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查看: 898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经验] 我在外研社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1万

积分

世界首富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8-1 10:3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以下文字节选自2004年外研社建社25周年纪念文章集,我们期待着你的加入。

 

外研社学术与辞书出版分社选题策划编辑——徐宁


牵手外研
  家在南京,一字之差,千里之遥。去年夏天时一个人来到北京。于是培训,于是拓展,于是进了辞书部。从学生时代起,虽对权威素乏敬畏之心,对辞典却从未敢轻慢过,如今近辞书而情怯。


  开初最怕别人问,“你怎么想到北京来工作的?”,又或者“你觉得编辞书有趣吗?”然后一脸不可理解状再夹杂一点好心的同情。前者说到底并没有什么原因,机缘巧合罢了。后者“有趣”二字不提也罢,然而同事间的扶持互助、办公室里的温暖情谊却是实感。虽然大家未必个个善于言辞,虽然有时忍不住也会发发牢骚,工作时却都全心全意,可见赤子之心。


  转眼就是一年多了。所谓去日留痕,渐渐地我也表现出了“职业病”的症状。不管何时想改个错字,出手便都是校对符号;走进书店,总要留意一下摆放辞书的角落;熟人迎面走来却视而不见,只管扬长而去的情形日渐增多,惹得亲朋好友“民怨沸腾”,只因为视力也有“跳楼”之势。


  外研社25岁,正当青春气盛,无须被历史牵绊。但或许有一天,当纸样稿成为历史、电子化取而代之,同事手中曾用来看稿的放大镜会成为珍贵文物而进入社里的历史陈列室中,以博后人一叹。而大家付出的点滴心血,也早已留于外研社辞书每一页的字里行间。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宣传培训编辑——薛瑾


外研社,我与你一起成长


  准备找工作的时候突然注意到外研社是我的同龄人,亲切感归属感油然而生。现在我如愿以偿,能够与他携手并肩、一同成长。
  回想起从小接受的外语教育,外研社曾给予我悉心的指引和帮助。看着《走遍美国》,读着《新概念》,听着Listen to this, 我度过了大学时光,并产生了一个愿望——传播西方文化,做促进国际文化交流的使者。
  现在我成了一名外研社编辑,有了实现理想的空间,每次想到凝聚同事和自己心血的产品将与曾经指引自己的图书并排摆在书架上,想起这些图书能够帮助更多的人学好外语、了解国外文化,我便由衷地感到激动和幸福。

 

 

外研社高等英语教育出版分社多媒体编辑——胡楠楠


红楼随梦
  但凡接触过外语并且可以用外语“挣扎”几下的中国人,恐怕就不可能不知道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无论他知否造型特立的外研红楼,无论他知否红楼院中的草繁木盛,松苍柏翠,无论他知否红楼中无数的精英学者,权威专家,都不会影响“外研社”那神祉般闪烁的光环。
  作为一个外语专业出身的人,曾几何时,进入外研社供职是一个可望不可及的梦想。看着一本本精美图书上那闪亮的编辑名字,望着红楼内那繁忙穿梭的身影,仰慕之情无以言表,心中的梦也越做越真了。有梦想才有追求,如今成为一名外研人,漫步红楼院中,胸中自豪溢于言表,通过半年多的工作学习,我更加坚信,自己所有的付出和勤奋努力物有所值。如果说原来对外研社的感觉仅仅是无限的憧憬和向往,那么现在的感觉就应该是“知之深,爱之切;知之愈深,爱之愈切”了。这里不仅是实现人生价值的舞台,更是成长成才的沃土。

 

 

外研社综合英语出版分社编辑——宋杰青


外研女婿的外研情结
  记得到外研社上班的第一天,下班回到家的时候,先生曾笑呵呵地对我说,“咱现在也跟外研社结了亲了!”他那时的灿烂笑容,我至今仍记忆犹新。外人或许很难想像,为什么成了“外研女婿”也会这么兴奋?其实,“外研社”在先生心目中有特殊的地位,他的“外研情结”由来已久。
  先生是搞建筑设计的,外研社大厦是他奉为偶像的“恺子哥”(崔恺)的代表作之一,对于大厦的建筑设计,他能够说得头头是道。他说外研社大厦被评为北京市九十年代十大建筑绝非徒有虚名。他告诉我,外研大厦的建筑有很多独到之处,比如:大厦本身楼体不大,但大厦正面设计的悬空走廊,使整个建筑形成三面围合的正方体院落,立刻显得饱满、高大;面向东方的主立面设计成叠落式,有书山的隐喻,与外研社的内在性质相吻合;室内设计稳中求变,通过对角线的切割,在方整构图 ** 现戏剧性的三角形空间效果,等等。他说,整个大厦的设计整体感强,书卷气浓,内外设计统一协调,实用、美观、创新这几个优秀建筑必备的特点在外研大厦上都得到淋漓尽致的体现。先生经常说,“我要是有机会给李社长设计一座楼就好了。”
  当然,我对外研社也是耳熟能详。学英语出身的我当年曾经用过外研社的教材,读过外研社的读物,查过外研社的辞书。而我在来社之前,对外研社一直是高山仰止的感觉,研究生毕业的时候看到外研社招聘,报名的时候还真有点心虚,是先生一次次鼓励我通过了一轮轮的考试面试,最终得到了录取通知。这中间还有个小插曲,先生一直没有到外研大厦实地考察过,趁着陪我考试的时机,他终于有幸参观了大厦的室内外设计。

 

 

外研社汉语出版分社副社长——满兴远


我的选择:与梦同行
  “庄生晓梦迷蝴蝶”,细细品来,古人的话也会给我们别一种启示:生活给人的感觉有时的确很像一个人在做着连环不断的梦。面对人生决择时,这种感觉尤甚。梦时亦醒,醒时亦梦。梦是什么呢?不过是你永远无法“此在在此”的某种时空罢了。
  六年前,当我从山东海滨的那个美丽小城乘车北上时,我其实并没为未来构思过太多的草图。那时的自己正是陀斯妥耶夫斯基、屠格涅夫、卡夫卡等人的忠实信徒,一心想成为一名能够将自己的生命融入文字的人。
  六年过去了, “文人”在这个日益浮华的时代一路贬值,“诗人”据说也已成为一个骂人神经的词语。而我却与自己那一屋子书,也开始了在北京的别一样的漂泊生活。深夜,一个人一边整理那些书箱,一边静静地听着窗外那似有似无的虫鸣,有时就会怀疑:是不是自己的那个梦已然消逝了呢?
  在师友的眼中,走进外研社的天地,也许是纯属我生命中的又一个偶然。可在我而言呢,这儿却是一个新的梦开始的地方。
  这里有一位创造神话的转业军人。
  这里有一群爱做梦的年轻出版人。
  这里有一幢外研红织就的书的建筑。
  这里有一个出版人羡慕的出版基地。
  当然,更为重要的一点,这里还有正在等待着我们前去开疆拓域的汉语出版事业。
  与梦同行,与自己所喜欢的事业一起成长,这不仅仅是一种缘份,更是一种幸运。

 

 

剑桥大学出版社中国代表——齐焱蔷


风雨同舟手牵手,互增互信心连心 To be the first - that is the idea
  剑桥大学出版社隶属于剑桥大学,成立于1534年,属非赢利性机构。它以在全球获取、推广和传播教育知识和文化为宗旨,是全世界最重要的学术和英语教学出版社之一,每年出版2500多种新书,内容涉及人文社科、科技、专业著作、英语教学、纸本和电子期刊及圣经等。在全球近200个国家和地区设有自己的分社、代表处、办事处和代理机构,并拥有26000多名来自全世界的作者包括许多诺贝尔奖得主。而外研社隶属于北京外国语大学,也属非赢利性机构,是中国一流的英语教学出版社及教育服务机构,在全国设有自己的信息中心和办事处,同时拥有一批优秀的编译作者。外研社不仅在国内享有盛誉,而且在国际出版界也广受好评。
  在这份缘分基础上,两个出版社在这55个月里手牵手,风雨同舟,逐渐达成默契,从“好朋友”发展到“恋人”。双方合作的模式不再单纯是版权贸易,已发展到真正风险共担的合作出版;合作的项目也在逐步扩展,从英语技能训练和语言学教材到大套培训课程及字典,纵向的产品层次齐全,横向的产品内容丰富;合作的力度更是日渐加强,除了共同打造英语教学品牌之外,双方还共同投入到重头产品的市场开发及维护中,并共享客户数据。比如说,目前在英语培训市场中独树一帜的《剑桥国际英语教程》就是双方成功合作的典型例证。

 

 

麦克米伦出版社中国出版部董事经理——姚希勤


真挚合作 缔造未来
  转眼间,外研社已成立25周年了!在此我谨代表英国麦克米伦出版社,向外研社致以热烈的祝贺。
  多年来,外研社与世界各大出版社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有着不少的合作出版项目,这些跨国的出版社都与外研社稔熟,并成为其发展壮大的见证人。在最近的五年中,麦克米伦出版社已成为外研社最密切的合作伙伴之一。通过合作,我深深体会出了外研社所特有的企业文化,例如对高品质出版物的热切追求与执著,对开拓新天地的冲天干劲,对企创未来的高瞻远瞩,对富于潜质员工的积极指导、充分培养和鼓励。
  麦克米伦出版社于1998年开始与外研社开展合作,先是一些小型项目。1999年国家教育部开始制定《英语课程标准》,英明的李朋义社长便决定要开发自己的中小学教材,而麦克米伦出版社很荣幸地被外研社基础英语教育事业部选为外方的合作伙伴。现在回想起2000年1月21日徐秀芝书记、申蔷,我和我的另外一位同事在外研社会议室签署《新标准英语》合作协议的那一瞬间似乎已经成为历史性的一刻。在这近五年的时间里,双方的真挚合作与配合使《新标准英语》已经成为了中国基础英语教育领域举足轻重的一套权威性教材,使在外国出版社工作的我,有机会比较全面、深入地体会到外研社的独特优势,以及以李朋义社长为首的富有活力和创新精神的出版团队。

 

 

《现代汉语规范词典》主编——李行健


我们进行了愉快的合作
  我个人同外研社的合作由来已久。1984年我到语文出版社任副社长、副总编,协助时任社长的吕叔湘先生工作。当年在一次会议上认识了外研社的领导。当时两社出版资源都不多,知名度也不高。外研社曾出版过一本学习古汉语的书,因受当时各社严格分工的影响,征订发行不好,他们建议将该书转给语文社出版。我看那本书写得通俗易懂,就接受了。果然,一征订,就几万册。与此同时,我请著名儿童教育家孙敬修老师为语文社录制了一套外国童话故事,并配有文字和插图材料。我同外研社商量用两家名义出版,由外研社负责操作,充分利用他们的录制设备,发挥两社的特长。结果发行也很不错。这两次合作,双方都感到很愉快。
  我们在同外研社的合作中,印象最深的就是:
  一、高度的敬业精神。在《规范词典》审稿、排印到出版过程中,外研社先后有10多位同志参加了工作。他们个个认真负责,勤恳工作。不懂的地方认真查资料、虚心向老先生学习请教,工作紧张阶段,他们还同编写组同吃同住同工作。由于他们认真辛勤地工作,发现、改正了原稿中不少疏漏和错误。
  二、精益求精,质量第一。在接受《规范词典》出版前,他们请专家审读。在决定出版后,他们又聘请多名辞书编辑专家同我们一起审订修改文稿。在校对时他们不惜重金,聘请一些著名出版社的校对专家参加校改工作。这些举措保证了出版的编校质量,这也是《规范词典》出版后受到海内外读者欢迎的原因之一。
  三、他们对作者很尊重,也很体谅,所以相互间建立了愉快的合作关系。记得有一次我同曹先擢同志在社里商谈完工作后,他们一定要派车送。但我们坚持去门口打车,被李朋义同志在楼上看到,立即赶下楼来让派车,可我们已经上车走了。后来社里为此事通报批评了有关同志,说他们对作者尊重不够。实际上是我们认为打车方便。被批评的同志有些冤枉。但仍可见他们对作者的态度和作风了。这些都是十分难得的。


  以上三点是我们最突出的体会。所以大家说,我们选择外研社和语文社共同出版《规范词典》选得非常好。交给外研社出版让人放心,可以取得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当然,这只是我们合作的开始,既然有好的开始,当会长期合作下去。我们衷心地感谢他们!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4-9-8 08:1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