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25866|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2009-2010,一个国际贸易研究生的求职全纪录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68

积分

职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6-24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题记:延续一年的求职行将结束,有小小成功的喜悦和经验,也有失意的痛苦和教训,写点东西,为后来人提供帮助,为自己留点纪念。
一、KPMG
2009年的求职之路应该是开始于参加KPMG的宣讲会。说实话,在参加毕马威宣讲之前,自己仅仅知道好像有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说,而四大里面仅仅听说过毕马威和普华,另外两个还真不知道是什么,对会计行业基础知识的匮乏,仿佛就注定了KPMG求职必然是失败之旅。参加宣讲会之前,用同宿舍的哥们的话说就是“调整一下状态,正式拉开求职之旅的序幕”。KPMG 的宣讲搞的是相当正式,参加的公司员工各个都非常职业,无论是着装还是谈吐、举止,都给人非常专业的感觉,再加上HR姐姐的讲述,突然间就有了一种想进去的渴望。按照K的要求,从网申开始,一步步的开始了向K的进发。外企的网申相当繁琐,而且是全英文的,足足耗费了我两个小时的时间,好在网申通过,给了笔试的机会。当时正在全力以赴的准备国考,因此也没有时间看所谓SHL的试题,仅仅在考试的前一天,复印了同学的一份样题,看来看。说实话,KPMG 的笔试并不难,一部分是经典的24题,SHL样式,全英文,只要您英语不是很差,应该问题不大,第二部分是资料分析,汉语版,与国考的资料分析难度相当,题量稍大,大部分同学做不完,我也没做完,但HR姐姐说了,大家不要紧张,把你会做的尽量做好就行了。笔试的经验是一定要带一个你自己习惯的计算器,这是节约时间最好的办法。我就是因为计算器不习惯,废了不少时间。
笔试结束后,同宿舍的三个哥们都获得了面试的机会。在我当时看来,K是在是有些高不可攀,自己应该没什么机会,而且有人说面试什么都不用准备,就是聊聊天,于是乎,我就一裸到底的去面试了。面试官事一个刚刚升任经理的年轻人,年龄估计跟我差不多。看的出,该经历对于面试相当重视,做了充足的功课。开始几道题还可以,无非是介绍一下自己,学科专业、兴趣爱好等等。紧接着的一道题让我终生难忘“假设今天是你女朋友的生日,马上就五点半了,但你手头还有一些复印的工作没做完,这时候你怎么办”,当时我脑子迅速的运转了一下,众所周知,四大工作压力大,需要经常加班,这难道是在考验我?我回答:“我会把工作做完在回家,我不想因为自己的私事耽误工作”,经理的反应让我心凉了半截“如果我是您,我会告诉我的经理,你再找别人做吧,今天对我来说很重要。我们公司要找的是一个懂得工作和生活的人,而不是一个只知道工作的工作狂。”靠,当时我的感觉不禁令我想到了一句经典的脏话“当BIAOZI还要立牌坊”。如果说这个问题有些出乎意料,那接下来的问题就全是个人准备不足了“告诉我审计是什么?你对审计了解多少”,我作为一个申了审计值职位的求职者,对这一问题竟然一无所知,实在是比较悲哀啊。那结果可想而知,用经理的话说“你得给我一个录用你的理由啊”。
就这样,我的KPMG之旅也就在得到了一个K字样的钥匙环之后结束了。我把失败的经验归结为三条:
1.        不要把外企看的太神圣,太遥不可及,有时候你去试试,就会发现其实进外企真的没有传说中的那么难。
2.        好好准备面试,上网查查资料,做做功课,把你能收集到的信息都看一下,绝对有用。
3.        一定要对外企的文化有所了解,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立牌坊的” 癖好。
二、外贸公司
专业是国际贸易,再加上当时也没找到合适的银行,优点病急乱投医的感觉。从学院网站上看到一家注册于香港的,主要从事矿石生意的外贸公司,就抱着试试看的态度投了一份简历,因为当时的我的确需要一个OFFER,同宿舍三个人,已经有两个拿到了OFFER,压力还是有的。
接到面试的电话,一身正装的感到公司面试,进门一看,五个参加面试的同学,四个是我们班的,只有一个外校的。公司比较小,写字间也不是太豪华,与自己当初的期望值相差比较大,想进的欲望也就没那么强烈了。但来都来了,怎么也得把过场走完吧。比较意外的是公司虽小,但也安排了笔试的环节。看来大学生就业形势真是不容乐观啊。只有十几个人的外贸公司,找一个做信用证的业务员,还是从成堆的硕士生简历中“遴选”出五个人参加笔试。题目不难,基本上是三部分,一部分有脑筋急转弯,类似于公务员的行测,一部分是国贸基础知识,由于近年来一直在夜大讲国贸理论与实务,这部分占了不少的便宜。第三部分比较奇怪,“谈谈对儒家文化的看法”。后来才知道,老板是山东人,山大金融毕业的硕士,非常推崇儒家文化。笔试完了接着面试,问了N多的问题,老总、副总、业务员、办公司主任都参加了面试,面试官好像比考生还多。公司小的好处是基本上人人都有“职称”。折腾了一下午,出来的时候已经是六点多了,回来的路上已经基本上决定不会再来了。第二天一早接到电话,说通过了面试,老总希望再去谈谈实习的事宜。虽然决定自己不会签这么一家小公司,但出于礼貌,或者是给自己留条后路的原因,我还是去了。看得出,老总和副总的修养还是很高的。我也开门见山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还不想这么早的签协议,还想试试其他的机会。也许是自己的坦诚打动了老板,他答应我到明年三月再说,如果什么时候想去上班,随时可以打电话,在这个竞争如此激烈的时代,能够听到雇主这样的话语,说实在的,我也有几分感动。
三、国考
从外贸公司回来,继续投入到紧张的国考复 ** 去。对于国考的准备,几乎可以和当年的考研相提并论了。虽然明知道,希望渺茫,但依然有一种飞蛾扑火的劲头。现在想来,虽然国考“顺理成章”的又一次死在申论上,但半年的准备,尤其是行测的准备,对后来的银行开始绝对是很有帮助的。公务员考试的经验没有,有的全是教训,呵呵。这里就不多说了。至此,求职之旅一直是处在坎坷之中,真正有所转机也是在国考成绩公布后的当天。这也应了一句老话“否极泰来”
,真是跌倒谷底,必须反弹了。反弹迹象之一:中行笔试顺利通过。迹象之二:民生面试通过,让去实习。
四、关于民生
   虽然中行笔试通过,但毕竟还没面试,而且青岛中行的竞争之激烈早有耳闻,因此,还是决定不能放弃民生。第二天一早如约来到青岛民生实习。民生能给实习的机会,说实话,四非常意外的。因为,民生的面试是我所有参加过的面试中最为简单的一个,15个同学一组,和大多数同学一样,我只是做了一下自我介绍,连一个问题都没有。同组同学中,只有一位父亲是某国企财务部长,母亲是机关会计的女同学引起了行长的兴趣。面试完,大多数同学以为,我们应该没什么希望了。所以,能去民生实在是意料之外的事。
   外界对于民生的传闻,多少有些偏颇,在这里有必要为民生正一下名,虽然我只在民生呆了一个多月。在民生的一个月里,虽然比较累,天天加班,但我发现民生的员工对于加班还是比较自觉的,几乎没有听到什么怨言,这也许就是源于民生比较好的激励制度,个个工作都很忙,但很有激情。我所在的资产监控部在别的银行应该是资产监控、法律合规和贷款审批三个部门,但在民生,就只有八个人,工作压力可想而知。老总连自己的一间办公司都没有,一个刚刚跳槽来的副总,据说前几个月竟然连自己的一张办公桌也没有,这在别的银行,尤其是四大行应该是绝对不可能的。就是在如此艰苦的工作环境中,民生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其中的原因的确值得人们去思考。
   民生发展较快,缺人是不可避免的,以至于像我们这些还没签协议的实习生都获得了很多接触核心业务的机会,甚至独自去支行取重要的凭证,核保等等,这在别的大银行应该也是不可能的事,虽然有些不合规,但对于实习生来说,如果想短期学到点东西,建议您去股份制银行。
对于民生不好的印象主要有:
1.        员工素质参差不齐
2.        对实习生待遇不予考虑,不够人性化
3.        培训体系不完善
五、中国银行
   实话实说,自己对于中行还是比较渴望的,从校园宣讲会上得知中行山东省分行此次全省将招1000名左右的应届生的时候,我就对中行充满了敬意,如果各家银行都能向中行学习,那同学们找工作就不用这么费劲了不是,当然,我自己也知道这是不可能的,呵呵。
正规的银行招聘都是从网申开始,在我印象中,这几大行的网申都是中文的,并不算太复杂。据一个很有网申经验的同学说,网申比较可行的经验就是在职位发布的第一时间开始申,最好是前几个,可能是能留个好印象,这个经验我没有实践过,不知道是不是真的管用。幸运的是,所有申中行的海大毕业生基本上都给了笔试的机会。这可能也跟中行和海大的业务关系有关吧,正如我们全班申青岛农行的好像一个没有过一样,不经意间成了“斗争”的牺牲品,直到现在我一直认为,农行据招海大学生(特殊情况的除外)是不理智的,不敢说海大学生比青岛其他高校学生强多少,但整体水平绝对不会比他们差。
笔试安排在青岛大学,全国统一时间的电子化考试,我所在的机房设施比较陈旧,依然是CRT显示器,屏幕还有些闪烁,但这些都必须忍着,这么多考生不可能为你耽误时间去换地方啊。笔试基本上分为三部分,而且是分段计时,第一部分是英语,难度和考研英语差不多,据说还有08年的真题,对于我们这些放了3年的同学来说,的确有些难度。乃至于一出考场,很多同学就有些崩溃了,网上诸如“火星题”的帖子也是满天飞啊。第二部分是公务员的行测,大部分同学都准备过国考,这部分应该都不算困难。第三部分是所谓的专业知识,考试之前我复习过西方经济学,金融学,国际金融,基础会计,还做了N多的练习题,但考试的时候好像帮助不是特别大,一是很多金融知识没有复习到,二是还掺杂了很多其他专业的知识,如人力资源管理,劳动法等等,挺杂。
笔试结束后就是漫长的等待,那时候最盼望的就是收到95566的短信通知,好在当时还在民生实习,有点事干着总比干等要强很多。面试当天,一身正装赶到中行,当时可能是第一次到中行山分的大楼,豪华气派的装修跟民生对比实在是有些明显,当时渴望留在中行的念头那真是油然而生啊,虽然我自己也知道仅仅以办公环境作为工作取舍的要件是不明智的,但中行的氛围的确是比较难以抗拒的。从网申到笔试,再到面试,中行的招聘至始至终都体现着公平、公开和公正,队友一个企业来说,能做到这样实在是难能可贵的了。尽管面试之前已经听说进入面试的不仅有清华、人大、厦大、南开的诸多名校强人,还有不少海归,但一进门400多人“挤挤一堂”的场面还是挺震撼的。我是小组4号,上午最后一个组。面试采用的无领导小组讨论的形式,我们组的话题是“电影阿凡达中有一个潘多拉星球,上面好像有种矿石,如果开采的话,就会造成污染,但不开采就会使所有的居民在贫困线上挣扎”,先是每个人独立思考3分钟,然后自由发言。3分钟一过,立马就有一男同学率先发言,此人表情相当激动,自由发言并没有别人跟他辩论,但他仍然是一副咄咄逼人的架势,脸红脖子粗,呵呵。接下来,又有几个同学各自表述了观点,我依然是第4个发言,和我的号码一样。接下来的讨论中,大家的观点比较同意,就是适度开发,但大家可能都想表现一下自己,纷纷抢着别人的话头,或者别人一发言,立马起来反驳一气,一时间场面十分混乱,这时候我就发现机会来了,是时候展示一下自己了,不然可就没机会了。我发言是就给了大家一个建议,给大家你定了一个讨论提纲,每一步干什么都说的清清楚楚,提纲的出现迅速平息了争论,也将很多跑题的同学拉了回来,很快就得出了一致的结论,无非是按照最简单的模式:原则—目标—存在问题——措施建议。这也就是说,我在没有很别人发生直接的言语冲突的情况下已经充当了小组讨论的“领导者”,这也比较符合我一贯的风格。时间马上就要到了,这时候我心里已经比较踏实了,我已经比较圆满的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如果不出意外的话,我应该就是最后总结发言的人。可就在这时候,意外发生了,在讨论阶段一句话没说的1号同学站起来说道:“我看时间差不多了,我提议让2号同学总最后的总结发言”,话音刚落,2号同学马上站起来开始了所谓的总结。结果她根本没有很好的领会我们讨论提纲的层次,或者在刚才我们讨论的时候,她心思已经全在如何总结上了,本来很好的一个讨论最后在她结结巴巴,语无伦次中的总结中,不欢而散了。1号“自杀式”的建议和2号的总结引起了劝阻同学的不满,因为总结不好会直接影响全组同学的成绩。接下来是单独谈话,有的小组是结构化面试,也就是类似于公务员的面试,但我们可能是因为太晚了(这时已经是中午一点了),只问了一个问题,“你对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评价”,我还是首先说了一些客套话,诸如感谢各位评委了,辛苦了之类的,然后就客观评价了一下自己的优缺点。
体检的时候,我仔细“搜索”了一下,我们小组的1号2号两位同学应该是都被拿下了,看来评委的眼睛还是可以的,反而另一位来自山大的女生至始至终话语不多的女生被录取了。
在中行电子银行部的实习,只干了一件事,就是扫描,整理网银档案,好在在我决定离开的时候,部门主管安排了一次小型的培训,呵呵,在这里既不说什么了,谢谢部门所有的人,以及在民生和中行的两任“战友”_XL同学。
六、选调生
   说到选调,里面真是有着曲折离奇的故事。一直以来都没有想过要离开青岛。所有的工作都是在青岛找的。选调报名的时候,好像也是国考成绩出来没多长时间,心情属于比较低落的时候。本来第一次报名,也是报的青岛,在审核还没有通过的时候,老爹的一个电话彻底改变了我的人生轨迹。犹犹豫豫之中我把青岛改成了泰安,毕竟当时开来,青岛竞争太激烈了。说实话,当时我并没有想过要回家,从上大学开始我就没有想过要回去工作。只是人经历了太多的打击和失意的时候迫切的想证明一下自己。而且,当时还有一种侥幸心理,毕竟选调也不是你想去就能去的,自己一天不看,笔试也未必能过。报名之后,应该就是在中行开始实习的时候了,直到考试的前一天,我才向行里请假,下午的慢车,赶到济南大学的时候已经是晚上7点多了。到了地方才发现,找一家小旅馆是如此的困难。走了大约两站地,才在一家澡堂的二楼找到了一个小房间。设施之简陋就不用细说了。一天没吃饭,找了个路边店,要了一份炒羊肚,两瓶趵突泉,俩火烧祭了祭五脏庙。回去一脚睡到大天亮。选调的笔试题与国考相比明显简单了不少,行测申论一张卷,行测常识题比较多占了40%,如果稍微准备一下姜省长的政府工作报告的话应该没什么问题。申论也是选题基层工作,跟选调生将来的工作状态比较相关。总体来说,不难,不然也就没有我以后的面试了,呵呵
对于面试,我本来也不想去参加了,迫于老姐的压力,最后还是去了,从笔试通过的那一刻,我发现已经不是我自己在找工作了,自己也不能控制自己了。接下来的面试就和公务员面试程序一样了,没什么好说的,对于将来有兴趣参加的同学我倒是有几点建议:
1.千万别紧张,有很多同学就是因为过于紧张,乃至于说错话,甚至进门之后就不知道该站在什么地方了。
2.能说的话,尽量多说一些,充分的展示一下你自己的口才,这是公务员必备的基本技能。
3.如果你报名参加了培训班,面试礼仪可以学,那些套话适可而止就可以了,听说现在已经开始反培训了。
在即将毕业离校的时候,终于尘埃落定了,最后的工作与自己预期的目标仍然有差距,甚至可以说完全的背离了自己的初衷,这也许真的就是自己的命吧,冥冥之中已经为你安排好了,只是你自己必须经过痛苦的煎熬和磨练才能看到最终的结果,而上帝就在上面一边看还一边笑着,呵呵。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68

积分

职员

2
发表于 2010-11-21 16:24 |显示全部楼层
时光荏苒,转眼间工作已经三个月了,今天忽然又来到应届生论坛,想看一看自己的帖子,没想到还有这么多人看过,很感动,无奈工作时间紧张 ,一直没有回复。本人最终悬着了选调,放弃了中行,也算是综合考虑各方压力了吧。现在想说的是,目前的工作状态还可以,基层(市区街道办事处)的条件并没有想象中的差,如果大家想从政的话,选调也还是不失为一种路子。澄清一下,山东省的选调生的确就是公务员,列行政编的。所以说,大家不用有顾忌,不好的一点是,既然是公务员,就要有一年的试用期,泰安这边的工资,也就1850左右,加上各单位自己的补助,能在两千左右,刚刚够花吧。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22 17:43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