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pmg是四大之中唯一只发掉一批offer的,PwC零零乱乱发掉N批。因此,说kpmg老实、甚至是高贵一点儿都不过分,他从来不会想着和我们这些小朋友玩儿那些花花肠子。
当然,kpmg确实夹在四大当中,上上不去,下下不来。他很难做,他有他的苦衷。我们来看看他的苦衷:
论实力、论规模,比不过PwC;consulting和tax又比不过DTT;论****************(省略N个词,大家都知道)又比不过EY。但KPMG够自信、够骄傲,够尊严,他以他的professional和quality引以自豪,金融行业他做的不错,但可惜,这次次贷风暴影响最深的恰恰是金融行业,加之四大中最小的规模的事实,让K家不得不面对最棘手的影响。。。
怎么办?
K家可能想,
如果不说招500,说招400,情况会不会好点儿?——可惜,晚了。
如果学DTT和EY,先发掉一批summer intern的offer,那么剩下的offer就少了,受到的关注岂不就少了?——可惜,没有。
如果学PwC,尽管校园招聘统一发offer,但对于kpmg有5个星期的par面,如果之前分批先发部分“综合评分”非常非常高、一定会决定录取的candidates,那么岂不就可以让论坛上的达人们无法计算到底发了多少,该死心的早就死心了?——可惜,又没有。
为什么?原因可能很多,可能我们每个人心里的想法不尽相同,也可能我们每个人都不会猜到KPMG领导层或hr的真实想法。
但我宁愿相信KPMG是在为了维护我们应届毕业生的利益,或者说维护他“校园招聘”这块招牌、以及他在准新员工心目中的形象。
四、裁员
大家注意到最近的裁员风波,kpmg首当其冲,5%-10%的裁员,受到最多内部被劝退掉的员工的非议和质疑。可以说非到迫不得已,四大是不会主动劝退员工。在行情好的时候,工作表现不好、受不了压力、不能得到高评分或者无法考过cpa的员工,往往会主动离职,因为他们不愁找下家。如此说来,每年几个百分点的离职率,对四大来说,并不过分。但今年这个行情下,主动离职的恐怕不多,那怎么办?只好劝退。
当然,有些劝退的方式让我们局外人看了都觉得心寒,更别说经历过的当事人了!但这里孰是孰非我们暂且不去探究,我们来想想这裁员背后的意味着什么。
我认为,这是在为校园招聘腾空间。
请不要说kpmg的HR心狠,那个高高瘦瘦戴眼镜的很nice的hr哥哥,给很多人留下了深刻印象,也耐心帮助过很多同学解决问题,myronhong同学不就有问过他问题么?也不要说kpmg的HR故意吊着我们的胃口、或者说他们明明不招,却仍然给我们放烟雾弹、不让我们死心。
其实,如果他们真的心狠,真的阴险,完全可以通过很多非官方、但又足以让人信服的渠道放出话来,说“根据表现综合评分,已发掉350或400,然后说一定还会发。然后陆续把拒掉kpmg的offer补发给其他人,包括其他所如北京广州沈阳南京青岛报上海的。”要知道,真正拿到offer的人,很少再来逛这个论坛了,情况到底如何无从考量。谁能知道到底发了多少?谁又有权利去管他们到底是不是在发这么多?这样一来,真正死心的有很多就很多不来这个论坛里了,然后,问题自然就解决了。
所以说,在大家苦苦等待的时候,请给kpmg一点儿时间吧!尤其是那些如我一样深爱着kpmg的筒子们,请不要认为kpmg傻到自己给自己找麻烦、甘愿忍受即挨被裁员工骂、又挨校园招聘学生骂的困境。有的悲观的筒子说接下来只会发几十个,或者三五个。我觉得情况不会这么糟糕。
四大都会遭受影响,凭借kpmg一向以优质客户著称,尽管金融业饱受打击,但中国的金融业还不至于受到让kpmg成为四大当中最不堪的一个。是不是这个道理,大家可以自己想一想?
最关键的问题是,裁员为何发生在offer发送之前?为何不等待offer发放过后、稳定人心之后,再找机会裁员?难道kpmg就差那么一两个月的工资不成?我想,不是的。他很可能是在给自己寻找机会,也给苦苦等待的candidates寻找机会。
K家确实是在解决一些内部问题,包括如何节约开支,到底裁多少人、招多少人。骄傲的kpmg在经历媒体“曝光”、输掉短期的口碑之后,想必一直在等待机会,打一个翻身仗。
那么作为多年以来树立的校园招聘的招牌,将注定成为K家必争的一块地方。K家的打算,首先,决定裁什么人、从哪些组裁、怎么裁、裁多少?尽量给新员工的500名额腾出位子。其次,根据反映状况,确定最后的招聘人数,然后统一第二批发掉全部的offer。包括拒掉K家的总offer很可能不会多于500,但最保守估计也不会少于400。
但残酷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前面说过,大约576+100约680个par面的筒子。如果已发掉180+,那么还有500个par面没有拿到offer的筒子,接下来即使再发300,offer雨下过,欢天喜地的同时,仍然有200个筒子依然要悻悻而归,白白等待,所以大家要做好准备。
如果已发掉300,那么情况将变为380左右的筒子争100+的offer。情况就变为,K家的hr确实没有骗我们,但更残酷的现实是,我们这些苦等的筒子们,只有不到一半的人可能会拿到K家第二批也应该是今年SH最后一批的offer
还好,这一天离我们不远了。大家都说是3号,后天。即使是来自一位筒子“内部消息”的“最后通牒”,也不过是12月8号——下星期一。
盖棺定论的日子就快到了。
我追求过PwC,但败在AC,不幸命中SM温柔一刀;DTT,我不怎么喜欢,倒在Par面,我也没觉得遗憾;但我的最爱是KPMG,找工作以来,付出最多感情的就是K家,因此也仅可能为了KPMG写这样一篇感受。
将这篇感受作为我追求KPMG的总结,我对得起深爱过的KPMG,也对得起自己曾经的执著。
Bless KPMG, Bless myronhong,Bless you, Bless me, Bless all!
[ 本帖最后由 asqw12 于 2008-12-1 20:08 编辑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