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726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从外企到国企到民企到银行:告慰过去的2011,祝福仍然奋斗在找工作一线的朋友们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109

积分

职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11 18:0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2011年十一后开始求职到201112月底拿到满意的offer,我的求职生涯基本结束。求职的过程很熬人,offer满意了,就不再找了。写点东西算是总结和纪念一下,祝福年后继续奋斗及未来踏入求职之旅的朋友们。
先介绍一下本人的背景,本硕均来自国内第一的师范院校(不想出现关键字,反正大家都懂的),本科学习人力专业,硕士学习房地产专业(当然这只是个方向,具体专业名称不叫这个),在学校参加过学生工作,但是没做过职位太高的学生会干部,学术成果还过得去,折合成CSSCI大概有4篇文章,英文水平一般,英语六级刚过500,获得过的各种奖学金、荣誉证书加起来大概在7个左右,没有任何执业资格证书,其他的东东就没有了。
本科时由于比较懒散,没出去实习过。研二时决定放弃读博的想法,开始找工作,由此顺理成章的发现应该积累一下实习经历。我的第一份实习开始于研二下学期的3月份,具体职位是在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其中的一家做HR,这份实习给我带来收获与成长非常大,四大的工作节奏和工作压力确实大一些,非常锻炼人,除了工资外,实习生与正式员工没有一点区别。了解了外企的工作环境后,我将第二个目标放到了国企,于是在同年7月份离开四大,开始了我的第二份实习,也就是暑期实习。具体职位仍然是HR,由于想了解一下与自己硕士专业相关的房地产行业,因此找了一家国内上市房地产公司前5强的企业进行实习。国企的工作节奏还真是很让人心情愉悦,虽然在能力上得不到过多的锻炼,但还是得到了自己想要的东西,即了解了国企的工作状态。加之本人的女朋友在一家很霸气的民企上班,我对民企的工作氛围也是耳濡目染,做到了心中有数。这样综合了外企、国企和民企的工作情况后,9月份开学,我给自己放了个假,回家陪了陪父母,并准备在十一回京后开始正式的求职战斗。
然而,让我没有准备的是,当我十一回京后,发现自己已经错过了最初的一小部分企业宣讲会,其中就包括宝洁等给钱很多的外企,这是才顿悟,其实企业的招聘从9月中旬就已经开始了。以后的童鞋可千万要注意了,尤其是快消行业往往比较早。由于兴趣和实习经历都集中在HR领域,我求职时也毫不犹豫地将目标定在了这个岗位上,行业主要集中于非制造业,包括银行、地产、证券、保险、通讯等。
截止到自己拿到满意的offer为止,本人投递的企业总数大约在90家左右(因为实力有限,各种有的没的,听说过的,没听说过的,真的体会到海投的意思了)。其中,通过简历筛选进入笔试环节的数量非常之不多,仅仅25家。本人放弃5场笔试,参加20场笔试。笔试通过进入面试的有15家。之后,止步一面的有6家,止步二面的有3家,进入终面的有6家,拿到offer的有4家。这4家包括3家地产公司(民企、外资、国企各一家)和1家银行。最终,本人选择了股份制商业银行。做出选择的原因有很多,在此不一一跟大家分享了,其中一点是,它与本人女朋友公司的工作地点非常之close。哈哈,大家不要从一个单身青年的角度来揣测我一个已经谈过8年恋爱的老男人的心理哈。
为了满足大家的好奇心,这里简单罗列一些以我的履历能够通过简历筛选进入笔试环节的企业(因为能否通过网申对于找工作的同学来说参考性比较大,很多同学都不清楚以自己的简历能够通过什么level的公司),PS:我投递的全是北京地区的HR岗位。他们包括:
中金公司总部、中国五矿集团总部、PICC总部、中化集团方兴地产、中国远洋集团总部、中国电信北京公司、中债资信评估总部、三星中国总部、戴姆勒中国总部、泰康人寿总部、神州数码总部、富力地产、龙湖地产、华润置地、中建地产、合生创展、远洋地产、中国水电地产等。
值得一提的是,我投递的四大国有银行总行管理岗全部未通过简历筛选,当然,我只投递了总行,未投递任何分支行,这个结果也是意料之中。另外,我投递的国内排名前4的房地产上市公司也全部没通过简历,虽然北京的职位竞争比较激烈,但是这个结果却在我的意料之外,毕竟我的导师、专业和实习经历是非常符合地产公司背景的,后来知道这四家公司有明显的学校偏好,于是淡然了。不过还是可以看出,四大行总行及的难度非常高,记得某行总行宣讲会时骄傲地说2011年他们共收到的网申简历超过20万。这里建议,除非巨牛的且专业非常相关的童鞋,大家基本可以忽略申请总行的机会,不必浪费网申时间。
相对于持有各大投行、巨牛外企的牛人而言,我的这份求职履历可以算是小儿科。我本人从事过为期半年的人力工作,也非常清楚自己的实力和定位,这里只是结合自己的求职经历,和大家分享一些感受,不适合牛人,只提供给和我差不多背景的同学做参考。
第一,在北京这个地方,求职的难易程度与你所在学校校友资源的丰富程度成正比,与你自身的实力并非成绝对的正比(老实讲,但凡能跟大家一起面试的人,实力水平基本差不多,没有企业会把实力悬殊很大的人放在一起面试,HR不是笨蛋,当实力相差不大时,当然就靠关系了),尤其是在一些大家都非常想进入的大央企和大国企。我不知道这个感受是否适合其他工种,至少HR这个岗位体现地淋漓尽致。因此,在北京这个地方,如果大家想走人力这条路,还是建议选择知名的人民大学,否则求职路上会艰辛很多(当然也许人大的同学并不认同,但至少我的求职经历印证了这点)。以我的经验来看,只要自身够实力(教育背景、实习经历、校内经历、科研成果、英语水平),完全可以挑战北大、清华以及海龟中同水平的竞争对手(当然,北大清华海龟中的牛人参加面试的层次肯定和一般同学不在一个水平上,多数企业也会认为他们over qualify而直接拒掉他们的简历,所以大家一般也见不到这些传说中的人物),但在同水平的人大同学面前,实力并不意味着你可以拿到船票。原因在于,北京各大企业,尤其是央企和大国企的HR几乎被人大的师兄师姐们垄断。人大同学在本身成熟的面试技巧和这种资源优势的加持下所形成的竞争力确实会给其他学校的同学造成比较大的压力,各种羡慕嫉妒啊。
第二,求职的心态变化往往有一个过程。可以概括为期初的懵懂无知,到干劲十足,到焦躁不安,到有些沮丧和反感,到渐渐归于平静,到找个工作签了得了,实在不想找了,呵呵。差不多我身边的人都是这样一个变化的过程。所以,大家要有心理准备,当出现负面情绪时,不要害怕,及时调整就可以,其实大家都是这样。
第三,面试技巧。这个真是因人而异、因企业而异,没有通用的方法。不同岗位、不同面试阶段、不同面试官都需要不同的面试态度和技巧。但是经过几轮面试,丰富了面试经验后,还是建议大家be yourself,因为相信大家最后都会拿到满意的offer,最后都是大家在选择公司,而非公司在选择大家。
写到这也就差不多写完了,算是给自己一个总结和交代,再次祝福持有N个巨牛offer而犹豫不决的童鞋,以及年后继续奋斗和即将加入这个行列的朋友们。记得在应届生上看到过一句话:如果你已经找到了满意的工作,那恭喜你;如果你还没找到,别着急,给自己一些时间,它就在前方等着你。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25 03:4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