知识的大好机会吗?也是学习传媒经营的好机会。当然书本上没有,但是它在现实中正在轰轰烈烈地发生着。虽然是卫星电视的传播现象,但是在网络上的信息量更大。就这两件事当中所包含的新闻传播知识、理论,你们可能一年都学不完,一两本书也写不完。例如:为什么湖南卫视地处内陆省份,它的“娱乐中国”的路线却使它成了中国传媒的“超级娱乐明星”?超级女生利用卫星传播、网络传播、手机传播的优势,成功地动员了上亿观众参与到大众娱乐中来,形成了何等壮观的媒体传播现象,新闻报道在其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韩剧《大长今》为什么能够热播中国,热播华人文化圈?虽说文化无国界,但市场有业主,韩国文化为什么对中国文化形成了如此的挑战?青春励志剧给我们未来的新闻记者带来了什么?还有很多很多题目,都是和我们新闻专业的学生有关系的,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去上网搜索,去上网学习,去上网研究,难道我们还会打瞌睡吗?难道我们还会“专业课全班80多人最后只有20多个在听课”吗?不会吧?你说呢,段弦同学?
    
                                             孟勇
    
                                          2005、10、5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2
发表于 2009-1-24 13:25 |显示全部楼层
 我在天涯传媒论坛给段旭同学的帖子发了之后,许多学新闻的同学们表达出了很大的兴趣和热情,使我这个老记者回想起了我年轻时代渴望学习新闻写作时与你们同样的热情。回首往事,一幕幕动人的场景如在眼前。
  80年代前期,我才20多岁,我的报告文学《红岩英魂逢春记》在上海文汇报连载,引起了轰动,我也在无意间受到了文化界老前辈热情的指点和帮助,与我素不相识的复旦大学老校长谷超豪先生,在文汇报上撰文说:读孟勇的报告文学所写的重庆中美合作所蒙冤受屈的革命烈士的报道,激动得热泪盈眶 ……这对于一个刚刚从事写作不久的青年来说,是多么大的荣誉和鼓励啊。电影大师谢晋还专门派上海电影制片厂文学部主任到四川,与我商谈改编电影的事。紧接着人民日报的老师们又决定拿出上万字的版面,加上编者按转载了我的这篇作品。这对一个热爱新闻,对未来充满希望的新闻学子来说是何等巨大的鼓舞!这之后,在一些师长们的帮助下,我真正地走进了新闻界的宏伟殿堂。否则我是专业田径运动员出身,怎么可能成为一个新闻记者呢?这中间的跨度你想想有多大。
  现在这些老前辈有的已经退休了,有的我至今也无缘认识他们,但是他们对新闻学子精心的栽培,对业界后进真诚的奖掖,多少年来一直感动着我,鼓励着我。所以当看了段旭同学学新闻学得好苦恼的帖子后,我觉得有责任帮帮你和与你有类似想法的同学,就像当年那些帮助过我的素不相识的前辈一样。当然我只能提供一些远程的间接的智力支持。
  根据同学们的要求,我继续说说做记者编辑的基本功。下面四条,有三条是记者编辑都共同需要具备的,只有一条是专门谈编辑的,当然上一帖谈的写作与上网的基本功,也是记者编辑共同需要的。我想这个好理解,编辑其实是一个小概念,包括在记者的大概念中,就像教授包含在教师的概念中一样。中国新闻界只发记者证而不发编辑证,是不是?
  
  三、长一双千里眼去了望,长一双顺风耳去倾听。观察、思考、交流。
  
  在四川古文化遗址“三星堆”有一件文物,想必很多人都看见过,那就是一双突出了一寸的眼睛。千年之后的我辈对它只有作猜想,有人说它是描绘的古太空动物,我的看法那可能是一个远古的观察家的图腾,古人可能认为动物的肉眼如果突出来,就可以超越别人,观察世界的能力可能更强,在认知神秘的生存环境时会具有优势。那时的信息传播手段十分落后,但是祖先们却对观察世界如此渴求,令人感动。
  
                       观察蝴蝶与风
  
  新闻学子观察我们所处的这个纷繁的世界,与公众进行频密的交流,对获取的信息进行慎密深入的思考,是非常重要的,学新闻要从这里做起。有一句名言说:“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这句名言正是道出了新闻人在信息世界里所应有的状态。这“声声入耳”,可以理解为对外界的有价值的信息的关注与获取。“事事关心”,可以理解为留心去思考与判断。这应该是新闻学子在整个学习期间和今后的职业生涯中的基本的生存状态。那种“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迂夫子,或许可以去做一些基础理论研究,但他绝不应该学习新闻。就好比100米成绩15秒的人不应该去学刘翔那一行。
  我说的观察是广义的,观察社会,观察人,观察自然。要有好奇心,要像牛顿观察那棵苹果树那样,观察整个世界。换句话说,就是要把整个世界当成你的那棵苹果树,每天都要观察它,琢磨它,思考它。看这世界那里起了飓风,那里打了战火,那里的 ** 者被打倒了,那里的人民过上了好日子。看臭氧层穿孔了南极的冰川又融化了一寸。看炒房子的阴谋者正在怎样盘剥人。要看的确实太多了。当然也不能忽略你身边的各种变化,你的室友突然高兴得走路都在唱歌,那是不是收到MM 的情书了?老妈妈打电话来,嗓子有点沙哑,你要想想她是不是伤风了?总之一切都要观察。
    要知道一个在生活中观察力迟钝的人,你要让他有新闻敏感性,可不可能?这就是俗话说的“不会走的人,你要他跑”。新闻虽然是信息,但它不是一般的信息,新闻是最新发生的具有新闻要素,值得大众关心的时事信息。例如你妈妈嗓子哑了,是信息,但公众不关心,所以还不是新闻。锻炼观察力可以从“家事”开始,华人神探李昌钰开玩笑说:“我在外面工作一天,回到家里我一看垃圾桶就知道太太今天都做了些什么事。”这就是职业眼光,侦探的职业眼光主要盯住细节。记者的职业眼光应该比侦探要宏观得多,宽泛得多,是具有社会的、政治的、经济的、法律的等等许多背景的观察。
  如果用那个著名的蝴蝶翅膀理论来比喻,李神探可以只观察那只蝴蝶的翅膀,看它和某个命案有没有关系,但是记者不仅要观察蝴蝶翅膀的振动,还要观察这个振动远隔重洋造成的飓风灾害。也就是不仅要观察起于“青萍之末”的风,还要一直追踪观察那“蹶石伐木,梢杀林莽”,刮倒大树的风。这还不够,还要像宋玉说的将风辨它个“雄雌”。将风分辨雄雌就属于我们今天说的抽象思维了,不仅仅局限在具体的蛛丝马迹。
  观察社会,观察世界,观察人生,在观察的同时进行思考(这是一个大课题,我在这篇短文就不展开了)这是做一个好记者最重要的一点了。它比写作还重要。一个记者的力量感主要体现在这里。文字表现力好而观察思考力差,可以做一个铺陈风花雪月的才子,但不可能成为一个“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记者。因为他只占了后面一半,只有妙手,没有铁肩。这个铁肩不是真正的铁肩头,而是观察思考的力量的肩头。没有观察与思考就谈不上新闻敏感,观察与思考是新闻敏感的基础。因为新闻毕竟不是靠直觉,不是鼻子闻香臭那样的敏感,如果是那样的话,茅台的调酒师就可以成为最伟大的记者。虽然生理学家对大脑的研究承认直觉的存在,但是以社会和公众群体为工作对象的新闻记者,绝大多数情况是在理性和逻辑的指导下决定其行为方式的,所以离不开观察和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观察和思考也是写作的基础,可以说它们解决“鱼”的问题,写作解决“渔”的问题。
  
                        蜜蜂般的交流
  
  如果一个记者写了一手漂亮文章,又有了敏锐的观察能力,又能够思考问题,从客观主义到主观主义都有了,那他是不是就是一个好记者了呢?(只谈业务技能,后面再谈新闻理念)回答:不是。为什么?因为还要看他会不会交流。记者是做大众传播工作的,传播就是交流。记者和采蜜的蜜蜂一样,他自己就是一个媒介,媒体好比是个大蜂巢,记者要像蜜蜂那样把新闻信息的花粉采集回去。记者要把自己获得的新闻信息传播给受众,但是记者在获取信息前首先要把自己需要获取某种信息的意图传播给信息所有者,相当于蜜蜂的传授花粉,蜜蜂也是先授粉再采粉。记者采访,也就是访问别人采集信息,记者也为对方提供信息。不信你看看,那些大公司周围是不是都有一些关系密切的记者?互相之间提供信息。记者为了采访新闻,就必须与采访对象交流。二次大战当中的苏联著名间谍左格尔就是新闻记者,他与具有战争信息的人打得火热,从中得到了德国要进攻苏联的最重要的情报。如果当时能够公开,那一定是最重大的爆炸性的国际新闻。因为不能公开,所以只能是情报。当然从采访业务角度也不妨把它看成是新闻。我在这里要说的意思是,交流对记者的重要。
  
  作为新闻学子,当然不可能让你们去获悉在东海大陆架春晓油田附近将要发生一些什么事。但是你们从现在起,就应该与身边的每一个人有良好的交流和沟通。有行为学家统计过,一般的人在一生当中,认识的人最多也就一、两千个。但是一个新闻记者在职业当中要采访的人可能会上万,何况多数采访的时间都很仓促,在极短的时间里你还要从别人那里得到新闻素材。这其中还可能有隐私,有顾虑,有恐惧,甚至有针对你的陷阱。这些都要靠你的交流能力去解决。
    如果你是新闻学子,那从今天起就认真交往每一个人,从他们那里获得信息。而且你要有意识的进行隐形的采访,这应该是善意的,不涉及隐私的,不惹人反感的。你可以围绕你感兴趣的,他们可以提供的信息进行交谈。要把它看成是采访,而不是张大爷、王大妈之间的“今天天气……哈哈哈”的鸡毛蒜皮。要聊有意义的话题,要聊最近发生的事情,要弄清楚所聊话题的新闻类要素,如时间、地点、事件、特别重要的是要涉及原因,要听取他人对某一件事情的评论,那怕他是在骂娘。有时候骂人的话不敢说句句是真理至少也句句是刀子,其种信息含义极为丰富。比如有个人说如果把某岛屿分割出去,就是割了某某的命根子。你说这句骂人的话多厉害,信息量多大。
  交流,是新闻工作者的基本功,如果一个新闻学子现在还羞于见人,三句话脸红,在寝室里卧谈都还疙疙瘩瘩理不清头绪,那以后怎么去采访别人?第一、你得不到新闻。第二、别人会瞧不起你。第三、别人会小看你所在的媒体。你的弱点传开去,用你的媒体为了工作效率和他们的名誉,只好另请高明了。中国青年报副总编陈小川说过,有的学新闻的同学到了报社后,前两年的工资基本上是白给的。大概就包括上面的情况。不过这算是仁慈的了,如果换了现在的市场类的报纸,估计这种仁慈最多不会超过三个月,因为实习期一般是三个月。
  我以前也常常望着一些资质不错的新记者出门时的背影深感痛惜:“我们怎么不再多给他一点时间呢?他是一块好料啊。”但是另一个更强大的声音说:“报社不是学校啊,这里是干活儿的地方,他们本来应该更成熟一些啊!”这是来自市场的声音。郁郁独行的他们终于一个个的走了。我时常在想,他们到底现在在做什么工作呢?他们虽然还可以做各种工作,但是他们毕竟从青少年时期就怀有做一个好记者的人生之梦呀,难道他们如此年轻就美梦失真了吗?这是多么的不应该啊!但是事实就是这样,市场就是这样,竞争就是这样。它只承认强者。
  所以我要忠告看这篇帖子的学子朋友们,你们不要学“鲶鱼故事”中那些装进运输的箱子里才被赶得拼命游泳,死里逃生的小鲶鱼,而要在大海里的时候就练就好一身游泳冲浪的体魄和本领,这样才能在任何新闻职场的竞争中游得最快,游得最好,立于不败之地。这个大海就是你们现在学习新闻学的学校。如果现在你们感到失去了新闻的激情,那就赶快去拾起它来吧。
   午夜三点,锦官城之夜已经很深了。我不知不觉的又像办报纸做值班副总编那样熬夜码字了,春夏秋冬上夜班经历的那些樱花飘零、雪花飘零、花重锦官城又浮现在眼前。此时蒙胧的夜色中,芙蓉花又正飘零,花下灯下,为未来的记者写字,我心飞扬。
  
                                                 孟勇

                                               10月9日凌晨3时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3
发表于 2009-1-24 13:2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jgirlyjs 于 2009-1-24 13:28 编辑

    今天又继续为新闻学子们码字儿,首先要感谢许多同学发帖鼓励我,看一个老记者的体会及思考能对你们有一点启示,看到我的一些想法能对年轻可爱的学子们有一点励志的作用,特别是看到首先发帖对大学的新闻专业学习感到苦闷的段弦同学说:“句句读完孟老师的帖子,让我重拾了久违的理想和激情。”我感到非常高兴。有一个新闻学的博士导师还把这两篇帖子拿到新闻系的内刊上去登载,他评价说这非常有用,学生一定会喜欢。
  不知不觉当中,我从一个搞新闻业务的人就介入了新闻教育的行列。这是一项伟大的事业。我认为这世上有两件事最伟大:一件是父母给与了我们每一个人以生命。另一件就是有人教育我们成为有用的人。教育后起之秀不一定非得是他的老师,也不必都要成为收费培训,虽说有偿新闻是不允许的而有偿教育是提倡的。在有偿教育的今天,还需要发扬咱中国自古以来就有的无偿教育的好传统。就好比在大街上看见有小孩蹒跚学步,忍不住要去扶他一把。看见视力不好的人过斑马线,要去牵他一下。只要我们有这心思,不要考虑赚钱,网络技术就为我们提供了非常便利的工具。现在由此延伸开来说说记者要做一个有灵魂的人。
  
   四、记者不能成为一个信息化机器人,记者要做有灵魂有理念的人。
  
  如果一个记者练到了我在前面两帖里所说的道行,那基本上可以做一个新闻行业的“工匠”了,可以干活了,可以挣钱了。但是他可能只是一个“信息采集员”、 “快速录入员”之类的匠人。他还缺重要的东西,用钢铁比喻,他是普通钢而不是特种钢,因为缺稀有金属。用电脑芯片比喻,他是MMX,还不到奔2。用汽车发动机比喻,是1以下的排气量。你说不能用吗,勉强可以用,但是不堪大用。所以是“信息采集员”,不是真正的新闻记者。新闻记者一定要是一个有灵魂有新闻理念的人。
   “理念”是个泊来名词,在中国叫做“道”或“德”。比如常说的“医德”就是医生的灵魂和理念;“师道”就是教师的灵魂和理念。“医德”最核心的就是要治病救人,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见死不救。“师道”最核心的就是教书育人,不仅教书还要育人,不能讲完专业课本你就走人。用这两条来衡量,有人会感到汗颜,但是记者的思维决定我们去分析非自然人的职业人,必须要用灵魂和理念这把手术刀。
  古代有个“白宫记者”司马迁,他的理念认为太史官要有“史德”,就是要忠实记述。他为了这个理念,被皇帝割去了男性的重要器官,成了一个太监。司马迁的职务大概相当于今天的“白宫记者”,他的遭遇相当于他坚持要把克林顿和莱文思基的新闻记录下来,让后人知道。可是他无法享受到真正的白宫记者的职业待遇,他在皇帝警告他之后,仍然坚持要如实记述历史。古今中外这类事例很多,解放前被暗杀的记者也不在少数,现在的新闻职场上也有记者被收买的事例,说明坚持新闻理念不容易。但是,一个人既然要做记者而不仅仅是做一个记录员,就要有自己的新闻理念,就要有灵魂。新闻学子们其实在学校里也不会少学这方面的知识,为了便于理解和记忆,我归纳了至关重要的三个关键词:“关怀社会、主持正义、承担责任。”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4
发表于 2009-1-24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bjgirlyjs 于 2009-1-24 13:28 编辑



  关怀社会是相对于关怀自己而言。记者是人,他在生活中自然会有过好日子的理想和愿望,希望娶一个能干漂亮爱自己的妻子,希望有房子有车子,希望自己的物质消费欲望能够得到满足。要知道建设小康社会是每一个人的福音,当然包括记者。但是,从记者的职业特点出发,关怀社会是其第一要义。关怀自己和关怀社会经常会发生激烈的冲突。
  社会是什么?社会学家有多种定义,其实社会就是公众生存的软环境,它由很多复杂的因素构成,主要是人际环境和法制环境。社会对人来说,好比鱼赖以生存的水,水脏了,鱼就要缺氧窒息,翻白肚皮。又好比熊猫赖以生存的森林,如果箭竹都长满了蛀虫,逐渐枯死,熊猫也就没有活路了。人与动物相比,更加依赖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某地的自然环境风景极优美,负氧粒子极丰富,但是匪盗横行,杀人越货,人们敢去旅游吗?这就是社会环境恶劣。当然动物也要依赖人类有一个良好的社会环境,如果战乱不断,或者全民大炼钢铁,动物也要遭殃。
    记者关怀社会是其职业的必须。记者既是报喜鸟又是清洁工。你说我们的科技工作者发射载人飞船“神洲六号”了,你是记者能不报这个喜吗?这不是你个人的喜事,而是全社会的喜事,你的职业决定了应该报这个喜。另一方面,记者是社会的清洁工,担负有清除污泥浊水的职能,比如有些地方的煤矿发生了大量死人的事,也应该去报道,通过舆论的监督去促使问题得到解决,警告所有的煤矿不能再这样下去了。在这件事情上,新闻记者已经立了一大功,因为这些“清洁工”发现了一个巨大的藏污纳垢的黑洞——“官煤勾结”。现在从中央到地方,全社会不是正在围剿这个毒瘤吗?这正是新闻记者用自己的笔为“执政为民”、“和谐社会”做出的极大贡献,“中国新闻奖”应该颁发给这样的记者。
  无论报喜还是报忧,包括解疑答惑,新闻传播对于社会关系的调整功能都是巨大的,它在许多情况下的作用要超过法制的强制作用。美国罗斯福总统在30年代为了推进金融改革,利用当时的主流媒介——广播,对满怀疑虑的美国国民发表了四次亲切的“炉边谈话”,起到了呼风唤雨的作用,让国民感到“从来没有这样满怀信心”。这是法律强制所不可能做到的。其实每一个新闻记者都在做着与这位总统相类似的事情。通过新闻媒介向公众报告公众的生存环境中的美好咨询和危机信息,调整社会心理,调整社会关系。
  我常想:为什么现在有这么多的青年满腔热血要报考大学的新闻专业,让人感到新闻专业已经成了文科当中的“圣地”。新闻专业聚集了中国最有智慧的一群有为青年(许多大学新闻专业的录取分全校最高)要知道这是一个充满挑战,充满竞争,充满艰苦的专业呵!我得出一个答案:这些青年是最关怀社会的一群人。其出发点由于年龄的原因可能还有些幼稚蒙胧,但至少他们想学习怎样去关怀我们这个社会,做一个社会资讯的传播者,做一个社会良性价值观的传播者,从而为公众服务,推进我们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但是我在前面提到过,关怀社会和关怀自己往往会发生激烈的冲突。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当你去一个发生了瓦斯爆炸的煤矿采访,发现矿主就是当地的矿业局长,他“通过“资本运作”的阴谋手段只花了200万,就把实际价值5000万的煤矿攫为己有,然后野蛮开采,出了大事。社会公众利益需要你揭露这件事,但是煤老板需要隐瞒这件事,因此他送了你一个大红包。事情到此还没有完——恰逢这段时间你老母亲病重住院需要花钱,你小两口购买的按揭住房需要花钱,你应该怎么办?要知道记者不报道某件事,“有偿不闻”,并不会像司法人员私放罪犯那样需要承担法律后果,即使在你之后另有记者报道了这件事,你也不会有法律后果。这一切更多的是在你的良知的天平上做出衡量,做出选择。报道权在你手里,话语权在你手里,为什么有“防火防盗防记者”的说法,就是有人要防你手中的那个权力。而你手中的那个权力你不为公众所用,不为社会所用,你要拿公众赋予你的神圣的话语权去为你的那套“爱巢”付按揭,这就是在关怀社会和关怀自己之间的激烈冲突中,所作的最下作的最令人不齿的选择。这就违背了新闻记者职业的底线,就好比医生明知道一个病员动手术就必死无疑,他为了多收家属的红包而强行给病人开刀一样恶劣的性质。就好比监狱警察收了红包私放罪犯一样恶劣的性质。所以说一个人在任何情况下,关怀社会要永远超过关怀自己,他才配做一个新闻记者。这是新闻记者的职业环境和职业特点所决定的。
                                             孟勇
                                           2005、10、13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5
发表于 2009-1-24 13:27 |显示全部楼层
             新闻编辑——通俗思想家
    
  前面四帖说的东西,是记者和编辑共同需要的,编辑是记者的一个分支,工作重点与担任采访任务的记者有所不同,这里再专门说说编辑的特点,给新闻学子们勾画一个编辑职业的轮廓,好比用素描去勾画一个人的脸部,传神即可,要看他的全身照,还得看《新闻编辑学》。在全世界的报业界,报纸的业务负责人统称“总编辑”,而不称“总记者”,就是根据编辑的特点来的。
    
             美国大片《天煞》中的“记者与编辑”
    
  有一部美国大片名叫《天煞》,讲述的故事是美国人正准备热烈庆祝七月四日国庆日,外星舰队突然大举包围地球,并对美国几大城市展开致命袭击。地球人对外星人展开全面 ** …… 电影里有两个人给人留下深刻印象,一个是黑人空军飞行员威尔,一个是电脑专家杰夫。这两个人的关系就好像记者和编辑。威尔以行动、射击、格斗为擅长,杰夫以思考、分析、策划擅长;威尔冲锋发射有形的核导弹轰击外星飞船,杰夫连通外星飞船的信息控制系统,释放无形的电脑病毒瘫痪飞船。这两个人共同战斗,成了打败外星飞船的先锋勇士。这两个勇士代表了世界上许多行业两种角色互相配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成功的模式。中国古代的哼哈二将、诸葛亮和张飞等等也是这个意思。又比如一个好的餐馆,采买要买回上等的食材,厨师才能烹制出美味的菜肴,缺一不可。采买就好比记者,厨师就好比编辑。只不过记者采买的是新闻素材,编辑制作的也是新闻素材而非食品素材。所以我在夜班听到编辑们对某篇稿子不满意的时候最爱发的感叹就是:“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啊!”人们常说“决胜于千里之外,运筹于帷幄之中。”在军事上,这是说将和帅的不同分工。在新闻这一行,前者就是记者干的活儿,运筹帷幄就是编辑干的活儿——坐在编辑部里指挥、策划、处理稿子。
  新闻编辑最重要的基本功就是判断新闻、选择新闻。而判断和选择的原则和理念属于思想的范畴。所以新闻编辑应该是一个通俗思想家。这里的意思是比较大众化,比较杂家,不是某一领域的专门的思想家,专业报刊当然除外。编辑的思想应该要比一般记者高明,对新闻的判断应该要比一般记者准确,文字的功底应该要比一般记者深厚。编辑最好从资深记者中产生。判断和选择新闻稿件的编辑,首先要对新闻报道所表现的大千世界有丰富的了解和认识。如果一个编辑孤陋寡闻,不知社会实际生活为何物,那他也就无法判断记者的新闻稿件该不该用,该放在什么位置,无法把握住标题的核心表达。

          飞船上天与“风水”课的学问


  编辑对于新闻稿件的感觉要像高明的领导和人事干部对于人才的感觉,要像大厨对于食品的感觉,要像中医对于脉象的感觉。这些都是以上行业高手的窍门。但是新闻编辑面对的情况比以上行业还要复杂一些。因为领导对于一个人才的判断,是比较稳定的,一个人不会在短时间里由人才变为庸才。一种食材的品质在相当的时间段里变化是不大的,例如常说的“黄花菜凉了”的黄花菜,厨师认识它的品质之后,多少年不会有大变。再例如汽车发动机技术,虽然也在变,但那是以年为单位在变。而新闻却是每天都在变,因为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每天都在变,人的思想观念每天都在变,信息流每天都在变。新闻编辑的思想认识就需要不断的变化,需要适应新的形势。所以编辑要有思想,要适应变化,在这当中去判断选择记者提供的新闻信息。编辑依据一定的新闻思想理念筛选素材,进行取舍,特别是对重要新闻进行放大和强化。比如近日“神六”飞船上天,许多媒体都强化处理,有的报纸一版发整版,有的报纸发“号外”,都是编辑根据一定的编辑思想进行选择安排的结果,不是随意安排的。强化安排这条新闻,编辑们至少是基于以下判断:
    一、“神六”上天,反映了我国经济建设和科学技术水平达到了新的高度。
  二、“神六”上天,载两人太空飞行,标志着我国探索太空的活动进入了新阶段。
  三、人类太空飞行具有探险性质,极易引起受众的关注,有利于形成媒体市场效应。
  当然,重大的事件性新闻是比较容易判断的,例如印尼发生大海啸之类,但是如何选择角度和体现观念仍然是需要思考的。
   有些分析性深度报道和舆论监督报道是很难判断的。例如最近我和我的同事们曾经讨论过这样一篇报道,内容说的是一所大学开设了“风水”课。记者满腔热情的把它当成创新事物写了回来。编辑问了他几个问题他也说不大清楚,这时作为编辑应该怎么办?用还是不用?如果要修改,怎样给记者提出修改意见?
  当时在编辑里面至少有三种看法:
  一、这是宣扬封建迷信,或者炒作“风水”为了赚钱,在大学里讲这些东西,不仅不宜提倡,而且应该批评。
  二、时代发展了,有许多人们从前不认识的东西现在有了新的认识,在大学里讲讲未尝不可。
  三、这篇稿子关键是在“风水”的概念上,实际上建筑环境学、建筑生态学的知识和“风水”的合理的部分是有关系的,应该建议记者用分析的方法剥取“风水”的合理的内核,不宜笼统的提“风水”教学。记者要补充采访相关知识,讲清道理。(这是我的观点)
   你看看,就这一篇普通的稿子,就众说纷纭,莫衷一是。许多稿子就是这样在编辑中间越讨论越清楚,越讨论越明白,记者也不断的根据编辑的意见进行修改,写出了一批又一批好稿子。由此可见,一个编辑,要是没有多少思想,对社会现实问题了解不深,没有判断,没有是非,没有主心骨,不知道自己的国家有什么样的发展与进步,不知道公众的生存状态,不知道大众传播工具的功能应该是什么,没有对记者采访对象的相关认识和判断,那么今天面对一个“风水”稿子,明天面对一个 “矿难”稿子,后天又面对一个批评稿子,光怎么选用就要头痛死。一旦选错了发出去,读者要打电话骂,上级主管部门要批评,报社要罚款,麻烦大焉。但是如果这稿子被你“枪毙”了,明天同城的竞争对手报纸又登出来了,而且好评如潮,那你在报社和业界就算是丢人现眼了。如果是市场类的报纸,罚款肯定是少不了的。看看,在市场报纸真刀真枪干,做一个合格的编辑不容易吧?要是做那个夜班值班副总编,那就更难了,深夜一两点钟,万家灯火早已熄灭,你却要强打起精神来看那二、三十个版,要把政治关、要把新闻质量关、要把文字关。编辑拿不准的稿子要来问你,校对拿不准的提法要来问你,标题不恰当的你还要改,面对的可能有很多篇“风水”稿子,你怎么办?所以我干了两年每天出版几十万份的报纸的值班副总编之后,最大的感慨就是:“还是当记者好呵!这值班副总编真不是人干的活儿。”同时我也有着第二个感慨:“要是没有金刚钻,就不要揽这瓷器活儿。”编辑的金刚钻是什么?就是思想,是政治思想、理论思想、社会理想、新闻理念、编辑思想这一大堆看不见、摸不着的形而上的东西。这些东西在编辑手里就像医生手里的手术刀,你每天要用它来解剖新闻报道所反映的社会生活,每天要用它来解剖记者给编辑部提供的新闻线索,每天要用它来解剖雪片般飞来的新闻稿件。
    
     编辑的武器——思想手术刀
    
  我要用“通俗思想家”来比喻编辑,是因为编辑主要以思想作为工作的工具,而不是像有些人所理解的那样只是修改文字。你到报社夜班编辑部去,你就会看到几十上百个编辑都静静地坐在那里,地上掉根针都听得见。其实此时面对着电脑上的稿件,他们的脑子比那电脑还更加运行如飞,你会看见他们偶尔在键盘上敲一些字,这就是编辑在“用刀”,用思想的手术刀在修割新闻稿的肌体,哪里是神经,哪里是四肢,哪里是皮肤,哪里是血液,他们一清二楚,一针见血。
    我有时像个将军那样,自豪地望着那灯火通明的信息大工厂里我手下的这百十号战士般的编辑,思考着一个问题:这里多像一个无声的战场!信息战的战场。每一个编辑都是一名战士。看他们凝神屏息作战的状态令人肃然起敬。但是他们都拿的是什么武器呢?思来想去,一个声音回答我:他们手持思想的武器!对,就是它!思想的武器。他们是一群通俗思想家,没有思想他们在这战场上寸步难行。在这个战场上,他们可以没有电脑,但他们必须有大脑。他们可以没有纸和笔,但他们必须有认识事物的敏锐深刻的思考、判断、选择。因此,我在长沙传媒高层论坛与俞国明教授、闵大洪研究员同台演讲时,针对全国都市报的严重同质化倾向,我在题为《中国都市报的高级化时代》的演讲中,讲了这么一段话:“让思想引领媒介——都市报竞争的终端在发行,起点在头脑。以思想认知水准为核心的差异,使同质化的都市报繁荣了一批,倒闭了一批,停滞了一批。存优汰劣的退出机制成了一条铁的军规。”“在一桩车祸现场可能记者比伤者还要多的今天,在普通新闻信息无法垄断的时代,所谓独家应该是指对同一新闻信息的独家认识和独家表现,这才是都市报在高级化进程中制胜的法宝,而这个法宝来源于思想的宝库。竞争的终端在发行,竞争的起点在头脑。从前那种找到一笔资金,拉到一批员工,扛起一面旗子就可以办报赚钱的好事,在都市报高级化的进程中,已经化为乌有。”后来一家花光了几千万关了门的报纸的老总看见我,痛定思痛地说:我不是被有形的资本和有形的对手打败的,我就是被你所说的思想打败的!可是思想就像风一样,它在那里呢?要是看得见它,我一定死死抓住它不放。我只好一笑置之了。
    
     在信息的海洋里用头脑风暴快刀斩乱麻
    
   所以新闻学子们千万不要把新闻编辑仅仅看作是改作文的教师。改改文字只不过是编辑的低端职能。编辑的高端职能是把握社会的趋势,清醒的认识国情,策划选题,指挥记者采访,把握好自己负责的版面、频道等传播渠道,配置整合自己权限范围内的记者和编辑的一切相关资源,使媒体的新闻能量得到最佳释放。我前面说过,这帖子只是为新闻学子勾勒的素描,不可能尽述编辑工作的道理,仅就我自己当了8年“编辑头”的日日夜夜里所经历的酸甜苦辣个中三味,写一本书也说不完。
  再说一点做一个合格编辑的要点——认识与把握事物的核心。信息社会的一大害处是:信息垃圾过剩。作为一个编辑更是深受其害。这就要求我们必须要有很强的信息过滤的能力,不然你会被废旧信息和边缘化信息纠缠得几近疯狂,我把它形容为“信息鸡肋症”。编辑要有把握一件事物要害的能力,要有提炼关键词的能力,要有一针见血的能力,一句话就是要有核心思想力。这样你才能够在信息的海洋里用头脑风暴快刀斩乱麻。要铭记住我们的许多工业产品的血的教训——没有核心能力,被置于边缘化。比如计算机,只能组装,生产不了大量运用的中央处理器芯片等核心部件。汽车,可以生产非核心的部件和零配件,汽车的心脏发动机的低端可以做,但高端产品做不了。飞机发动机高端的全部进口。产量全球第一的DVD的核心芯片全部进口。工业品的教训太深刻了,难道勤劳智慧的国人就只有做做来料加工吗?我们产品的核心能力欠缺是一大隐患。由此得出教训,核心能力不可少。作为一个依靠思想进行工作的编辑,认识与把握事物核心的能力更是不可少。严格的说,做一个好的编辑比做一个好的记者更难,所以说报纸的旗手和领军者叫“总编辑”。一个好编辑离总编辑的位子的距离,往往要比一个记者离他的距离近。让我们套用拿破仑的那句老话:“不想做总编辑的编辑不是一个好编辑!”
      
                                      孟勇
                                      10、14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6
发表于 2009-1-24 13:29 |显示全部楼层
段弦同学及读我帖子的新闻学子:
  
  我当初给段弦同学写信,只是不忍心眼看一个新闻学子像“迷途羔羊”陷入迷茫,只看见漫天的大风雪,看不见美丽的草原和迷雾后面灿烂的朝阳。我只想坚定他迎着朝阳走向草原的信心。我没有想到我给段弦同学的信在天涯传媒论坛发了之后,有这么多人看,有这么多新闻学子感兴趣,有这么多未来的记者鼓励我这个老记者。这说明我们新闻事业的人才队伍与职业激情是源源不断的,即使这当中有短暂的迷茫和激情低落,只要我们目标明确,意志坚定,方法得当,中国未来的优秀记者一定会在你们中间产生。好比今天早上乘“神六”太空飞船凯旋归来的费俊龙、聂海胜,他们当初在航校学习的时候,有谁会想到他们会有辉煌的今天呢?未来和希望总是存在于青年中间。这才是颠扑不破的历史真理。
  我最近收到不少同学的电子邮件,有些同学在学习方法和知识结构方面存在一些疑问,有些同学在自己的新闻职业设计方面存在一些疑惑,有些同学在实 ** 对新闻职场适应不良,有些同学已经当了记者,希望尽快成为一个好记者。总之大家对我信任多多,他们提出的许多问题带有普遍性。我一定不辜负大家的信任,从一个职业记者的角度,采取适当的方式,协助你们学校的老师,为大家提供新闻学习和新闻从业方面的参考意见。
  今天这一帖,转发我10、2日写的一篇传媒小评论,概括性的分析韩剧《大长今》的传媒现象,这不是一般的剧评和报评那一类,而是力图有那么一点传播与文化分析的意味。我在前面的帖子里已经提到过分析的重要,提到过关注当前各种传媒现象的重要。我这篇短文的观点不一定就高明,只是感到可以拿自己写的一个东西为同学们提供一个关注传媒现象,思考传媒现象的例子。
  
  
  韩国人用中国文化之石攻中国市场之玉
  
  《大长今 》——让传媒人品味韩国人参的养分
  
   孟勇
  
  我们媒体人这几天陷入了一个文化大旋涡中,随着一部宫廷韩剧在湖南卫视的播出,关于《大长今》的信息铺天盖地而来,记者编辑们也是观剧至天昏地黑,女同胞泪眼涟涟,男同胞爱恨情愁充之于胸。27日,随着“韩尚宫”梁美京的“优雅旋风”刮到长沙,《大长今》在人们心中的大传播更是达到了大高潮,这对每天投入其中做新闻的媒体人来说,除了职业本能和大热闹之外,还多少有一些品尝韩国人参的大意味,有它的微妙的大养分:不仅清心明目,生津止渴,而且助元气、除烦热、祛浮躁、定心智。
  
  大长今》清心明目:清骄傲之心,明市场之目。这出韩剧毕恭毕敬地通体包裹着中国的传统文化,视当时的“大明”文化为上苍,敬畏、祈求、礼拜,无论宫廷御膳,皇帝起居,还有满壁的汉字,叫人不知是在大明还是在高丽,就连皇帝得了怪病,也要从中国汉代名医张仲景的《金匮要略》中查证其“狐惑”难症。可是,《大长今》的低眉顺眼,好不厉害,用中国传统文化包裹的现代韩国媒体产品长驱直入挺进中国家庭,挺进中国人的心中。难怪有韩国媒体洋洋得意而又极富深意地说:“以中国文化开拓中国市场”。是的,《大长今》的文化程序源代码是古代中国风格的,但是他们却用它编出了令整个当代华人圈感动,令整个当代华人圈惊诧的文化软件,然后转手又买给华人圈。 为什么不是我们而是他们?为什么不是中国人而是韩国人?
  
  我们在感动之余,应该清清心,醒醒脑,透过我们所正在得到的欣赏去审视我们正在失去的文化,从他们的挺进中华走向世界,看到我们本来应该做到而没有做到的遗憾。我们媒体人要看到韩国通商部的计划:到2010年,韩国要力争占到中国文化商品市场10%的份额。这就是明目,擦亮眼睛,看清楚别人正在用贴近我们的文化开辟我们的市场。虽说文化无国界,但是市场有业主。君不见湖南卫视也是花了上千万的白花花的银子才买下《大长今》的?联系到韩国的游戏软件已经占有了我们游戏软件50%以上的市场,韩国游戏出口利润已经超过汽车出口利润,我们传媒人应该怎样去理解有人所说的“韩国走向世界的文化身份证”问题?我们走向世界的文化身份证在那里?我们的文化产业走向世界的曙光在那里?至少是走向亚洲的吧。
  
  之所以要问这个问题,是因为它与我们传媒人有关。因为构成信息社会的两大板快——IT产业和传媒产业我们占了半壁江山。电视剧《大长今》无疑是传媒产品,它的传播现象与我们有关。现在传播学的研究不是方兴未艾吗?《大长今》就是我们研究中国特色传播学的极好的范例。研究这部外国戏为什么在中国有如此快速、神奇、大面积、有效的传播,一定会大有斩获。不要轻易地说发展什么什么产业是国策,但是深层次的研究传播现象,看清楚外国传媒产品挺进中国市场的启示,至少不应该比膳食、旅游、娱乐等等的意义更低等。它山之石,可以攻玉。韩国用中国文化之石攻中国市场之玉,我们中国的传媒人应该做些什么呢?
  
                                       孟勇
                                       10、17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7
发表于 2009-1-24 13:29 |显示全部楼层
段弦及同学们:
    
  条条道路通罗马,我们该走哪条路?
    
  我收到的同学们的来信中,有不少是对今后就业和深造究竟该如何选择的迷惑。这一点,每个人在年轻时代都会遇到,甚至像周恩来这样的伟人,年轻时代也在诗中说“十年面壁图破壁”,说明周总理年轻时也是用了多年的时间去寻找人生的突破口。“面壁”是学习深造,“破壁”是选择未来。现在我们来看看新闻学子应该怎样“破壁”——设计我们的职业发展方向。
  虽然有句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还有句俗话说“东方不亮西方亮”,但是在现实生活中这些话有许多时候都不会应验。这些观念在小农经济的环境下,自然有着它的意义,但是这一切都是以时间为代价的。在农耕社会里人们最不缺乏的就是时间,在那时候你去慢慢寻找千百条通往罗马(目标)的道路代价不大,但是在现代技术社会环境下,许多目标只有一条道路可以迅速直达,在航空学上叫作“航线”。每个人的生命既需要目标,又需要航线。或者说在你的生命时段允许的期间必须迅速抵达目标。这句老话可以补充一句为:“从最快的道路通罗马”。
  我们的人生目标和职业路线,不可以像另一句俗话说的“没头的苍蝇”那样乱碰。千百年来人们为什么要这样形容?就是因为人们从自己的日常生活中观察得知,用现在的话来说就是“苍蝇没有目标,没有设计,没有路线,不容易获得成功。”我在这里用苍蝇来打比喻,丝毫没有对同学们不敬的意思,因为我认为在生物多样性受到承认的今天,人们从动物身上受到启示是人类智慧的表现。同学们知不知道美国新奥尔良飓风灾害中,除了人的生命之外,美国人最心疼的是什么?是对人类的海洋动作具有启示的,训练有素的能攻击舰船的海豚。
  我昨天刚看了内蒙古卫视的“神六”飞船返回的报道,因为飞船的降落地点在内蒙古的四子王旗,内蒙古电视台有着得天独厚的采访报道条件,也的确有一些好镜头,主要是感觉内蒙记者对草原的把握比较稳定流畅。要知道一个电视记者在会议室里扫描贯了,一旦来到辽阔的大草原上,看那镜头总觉得不容易找到焦点。但是内蒙卫视也出现了一个缺陷——没有拍摄到最重要的新闻,也就是航天员落地之后的一个小时内的新闻。解说提供的理由是:采访车没有走专用的通往降落地点的草原公路,而是自己在没有路的草原上行进,自行寻找目标。遗憾的是“草原上的条条道路没有通向罗马”。我不知道其中有没有采访权限的问题,但是我们从中可以看出,这件事反证了“条条道路通罗马”。道路多了你往往会迷路,到不了罗马。许多事情都是这样,其实最快捷的道路只有一条。草原般的四通八达的道路会使你不能接近目标,会使你失去获得成功的机会。由此联想到对新闻学子来说,有八个字非常重要——设计自己,直线抵达。
  有一位同学在来信中写到:“看到您在天涯上给新闻系同学的指导,倍感激动。目前我已经通过保研获得了三所高校攻读研究生的资格,但在专业选择上面遇到了一些问题,可能更深层次的原因是没有对未来的一个明确的人生规划,希望您能从就业、今后行业前景等方面给与指点,真的很困惑。虽然您不是学校的老师,但我非常信任您,恳请得到您的指点。”这位同学表达的意思很具有普遍性,还有其他一些同学也提出了类似的问题。承蒙大家对我这个老记者的信任,我就谈谈新闻学子的人生发展和职业设计的话题,为同学们献计献策。
  同学们学习新闻,好比医学院的学生学习医学,在职业设计上可以参考医学院学子的职业设计。因为医学教育伴随着人类的历史产生,它的历史比新闻传播学要长得多,因此在人才的培养和设计上也要成熟得多。医学教育首先要分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这一点对新闻传播学的教学很有启发,这有点像新闻学和传播学的关系。因为基础医学部分侧重于理论和研究,其从业人员一般不会担任临床医生,主要涉及教学和科研。基础医学理论只是一种知识基础,不是治疗疾病的实用技能。比如学生理学的人不会去当临床医生。而我们目前的新闻传播教育,基本上没有分基础和临床(实务)。我们知道,现代社会的总趋势是社会分工越来越细密,这个规律应该是适用于新闻教育的,新闻教育需要适应人类社会的这个基本规律,这个规律是信息时代知识量巨增的特点决定的。例如确定了未来方向为记者的同学的写作训练,应该是传播学理论研究方向的同学的十倍。反过来,定向为传播学理论研究的同学所读的理论书籍,也应该是记者同学的十倍。现在是不是这样?

    从今后就业和新闻职场这个角度看,新闻人才的培养模式的设计存在着定位笼统,角色不清晰,职业训练不够等问题。从同学们的来信也看得出来,许多同学对毕业以后该干什么心中无数——该当记者呢?还是该当编辑?该搞媒体经营呢?还是该教书?还是从事新闻传播理论研究?这就是“条条道路通罗马,可是我不知道该走哪条路”的现象。
  当然要改变一个教学体系的种种设计,是很困难、很漫长的事情,但是每一个新闻学子的就业选择和人生发展却是迫在眉睫的事情。特别是当前就业竞争激烈,社会节奏加快的情况下,每一个新闻学子在学校期间就应该从自己的实际出发,在老师和长辈的帮助下,确立一个 大方向,然后有意识的朝着这个大方向努力。
    
  大方向之一:
  你今后是要进媒体当记者编辑从事新闻业务,还是要进学校教书,进研究所研究新闻传播理论?
    
  大方向之二:
  你今后是要从事新闻采编业务,还是要从事广告、发行、营销等经营业务?
    
  大方向之三:你今后是要进入印刷媒体还是要进入电子媒体?
    
  大方向之四:你是继续读硕士、博士还是投入实际工作?
    
  大方向之五:你是进媒体还是当公务员?
    
  以上这些大方向,每一个新闻学子至少在大三就应该有一个比较明确的设计,学习时你才会有知识结构的方向感,毕业离校后才会有职业适应感。因为从大三开始,用我们田径短跑的行话来说,起跑前开始点名了,要核对你该跑第几道了。这时你即将进入你的人生跑道,你的父母亲友的爱怜的目光,就像那追寻太空飞船的望远镜,开始追随你即将进入社会、进入新闻职场的身影了。他们马上就会像《狮子王》里面的大狮子眼含热泪,看着自己的孩子迎着太阳独自奔向莽莽草原。新闻学子应该像短跑式的提前瞄准你的职业跑道,而不要像马拉松赛跑那样粗放式的一窝蜂出发。应该像周杰仑在《头文字D》当中扮演的那个飚车英雄那样,山道弯弯我采用“漂移”技术,不走弧线走直线。因为任何事物直线距离最短。中国人智慧的结晶——都江堰上刻有一句名言:“遇弯截角”,和周杰仑的“漂移截角”不谋而合。说明这是人们对待不同事物的共同的智慧。这些就是人类普适的规律(学传播学的同学可以从中联想到信息的直线传播是最有效的,比如一场自然灾害,利用同步卫星观察取得的信息,就要比某些系统的曲线传播的信息准确,因为系统反映的信息在多层传播中,会有人为因素的克扣及损耗。)
  现在分门别类谈谈几种大方向,瞄准不同的大方向的准星,大致包括几点:
     1、你的志向(理想愿望)
     2、你的基础(知识结构)
     3、你的机会(就业市场)
     让我从以上准星出发,来帮你分析一下这几个大方向:
    
  一、你该搞新闻业务还是搞教学科研?
    
  你的志向——你有没有想当新闻记者的愿望?抑或你特别喜欢教书育人传授知识,再或者你非常想当一名专家学者理论家什么的。如果你特别想当记者编辑,从事实际的新闻工作,你报考新闻院系的初衷就是这样,至今仍然没有改变,那你就要瞄准记者职业进行学习和准备了,对记者编辑的基本要求和基本训练,我在前面的帖子里从个人的角度谈了一些体会,现在再对新闻学子们提出一点忠告:
    
    千万不要认为自己读了一百本传播学著作就所向披靡了
    
  千万不要以为我已经读了一百本传播学著作,已经把拉斯韦尔的传播学5w模式、已经把卢音的、拉扎斯菲尔德等人的理论背得滚瓜烂熟了,就可以在媒体所向披靡了,那你就错了。
  这好比一个临床医生把人体的血液成分背得滚瓜烂熟而并没有掌握止血的技术,就以为自己可以处理产妇大出血一样的可怕。医生弄不好是要死人的,而你在媒体不会死人,但是你自己在媒体的职业生命可能会迅速凋谢。不然,我怎么要在第一篇帖子里就谈写作的问题,写作对于记者可就是外科医生的止血技术啊!医生不会止血,一动刀就要死人,记者不会写作,一动笔自己就会死。如果用我概括的那个“三个月现象”来衡量,一大半在市场化媒体“死”去的,都是不会“止血”的医生。你如果不服气,说:“我可是读了一百本关于止血技术的书呵!”那谁会信你呢?毕竟你在抢救患者生命的时候不会用止血钳呵。记者不会写稿,只会背书,就是这种结果。用一句优雅的话来说,就是社会适应不良。但是知不知道,社会适应性和职业适应性是当今国际教育界衡量教育成果的最重要的一项标准?
   如果你特别愿意从事教学科研(因为纯粹的新闻传播研究岗位在全国大概不会超过一千个,在60万左右的全国新闻媒体从业人员中只占极少数,对职业设计不具有普遍性,所以这里将教学科研一块谈)今后的就业方向就是大学新闻院校,如果你有从事教学科研的愿望,你可以重点考虑这样一些因素:
         
     做新闻传播学学者要有理论兴趣和素养
    
  现在的大学里教学和科研是一体化的,教师既要传授知识,又要进行科学研究,而且科研成果在决定教师的水平、地位、评定职称等等方面更加重要,但是科研工作不是人人都可以做好的,真正要产生独创性的成果难度很高,独创性成果不等于学位,有学位的人多,有独创性成果的人少。记者最需要的是实际的采集和表现新闻的技能,而科研人员除了文字功底之外,更需要抽象的理论思维能力。对记者来说有这个能力当然更好,但不是最主要的最必须的能力,但对于搞新闻传播学术研究,这就是最主要的最必须的能力。这好比医学当中的临床医生和生理专家的关系。这两者对于医学基础理论的兴趣和素养的要求是不同的。媒体运作好比医院,每天面对各种疾病,动刀动针的,搞操作。新闻传播科研好比医学基础理论教研室,一段时间里出一些理论成果。又比如媒体抓新闻,就像下海捕鱼;新闻学研究是根据捕鱼者的劳动状况去分析总结捕鱼的成果和方法;传播学研究是归纳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捕鱼”的基本规律。
  如果你要搞研究,一个是兴趣,一个是素养,你要好好判断和把握自己,不要单纯为了学位去搞传播学研究。在报社我曾经有两个年轻的博士同事,我对他们的知识是尊敬的,他们都有着很好的理论思维的基础,但是现在他们都离开报社到了大学工作,在那里好像比在报社发挥得更好。他们有时给我开玩笑,说我才应该到大学去带研究生。这也许是知识结构和兴趣决定的。这就是咸水鱼和淡水鱼各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水域。
    
        传播学专业与人才市场的关系还不够确定
    
  这一点是写给有志于传播理论研究的同学的忠告。传播学现在很热,但是传播学专业是一个新兴专业,还存在许多不成熟的地方,如果要把这个专业作为今后就业的方向,还有许多不确定因素,一定要慎重。它作为一种基础理论是很重要的,但是在中国传媒界几十万从业者中,专业传播学研究者会占多大比例?你要有个基本的判断,大概不会超过百分之一,主要集中在新闻院校,就业的空间不大。而新闻传媒机构全国有上万个,就业空间很大。
  记者编辑等新闻从业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的比例大概是100/1的概念,这样说可能不会为过。根据人民大学的统计,当前全国新闻院系的数量最多也就600多个。全国的社科系统的新闻传媒研究机构,每年进人的机会不会超过一百个,而且他们自己还在培养研究生,不信你可以到你们省的社科院去问问。在市场经济的背景下,就业机会是必须考虑的。当然社会上的各种商业机构也需要一些传播专业人士,但是他们的任务是宣传企业,是搞公关,已经不是新闻传播了,其角色应该属于营销人士一类,应该另当别论。即使是这种人士,企业也更愿意从新闻媒体去挖,其中的原因我想大家很容易明白,简单的说,就是他们知道什么是新闻。所以说传播学专业与人才市场的关系,还不如新闻学那么确定。传播学专业人才的市场容量还非常有限。
    
     研究传播学千万不要当空头理论家
    
  我们承认传播学理论研究很重要,同时我们也要看到传播学研究者的就业岗位非常有限。更重要的是,即使是从事了传播学的研究工作,也千万不要去做空头理论家。李鸿章说过:一个人如果连官都不会做,那他就太没有用处了。其实他这句话只适用于他们那个封建王朝。他们有公共事务管理者的身份,但是他们可以出卖国家的土地,可以中饱私囊,可以置人民的死活于不顾而不受追究,这种官当然好做。但是现代社会的公务员就不会那么好做,因为要“执政为民”,要实行“问责制”。我要说的意思是“空头理论家”比李鸿章说的那种“官”还要好做。因为他只是照搬照抄别人的东西,当然他也可以“著作等身”,但是他没有自己独创的东西。做这种人是对生命的浪费,所以新闻学子们今后最好不要去做。如果新闻学子毕业之后一定要做传播理论研究,有一点是最需要注意的——理论联系实际。
    传播学理论联系中国传播现象的实际,现在还有许多事情需要做。比如说根据传播学的5W理论,第一个重点就是关于传播控制方面的,但是在这个重点方面,我们的许多研究是空白,是回避问题的。究竟我们这个社会的传播控制有没有值得改进的地方?我们社会上出现的一些“突发事件”,从传播学角度来看,当真就是“突发”的吗?有些其实是在“下情上达”的传播过程中被某种人为的因素遮断了,使得接受信息的高端部分感觉到是“突发”。这一类有利于社会稳定的问题,也就是社会最需要我们的传播学去回答的。
  又例如,内容研究是传播学的重点,但是我们的传播学研究文章中研究内容的还不多,其中又以研究娱乐类内容的为多。有人说我们已经“进入了娱乐时代”,我们当真就进入了娱乐时代吗?这在传播学当中应该是一个假命题。这其实是一些电视机构为了自己媒体的广告收入,逃避自己的大众传播责任而散布的烟雾,研究传播学的人千万不要被其蒙蔽了双眼。
  又例如,传播学的另一个研究重点——媒介研究,现在的一些大众传媒机构,是国家的基础设施,是公众的信息渠道,是国家和纳税人投入了巨资建立起来的,受到国家税收政策的照顾,又实行一定程度的自收自支的政策,但是公众的综合信息传播资源,却在不同程度上变成了某个媒体小圈子的摇钱树。你到有的媒体的停车场去看一看都会吓一跳,动则几十万一台的私家车,当真话这些媒体人的知识含金量就有那么高吗?这些媒体只要是赚钱的娱乐节目就大量的上,广告没完没了,观众或者说是投资人,需要享受的多方面的信息传播服务的权利,被媒体的小集体的经济效益剥夺了,形成了“只要我赚钱,叫你看,就得看,不看也得看的怪现象。” 传播学研究的重点——媒介研究,是不是应该研究这类问题?在我们这个改革时期,转型时期,值得传播学研究的中国的实际问题还相当多,这些实际问题真正有了答案,对我们这个社会将有极大的好处。做学问不能回避现实,不能光躲在从概念到概念的 ** 之塔里“攒书”,也不应该满足于长年累月穷经皓首地解读外国学者的理论。
    
                                           孟勇
                                           10、18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8
发表于 2009-1-24 13:31 |显示全部楼层
  永远的巴金说:“报纸要讲真话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
  
  因为我这个系列帖子的主题是“重拾我们生命的激情”,所以我要结合这几天最大的新闻来谈谈巴金,谈谈巴金对年轻的新闻学子和青年记者的启示。
  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贪官属于前者,巴金属于后者。有人对巴金生命的尾声颇有微言,但我始终认为巴金是在真诚的生活,包括他的晚年,包括他的病榻生活,这一切都是巴金老人生命的组成部分,也是我们每一个人今后可能的归宿。巴金只不过是平静地接受了现实,接受了关爱。我们应该用善良的心态去关爱这个中国的文化巨人,而不应该用功利的眼光去轻视我们的文化巨人。
  巴金在中国的文学地位和思想地位,绝对不会比日本近代作家夏目漱石低,但是我在日本却看见日本人提起夏目漱石的那种表情非常神圣,完全不亚于我伫立在京都岚山的周恩来诗碑前的那种神圣状。所以,一个成熟的民族,一定是有它的精神偶像的。这种精神偶像,绝对不是那种昨天还在妈妈怀里撒娇的美少女,更不应该是那些用身体写作的什么女,也不该是那种可以令韩国中年妇女上街 ** ,并通过日本女观众拉近了日韩关系的《冬季恋歌》里的小生裴永俊之类。一个民族的精神偶像,一定是在一定时期支撑过民族的精神危机的文化巨人。巴金在三、四十年代就承担过这个责任。他的作品使许许多多的青年从封建的《家》走向了《激流》。人的生命是有限的,而人对文化和社会的贡献是无限的。
  人的生命脆弱,像巴金超过百岁,在自然的长河里,仍然是沧海一粟。但是巴金的文化遗产,对中华民族具有永恒的价值。在人们纷纷奔向市场的今天,我们不能遗忘我们真正的文化巨人,哪怕他卧病在床,哪怕他随风而逝,我们都要视他为神圣。不能世俗的看他还能不能在市场上继续为我们“攒书”赚钱,就像一个商人在集市上吆喝他的红高粱酒那样。
  我们应该像我在日本看到的日本人发自内心的崇敬文化巨人夏目漱石;就像我在印度看到的印度人发自内心的崇敬文化巨人泰戈尔;就像我在美国看到的美国人发自内心的崇敬文化巨人马丁.路德金。这不是用金钱可以衡量的,这不是用金钱可以取代的。这是一个民族有没有真正的民族自豪感和民族自信心的问题。如果一个民族轻视真正文化意义上的精神偶像,而仅仅把娱乐偶像当成民族的文化英雄,那至少是我们的传播价值观出现了偏差。
  现在我们探讨一下巴金和新闻学子的关系。作家是写作人,记者也是写作人。在许多国家,在许多情况下,作家就是记者,记者就是作家。作家需要用新闻作为加工文学作品的素材,记者观察人生观察社会需要作家的方法。文字记者和作家都共同使用文字作为表现内容的工具。在这个过程中,都需要使用叙述,描写,议论等等写作方法。特别是在精神文化的价值观念、是非判断方面,更具有高度的共性。直到最近,四川大学等综合大学的文学与新闻专业都还同处一个学院——文学与新闻学院,说明这两者相通的地方很多。从传播学来看,文学的能量极为强大。一部划时代的《家》,对于当时青年思想的强大冲击力,远远胜过当时的《申报》、《大公报》。
   巴金留给新闻学子的遗产,不仅仅是文学作品,主要是思想财富。作家和记者共同以社会为工作对象,因此,也就有着共同的思想财富。汲取这些财富,对于我们做一个好记者是有益处的。
  
   一、巴金有卓越的新闻思想。他说:“报纸要讲真话才能取得人民的信任”。“报纸替人民讲话,就有发展前途。” 说得多好!文学家也就是思想家,他用形象表现思想。文学家也就是传播学家,他最掌握读者受众的心理和社会心理。巴金涉及新闻的这两句话,不是形象的,它抽象到了极点,通俗到了极点,经典到了极点。
“讲真话”、“人民信任”、“才能取得”三个关键词,超过了许多厚书本。讲真话——是新闻的灵魂,被巴金抓准了。人民信任——是新闻的生命,也被巴金抓准了。才能取得——是新闻的航向,也被巴金抓准了。再编辑一下就是:“讲真话,取得人民的信任。”你看,这是不是可以成为我们每一个新闻学子的座右铭?试想还有什么座右铭比这句更适合新闻学子的呢?
  巴金的另一句话:“报纸替人民说话,就有发展前途。”这句话也说到了媒体的命根子上。现实中,我们的一些报纸不是没有前途吗?不是亏损吗?那它一般来说就没有怎么替人民说话,所以人民不买账。人民不买账,那这个报纸肯定没有前途。你看,这是多么通俗而深奥的传播学道理呵。不论你用哲学的方法还是统计学的方法去验证,它都不会错。
   巴金谈及新闻,其思想精髓就是:1、要讲真话。2、要替人民说话。道理简单而正确,完全符合传播学的基本规律。但是在实际中要做到,却有很高的难度。什么是中国特色的传播学?这两句话就是最典型的中国特色的传播学原理,放之全国而皆准,也可以和国际接轨。
  
  二、巴金一生追求理想和信仰,值得青年媒体人学习。巴金青年时代就说过:“为了信仰,为了理想,我是可以来牺牲我的一切的。”多么坚定豪迈的誓言。青年巴金在赴法国留学时就立志献身人类:“我的上帝只有一个,就是人类,为了它我准备献出我的一切……。” 到了 1978年,老年巴金在《随想录》中,仍然在激动地盛赞伏尔泰和左拉为维护真理与正义而斗争的精神:“社会的进步是一部殉道的记录,人类进化的每个时代中都浸透着殉道者的热血。”巴金之所以成为巴金,就是因为一直有理想,有信仰,有希望:“ 我献身写作的时候,我充满了信仰和希望。我把写作当作我的生活的一部分。”我们新闻记者,献身写作的时候,是不是应该有这么一种浩然之气,心里充满信仰和希望去写?而不仅仅是为了挣稿费而写。是不是应该把写作当作生活的一部分,而不仅仅是为报社老板在打工?在一些物欲横流,理想暗淡的媒体,巴金的写作理想对我们的青年记者来说,仿佛是一颗启明星。
  为理想而写作,是一种很高的境界,不是人人都做得到的。但是我们的社会和人类都需要这种理想。请看30年代就有《大公报》记者这样品评巴金的写作境界: “从三十年代起,就一直有人在问:在目前中国的许许多多的作家中,还有谁比巴金先生更伟大呢?当时我却躇踌了,沉默了,因为我实在找不出一个比巴金先生更伟大,更真挚,更激烈,更为正义而苦痛着的作家来。而且这问题摆在我面前一直到了如今,如今我依然找不出一个适当的解答来。他的一切的著作都是感着人间的罪恶而苦恼,为着全世界人类的不幸的命运而痛哭。而且他的每一篇著作都可以给每一个青年人带来一种伟大的心情,一种向光明走去的心情。”这段评论也是具有极高境界的,具有情感激越的滚烫字句,具有深度关怀社会的心灵。它使我们从巴金身上看到——有理想有境界方成大师。难道这不值得我们从事写作的人深思吗?而且,“每一篇著作都可以给每一个青年人带来一种伟大的心情,一种向光明走去的心情。”对从事写作的人来说,这是多么至高至上至美至纯的人文关怀呵!这种人文关怀,只有用巴金自己的话才能诠释:“这里的国土!这样的人民!我的心怎么能够离开你们! ”
   下面几段话,感到巴金就像是对我们今天的新闻学子讲的,是对和他当年一样充满理想的写作人讲的,我在此将它转赠给同学们:
   巴金说:“我有我的爱,有我的恨。”
   “我始终记住:青春是美丽的东西,一直是鼓舞我的源泉。”
   “永生在青春的原野”。
   “说真话,做到言行一致。”
   “我哭,为了我的无助而哭,为了看见人类的受苦而哭,我的灵魂为着世间的不平而哭泣着。”
   “……”
   这就是写作巨匠巴金的精神境界,这种精神境界与席卷人民的财富奔逃海外的贪官相比,就好比喜马拉雅山与乱葬坟包。
   巴金的这段话对即将走向社会的新闻学子很适合:
   “我辞别了山,渡过了江,划起一只独木小舟,向着人间的海驶去。暴风吹打我的脸,巨浪颠簸我的船,但是它们并不曾淹没了我。”
  
                                               孟勇
                                              10、20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9
发表于 2009-1-24 13:32 |显示全部楼层
段弦及同学们:
  
  快从CS 等现代《霓裳羽衣曲》中走向传媒市场
    
  以上八篇帖子,讲的都是记者业务、记者素养等内容,还没有涉及报业市场和传媒经营。但是,在目前市场经济情况下,我们的年轻记者一点不了解传媒市场和经营,记者工作也是很难做好的。教科书在这方面的内容,从一般商业经营搬过来的“规模经营”、“范围经营”等共性的东西较多,离传媒的市场实践和激烈的市场竞争比较远,所以我在这里提供一个我发表的涉及传媒经营的演讲给你们,因为这是比较有代表性的,选取全国最早走向市场,竞争最为激烈的都市报类作样本的媒体经营分析,涉及到媒体经营的重要现实问题和趋势问题。
  这篇演讲也获得了主流媒体的认同,全国记者协会机关报《中华新闻报》以大篇幅发表了这篇演讲。新浪等几大门户网站和中华传媒学术网等许多传媒论坛都进行了转载。
    
 现在我特意在此把它贴出来,供同学们了解报业市场,研究传媒经营作参考。希望你们能够从中闻到报业大战浓烈的硝烟味,从中看到报业市场的战云翻滚,从中听到“渔阳鼙鼓动地来,惊破《霓裳羽衣曲》。”传媒市场的激烈竞争,迟早会惊破有些同学在课桌上打瞌睡的美梦吧?也迟早会惊破电脑游戏上的CS之类的现代《霓裳羽衣曲》吧?
  因为再过一年,段弦等大三的同学就可能要成为走向传媒战场的一名新闻战士。因为我在报社就听到有记者编辑讲:“总编辑们到底在想什么?他们不应该只像我们这样写写稿、编编稿吧?”这个问题提得好,巴顿将军手下的士兵肯定想了解将军的战略思想,记者们也想了解总编辑的战略和经营思想。新闻学子们从现在起就应该关注总编辑关注的问题,关注全国的传媒市场风起云涌的市场竞争,关注媒体的经营状况。例如最近你们就要关注北京的《华夏时报》,它在竞争中长期处于不利地位后,可能会有大的变化。最近还要关注《北京青年报》,因为这家报纸今年以来在经营上具有令人震惊的大起大落。
  你们还要关注那些投入了几千万至今还在亏损的,“食之无味,弃之可惜”的报纸的现状和原因。还要关注那些曾经辉煌过,现在大滑坡,抓不住青春尾巴的报纸。还要关注那些“竭泽而渔,杀鸡取卵”的报纸存在的巨大隐患。
 下面这篇演讲产生于去年的长沙岳麓传媒论坛,参加的传媒界人士具有一定的代表性。正如当时论坛主持人所说:“我们将就共同关心的中国报媒发展的前沿问题进行探讨,让我们以丰富的媒体实务操作和深遂的新闻思辩,在这个论坛里展开碰撞与交流,以理性与智慧的光芒,发掘传媒变革内在的原因与动力,探寻中国传媒业发展的趋势。因此我们邀请到了:中国都市报研究会会长席文举,北京《京华时报》总编辑朱德付,《京华时报》副总经理谭军波,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人民大学舆论研究所所长喻国明,中国社会科学院新闻与传播研究所网络与数字传媒研究室主任、研究员闵大洪,北京新生代市场监测机构董事、总经理郑志,《华西都市报》副总编辑孟勇,《潇湘晨报》总编辑柳祖源,《楚天都市报》总编辑蔡华东,《厦门晚报》总编辑朱家麟、《成都商报》总编辑陈舒平,《江南都市报》总编辑王晖。”
  以上人士,都是中国都市报办报、经营、研究方面最前沿的人士,也是对中国传媒大潮感觉最敏锐的人士,他们对传媒市场经营的实际运作,以及从中提炼升华的理论思辨,可能要比大学新闻系的教材早3——5年。所以,新闻学子们今后要适应传媒经营市场,就不可不关注他们的实战体验和研究。
    中国的都市报,作为报纸中的一支新军,其迅猛崛起之势,在传媒产业市场一石激起千层浪,对中国新闻传播的基本理念和操作方法,产生了强大的冲击波,带来了划时代的影响。当前全国都市报的队伍不断壮大,业绩更加显赫,几乎占领了报业市场的半壁江山,在社会公众舆论中,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意见领袖”的作用。我有幸来到这个论坛和大家交流,但不是以学者的身份,而是以华西都市报2003年的值班副总编,一个实际办报人的身份去纵观2003年中国都市报的发展。
  由于我站在报业竞争的最前沿,闻到的火药味最浓烈,也由于我和华西都市报的同仁一道,在去年收获了四个亿的广告,使纯利润翻了一翻,因此我想把我在亲手创造巨额利润的同时,对中国都市报走向的思考贡献给大家。我认为,中国都市报当前的基本趋势就是正在进入高级化时代。下面我从六个方面谈谈我的观点。
      
  高级化时代的特征之一——“传统的都市报概念将走向虚拟和象征。”都市报的信息传播力、民众影响力、财富凝聚力已经成为其文化传播特征。都市报的影响面正在向中小城市辐射,“城市包围农村”为都市报注入了新的内涵。
      
  什么是都市报?这可能是莎士比亚所说的有一千种答案的那种难以回答的问题。中国的都市报一般创办于中心城市,以核心市区的各阶层市民为读者对象。发展到今天,都市报的覆盖面正在迅速地由中心城市向中小城市延伸。都市报的新闻采访、报纸发行、广告吸纳等等方面也正在适应这种由中心向边缘,由高向低,由内向外的扩张。这种延伸与扩张,与中心城市的两小时高速公路圈的崛起是分不开的。由于经济的发展使得以前主要局限在中心城市的传统覆盖面得以迅速扩大,都市报这个概念,也将随之产生变异。这个概念会越来越成为形而上的影子概念,很难下定义。但是无论是自然科学还是社会科学,难下定义就难以研究,当一份以某地域命名的都市报,在其地域特征淡化之后,剩下的就应该是它的文化传播特征了,比如许多“晨报”、“快报”、“晚报”的文化传播特征与都市报完全是一致的。这类大众化、综合化、市场化的报纸,以其三大核心能力构成了它的基本文化传播特征:那就是信息传播力、民众影响力、财富凝聚力。只要是同时具有这三大特征的报纸,无论它叫什么名字,它的根本性质和价值取向都是相同的。因此,“都市报” 概念作为一个历史性的名词,正在逐步变得虚拟和象征。这是中国都市报高级化时代来临的第一个表现——本质明晰,特征精确,名目不论。
      
  高级化时代的特征之二——“杰出个人让贤于精英团队”。都市报草创之初是英雄创造历史,拓荒者不破不立的军旅色彩逐渐淡去。领军首脑正由杰出个人向高素质团队转变。报纸的运作和管理更加制度化、现代化。
    
  早期的都市报,一般是由机关报派出的一两个具有开拓精神的报人,带领一支“十来个人七八条枪”的新军去打江山,“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摒弃传统,逆向思维,敢第一个吃螃蟹,在推倒了许多旧的办报传统的硝烟弥漫的沙砾场上,另起炉灶,重塑金身。虽然也有继承,有借鉴,但是挑战气氛更浓,创新成分更多。当年确有一批杰出个人是这样闯出了一条崭新的办报路子,取得了极大的成功。现阶段,杰出个人的英雄主义色彩逐渐淡去,拓荒者成了建设者。在新开垦出来的土地上,新的都市报如雨后春笋,随之而来的是对领军人物大批量的需要,对素质的要求也越来越全面,光懂新闻的不行,光懂政治的也不行,光懂经营的也不行,而一个人要集全才于一身,在知识爆炸的信息时代,也几乎是不可能的。一张报纸的总编辑,最多只能在总体上对新闻、政治、经营有一个宏观的把握,他必须还要有相应的专才来打理报纸的方方面面。这是市场竞争的需要,也是现代传媒规范化、制度化、现代化管理的需要,一大批由办报英才组成的领军团队应运而生。因此都市报的运作和管理得到了长足的进展。这是都市报高级化进程的第二个方面。
 
  高级化时代的特征之三——“让思想引领媒介”。都市报竞争的终端在发行,起点在头脑。以思想认知水准为核心的差异,使同质化的都市报“繁荣了一批,倒闭了一批,停滞了一批”。存优汰劣的退出机制成了一条铁的军规。
      
  截至2003 年底,人们已经在报业市场上看见为数不少的都市报性质的报纸纷纷倒下,仅从四川近年来倒闭的三家报纸来看,亏损都在二千万和四千万之间,可以用“惨痛”二字来形容,“皮之不存,毛将焉附”?新闻人的职业理想,万丈雄心,根本无从谈起。为了生计,编辑记者只好四散寻找生路,难怪有一家报社的老总在最后关头要与员工抱头痛哭。但是,都市报既然是市场报,就必须接受市场固有的“存优汰劣”的退出机制。适者生存的原则已经成为都市报的一条铁的军规。这条军规要求严进宽出,市场准入严,资金投入高。而要退出市场则没有任何门槛,烧完钱就卷被盖走人,对投资者的损失也只能任其断臂跳楼,根本不可能有任何保护和补偿。而且,亏损报纸倒下去的周期也随办报成本的剧增而越来越短,信息产业市场的基本特征:高投入、高回报、高风险在这里得到了完全的体现。
      
  都市报之间激烈的竞争,已经把质量、品牌、管理、营销这些市场要素张扬到极致。“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薄利多销”等等商战常规也成了都市报的常规。但是人们发现,仅仅靠这些商战手段,或者叩拜于《孙子兵法》,还是远远不能胜人一筹。有一家网站,最喜欢问老总们一个问题:“你最头痛的事情是什么?”回答当然五花八门,很有意思。依我看的话,作为一个总编辑,要是本报用大字标榜的“独家新闻”在第二天见报时,全城的报纸上都有,这应该是最头痛的吧?为什么?因为自己的报纸没有做到人无我有,还自以为做到了……这只能说明两点:一是自己还不了解对手;二是缺乏核心竞争力。核心竞争力的核心是什么?那就是“不易模仿性”。
      
  当前,早期都市报的故事化、娱乐化倾向正在朝更高的层面转化。因为人们已经意识到,故事化、娱乐化的通俗倾向太容易被克隆复制。在全国的大城市里千报一面,不看报名就让人找不着北的报纸太多太多,而读者的层次和品味又在不断地提升,仅仅依靠“批评”、“故事”、“娱乐”这些老三件,已经远远不能满足综合性城市报纸的读者需求了,升级换代的高级化过程最终将决定都市报的生存状态。
      
  所谓都市报的高级化过程主要是指“让思想引领媒介”,对中国的国情和新闻产业的生长环境有准确的认识,办报的理念先进,操作手法圆熟,供应的新闻内容全面细致深刻。这当中最突出的是影响力的建设,大众意见领袖的担纲,公信力和权威性的确立,向主流化的方向进发。包括对观点的推崇,对评论的仰仗,对同质化的抛弃,对版面包装进行革命。
  在一桩车祸现场可能记者比伤者还要多的今天,在普通新闻信息无法垄断的时代,所谓“独家”应该是指对同一新闻信息的独家认识和独家表现,这才是都市报在高级化进程中制胜的法宝,而这个法宝来源于思想的宝库。竞争的终端在发行,竞争的起点在头脑。从前那种找到一笔资金,拉到一批员工,扛起一面旗子就可以办报赚钱的好事,在都市报高级化的进程中,已经化为乌有。任何思想的缺失,观点的混沌,头脑的迟缓都只能使报纸离读者越来越远,离利润越来越远。被人戏称为 “混混办报”的模式,彻底走向了穷途末路。
    
  因此许多都市报开始把以前盯住对手的眼光转向为盯住自己,看自己有几分内功,是否能一招制敌,令对手防不胜防。修练内功,提高品质,杜绝模仿,唯我独尊,已经是许多都市报的大彻大悟。这一切内功的精髓就是“让思想引领媒介”。
      
   高级化时代的特征之四——“抗衡商业力量控制话语权”。当前都市报完全由行政力量控制话语权的局面已经出现变化,都市报普遍感到有必要抗衡商业力量对其话语权的控制。都市报在双重控制下将被迫进行两难选择。
由于不时有报纸在政治上翻船落水,每个报社对遵守宣传纪律都有一套执行程序,以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现在的问题是,一张都市报,你在执行行政力量对话语权的控制的同时,还明显地感觉到商业力量对你的话语权的控制。比如某工地发生了建筑倒塌事件,死了几个人,而此事正好发生在报纸的广告大户某房产公司,公司的老板找到报社老总,要求不要报道,或尽量淡化处理。诸如此类就是商业力量在控制话语权,甚至在剥夺公众的知情权,阻碍舆论的监督权。怎么办呢?事实上有些报社能够坚持原则,而有的就会屈从于商业力量,因为都市报的市场价值趋向也和房产公司同样,是趋向利润的。有的报纸还严禁批评与自己有经济往来的大户。在西方,媒体一般有财团的背景,我们的都市报不一定有财团背景,但要受商业力量的控制是不争的事实,这就是都市报面临的双重控制和两难选择 ——是维护公共利益,还是只做赚钱工具?在接受行政力量有形控制的同时,接不接受商业力量无形的控制?这又是一个使老总们头痛的问题。在都市报的高级化过程中,如何处理与商业力量的既合作又抗衡的问题,既保持媒体独立公正的话语权,又灵活处理与商业伙伴的关系是一个必须面对的大课题。
    
  高级化时代的特征之五——“跨地区办报探索改革底线”。各种力量乘着都市报这只冲浪板跨地区办报,在全国范围内进行资源重组,探秘文化体制改革底线。
      
  各家都市报,跨出本地到外省办报,已经相当普遍。其中有掘得大桶大桶金子的,也有掘金的锄头挖在自己脚背上痛不欲生的。其办报的资金来源更是五花八门,有的事实上是突破了行业管理底线的。在各种资源朝都市报大汇聚之时,好比千条江河归大海,人们一时难以分辨哪个浪头是来自哪条河流。传媒产业毕竟利润率太高,太有诱惑力了。
        
  都市报跨地区办报实行资产的跨越式重组,形成新的新闻生产力,其意义不可低估。这是都市报对文化体制改革的一种贡献,都市报的发展也由此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对于中国的传媒产业今后如何应对WTO也是有益的探索。其意义至少有:
    
  1、使大量的资本资源朝传媒产业汇聚,对于形成国家的传媒产业实力很有好处。
    
  2、经过市场的选择和政府的支持,今后会形成若干以都市报为旗舰的跨地区多媒体大型传媒集团,它们将会在全国乃至全球都具有强大的话语权及强大的信息产品赢利能力。
    
  3、都市报会像十年前在报纸的内容和样式上率先突破那样,在文化体制改革方面率先突破,在新体制下焕发出高涨的新闻生产力。
    
  4、跨地区办报,将会在全国范围内寻找新闻传媒产业的适宜地区,对不同地区之间的政策框架和管理方式形成比较,择优而居。除了共同的意识形态标准之外,在产业标准方面肯定将会出现重大差异,一个地区的文化产业的产值和利税迟早将提升到和工业、农业、服务业相仿的重要地位。届时,将对地区的行政领导的产业发展能力形成考验。
      
  高级化时代的特征之六——“警惕黑洞吃星星现象”。都市报正在大面积融入集团化运作之中,行政化和市场化的磨合与协调必将长期持续下去,这是决定都市报成败的重要因素。效率为首,公平为次的原则是实现集团调控下的强者愈强战略的必由之路,只有如此,都市报才能为集团做出永续性贡献。
    
  都市报创办之初,大多数属于机关报的子报,是机关报改革中衍生的产物,是探索报纸新体制和新机制以及报纸如何走向市场,如何获取利润,如何凸现报纸的商品属性的一块试验田。因此,早期的都市报在体制方面,除了党管干部、党管舆论、产权公有等等基本要素之外,多少带有一点弹性。比如都市报在机关报当中相当于一个中层部门,但是权力又比中层部门大得多。在运行机制上就更加灵活。比如总编辑有组阁权、分配权;都市报与机关报之间有利润分成;都市报自主决定生产成本等等。也就是常说的“放”得比较多,或者说市场化程度高。但发展到今天,都市报上面的主报已经演变为报业集团,多了一重上层建筑,而许多的都市报也成长为报业集团的主要经济支柱,已经完全融入集团的经营大盘当中。这些变化就给都市报带来了一系列必须重新审视和应对的问题。
    1、如何以自身在集团中的特殊地位,充分整合集团的人才资源、内容资源、后勤资源、资本资源,在壮大自己的同时也壮大集团。
    
  2、在上缴合理比例的利润之后,保证都市报仍有相当数量的发展基金,用于迎接各种市场挑战与市场风险。
    
  3、都市报人力成本的投入与人力资源的赢利能力按比例挂钩,员工的待遇原则上“水涨船高”,以利于调动员工的可持续发展的积极性。
    
  4、成功的都市报应该充分地利用自身的市场发展经验,介入集团内新办的市场报的运作,帮助其规避风险,迅速成长。由于集团内新办报纸的资金大多来源于能挣钱的老都市报,老前辈如何帮助新报纸避免“左边口袋装进去,右边口袋漏出来”就很有必要。尤其要避免在同一集团内出现利用都市报的利润同时养活几家没有市场的报纸的“黑洞吃星星”现象,以规避那种使整个集团元气大伤,宇宙混乱的风险。
    
  一般来说报业集团处在管理的高层,主要职能是对整个集团实施宏观管理,所以其思维方式上对集团的整体利益和行政管理可能会考虑得多一点。都市报由于置身在市场竞争的最前沿,其思维方式上对自身的竞争实力和市场运作可能会考虑得多一点。应该说这两种思维都有其存在的理由,应该融为一体,互相弥补,形成合力。但是,由于所处位置不同,具体利益不同,在实践中两者之间的磨合未必都是很圆润的,而报业集团与都市报之间的磨合及协调恰恰是决定都市报生产力大小乃至兴衰成败的大事,不可不察。
      
  中国都市报前进的征途还很漫长,关山重重。这当中一个大的缺失和遗憾就是至今还没有一家全国性的都市报。全国有几亿潜在的读者群,报纸在他们当中有无与伦比的影响力,更有天量的广告市场,这对任何一个新闻人和投资者都会具有极大的吸引力。我相信在不远的将来,很可能会有一张《中国都市报》之类的大报出现。它应该是中国市场化传媒的旗舰,它强大的影响力就像一面旗帜,后面可能跟随着千军万马。它无所不在的传播力可以让任何新闻、思想以及广告渗透到中国的每一个大中小城市。它的财富凝聚力更是像太平洋吸引海水,永不枯竭。在其中,新闻人会找到事业并实现理想,投资者会找到产业并获得财富。总之,这是中国传媒界的伟业。谢谢大家!(本文为作者在2004年3月9日在中国.麓山传媒高层论坛上的演讲)
    
                                        孟勇
                                 2005、10、21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10
发表于 2009-1-24 13:33 |显示全部楼层
段弦及同学们:
    
   前一个帖子结合“新闻激情”的主题,谈了巴金的新闻观对我们的启示,当然不仅仅是新闻观,也涉及到了“我们为什么写作?”这样一个带根本性的问题。美国著名的新闻教授,原合众社资深记者梅尔文.门彻谈到新闻教学的方法时说过:“我们要传递指导新闻实践及其隐藏在下面的价值观”。为什么而写作,就是新闻记者基础的价值观。
  巴金为社会理想而写作,其实也是我们今天在重拾新闻激情的时候,需要重拾的新闻价值观。没有明确的新闻写作价值观,就不容易产生新闻写作激情,提起笔来就会感到有千斤重,就会对写作感到索然乏味。因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长期能够保持某种职业激情,不仅仅是谋生的需要,它往往是建立在信念的基础之上。新闻激情的产生和保持,就和理想、信念有关。比如老孟我现在,如果不是怀着帮新闻学子们解除迷惑的信念而写作,那就只能理解为我是一个“疯子”了。但是因为我有以上的信念,所以我就会不计报酬,不辞辛劳的为新闻学子们而写。这样写出来的文字,说不定更真诚,更善意,更有益。
  同学们很早就怀有想当记者的理想,但是由于年龄和阅历的关系,还来不及解决“为什么要当记者、写文章?”这样一些大问题,没有建立起职业价值观,所以遇到困难很容易迷惑和动摇。因此我要把巴金为什么写作的理念介绍给同学们,让同学们了解巴金为什么超越了成千上万的写作人,成为名家的深层次原因。
  不知道大家注意到了没有,最近有人对于诺贝尔文学奖有争论:台湾著名诗人余光中先生近日说,诺贝尔文学奖“只是西方文学奖,而不是世界文学奖。因此,我们这些中国人大可不必因为没有获得过该奖项而自卑。”有人在《中国青年报》上反对说:“我认为如果它不代表世界文学的水平,只是代表次一级文学的水平,那么,我们本土文学家不更该感到汗颜吗———连一个并非世界的文学奖也拿不到,更别说什么世界水平。这怎么能够叫人心平气和?”争论很有意思。但是双方都还没有涉及到诺贝尔文学奖的评奖标准问题。非常凑巧,这种评奖标准和巴金的写作标准惊人的相似:诺贝尔在遗嘱中留下了关于“具有理想主义倾向的”的要求和 “最杰出的作品”的理解。从中可以看出,“理想主义倾向”对于从事写作的人是多么重要。其原因就是人类和人类的文化一直都是扎根与理想之中的。余光中先生来成都参加杜甫诗会的时候,我也与他恳谈过,我觉得他也是很有理想的一个文化人,不论他现在对诺贝尔文学奖有什么看法。不然,他怎么会写出“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来?
    
     新闻学子向媒体经营管理方向发展大有前途
    
  如果一个新闻学子抱有今后要从事媒体经营的志向,也是大有用武之地的。在任何一个学经济的大学生面前,你们千万不要有自卑感。你们可以这样想:他懂经济,但未必懂新闻。我不懂经济,但我懂新闻。打个平手,怎么样?不发怵了吧?虽然是这样说,你还是要增加你的经济知识,增加你的经营管理知识。下面就谈一个重要的努力方向。
    
  从实际运作中,学习企业普遍的及媒体特殊的经营管理知识。
    
  台湾有一个作家,把三国时代的曹操比喻成是“曹氏集团董事长”,是不是很形象?一个以“打江山”夺皇权为目标的军事集团,和当今的大企业集团是不是很相像?现在的许多广电集团、传媒集团,和其它的大企业集团是不是很相像?国外的墨多克的新闻集团等等更是传媒企业集团中的航空母舰。
  我们国内的文化体制改革,走传媒集团化道路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应对加入WTO之后激烈的传媒市场竞争。这个立意是有远见的。《大长今》这一仗打下来,使我们对这个问题有了更具体的更清醒的认识。前不久有人抗议在韩剧中韩国人把针灸的发明权拿去了。这几天又有人抗议韩国人要把活字印刷的发明权拿过去。光抗议有什么用?自己应该用自己的走向世界的文化产品去宣扬自己的伟大发明呀。
     现在我们真的看见WTO的大门打开之后,“文化之狼”已经来了,而且是在我们的各大电子媒体的热烈鼓掌声中,在我们的大型媒体互相争夺接待权的热恋气氛中到来的。所以一个媒体,不论大小,都存在企业的性质和特点,只不过这种企业生产销售的是文化产品,传媒产品。只要是不超出规范的畅销产品,对他们就有巨大的吸引力。例如湖南卫视播出《大长今》,那虽然不是新闻产品,只是文化产品,但播出的过程就是经营文化产品的过程。
  我们为了便于说明问题,就借此经营案例来进行分析:湖南卫视先要采购原材料,订购韩国的电视剧;他们要在自己的电视传播平台上进行整合;他们要销售这个节目的广告时段;产、供、销的环节都有了。当然还缺少原创开发的环节,不过现在大家都觉得搞开发费事、费钱,不如拿来主义好。所以在这种心态下,亚洲的电视剧市场不知不觉间被韩国占了一大半。
  这所有的一切媒体经营活动,都是在媒体管理的程序中进行的。经营和管理在教科书上是分开来说的,根据我在传媒工作的体会,经营和管理在传媒实际操作中完全是一体化的,好比“一锅粥”,水中有米,米中有水,难以分开。例如,要不要采购和播出、以及怎样播出《大长今》?怎样回收利润,仅这一件事就涉及到媒体企业许多的经营管理问题:
  1、战略管理、决策管理、目标管理。
  2、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
  3、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
  4、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知识管理。
    
    
     从湖南卫视的最新案例看媒体经营管理
    
  以上这些管理要素,同时也是经营要素。其中,战略管理是最高层面。管理者要考虑这次《大长今》的采购和播出(增值再生产),符不符合电视台的经营管理目标和意识形态政策边界。战略管理层面的核心和难点就是决策。要不要做这件事情?通俗的说,就是要不要做这笔买卖?据报道:这部剧,韩国MBC电视台最早是和其它电视台联系销售的。最后的结果是被湖南卫视花巨资买了下来,据说它们进口剧目的指标不够,还找其它电视台调剂使用。湖南卫视的正确决策使他们赚了三千多万,赚了个杯满钵满,而且还极大的提高了自己的品牌知名度。特别是在刚刚进行了声势浩大的“超女”比赛的期间,又打出娱乐连环重拳,这不能不让人承认它们是媒体经营管理,战略运营的高手。相反,与《大长今》失之交臂的那些电视台,在经营管理的战略运营上就显得略逊一筹了。有句话叫作“决策失误是最大的失误。”在媒体的经营管理当中,这句话显然是非常有分量的。反过来说就是“决策成功是最大的成功,”也很有道理。当然也有人说它们只不过是节目经销商,不是原创性的;说那个“超女”也是模仿的“美国偶像”,不过这已经属于经营当中的另外一个“产品独创性”命题了。
  媒体的风险管理、成本管理、财务管理这些要素,虽然与一般企业有共通之处,但是传媒业的特点也决定了它与一般企业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同学们今后要从事传媒经营,具有新闻传播学的知识背景是非常重要的。我就看见过一些从事工业经济管理的人到了媒体之后,由于不熟悉传媒产品,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在湖南卫视的经营活动中也可以看得很清楚,它们这次成功的经营活动,首先是从内容开始的。首先是正确的判断了传播内容的价值,而不是利用自己的传播渠道的霸权。因为现在卫星电视很多,传播渠道已经没有什么霸权可言。它们在对这部韩剧的内容有了准确的判断之后,就会涉及风险问题,这会考验它们的风险管理能力和风险承受能力。毕竟它们要“一掷千斤—— 一千万元”。
  值不值得承担这么大的风险?敢不敢承担这么大的风险?这又是经营管理当中的一大考验。这时候,是靠“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之类的“拍脑瓜决策”,还是经过科学的计算和评估,又涉及了经营管理中的成本管理和财务管理的要素。通过对收视率和广告市场的评估,通过财务核算,它们认为这个风险应当去冒,也敢于承担其市场后果。而这个关键环节,就是吓退了其它电视台的环节。毕竟投入太大,风险太高,风险管理太难,成本核算容易失误,收视率不好把握,广告销售状况很不确定。但是湖南卫视成功地迈过了这道坎。
    在这个媒体经营管理案例中,程序走到这里还没有完。接下来要发生的事情是:生产管理、技术管理、质量管理这些操作层面,技术层面的管理。当然也有一些经营,比如广告部门要到处推销广告。这个层面就是人们常说的“细节决定成败”和“执行力”的环节。不过“细节决定成败”和“战略决定成败”、“决策决定成败”相对而言,只表达了事物的一个方面。没有正确的战略决策,你的细节怎么个细法?在那里去细?媒体经营也是这样,首先讲究大局,讲究战略,讲究决策。然后才是讲究细节,讲究执行。
  湖南卫视这个案例运行到这里,传媒经营的环节还没有完。还有人力资源管理、信息知识管理。前者是选择由谁来干这件事。后者是决策的情报信息依据。打个比喻,前者是派谁去捉拿“ ** ”。后者是获取寻找“ ** ”的信息情报。
  媒体是知识密集型、技术密集型、资金密集型、人才密集型实体。这四个“密集”缺一不可。但是许多媒体并不会同时具备这四个优势,总有短项。其中最重要的是那一项?我总结过一些垮掉的或者不景气的传媒企业,他们有一个共同的致命伤——见钱不见人。有的传媒企业一年前还每年有着几千万利润,但是说垮就垮,第二年就亏本了,作鸟兽散。
  从以上四个方面来分析其原因:知识是装在人的大脑里的是不是?它不是表面显示的那样装在几百个G的电脑服务器里的。再看技术也是同样,装在人的大脑里。再看资金,资金也是人找来的,钱也是人在花出去,而钱再多也是很容易花完的。现在一张普通的日报,一个季度就要好几百万,烧钱吓不吓人?弄得不好,再多的钱也会烧完。剩下一个因素就是人了。前面三种因素比起人来,都不是最重要的。所以有个大人物说:“只要有了人,什么人间奇迹都可以造出来。”后来果然造出了一个共和国。用这个逻辑来推论,难道还经营管理不好一个媒体吗?凡是媒体办不好的,还是一句话,没有人。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中国人常说的“用人”。中国自古以来的“用人之道”就很多,人力资源管理是翻译西方管理学著作时产生的一个词汇。好比中国常说的“绝招”,经过翻译一西化就成了“核心竞争力”,理解那意思就行了,但是作为语言,还是咱中国话简练,这点自信心要有,不要弄得西化的词儿太多了,引得哪个国家的人乘虚而入又说汉字是他们发明的。
  媒体的人力资源管理,并不复杂。它在专业化方面不会超过大学,在官场的复杂性方面,也不会超过仕途上的风云变幻,在人际关系为人处世方面,也不会超出社会的常理常情。但是因为“用人”对于媒体的经营管理太重要了,所以今后要想从事媒体经营管理的新闻学子,就要好好学习研究之。其中,有两句话虽然是民间总结出来的,难以找到出处,但是的确道出了人们在“用人”方面最容易犯的两条错误。当你在搞人力资源管理时,只要不犯这两条错误,那你在用人这个最重要的管理环节上面,就已经做得很好了。这两句话是:
     “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
     “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
  这两句话所反映的意思,不论在那里都害人不浅,在媒体里也是这样。一个媒体,如果垮了,霉了,弱了,在用人管理上一定都和这种现象分不开。第一条说的是 “用无能的人”,第二条是“不用能人。”从媒体实践当中看,那些越来越不济的媒体,在用人上犯第二条错误的要比犯第一条错误的更多,后果也更严重。因为该用的人不用,损失很大,不用多解释。而不能用的人用了,他也干不了多久。当然如果这个媒体先于这个人不行了,那又另当别论,现实中这种现象也是不少的。上面这两句民间语言所道出的就是媒体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问题——如何排除干扰,用恰当的人。这一点,今后想要从事媒体经营管理的同学们不可不知晓。至于信息情报管理和知识管理,在媒体工作中都不深奥,因为大家的工作性质都是干这一行的,这里边的道理和新闻学是完全相通的。
    
  老孟回答新闻学子苦恼的《在新闻学中重拾我们生命的激情》一共十篇,就暂时写到这里了。我想,既然未来的新闻记者,现在和我们的孩子差不多大小的新闻学子在天涯论坛倒苦水,而这些成长中的烦恼又是连他们的父母都难以回答和开导的,我们这些老记者就应该站出来关心他们,开导他们,帮助他们。以老带新,承传事业,也是我们新闻记者关怀社会的一个组成部分。
   老孟就算是为成长中的新生力量做了一点点小事,但愿这点小事对你们会有帮助。由于还收到了不少同学的来信,信中提出了许多问题,感谢大家的信任,我会采取适当的方式回答同学们的问题。
  最后,希望你们不辜负老记者和你们的家长、老师对你们的厚爱,像《狮子王》里边的小狮子那样,迎着一轮通红的朝阳,朝着生机勃勃的大草原快步跑去。朝着永远充满活力的新闻传播界快步跑去。
    
     谢谢大家阅读。
     谢谢天涯传媒论坛。
    
    
                            孟勇
                    05、10、23写于锦官城之夜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1-5 06:3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