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8662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转:北大光华女的3万字面经,不错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577

积分

高级管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6-5 16:18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十余篇连载,近三万字的分享,真的不是一个仅仅是被标题吸引进来的人能够读完的。
寒假在家的某个夜晚,我一个人躺在床上读到了凌晨三点。  

感动之余,真的受益匪浅。  

我想告诉大家的是,你把这三万字读下来,真的能了解许多,不论是关于某个行业,还是关于某家公司。  

真心的希望点开这篇日志的朋友,能够认真、用心的把它读完,因为你真的会有所收获。  

  

  

  

我的超长综合面经(26888字修订完整版)  

                           北京大学    黄晔  

  

【序】  

从9月底投简历开始,到12月23日最后一场面试,我走过了4个月的求职路。  

从一开始,我在找的就不是一份工作,而是一份经历。  

所以我不厌其烦地做了60多个网申,参加了70多场笔试和面试。4个月里,我见过了近百个面试官,遇到了上千个面试者。  

12月的时候,每个人都在问我,你还面啊。其实我只是想去看看,看看各个行业,看看各个公司,当然更重要的是,看看各个公司里的人。于是我的面经也不会把重点放在面试本身或面试技巧,而是记录一下这些难得的见闻、体会和感触,算是给我这个浩大的工程办个朴素的奠基仪式。  

【第0篇】长篇大论前的简短综述  

第一,汇报客观结果。网申的60多个公司中,32个通过了简历筛选,7家公司在进入面试流程后因为时间冲突或其它原因主动放弃,最后拿到了7张offer,另有3家公司通过了全部面试,但询问入职意向的时候拒绝了,也就没有见到offer letter的真面目。  

最骄傲的point是从大二各种模拟面试、实习面试开始,一直保持群面的不败战绩,这次求职也一路所向披靡,可惜在最后一场打酱油的群面中第一次做了炮灰,默默地抹掉它吧……  

第二,对于求职的总体准备。  

我基本上是一个以不变应万变的面试者,同一张简历,同一版本的自我介绍,以及简历背后同样的故事。所以我个人推荐的对于求职的总体准备是:第一,写一张美丽的简历(这是一门复杂的学问,详细说起来又是一篇长文);第二,把简历中的每一句话都扩展成一个至少可以讲5分钟的引人入胜的故事;第三,准备一个有逻辑的自我介绍,能够恰到好处地“带领面试官读简历”(大部分面试官都是在你自我介绍的时间里第一次看简历)。把这三件事做好,就已经成功了一半,但把这三件事做好并不容易,我琢磨这三颗玉石琢磨了四个月,也没有磨到完美无暇。  

与此同时,我有三张面具,对应我的三类目标行业或职位:第一,会计类,包括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和实业公司里的财务岗位,这时候我是一个来自中国最高学府、学习刻苦、专业知识扎实的会计学生,做过许多相关实习,热爱会计工作,深知会计工作的意义;第二,咨询类,这时候我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极强,非常喜欢与人沟通,对任何事情都充满热情和兴趣;第三,快消类,这时候我对快消业有着长期以来的兴趣,喜欢在快速变化和充满挑战的世界里证明自己。物理上我也有三件不同的衬衫,对应咨询业的是一件纯白的衬衫,对应快消的是一件紫色的衬衫,胸前有缎带的花边,而居于中间的会计类,穿一件红白条纹的衬衫。  

总体的准备是我的内在,三张面具只是面试时的状态和强调的重点,两者相辅相成。最后我发现,戴着第一张面具的时候最累最虚伪,这是后话了。  

三个行业最终都有斩获,我想也就都有一点发言权。这个超长的综合面经将主要按这三类展开,会计类再细分成两篇,希望给对这些行业感兴趣的后来人一些帮助。  

【第1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  

本来我很有志向集齐四张offer letter,可惜德勤早早参透了我的阴谋,连简历都没让我过,所以也就只能永远地留下这个“三缺一”的遗憾了。  

对于求职来说,四大是一个很好的练兵场,因为它们的招聘流程高度标准化,相对而言也是比较客观的,可以完整地体会网申(包括OQ)、笔试、群面、经理面试、合伙人面试,竞争者的整体水准也不错。不过,无论你抱着什么样的目的面试四大,都一定要事先大体了解一下审计是做什么的,否则面试官可能不会给你难堪,但是你自己会觉得很难堪……  

作为一份工作,四大被应届生讨论得很多,褒贬也尤为参差。建议每一个向往四大、有意向签四大的人,都尽量在入职前做一段时间的实习。像我,虽然一直对四大有接触有了解,在这个月的实习之后才真正对审计这份工作有了体会。它确实是比较特殊的一个角色,能做好的人也许有很多,但做得好同时能让自己感到享受的人,是需要一些过人之处的。  

关于这四家之间的比较,我简单说些个人认识。首先,四家之间对于雇员来说并没有绝对的优劣,而寡头竞争是这个市场所必须的,他们不会相互看不起,不会相互贬低,对于求职者的最终选择也很尊重;第二,从我的接触来讲,对普华感情最深也最欣赏,总体而言做事更专业吧,客户质量的优势也很明显,对KP确实有一些不满,主要是它们家的HR对应聘者态度真不怎么样,不过据说对雇员很好,安永虽然现在外传非常动荡,在中国的客户质量也相对较差,但是我见到的staff都非常优秀,整体感觉甚至超过普华,这也许和人少有关系吧,德勤始终没缘分,连office都没去过,就不评价了。  

下面说说拿到offer的三家的面试过程。  

**安永**  

最早拿到的是安永,暑期的SLP(Summer Leardership Program)。我本人非常喜欢这种一天搞定的面试流程,而安永把这一天安排得相当完美:在一天的时间里,密集地分布了公司介绍、经验分享、小游戏、茶歇和午饭,当然还有最重要的三轮面试。每张桌子6位同学,一个manager、一个senior manager、一个partner组成一个面试小组,在三张桌子之间轮换——对于每一个面试者来讲,在一天之内见过了三个级别的面试官,对于面试官来讲,一天之内“审阅”了18位面试者,所以对于双方都是效率极高的方式。三轮面试中的第一轮是团队合作的小游戏,我们当时是用气球做一个能承重一个人的沙发,这是一个ice-breaking的环节,同时是展现思维能力、团队协作能力、组织领导能力、沟通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的机会(很难全部展现,选择擅长和适合的角色);第二轮是共同讨论一个社会话题,然后每个人就这个话题的一部分做英文演说,讨论的过程就像所有群面一样,个人演说就主要是对英文口语的考察了;第三轮是模拟审计,相当有意思的环节,先小组讨论,对数据进行分析,找出有问题的地方,然后分成两小组的人,一个小组把面试官当做客户,询问有问题的数据的背后原因,另一个小组把面试官当做审计组的manager,汇报分析和客户访谈的结果。我难以抑制对这个面试过程的欣赏,它的的确确是一个客观的、全面的、高效率的考察过程,而面试者也在一天时间里对公司和公司的人有了很深的认识和了解。  

这一天给我最大的启示是,热爱一份工作的人,真的会从中得到快乐。审计工作枯燥辛苦,四大里才做两三年就面黄肌瘦的人俯拾即是,但我们见到的Senior Manager和Partner,都喜欢炫耀自己的年龄,因为他们看起来比实际年龄小得多。面试我的Partner是大中华区最资深的Par,他说他到现在依然亲自参与部分的审计工作,因为他真的很喜欢“挑别人的错”。  

面试结果应该是当天就出来了,综合三个人的打分和意见。我自己当天感觉相当良好,一周之后,在Accenture的office里,一小群竹子旁边,接到了我人生第一个offer通知。我激动地给大家发短信,我不会是找不到工作的人了~  

**毕马威**  

大三暑假的时候,我申请了KP的Elite Program。这是一个非常适合大二同学的项目,通过笔试面试即可在暑期的末尾参加一个有工资的9天培训,之后可以在寒假参加年审阶段的实习,所以推荐看到这篇文章的大二同学积极关注啦。不过在我大三那年,作为这个项目的第一年,竟然把大三申请实习的同学也混入其中,表示相当不靠谱。  

略去抱怨进正题。Elite Program是一个笔试一个群面。KP家的笔试一定要看笔经,因为卷子是多年重复使用的,更重要的是你的竞争者们都知道这个秘密,你不看就是不公平竞争了呵,另外KP的笔试难度适中的同时给予较大的时间压力,推荐大家找来练手。对于笔试的另外一个小建议就是千万不要寻求做完,事实上那份卷子并没有打算让你做完,最终决定你成绩的也是正确率,用我室友的话说,“交卷时你看到有人把答题卡涂满,就知道他(她)不会通过了。”之后的群面是8个人共同讨论决定一个预算方案的选取,对数字计算有一定的考察,不过大部分和正常的群面相似。这次群面KP的HR给我留下了很不好的印象,半个小时的群面,五分钟之后那位HR姐姐就斜躺在椅子上,几乎不听我们的讨论了……也许她是面试得太多,也许她当天身体不舒服,也许她已然心里有数,但那样的姿态还是让我对她的专业精神表示很失望。  

最终我通过了Elite Program的筛选,但这对于大三的我显然没有吸引力,所以淡定地放弃了。不过得到了一个小小的好处,就是在全职招聘中免去了简历筛选和笔试环节。全职招聘我经历了颇为神奇的Manager面和Par面,很值得写一写。Manager面的时候,KP的要求是准备一个三分钟的演讲,介绍某一家公司的核心价值观以及它的产品是怎样体现核心价值观的,一个非常致命的限制是不允许准备任何视觉辅助(如PPT,handout之类),也即只能靠嘴说,另一个小的要求是中英文都需要准备,面试时由面试官随机要求。考虑这些因素,我想到我必须讲一个很容易理解的公司,不仅核心价值观很容易理解,产品也应当尽量生活化,以免用英文讲述时辞不达意。于是我最爱的迪士尼成为了我的不二选择,一来它的核心价值——“创造快乐”是不言而喻的,二来它的产品家喻户晓,而三条产品线(动画电影,游乐园,周边产品)相互平行各有千秋,说起来有滋有味又内容充实。这次面试的神奇之处在于,当我说到“Have you ever bought any consumer product from Disney? Maybe a watch, a cup or a handbag..."的时候,可爱的manager拉开袖子,正装之下的手腕上戴着一只可爱的Mickey手表~当时我简直惊讶地难以言表!后来的行为面试也相当顺利,尤其是我稍作准备的Why KP深得她心(有需要这个问题答案的同学可以悄悄话留言),于是顺利晋级Par面。  

而我经历的KP Par面堪称这4个月来单面中的极品面。众所周知,KP有很多本地Par,所以我所听说的大部分同学都是大陆Par,至少是香港Par面的,但是我非常“受重视”地被分到了一个德国Par,通知我参加面试时,HR特别交代我要准备好英文。那天这位Par一定是无事可做,上来就让我谈这些年的生活,当我提到旅游的部分时,他兴奋地打开电脑,给我看他之前一周在迪拜旅游的照片,然后我们就聊起了迪拜,又从迪拜聊到了拉斯维加斯……大概就这样漫无边际地进行了四十分钟的闲聊,我已经相当疲惫,他的一句提问让我顿时清醒,“Do you have any question for me?” 熟悉面试的同学都知道,这意味着面试进入尾声,我想太好了终于快完了,随口问了一个问题,结果他完全忽略我的问题,说,我还是给你说说我们KP的组织架构吧,于是从审计组的matrix结构,说到每个组大致的业务,说到每年公司会有什么样的party什么样的活动……就这样,又20分钟过去了……之后他再一次很耐心地问我,“Do you have any other question?”,我已经累得快趴下了,赶紧说我没有问题了,您面试也很辛苦,结果他说,“No, it's very interesting talking with young people. I can know about their life, hobbies, personality, also their family. Oh, what do your parents do?" 我当时真想当场晕倒什么的,family的话题要是谈起来,又是一个小时啊……只好非常敷衍地回答一番,之后又被追问……我已经忘了这个面试最终是怎么结束的了,只记得当我精疲力尽地走出房间时,手表上的时间比我预计的超出了近一个小时……而事后我听说,有同学面大陆Par,只面了十分钟就被赶出来了,但一样拿到了offer……  

**普华永道**  

从大二开始,我总共参加了普华3次笔试,3次AC,又作为LEAP成员,感情至深。就像我在Par面的时候对Par说的,“光华给我了学业上的教育,而在职业选择上的启蒙教育,是普华给我的。”这句话发自肺腑。我非常感激LEAP给过我为数不多却受益匪浅的培训,也非常感激普华给过我的每一次接触它的机会,虽然拒掉了两次offer,但依然有着很强烈的归属感。大二时第一次站在财富中心26层,从大大的落地窗看CBD的风景,那时的波动和向往,一直新鲜地藏在脑海。  

说说笔试吧。今年普华改了延续多年的SHL,自主设计了一个简短却颇有难度的测试,建议大家笔试之前看看网上的笔经,否则有可能反应不过来题型的意思。这一次笔试我发挥得相当不好,归结原因就是太想拿到这个offer了(最重要的保底,你们懂的),而且觉得自己已经两次通过了笔试,这次应当表现得更出色。然而就是在这样的心态下,我难以集中精力理解和分析题目,时间压力又非常大,结果好几道题都出现了刚找出来答案、正准备点、屏幕跳到了下一题的情况。走出北理工的考场,走在天桥上,我非常沮丧,给妈妈发短信说,如果就这样和普华错过,也只能说是没有缘分了。  

好在缘分没有就这样阻断,我进入了AC。普华的AC是小游戏+小组讨论+Presentation+相互challenge+Manager单面,由Manager直接观察小组讨论,我认为比起大多数公司由HR甚至外包的HR观察的方式更加客观也更加专业。小组讨论的内容被分成了10个piece,每5个人组成一个小组,每人手中有两个piece,阅读后与组员分享,这种信息分享的方式很独特,但同时也造成了一定的风险,如果你的小组中有同学不能很好的解释清他手中的信息,将影响全组的讨论结果。我在有了前两次AC的经验后,非常注意向分享信息的同学确认他手中资料的重点,并努力找到各个信息之间的逻辑相关性。从大二的第一次AC到这一次AC,我清晰地看到自己一次比一次做得更好,所以真诚地建议低年级的同学们把握住任何一个面试的锻炼机会,它会极大地赋予你成长的空间。  

群面结束后,大家轮流单面。Manager第一句就跟我说,我对你印象很深刻,刚才群面你表现得非常突出。于是基调就轻松了,大概地问了些平常的问题。最后她问我,你为什么不去国企呢,我说,我还是喜欢更有挑战的工作吧,她说,那好,我也给你这个机会。之后的一段话给我很大启发,她说,你有什么问题要问我么,我说,我每一次到四大面试,都问同一个问题,您觉得具有什么样特质的人能够成为优秀的auditor,她说,我当年面试的时候,也问了par同样的问题,那个par是个外国人,但他墙上有一幅中文的书法作品,上面只写了一个字,忍,我走到今天,我想说很多的时候我就是靠着这个字,忍。  

她的真诚让我非常动容,也让我第一次思考我是不是真的能在审计这份工作上坚持下去。  

之后的Par面比起KP的Par面就平淡无奇了,一个香港的Par和我简单聊了聊家乡、学校、学习、实习什么的,典型的人品面。当我很真诚地谈起了我对普华的感情时,她也真的把我当自己人了。最后她对我说,给你offer了,一定要来哦。  

只好,在这里向她道个歉了。  

【第2篇】实业公司财务岗位  

先来说说实业财务是怎么一回事吧。“实业”其实是个挺难定义的范畴,如果把快消业单独拎出去,我个人比较感兴趣的行业是能源和汽车,比较受大家追捧的还有IT、通信、房地产、医药等;而“财务”这个岗位事实上在实业公司中往往处于比较尴尬的地位,但作为一份工作,特别对于女生来说,却是旱涝保收而且清闲稳定的代名词。  

实业的财务部门在招聘应届毕业生时,通常有两种“招数”:第一,列明具体工作内容,如应收会计、员工报销会计、出纳这样的具体职位;第二,以管理培训生的名义,这时候就看公司的培训体系是不是足够正规、足够厚道了,有的虽然是管培生的名号,但入职以后与第一种完全相同,有的则会负责任地让管培生在不同科目进行轮岗学习,但通常没有能够离开财务部门到核心部门轮岗的好事。  

这么一说,相信大家已经明白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一份尴尬的工作了。从长期从事财务工作的角度来说,在实业的财务部门,通常只能把一两个科目做得很专很细很擅长,却缺乏对财务工作的整体学习和理解,比起四大的审计工作来说,眼界要窄得多;从自己在公司的地位来说,财务工作虽然至关重要,财务人员却很少受到真正的尊重和重视,销售和技术是大部分实业的核心,即便有朝一日成为CFO,开会时也大多默默地坐在CMO和CTO之后(这个说法不绝对,我只是说大部分情况下……)。  

所以,对于广大的会计、财务管理或类似专业的同学来说,是不是走实业财务这条路,完全取决于自己的个人志向了,包括对职业发展的期望、对生活状态的追求以及对个人成就感的需求。  

于我个人来说,实业财务一直是排在四大之下的选择,所以并没有特别积极地申请和面试,在时间和精力冲突时,总是“优先”放弃。最后通过全部面试的恰好分别是一家国企、一家合资、一家外企,于是这篇面经也许会有一些对比的趣味。  

另外说一句,面试过程中基本不涉及专业知识,公司充分信任那张文凭给我们的教育。这条原则对于其它岗位也是适用的,于是这篇面经对于申请实业其它岗位也能有一些参考。  

**广东移动深圳分公司**  

坦白说,这是以练手为目的申请的。如果非要去一个地方的移动公司,我一定会选择温暖美丽的厦门。然而能够以本科生的身份走完所有的面试,我依然感到十分惊喜。  

第一轮笔试在清华,前前后后坐着来自华北各地的研究生哥哥姐姐,大多是信科背景,考的又是我从来没练习过的行测,不免感到压力很大。行测是一件准备过和没准备过差距甚远的东西,这从我十多题没做完、无数题瞎蒙,而有些同学提前十分钟就交卷,这种强烈的对比可以看得出来。考试结束后哥哥姐姐们在兴奋地对最后几题的答案,而我连最后几题的题目都没有看到,只好默默地离开考场。出了门,给亲朋好友发短信说,“回去练行测,此仇必报!”  

就在我以为笔试便光荣成为炮灰的时候,就在我和来北京开会的爸爸欢乐地吃着金钱豹的时候,我申请的深圳分公司也来到北京,通知我面试了。印象最深的是要准备的东西实在太多了!那个晚上我本来是要和爸爸看看电视、聊聊天的,结果变成了手忙脚乱地准备证件照、生活照、成绩单奖状复印件、网上生成的简历、自己的简历等等等等,本来觉得自己对求职的准备还算充分,在广移面前完全成为了热锅上的蚂蚁。  

面试在北京香格里拉进行,签到的时候发现我是候选人中唯一的本科生,而我知道这和我有双学位密不可分,不少企业、特别是国企,视双学位如研究生,听说还有视党员为研究生的……当天进行两轮面试,一轮是HR面试,一轮是部门主管的面试,经过一轮才能进入下一轮。财务岗位是先面部门主管,一个三十多岁的男经理,看起来相当精明干练,问题大约围绕三个方面,过往经历、财务专业知识、入职的意愿。前两者没有什么特别的,广东移动对北京学生最看重的是愿不愿意去广东工作,作为一个目前没有男朋友的福建孩子,他对我在这件事情上的回答完全没有怀疑,于是我顺利地蒙混过关,见了HR。HR是个敏锐的姐姐,虽然只问了我一些简单的行为问题,面试时间也只有20分钟左右,却迅速得出一个令我万分无奈的评价,“我怎么觉得你更适合去外企呢……”我很自然地把这句话当成了面试失败的信号,想想等待室里遇见的那么多靠谱的研究生姐姐,有的又是深圳人,或者男友在深圳工作什么的,我淡定地回去了。  

没想到这个敏锐的姐姐并没有一票就把我否决,把我交给了更高级别的经理。这回是一个年纪大一些的叔叔,头发的数量和身材是比较典型的国企模样,面试气氛也严肃了许多,座位离他特别远,一种恐怖的距离感令我非常压抑。而问的问题也千奇百怪,比如北大的校训是什么之类,让我好几次惊慌失措。  

其实我无从揣测这次面试的真正结果,因为最后我得到的答复是被分配到了东莞移动,东莞这个地方,我显然是很难接受的。于是在某个睡眼惺忪的早上,淡定地拒绝了,然后继续睡觉。  

醒来后我就清醒地意识到,国企还是不好玩。虽然第一个面试我的部门经理信誓旦旦对我说学历不是问题,但学历最终还是成为一个问题。这个问题并不是纯粹的学历歧视,等待室里那些比我大两三岁的姐姐们确实看起来就比我靠谱,而且年龄决定了她们会更安心地在财务这样的岗位工作下去、在深圳这样的城市生活下去。另外深圳移动其实很有方法测试应聘者的忠诚度,所有通过面试的同学要在11月-12月之间(不知道后来有没有改变时间)去深圳进行实习,不实习则没有offer,实习则一定有offer。而11月-12月离开北京在深圳待着,意味着什么大家都懂的。  

有很多同学向往国企,其间的利弊十分了然。这个问题我不想再多说什么,广东移动是我第一个、也是最后一个参与面试的国企,后来我没有再申请任何的国企,也放弃了所有国有商业银行的笔试。因为我觉得那个敏锐的HR姐姐说得对,那也是我心里的话。  

**上海大众**  

作为非常受到政府重视的合资企业,上海大众的内核是大国企的风范,同时由于外资部分在管理和技术上的参与,它又具有了外企的皮肤。这种特质在招聘过程中的表现就是,工作内容、福利待遇基本是国企式的,而招聘方法、选人标准又是外企式的。  

我申请的岗位是“价格分析”,属于财务部门。上海大众的招聘方法是我前文提到的第一种,即列出具体的职位。但事实证明在招聘过程中,是将同一部门的所有职位捆绑起来筛选,而应聘者最终被分到哪个职位也并不是一定的。  

简历关通过之后,是一次上机的笔试。很抱歉我已经完全不记得笔试的内容了,只记得是在北大机房进行的,组织得不算太好,这一拨的人还在考试,下一拨的人就在门口等待,于是噪音是不可避免的了。  

----以下提醒看官注意----之前有同学问我群面的技巧,这是一个很好的案例----我是虚线----  

纵使不记得笔试,第二轮群面实在是印象太深刻了。作为一个上海的公司,笔试和群面外包给了北京的人力公司(智联?中华英才?)来完成,所以群面时只有一个外包的HR作为面试官。40分钟,8人一组进行无领导小组讨论,讨论话题是一个汽车公司的公关危机。在我经历的群面中,这个话题本身的难度属于中等偏下,然而这次群面却几乎成为最艰难的一次。究其根本原因,是群面时将应聘所有岗位的同学都混合在了一个小组中——当时8位同学,5位是技术背景应聘技术岗位的,2位应聘管理类岗位(包括我),1位同学应聘物流——这是我第一次置身于技术背景学生的海洋中进行群面。  

群面一开始,我就傻眼了:一位男生提出先请每个同学轮流发表自己的观点,另一位男生朗声附和。这是一个结构性的问题,并非一个是与非的问题,需要提纲挈领分条回答,纲领尚且没有一个共同意见,谈何个人观点?但是在群面的最开始对两位男生提出反对意见,是很不明智的,于是我耐心地听完了第一个同学的发言,并抓紧时间架构自己的纲领。第一个同学发言完,我看了一下时间,对大家说,现在刚有一个同学发表完自己的观点,就用去了3分多钟,如果我们每个人说完自己的观点,需要20多分钟,这样一半的时间就过去了,不如我们先讨论出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然后大家针对每一条发表意见?没想到这个建议遭到了那两个男生的强烈反对,他们异口同声地说,我们还是先完整听一下大家的意见,让每个人都有机会发言。这后半句话让我看出来,他们是在抑制我成为leader的可能(插一句,其实我很少在群面中做leader,这时候也并没有这个意思,只是想推进效率),于是“忍声吞气”继续听后面同学的意见。按照“顺序”,我是第六个发言,前5个同学发言的时候我一直在酝酿:不能放弃引导大家向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向行进,而是及时变换一种引导的方式。轮到我时,我非常舒缓地说(这种有意为之的态度是也为了应对之前两位男生认为我过于aggressive),我个人认为,这个问题应该从哪哪哪三个方面展开(我想好的纲领在这儿),对于这三个方面的问题,刚才几位同学都发表了自己的意见,比如什么什么什么(之前5位同学的意见在这儿,体现我在倾听和整理),我再补充一点自己的意见,什么什么什么(我自己具体的意见在这儿,体现我有贡献)。之后另外两个同学又发表了自己的观点。  群面技巧

8个人都说完之后,确实过去了20多分钟,好在纲领在这过程中已经初见雏形。于是我们比较自由地进一步进行了讨论。这一段时间里我又面临了空前的压力,还是来自那两个男生(其实是因为其他几个人几乎不说话)。大约因为专业背景的原因,我们思考问题的角度非常不同,我认为这件事情本质上是公关危机,重点在于怎样处理公共关系,而他们就认为只要把技术的问题解决了,公众和媒体不会为难公司。在这样的基本逻辑下,我自然会对他们提出的意见进行态度友好的反驳,而他们则对我说的话嗤之以鼻,其中一个男生还在我说话的时候时不时地投以令我非常难受的目光。但“久经沙场”的我没有被他的眼神杀死,依然非常淡定地提出我的观点,并尽量对他的观点表示赞同,此处常用句式是“嗯,我觉得你说得很对,我们应当表明这样的态度。与此同时,我们还应该怎么怎么……”期间物流女对我给予了支持,虽然语气有些不够给力,我依然觉得很欣慰。  

这样,我们在40分钟内基本完成了对纲领问题的探讨,但其实并没有太多深入的细节,时间太紧我也只能作罢。最终由另一位男生做了总结陈述。话说对总结陈述机会的给予,也是群面中非常重要的一步,当时在时间将近的时候,这位男生做了一个简单的总结,于是我顺势接上话说:“他总结得很有条理,我们就请他做总结陈述吧,大家有什么补充意见可以告诉他。”  

小组讨论都结束之后,HR对每个人提一个简单的小问题,要求用英语回答。技术背景的几位同学们在这个时候确实显现出了多年未张口说英语的弱势,坦白说当那个妄图用眼神杀死我的男生结结巴巴词不成句的时候,我是颇有一种复仇的快感的。当然他回答的问题其实很tough,问的是“如果你没有通过今天的面试,你认为是什么原因”,他一听到这个问题整个脸就变了色,加上口语不流利,回答得相当狼狈。(插嘴,遇到这种问题完全不用紧张,HR只是希望你分析自己表现得不好的地方,并不是告诉你你没有通过,而且HR面试是结构化的,问题很可能是随机从一张清单上挑选的,并不是在针对你)轮到我回答问题时,是一个非常常见的“用三个词形容自己”,脑中的“答案库”里早有精雕细琢的准备,当流利的英文句子从我口中流出时,复仇的快感就更强烈了。(我是不是有点腹黑—_—)  

说说这个群面的结果,最终offer签约会的时候,看见了我们组的另3位同学,包括做总结陈述的技术男、物流女、不说话的某技术男。那位和我过不去的兄弟不知道是群面被HR姐姐毙掉,还是单面告终。  

接下来的单面本来应该由财务部门的主管对我进行面试,由于他事务繁忙,由HR部门代劳。共有3个中年男子围坐着考验我,其中一位最年轻的是主问。非常有趣的是,一上来第一个问题是让我从高中时代的事情开始谈起,虽然没有对这个问题做过准备,但丰富的素材还是帮助我很快理出头绪,顺利展现了一个美好的高中生形象。之后就是对大学期间经历的提问,还简单考察了一下英语。聊了三四十分钟之后,看得出来他们还是比较满意的,于是和我谈起了福利待遇。之后告诉我财务部门的主管会打电话给我面试。  

一周以后,在晚饭后回宿舍的路上接到了这个传说中的电话面试,于是我站在寒风中“口”试了40分钟。前面的问题没有什么亮点,后半段问得相当个人。先是问了我父母的工作,和父母的关系如何;之后问我朋友多么,交朋友的原则是什么;再之后,八卦就来了,他问我有没有最好的朋友,是男的女的,我知道他是要问我什么,于是回答“目前是女的”,然而他没有听出我的话外之音,在最后的最后,还是非常八卦地追问了一句,最后问你一个个人问题哈,这和面试无关,你现在有男朋友么,我说没有,他说那曾经有过么,我说有,于是他很开心地说,恩,我就是觉得一个人大学没谈过恋爱不太正常,我赶紧附和说,对啊对啊,那说明人际交往障碍啊。于是这个面试就结束了。  

这个电面中,其实有一段引发我深思的对话。经理问我有没有什么挫折的事,我讲了一个大一学高数学不好然后调整学习方法加强练习最后提高了成绩的桥段。之后他问我,你后来是提高了成绩取得了成效,可是如果你努力之后还是没有改进怎么办呢。我自然积极上进地说,那我会总结为什么这样的方法还是不对,把教训运用到以后数学课的学 ** 。他说,其实我想告诉你,就算没提高也没什么,为什么非要总是做到很优秀呢,工作中很多时候就是这样的啊。  

我不想评论什么,希望有心人思考这段话,也许你能比同龄人多悟出点什么,毕竟这是一个长者的观点。  

上海大众的这个职位,我曾经认真地动心过。第一,汽车行业是个不错的行业;第二,汽车行业中的价格分析是个有含金量的职位;第三,福利待遇非常诱人,其它不便透露,单一条提供住宿就解决了毕业生的心头大患;第四,工作地点稳定,扎在我一直比较喜欢、父母也比较倾向的上海;第五,弱弱地说,同事中有很多优秀靠谱的工科男……  

然而有一天晚上,当我盘点这5条理由时,发现与我求职之初预设的所有目的都相悖,不禁鄙视自己贪图安稳的卢瑟心态,于是毅然决然地把体检邀请拒绝了。  

好在,还留下了这么一个长长的故事~  

**韩国SK**  

首先需要介绍一下,SK和SKII是两码事,前者是韩国最大的财团之一,在韩国垄断着能源和通信两个行业,章鱼般的触角还涉猎了无数行业,包括房地产、消费品、酒店、娱乐业等等;后者是宝洁公司的高端护肤品牌。两者之间完全没有任何关系,只是两者都跟我挺有缘分。  

关注SK一方面是因为我对能源企业都感兴趣,另一方面是因为亲爱的小杨菁。SK在招聘的整个过程中是一个极端靠谱的公司,的的确确做到了“以应聘者为本”,下面我细细道来。  

SK的招聘放得很晚,但因为一直关注,所以一出来就被我抓住了,于是立即发现有“一对一面谈”这么一件事。一开始以为只是一般的谈话,到了现场才发现原来就是一个短面试,通过的人能够直接通过简历筛选。而大家也许不知道,SK的简历筛选非常严格,从今年笔试的状况来看,整个华北区只有大约100个同学进入笔试环节,与其它公司“海笔”的习惯大不相同,尤其是本科生,如果没有参加面谈,简历通过的可能性就非常小了(当然,韩语、韩国交流、SK商意大赛、SK实习有明显优势,不需要面谈应该也能过)。面谈是由已经入职的同事和少数几位高级别的领导一起进行,一个会议室里同时在进行着很多组,所以非常简短,只是简单地问一些基本情况、为什么对SK感兴趣,测试一下英语水平如何。我不是特别清楚面谈的筛选标准究竟是什么,我和我的几位同学去了面谈都通过了简历,但网上吐槽面了谈还是没过简历的,也大有人在。  

今年的笔试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性格测试,非常注重个人的幸福感,这与公司文化关系莫大;第二部分是类似于行测的测试,分为很多个小部分,包括文字、数理、逻辑之类,每一个部分的时间是固定的,但提供给你远远多于能完成数量的题目,大部分人都只能在固定时间内完成一半的题目,所以我猜也是更看重正确率的。说到这里,我认为练习行测是应对大部分笔试的最好方法,只是我虽然在笔试完广移后说了“此仇必报”的豪言壮语,事实上后来也并没有做什么练习,非常惭愧……  

笔试的通过率大概少于50%吧,我能够给出的确切数据是,经营支援类全国范围进入面试的是20个人左右。面试是我最喜欢的super day——半天搞定四轮,四轮成绩综合评定。  

第一轮是general interview,面试官是两个部门主管(它们叫team长),这些主管的中文都非常好,但还是会配上一个翻译,翻译一些复杂的问题,面试内容也较平常,注重过往的经历尤其是实习经历和海外经历,另外会问到对韩国的看法和对SK的看法,由于面试时间已经是12月初,自然也会问到应聘的状况,怎么比较SK和手上的其它offer,总的来讲非常nice,面试者几乎都会在末尾得到很正面的反馈——比如我的,“祝你今后的学业顺利,在明年夏天加入SK成为我们的同事。”  

第二轮是case interview,给一个实际的案例,并给出一大堆乱七八糟的辅助材料,包括背景介绍、组织架构介绍、往来邮件、相关新闻报道等等,50分钟准备时间内要阅读材料、完成项目策划、描述细节,准备一个5分钟的pre,并在大白板上把pre的板书写好,所以时间非常紧。这一轮面试就不像前一轮那么nice,韩国的主管不断challenge我的想法,到最后的最后才肯定了我的某一小个创意。出来后和其他面试者交流,发现大家拿到的案例是一样的,可是做出的方案却五花八门,相信面试官看起来也很有乐趣。  

第三轮是英语口语面试,纯粹是对口语的考察。面试官是个中文其实无比流利的老外,相当有趣的一个人~面试开始先让你读一篇小新闻,然后概括主旨;之后是简单的日常对话,我尽量选轻松好玩的事情说,所以还是挺愉快的。  

最后一轮其实是一个笔试,叫“in-basket",就是把你放进真正的工作环境中考验你。题目是十几封邮件,你需要逐个写出怎样回复和处理这封邮件,并列出面对这十几封邮件所提事项时,你办事的先后顺序是什么,并逐个写出排列先后顺序的原因。我觉得这个环节非常赞,首先非常独特,其它公司从未见过,其次真的很考验面试者在真实环境中处理繁忙事务的逻辑和能力。  

今年SK在中国最终发了27个offer,不知道签下来的有多少。总的来讲这是一份性价比很不错的工作,他们很看重待遇问题的保密,我不方便再多透露什么,就搁下这么一句评价吧。  

想要大赞SK的是,招聘过程给了很多物质上的支持:宣讲会每人发一个USB扩展,参加面谈送一个美丽的保温杯,笔试、面试、薪酬说明会每次都发100块交通补助(北京学生是这个数,外地更多),拿到offer的都给家里送一束花,薪酬会后吃了饭、发了一个三星的移动硬盘。同时每一个环节出结果的时间都非常明确地给出,我们不必一直追着check,到了那天查邮箱就是。另外,SK大厦39-40楼真是富丽堂皇,装修得非常非常非常精美,建议大家有机会去参观~  

因为真的很喜欢SK,这也是留到最后的offer之一,拒掉的时候给HR写了一封非常诚恳的信。  

“在整个招聘的过程中,我充分感受到了SK对人才的重视与关爱,每一个流程、每一个细节都无可挑剔,这要感谢您和其他HR同事的辛勤工作。正如SK的招聘流程是我此次求职中最愉快的一段经历一样,SK一直是我最向往和最欣赏的企业之一,这也使得我做出这个决定非常艰难。也许是我年轻气盛,最终我选择了去挑战一番不一样的事业,我想如果没有做过这样的事,我的人生会有一些遗憾,相信您可以理解我的心境。”  

这是一个好offer,我本该把它留给更需要它的人。小家伙,我在说给你听呢,真的很对不起,希望你看到,希望你原谅我。  

**施耐德**  

先简单说说施耐德的面试内容。群面加实务操作,群面是10个人的无比混乱的群殴,必须抢话说,要不就被默默埋没了;实务操作是对Excel一些较高级功能的考察,我只做出来一半,还是靠着Help的,非常狼狈……  

想写施耐德是因为,面了这家之后,我真正决定了不从事财务工作。  

我不知道大家在选择工作的时候最看重的是什么,在我来说,我最看重的不是薪水,不是工作地点,不是光鲜与否,甚至不是职业发展,而是在一起工作的人。施耐德的面试中我见到了9位会计或相关专业的研究生姐姐,见到了5位公司中从事会计工作的同事,从和她们在一起的第一秒钟起,我脑袋中只有一个念头——我实在不是跟她们一样的人。这里我绝不是谈能力高下或是任何有绝对值的东西,纯粹是指个性、处事方法和价值观念,这东西有点玄,可是我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判断,当你身边的人和你气场相合时,你有一种莫名的融入感和归属感,而当气场不合时,即便你们都没有在说话,你也能感觉到自己在被排斥。  

就是这种强烈的感觉,让我斩钉截铁地做出了最后的决定。施耐德的这一轮面试后,我直接打电话告诉他们我主动放弃,其它的实业财务岗位,也都基本上成为浮云。  

这段时间在普华的实习,让我更加坚定自己的选择。工作,并不只是一份工作,它将成为你的生活;选一份工作,就是选一种生活方式,薪水不能补偿你发自内心的痛苦,光鲜的外表也不能遮挡你脸上的愁容。所有的工作都是枷锁,但无论如何,选择能跳舞的那一个。  

  

【第3篇】咨询  

在光华的大环境下,我是个非常迟钝的孩子。  

大一,大家争先恐后地加入咨询学会的时候,我完全不知道咨询为何物;大二,大家陆陆续续开始申请咨询公司的PTA的时候,我完全没有听说过“三大”;大三,大家已经攒了许多咨询公司或案例大赛的经验的时候,我终于勉强可以说上几个咨询公司的名字;而当大四大家运筹帷幄熟读着casebook、相互mock的时候,我慌慌张张翻了一天半的Ace your case,就奔向了麦肯锡的面试。  

这折射着我是一个多么没有职业规划而且眼界多么狭窄的傻孩子——坦白说,我在很长的时间里,以为自己只有一条路,那就是进四大。  

大二,小露去听了一场麦肯锡的宣讲会,回来告诉我,自己和咨询太不对路了,而她觉得我仿佛挺合适,当时的我完全不以为意;大三上学期,我抱着打酱油的好奇心,也去听了一场麦肯锡的宣讲会,当时的我,竟完全着迷了。从来没有哪个群体让我那样心潮澎湃,我完全不在意什么薪水、读MBA的机会、跳槽的可能,就是那个群体的人,他们每一个人传奇般的背景、过人的智慧、洋溢的活力,让我着迷了。  

从此把“咨询”二字写在了空空如也的职业蓝图上。但也就是这样而已了,之后一个学期的交换生活让我离找实习、求职、未来这些词语都很远很远,对咨询业的激情也就这样刚出了声莺啼,就戛然而止。  

五月回到北京开始找实习,对咨询业的好奇重回心底,于是懵懵懂懂地找到了Accenture的实习。这段日子有太多故事可以写,这里我只想说,当咨询师这个职业的全景在我面前展开时,我再一次着迷了——做的事见的人,每一样我都深深喜欢。整个暑假,我沉浸在快乐的工作之中不可自拔,以为自己终于找到了未来的路。  

然而,这条路确实找到得太晚了。9月,当top-tier的咨询公司开始招聘的时候,我手中除了一份勉强还可以的实习之外,什么筹码都没有。我所拥有的准备时间,仅仅能够让我写出一页还算充实的简历,然后就勇敢地上了战场。没有看过Casebook,没有任何mock interview,甚至没有把该讲的故事用英语梳理一遍。我心里知道是太晚了,只能赌一把运气。  

之后不出所料地,是很多个忧伤的故事。当我毫无准备的时候,Monitor给了我第一个pretalk,没有case,然而疏离多时的英语口语直接把我求职阶段的第一场面试葬送掉;当我好不容易在别的面试中把英语锻炼得利索了的时候,RB给了我pretalk,偏偏没有行为问题,只有case,于是半页casebook都没看过的我,又一次直接挂掉;当我稍微对case有点感觉,英语面试也相当自如的时候,Kearney给了我pretalk,行为问题回答得令面试官满意异常,于是他决定给我一个比较难的case,悲剧的我几乎没有思路,再一次做了炮灰。  

左右都是晚一步。忙碌于其它更多面试之中,我并没有时间整理这些忧伤,只是默默地把打印得非常精美却根本没看过的casebook放上高层的书柜。那些悲剧的故事,仅仅凝结成关于找工作的那个Excel control-sheet中若干个落寞的“挂”字。  

11月3日,我同时接到11月6日麦肯锡的笔试通知和宝洁的二笔通知,重合的时间。我知道麦肯锡是唯一的一场,而宝洁在天津还有下午的场次,便请求宝洁的HR把我调到天津考场,她耐心地帮我协调了一个下午,前前后后给我打了五六个电话,最后也只得对我说,“你必须要做出一个选择了”。正值晚饭时分,听到这句话,我很不争气地直接在CL学长面前掉下了眼泪,吃了一顿相当苦涩的晚饭。后来他说,看到一个小女孩为梦想掉眼泪,还挺感动的。回想起来,这也是4个月的求职中,我唯一一次掉眼泪。  

这是非常疼痛的一天,我知道有很多人为了麦肯锡,主动中断了通往宝洁的路。在梦想面前,我是现实的那一拨,擦干眼泪走向了宝洁在清华的考场,这个选择在当时是没有什么可犹豫的,因为不用奔往天津还为我保住了BCG的pretalk。  

那时的我对pretalk已经彻底绝望,坚信自己就是一个通不过pretalk的货色,没想到唯一为我在pretalk开启了一扇窗的,是分母最大(pretalk人数众多)分子最小(不到50人通过)的BCG。然而这场pretalk给我最大的收获并不是BCG的面试机会,而是麦肯锡的笔试机会失而复得了!  

在BCG的waiting room时,邻座的女生告诉我早上很多人去麦肯锡的考场调整时间,于是HR同意增加场次,在次日和次次日都还可以笔试。我顿时兴奋不已,回到学校就立即给麦肯锡的HR姐姐发邮件,说明了情况。一个晚上在坐立不安的等待中度过,晚上9点左右,终于收到了亲切的邮件,通知我周一可以补试,还非常nice地问我这样的安排可以不可以。当时真是感动得难以言表,这种惜才的态度让我越发对这个公司充满崇敬和好感。  

笔试的时候总共只有4个人,在北京office进行,为4个人另开一场小笔试,而且没有监考,这种气度大概只有咨询公司能有。大麦的笔试例题是开放在网络上的,26道选择题,problem-solving,不能用计算器,时间非常紧张,很考验逻辑力和咨询的sense。考完后大家一起下电梯,有个同学淡淡地说,恐怕这是这辈子最后一次来这个office了,所有人都深表同感。对我而言,能够捡到这个笔试的机会,让我真正和大麦有过一次交集,已然非常满足。下午是普华的AC面,就在大麦隔壁,于是我毫无负担、也毫无期待地投入到了AC之中。  

没有想到,刚刚完成AC的经理面,我走进等待室手机就响了起来。毫无预兆地,竟然是麦肯锡的英语口语电面,我惊喜不已,这意味着我通过了早上的笔试!在惊喜中沉浸了一秒钟,我马上抓起普华会议室里的马克笔和白纸,投入到电面之中,刚面完30分钟的经理面,口干舌燥我也来不及喝水,以至于电面到后来都沙哑了,但还是非常尽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非常尽力地把语音说得漂亮。  

电面之后我也没抱着什么期望,麦肯锡对我来说就是踮起脚也抓不住的东西,所以每增加一次交集,我都非常感激。然而再一次地没有想到,一天以后我收到了面试邀请,HR让我们留出整个周六周日的时间,将在两天中连续进行两轮面试。与此同时我也收到了BCG的面试通知,在周日下午,而我完全没有想着调整BCG的面试时间,因为我知道自己必将止步在麦肯锡周六的面试,那么周日也就能留给BCG了。  

那个周末,是我求职路上最值得纪念的一个周末,也记载着我面试的巅峰状态。现在想起来那时候真是炉火纯青,故事打磨得圆润,语言组织得流畅,最重要的是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面试官都淡定自若,谈笑风生。周五下午宝洁终面,我抱着模模糊糊的正面反馈,忐忑地回到宿舍,心不在焉地翻看看过的半本casebook,不知道自己将会有多丢人……  

原谅我不能在这里告诉大家面试的case内容,咨询圈子小,我也不方便谈论和评价我的两位面试官。总之我在一张白纸的情况下,发挥了我的最大潜能去应付那两个case,期间因为紧张犯了很多的小错,在面试官强烈的气场下也不像往常那么自信,但走出office的时候,我对自己是满意的,因为我已经超出了自己的想象。更何况,能够再一次去到office,就已经是无比幸运的事。  

面试结果当晚通知,我回到宿舍不久,电话就来了。是其中一位面试官直接打给我的,她说她本人并不非常满意我的表现,想要把我fail掉,但另一位面试官坚持认为我在他的case上表现非常出色,希望再给我一个机会。于是,我就这样神奇地走到了麦肯锡的二面,当时的狂喜,相信大家都能够想象。  

然而问题紧接着就来了,预定好的BCG一面,和这计划之外的麦肯锡二面,再一次撞上了。麦肯锡没有调整余地,BCG的HR联系不上,无奈之下我果断决定第二天起个大早亲自去BCG调整时间。本来的打算是一个早上在BCG坐着等,看看有没有人放弃面试,结果BCG聪明美丽的HR姐姐帮我调整到了傍晚面试——这样,一个super afternoon诞生了,一个下午连续四个case interview,而且分别来自大麦和BCG。  

关于面试,同上理地,我没法说太多。大麦的两场我自己觉得比之前一天表现得更好,但也许确实距离他们的要求和期待还有差距,而BCG的两场,由于面试风格不如大麦对路,脑力和心力也在大麦的两场中消耗大半,更糟糕的是,两位面试官都知道我进了大麦的二面,对我的期望值自然提高,总之表现欠佳,自己也感觉得出来。  

站在回程的地铁上,我真是百感交集。对于面试的结果早已心里有数,但依然非常非常感激上天给了我这样一个疯狂的下午,让我关于咨询的梦想有了一个最好的出口,让我看见了自己离梦想并不是那么远,也让我在这一阶段的求职中,对咨询安心而不是不甘心地道别。  

-----------------------------------------------------------------------------------------------  

要面大麦之前,我跟一个朋友说,以后我也有资本跟孩子说,妈妈曾经离麦肯锡一步之遥。当时他说,换成妈妈很年轻就进去了,效果会更好。这句话曾经给我很大的鼓舞,只是遗憾它最终仅仅成为了一句鼓舞。后来我曾跟室友说,以后要让孩子高中就开始读casebook……当然,这只是个玩笑。  

其实也拿到了BearingPoint的offer,以及一位前麦肯锡的staff自己出来开的小咨询公司向我伸出了橄榄枝,后来,Accenture和Hewitt也有机会,但我都没有太多犹豫地,放弃了。  

因为我想明白了,真正诱惑着我的,还是最初的那份着迷,而那份着迷并不是对整个咨询行业的,仅仅地,是对那个,或者那几个公司。  

咨询是一个大家很喜欢探讨的行业,我试水不深,不敢说我的观点有多么深刻。这里想分享给大家两点,在我求职之后的认识。第一,咨询是一个很挑人的行业,并不是每一个聪明而且善于沟通的人都适合这个行业,我想最后大麦的面官淡定地把我拒之门外,一大半不是因为能力不济,而是因为我确实没有像他们那样的毅力,毅力这个词很单薄,但和咨询稍有接触的人应该都有感触;第二,不要单纯地追求进入咨询行业,这番求职我最大的收获就是,行业之间也许有略微的高下,但真正的高下存在于行业之内,不同行业间的market leader是在同一个层面上对话的,而同一个行业中,market follower和leader之间的gap,会比跨行业还大。  

我心底依然留存着最初的那份迷恋,也许将来会选择曲线救国,也许此生再无缘分,无论如何,见过这群人,做过这些事,都是无华的岁月里很光亮的一笔。  

【第4篇】快速消费品  

开始写这篇面经之前瞧了一眼邮箱,雀巢的拒信恰好飞来。  

快消业稍微有点名头的公司,我都热情高涨地做了网申,然而联合利华、玛氏、箭牌、雀巢、卡夫、高露洁、金佰利、强生,最终都没有机会参加面试。其中简历没通过是最主要的原因,仿佛是传说中的over-qualified,比如听说卡夫把我们学院所有申请了的同学的简历直接筛掉了,这种行径我无从评价,只是一次次让我把高涨的热情憋回肚子里。  

于是这个令我热血沸腾的行业里,真正和我过了招的,只有宝洁、百威英博和欧莱雅。前两个拿到了offer,本来指着欧莱雅的终面再去上海玩一趟,偏偏这个终面来得太晚,被围困在京郊的我只得毅然放弃。  

宝洁和百威都是鏖战,下面具体说说。  

**宝洁**  

人的一生中会有很多玄妙的伏笔。在我签了宝洁的那一天,顿时想起幼儿园的时候,我曾经把潘婷的广告贴在卧房的门上,那是云朵状的一张贴纸,天蓝色的背景映衬着某个美丽姐姐乌黑的秀发,贴上了就揭不下来了,于是美丽的姐姐静静地微笑了好多年。  

仿若,和宝洁的缘分结上了就解不开了,于是这个模糊的梦想静静地等待了好多年,终于绽放。  

大三上学期,申请宝洁的实习。仔仔细细地研究了网上所有能找到的图形推理题,却连这一关,也没有通过。收到拒信的时候,我恍惚想起了高三申请北大的自主招生也惨遭淘汰,淡淡地对妈妈说,没事,说不定最后我就进了宝洁了呢。  

也许是之前的伏笔太多,真正来到这个情节的时候,却没有什么惊涛骇浪。  

网申的截止时间是10月10日,去年由于准备得过于完备,我拖到了10月6日,也就是申请截止的前一天完成了网申,受限于一年之内不得再次申请的硬规定,今年我在10月8日才匆匆做完网申和后面的两个测试。图形推理是大家议论众多的一个环节,传说中必须全对才能通过网申,这消息是不是准确我不得而知,不过宝洁的图形推理比起行测真是简单太多了,网上有攒人品的好同志整理了一个“84题”,就几乎把题库穷举了,有心的同学把这84题认真读一遍,网申一定所向无敌。至于性格测试,我唯一知道的一条窍门也在网上流传甚广,那就是必须选择极端的选项,其实这条窍门对于其它公司的性格测试应该也是适用的——极端的选项得分肯定比中间的选项高,如果你靠对了他们想要的那个“极”,总分一定能够脱颖而出。  

网申之后是英语测试,也就是托业考试。我刚巧在测试的前两周自己参加了托业考试,成绩也不错,于是心安理得地申请了免考。这一轮的淘汰率似乎只有30%,托业成绩790以上就能轻松通过,考过托业的同学听到这个分数线一定嗤之以鼻——790,真的是很容易的。所以,我猜宝洁并没有打算在这一轮用英语遮蔽掉大家的其它才华。  

英语测试之后,宝洁煞费苦心地举办了一场英才见面会。这个环节对我来说,也许是整个过程中唯一有点命定意味的。英才见面会的一个重要内容,就是各部门介绍自己的组织文化、工作内容、工作形式,而这也是应聘者最后一次选择部门的机会。应聘之初,我懵懵懂懂地选择了CBD,英才见面会之前在舆论的指引下略略地考虑了是否要改到MKT,然而我在英才见面会前一天就收到了CBD的面试通知,临时更改部门很有可能让我直接失去面试的机会,这在当时是无论如何不会选择尝试的巨大风险。  

次日就是我的一面。CBD北京地区进入一面的大概有250-300个人,大约5选1的比率。著名的宝洁八大问自然是准备的重点,之外我想,要让面试官在面我之后,把另外4个人否决掉,必须有些亮点。于是我别出心裁地把英才见面会时的一个小走神,改编成了自我介绍的开场白:  

“昨天英才见面会的时候,Steven告诉我们,消费者在购买商品的时候要经历两个真理时刻,选购商品是第一真理时刻,使用则是第二真理时刻。当时我就想,其实我们找工作,也有这两个真理时刻,面试就是我的第一真理时刻,我要在这个时刻展示我最重要的优点。(Blabla自我表扬一二三。)最后我想说,我希望在这个第一真理时刻,我能够说服您选择我,而如果将来有幸加入宝洁公司工作,我也相信,我会在第二真理时刻让您不后悔今天的选择。”  

我坚信这个花了心思的开场白颇为讨巧,面试官也的确心领神会地笑了。之后问了三个八大问中的问题,早有耳闻宝洁对细节锱铢必较,便早早把各种可能会被问及的细节都埋到了故事里。40分钟的面试,讲了三个胸有成竹的故事,酣畅淋漓。  

一面的结果拖了很久才发布,而且拖泥带水地通知了好几天。看到身边的人陆陆续续接到二笔通知,而我的手机还一直静悄悄,那一晚过得很暴躁。我壮烈地对室友说,如果真的没有通过,我也毫无怨言,这几乎是我发挥最好的一次面试(迄今我还是这么认为),我已经不能表现得更好了。  

当电话终于响起的时候,有点惊喜,也有点意料之中。二笔简单得异常,基本是人品笔,传说中的通过率是90%,而那被淘汰掉的10%,大概只是多错了一道题而已。  

二面我又被排在了第一天,就是那个疯狂的周末。我花了一天的时间,把那些已经讲得很熟练的故事又打磨了一遍,在脑中储藏好各种可能被询问的细节。面对三位女面官,我重复了之前用过的那个开场白,只是在最前面加了一句,“非常荣幸能够来到这里,站在离梦想最近的地方。”这一次面试已然抛开了八大问的框架,把她们感兴趣的任何问题翻了个底朝天,面官的态度也比一面tough很多,但那似乎只是装出来的压力。当我回答完所有行为问题的时候,三位面试官不约而同地轻松地笑了,问了我对location的喜好,一边问一边在纸上写最后的评价。她们那种轻松的笑给了我暧昧的信号,让我悄悄相信,这是一个正面的反馈。  

经过一面和二笔,留到二面的大约还有40-50人。最终北京地区发了14个offer,有趣的是,我面试的那个下午,包括我,连续地通过了4个同学。  

这个offer来得非常及时。感恩节那个周末,普华催着签offer letter,而签下去就要承担5000元的违约责任,我心知道自己是不会签普华的,但手里没有更好的offer也很难勇敢地冒险。那个下午,我面完某个小咨询坐地铁回学校,在地铁站的时候还打了电话给学长问要不要签普华,纠结不堪,当地铁临近海淀黄庄的时候,offer就如愿以偿地降临了。我欢快地向Vivian致谢,挂掉电话后真是激动难耐,颤抖着手群发了短信,“宝洁终于要我了!!!!!!!!”  

**百威英博**  

这是一个无心插柳柳成荫的故事,但却帮助我坚定了自己的选择。  

我是个滴酒不沾的孩子,客观上因为遗传性地肠胃不好,主观上也与成长经历有关。不仅自己不喝酒,也不太喜欢看别人喝酒。最初的最初,我是没有打算申请百威英博的,然而看着周围同学蜂拥而上,自己也不免心痒痒,想着就去凑个数吧。  

后来才知道,百威是目之所及面试轮数最多的公司:网申简历,网申测试,电话面试,群面,HR单面,Business Game(升级版群面),高管小组终面。  

网申的测试题侧重性格测试,也有少许的英文语法,但由于题目在网上满天飞,早已不是什么秘密。性格方面,传说中百威是aggressive的典型文化,所以靠着这个方向应该没错;语法题目寥寥无几,网申之前把答案都准备好即可。  

网申之后我的电话面试迟迟不来,我便以为再一次在简历关被鄙视了,因此还非常迷信地换了一个邮箱——那是一个为求职新注册的邮箱,当时只用它申请了Shell、德勤和百威,Shell和德勤都在简历关被拒。就在我完全忘记百威这码事、欢乐地用着新邮箱的时候,电面姗姗来迟,记得那是在奔波于两个面试之间的地铁上接到了电面预约电话,我无奈地预约在了面试之后,苦于手边没有电脑,也没有富余的准备时间,就在地铁上让晨颖帮我查了应届生上的电面面经。电面是外包给HR公司做的英语口语测试,带着陌生的区号从一个诡异的地方打来,信号极其恶劣,每个面试者用英语回答三个日常的问题,诸如喜欢的电影、喜欢的书之类的,也会有why ABInbev这种逃不过的“动机”问题。  

电面的时候出了一点状况,由于信号不好,我没有听清她的第二个问题,就凭自己的理解开始回答,结果说了两个角度的观点了,她才发现我文不对题,很不耐烦地重新问了一遍,大概由于浪费了时间,我对第三个问题的回答她根本没有听完就打断了。我因此对电面感觉非常不好,认为这个不耐烦的HR可能把我挂掉。然而事实证明她还是仁慈的,原谅了我没有听清问题的错误,让我进入了群面。  

群面的case年年类似,也已经在网上流传甚广,不过打酱油的我远没有当时其他的面试者准备充分,糊里糊涂地就去了。群面的分组颇费心思,每组的六个同学,非常精确地保持“两个商科、两个文科、两个理工科”的组合,而我们组的“两个商科”正是我和我的同学。讨论之中,其他四位同学充分地让我们发挥了专业知识的优势,不遗余力地给了我们俩极大的支持,同时也积极地贡献了他们的观点和创意,是我的群面经历中既友好又高效的一次teamwork。小组讨论之后,每个组到台上做英文的展示。最特别的环节是面试官在展示之后的提问,问题几乎无关case本身,都是对于团队合作情况的提问——谁是小组的leader,他是什么style的leader,你们是否喜欢他的style,你在小组中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其他人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记得当时问我的是,如果你自己拉一个team,里面需要一个marketing,一个sales,一个HR,你会挑哪三个同学。而这种犀利的提问风格,也保留到了后来的几轮面试中,我想这大概是很多人说百威aggressive的原因吧。  

群面的结果当晚通知,说是9点之前,还真就在8点45左右打来了。对于HR单面,当时的我真是心不在焉,因为当天正纠结着宝洁和麦肯锡笔试的冲突,单面期间宝洁的HR两次打来电话,虽然按掉了却令我更加心神不宁。然而面试官却意外地丝毫没有在意我的不礼貌,对我的大部分回答表示了赞许。记得当时她问我,如果宝洁催着签offer了,百威还有最后一轮终面,我会如何选择。对于这种问题,我一向回答得很真诚,我说,我没有必要对您撒这个谎,说我一定会拒掉宝洁等百威终面,这也是不现实的,我只能说,我会在面试的过程中不断加深对每个公司的认识,最终选择最适合我的。(插嘴,很多同学对于这类问题很纠结,也有不少人秉持“正在面哪家,就说最想去这家”的原则,个人不太赞许,虚伪的谎话骗不过经验丰富的HR,而真诚有时反而能打动对方。)  

于是我就这样打着酱油进了Business Game的环节,继续打酱油。这个环节说起来实在太复杂,是一个豪华加强版的PK型群面,感兴趣的同学可以去网上看看全面的面经和讨论。我就站在自己的角度说说当时的事儿吧。这轮,我是切切实实打了酱油,一个屋子有4个组在相互竞争,每组7-8个人,而我简直觉得整个屋子里实力最强的面试者都被分在了我们组,整个过程下来都没说上几句话,最重要的贡献就是投出了一个“1点”(了解了游戏规则你就会知道“1点”有多么关键~),使我们组从第一轮起遥遥领先,最终拔得头筹。听说这一轮是8选2的比率,我算来算去自己都没有机会过关,于是默默地接受了“心不诚则不灵”的事实。  

完全出乎意料地,百威采取的是winner takes all的原则,作为获胜组,我们组有4位同学出了线,而我也幸运地成为了其中之一。酱油打到最后一轮的时候,我已经拿到了宝洁的offer,对快消业的面试便没有太多心理压力,只是抓住这个机会去上海玩了一天。终面在上海总部,全球和亚太的高管齐聚一堂,也充分显示了百威对这个管培生项目的重视。面试分两个room进行,每个room里5个面试官对6-7个面试者,不是群面,有时针对个别同学问问题,有时让大家回答同一个问题,有时让你评价别人的回答,总之变化多端。  

我能最终把这瓶酱油打满封口,要感谢一起面试的同学对我的鼎力支持。当时亚太区的CEO亲自给了我们一个case,说是给我们每人500万(50万?),在两年之内自由投资,两年后他回来看我们谁挣得多,基于这个背景,要求每个人想一个商业计划。每个人都陈述过自己的计划以后,面试官要求大家在其他人的计划选出一个最好的,没想到大家齐刷刷地把票投给了我,其中一个男生尤其给力,当面试官问他为什么选我的计划时,他说他认为重要的不是计划,而是执行计划的人。这听起来就像我跟他串通好了一般~有了这几个投票的支持,我对于面试结果也就充满信心了。  

坦白说,我在百威的这个管培生项目和宝洁的offer之间纠结了一阵子,最后心里的天平还是倒向了后者。但百威的面试官在整个过程中对打酱油的我表示了溢于言表的喜爱,这本身触动了我,它让我相信也许我真的有这方面的天赋,那么也就不应该辜负。  

**欧莱雅**  

虽然面试开始得极晚,但这个在道上有着很多传闻的公司,无论如何都要去体验一番。  

其中一个经典的传说就是,“一面看长相,二面看父母”。这前半句让我翘掉了强生的面试,非常仔细地化了面试以来最认真的一个妆。大概这幅妆容太大程度掩盖了我的真实面貌,我不仅顺利通过了这次群面,还在地铁上被搭讪了,囧了个囧……  

群面有个比较特别的环节,就是在自我介绍的阶段,每个人需要抽一张小卡片,把对卡片上的问题的回答融入自我介绍中,记得我当时抽到的卡片是“大学期间最遗憾的一件事”,其他卡片还有“最骄傲的一件事”“最喜欢的课程”之类。之后就是分小组讨论,讨论话题也是抽卡片决定的,当时我们的case是为Vichy在中国选一个代言人,我们心有灵犀地在一开始选择了王珞丹,深入讨论却稍显混乱,不过这个混乱的群面不是看长相么……表现什么的,也就不那么重要了。  

“二面看父母”的说法,我到了亲自体验的时候才知道了内涵,并不是看你的父母有多么有钱有势,而是超出其它公司地,关注你们家的生活方式、你的成长经历、你和父母的关系,等等,基本上是在合理、客观的范围内,没有“你爸是不是李刚”的意味。这一面我表现得相当不理想,主要原因是没有给自己戴上marketing的面具,迷迷糊糊地停在财务的频道没调整过来,几次回答都被面试官狠狠地challenge,最后她决定把我从marketing调整到financial control。  

终面的通知来得太晚,我也早已许身宝洁,于是婉然拒绝。后来听说了关于这个公司的更多传言,也就慢慢地没有兴趣了,这不是一句背后的坏话,只是我和它不合适——让我每天化那么仔细的妆,恐怕做不到。  

----------------------------------------------------------------------------------------  

最后说两句对快消业的整体感触。  

首先,这真的是唯一一个没有学校歧视、学历歧视、性别歧视的行业,招聘流程公平公正,而且设计得匠心独运,因此,每个人都值得去试一试。但与此同时,这个行业最大的歧视是文化歧视,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非常强的文化,HR也往往一眼辨别出你是不是他们的人,是不是他们的范儿,所以莫名其妙地被鄙视,不必太郁闷,这正是传说中的气场不合。  

另外,还是那句话,就像不要迷信咨询一样,不要迷信快消行业。我非常清醒地认为,自己最终选择的是那家公司,而不是这个行业。  

【第5篇】独门秘籍——面试中的细节  

讲完了所有的公司和行业,在最后分享给大家我在面试过程中积累的一些很微小的细节。  

可以肯定地说,它们不会直接决定任何一个面试者的成败,但如果可以,为什么不试着让你的面试更加完美呢?  

一、着装(仅限女生)  

1、衣装  

准备一套标准的西服对于投行、咨询、外资银行、会计师事务所这类专业服务的公司,是必不可少的,而黑色西服最好搭配洗得非常干净的白衬衫(见过搭配黑衬衫的,也很好看哦~),总之对于这些地方,自由发挥的余地最好局限在黑白两色之内。  

但对于快消、IT或文化比较活跃的industry,黑白衣装反而会显得你有些过于死板,让人怀疑你的创造力。我个人选择了仅仅将白衬衫更换成紫红色的衬衫,也见过很多同学直接不穿正装,转投business casual风格,或直接穿一套精致的休闲装。  

关于衬衫要不要塞到裤子里,没有唯一正确的答案,只要看起来整洁就行。袖口露出一点衬衫,我个人觉得会更精神和协调~  

2、鞋子  

很多同学选择穿着休闲鞋挤地铁,到了面试地点再换成职业的高跟鞋,这是一个不错的方法。我比较幸运地买到了一双很好走路的黑色小高跟,其好走路的关键在于鞋口是一圈松紧带(不知道这么描述是不是清楚……就是那种摆在柜台上会缩起来的鞋),这样就避免了一般高跟鞋不跟脚的缺陷,快步行走毫无负担~  

3、化妆  

这个问题比较见仁见智,总体来说,大家一般都赞同“化妆面试是礼貌的表现”,所以化一点淡妆应该是不会错的。我自己的状况是,谜尚的BB霜(感谢韩尔同学友情支持)+姬芮的粉饼(这一款貌似不算很有名,价格也很便宜,可能是适合我吧)+Benefit蒲公英粉(最给力的一招,黯淡气色马上扫光)+Benefit Boi-ing遮瑕膏(遮掉黑眼圈和痘痕)+某唇彩(经常变换),以上步骤只需要5分钟就能搞定,如果当天气色特别不好,会再画一下眼线,所以最多用15分钟时间完成护肤+淡妆。于是能够看得出来,我个人化妆的目的纯粹是遮盖晚睡晚起的不良后果,没有其它复杂的居心……  

如果是一整天的面试,我会带着粉饼、蒲公英粉和唇彩,中午的时候补一小下。  

4、包包  

面试时候你需要的包只有一个最关键的要求,那就是A4的简历放在里面不会弄折弄皱。Business feeling不是必要条件,当然一个很雷很潮的包也许会给面试官留下特殊的印象,就看他(她)喜欢不喜欢了。  

二、面试前的准备  

1、简历  

我后来才发现,那张把内容缩在一页A4里的简历,最大的用途并不是“投出去”,而是在面试的时候带给面试官。为避免出现让面试官share简历的状况,每次面试最好带够5份以上的简历,中英文各一页。  

简历的打印,大概没有我想象地那么重要,但我总是去学校里最高档的文印店——逸夫楼那个理教文印室,用100克的纸打印,一张5毛。去打印店时务必同时带上doc格式和pdf格式两个版本,如果临时发现有什么错误可以马上在doc里面改正,一般情况下打印pdf能够保证你辛苦调整的格式不会走样儿。  

2、杂七杂八  

纸巾,为了防止你在途中被蹭脏衣服;水,为了避免路途颠簸漫长公司又不给水喝;纸和笔,为了避免面试中需要做笔记而公司什么也不给你;可以计时的手表,难道你不觉得群面时的timer是一个不错的角色么;成绩单复印件、一寸证件照,有些公司会毫无征兆地突然向你索要;计算器,如果突然来个笔试你就能凌驾于那些苦苦笔算的同学之上了。恩,应该没了吧……都带好了就可以欢欢喜喜去面试了~  

三、群面中的细节  

1、提前到达熟悉队友  

遇到群面,我会尽量提早15-20分钟到达。这样能够和面试中的队友相互熟悉,在闲聊中了解大家的状况。这说起来有点功利,但最后的结果往往是为你留下很好的朋友哦~  

2、选择优势座位  

当群面人数达到6个以上的时候,座位的选择能够决定你是不是说得上话……首选是坐在靠中间的位置,次选是坐在离面试官近的位置,前者可能能够让你引导大家的观点,后者至少能让面试官听到你的观点。当然,如果位置是事先固定好的,你又刚巧在边边,那就看你的实力了!  

3、正反两面的名字牌  

群面的开始,一般都会给大家一张白纸,让大家折成三折,放在面前成为名字牌。这时,你一定要抓起颜色最清晰(黑色、深蓝色,最差也要是深绿色、深红色)的马克笔,在名字牌的正反两面,注意是正反两面,尽可能大地,注意是尽可能大地,尽可能正楷地,注意是尽可能正楷地,写上你的名字。  

为什么是正反两面呢,一面是给面试官看的,另一面是给其他群面同学看的呀,群面中无论是你能叫上别人的名字还是别人能记住你的名字,都是小小的加分项哦。  

4、自我介绍做笔记  

即便提前到达,你也很难记住大家的名字,于是当你身边的同学没有像你一般把名字写在名字牌的背面的时候,做笔记就很重要了。别人在自我介绍的时候,顺时针编个号,记下每个人的名字和关键信息(主要记他的擅长,这样能够在后面的讨论中让他发挥出来),当你能够很自然地说出或者运用这些信息的时候,面试官会认为你的团队合作能力,至少是意识,很强。  

5、离开时整理残局  

群面之后,场面总是异常混乱,纸、笔、水杯散乱一桌,白板上写满字,椅子也被拖得七零八落。这时候应该晚一两分钟离开,帮面试官把桌上的垃圾收拾走,擦掉白板上的字,并把椅子放回原处。最后礼貌地向面试官告别。相信当你已经被fail掉的时候,这些举动没有用处,但当面试官看上你的时候,这会让他(她)更坚定地把你写在pass的名单上。  

四、单面中的细节  

1、把简历放在最好拿到的地方  

一般单面的第一件事就是递简历给面试官啦,如果磨磨蹭蹭掏不出来很影响第一印象。所以在进门之前,一定把简历放在马上可以拿到的地方。  

2、减少手势  

在presentation中手势是很有帮助的表达方式,但面试中似乎并不这么绝对。过多地使用手势可能会分散面试官的注意力,而不是像你想象的那样加强理解,所以保险起见,还是尽量控制你的手势吧。  

3、进门敲门,离开关门  

这是很基本的礼貌,但面试时因为紧张很可能会忘记,所以把它当做重要的一条细节记住吧。  

4、横置草稿纸  

面咨询的必备一步。做case的时候把草稿纸横置,能充分显示你是一个老手——咨询公司的人一般都有这种习惯,横着用任何一张A4纸,因为这样长得像slide。  

5、带走一次性纸杯  

很多面试官会在面试的开始客气地给你倒一杯水,但你懂的,面试过程中,你很难停下来说,等一下,我喝口水。即便这杯水你从来没碰过,也不要把它留在办公室里就走人,礼貌地在临走前喝一口,然后带走,自己扔掉。  

目前就想到这么多了,想起来再补充吧。  

【第6篇】最后的选择  

风云波折四个月之后,我没有太多犹豫地,去学工领了三方,把它寄给宝洁。  

每天早上充满期待地check邮箱的习惯,每次听到电话响起就激动不已的条件反射,突然地,变成一种遥远的心绪;熟练地穿上正装、化上妆容,踏着小高跟走向东南门,这曾经连贯得不能再连贯的动作,突然地,变成一种深埋在心底的意象。  

也纠结徘徊过,也反复质疑过,最后给自己的理由是,我放不下它。  

宝洁看过了上千名候选人,其间能人无数,然而最后选中我们14个,我相信绝不是因为我们是最优秀的,而是因为他们认为,我们是最适合的和最胜任的;而作为一名应聘者,我也看过了数十家公司,其间千秋各有,然而最终我发自内心欣赏和认同的公司,寥寥无多。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双向选择吧。  

选工作,有很多很多因素需要考虑,但最后说服自己并让自己足够坚定的,一条理由就足矣。  

【致谢】  

在此,我不仅应该记录下这些或者欢乐或者心酸的故事,也应该记录下那些给我力量给我帮助的人们。  

谢谢爸爸妈妈一路支持着我任何的尝试和选择。  

谢谢徐小思,洪小颖在我孤独落寞的夜晚,用视频窗口里温暖的笑容拯救我。  

谢谢杨小菁,方小芳每天听我唠叨纠结,以及在我需要人品的时候慷慨相借。  

谢谢小露,小瑜在每一次面试归来后与我分享点滴的欢喜忧愁,在每一个选择面前与我探讨利害优劣。  

谢谢超琼,绒绒,陈默,钱璐,那些相互鼓舞的长谈,是这段时间里最放松的时刻,也是我最珍贵的财富。  

谢谢巩老师,盛虎哥哥,朱茳,玉平,我们共事虽短,情意绵长。  

谢谢陈亮哥哥一路的指引和陪伴,相约的两年后卷土重来,愿届时勿相忘。  

以及,谢谢每一个支持我这篇超长面经的,或者相熟,或者不相识的朋友。  

-----------------------------------------------------------------------------------------------  

这并不是一个结束,恰是一个开始。  

坚强地走下去,不预料任何结果,应该,会有新的惊喜。  

  

附:求职流水日记账  

10月21日,广东移动笔试  

10月22日,收到宝洁一面通知,摩立特pre-talk通知  

10月23日,摩立特pretalk悲剧……  

10月24日,宝洁英才见面会  

10月25日,宝洁一面,百威英博电面  

10月26日,埃克森美孚电面,收到普华笔试通知  

10月27日,SK一对一面谈,收到RB pretalk通知  

10月28日,广东移动一面二面  

10月29日,广东移动终面  

10月30日,普华笔试,RB pretalk  

10月31日,箭牌笔试  

11月1日,KPMG一面,百威一面,收到二面通知  

11月2日,大众笔试,毕博4.5小时群面  

11月3日,大众群面,收到麦肯锡笔试通知,KP par面通知  

11月4日,KP par面  

11月5日,百威单面  

11月6日,宝洁二笔,BCG pretalk  

11月7日,强生笔试  

11月8日,麦肯锡笔试,电面;普华群面,manager面  

11月9日,收到科尔尼pretalk通知,麦肯锡面试通知  

11月12日,宝洁终面  

11月13日,沃尔沃笔试,科尔尼pretalk,麦肯锡一面  

11月14日,麦肯锡二面,BCG一面  

11月16日,英孚career talk  

11月17日,法兴笔试,百威Business Game  

11月18日,毕博二面,英孚群面  

11月20日,大众HR面  

11月22日,毕博再次二面  

11月23日,普华par面,锐思锐拓一面  

11月24日,光华招聘会  

11月25日,施耐德群面  

11月26日,锐思锐拓二面,终面  

11月28日,SK笔试  

11月29日,欧莱雅一面  

11月30日,欧莱雅二面,埃森哲群面  

12月2日,花旗笔试  

12月3日,汇丰HR面  

12月4日,翰威特笔试  

12月9日,百威终面,英孚终面  

12月10日,SK面试  

12月20日,花旗群面  

12月23日,埃森哲单面

评分

4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4-11-5 23:2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