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谁是谁的垃圾猫
就像处理感情的方式大不一样,男人和女人,处理职场压力的方法也不一样,男人用的多是“跳出来”的方法,打高尔夫,喝酒,唱歌,用与工作毫无关联性的渠道减压;女人则相反,执着于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不放,用的是“钻进去”的方法,再加上充分的发泄和倾诉来实施减压。
中世纪的时候,年轻女人们面对感情、家庭问题时,往往有闺中密友或随身女侍作为倾诉对象,到年老时也会养一只猫,天天抱在怀里,把郁闷、委屈,还有家长里短的垃圾信息统统灌输给这个女友或这只猫。于是这种倾诉的对象,在西方戏剧里,被称为“垃圾猫”。今天的职场女性,跟中世纪穿鲸骨裙撑的女人们相比,服装变了,角色变了,做派变了,百年来没变的,是每每遇到问题时,还是需要一只随时接受倾诉的垃圾猫。
有科学家说,女人之所以比男人长寿,也更少抑郁症,原因是女人有根多的方式发泄不满或不快,这些方式,包括哭泣和倾诉,化学分析表明眼泪里有体内排出的毒素,而同理可证,把心里的不满和郁闷一股脑儿倒给垃圾猫,无疑会对自己的情绪和健康有莫大的帮助。现代职场女性的垃圾猫,有老公,有同僚,也可能是下属。而职场的垃圾,就像现在大小城市所提倡的垃圾分类方法一样,也可以分为以下几种:
1.生活垃圾。职场里的一次性的生活垃圾,无非是一些办公室里的鸡毛蒜皮,蜚短流长,像职员间的争宠吃醋,中层间的权利博弈等。倾倒的地点,往往是茶水间或是午饭桌上。倾倒的时间,则是被某人狐假虎威地威了一把以后,或是在电邮骂战中败下阵来的时候。是是非非在吃吃喝喝里马马虎虎地交换,由于这类垃圾的价值不高,说出来就好,所以这样的对话通常是各说各的。也有少量的随声附和,但话语总是擦肩而过,并没有实质的交流,大家互为垃圾猫。
2.可回收垃圾。与同僚的矛盾,或是为抢夺资源,功劳或职位时争取战略联盟所做的倾诉属于可回收垃圾,内容往往包括对共同敌人的抨击,和对共同利益的阐述和强调。这类垃圾因为可以再次利用而显得更有价值,倒垃圾者随时可能反过来充当对方的垃圾猫。与此同时,某些垃圾里的信息被篡改,节选,断章取义的可能性也大大地存在。切记,职场上没有永远的朋友,也没有永远的敌人,有的只是利益的争夺。一旦情况发生变化,盟友可以变成敌人。而这个时候,几个月前对当时的盟友垃圾猫所倾倒的垃圾——对某人的攻击或自己的某件秘密,可以很容易地被再利用,变为此刻的敌方手中的把柄,所以情绪化的粉领们在选择自己的垃圾猫或垃圾时需要格外谨慎。莱温斯基对女友的电话倾诉最终变成这一世纪丑闻的导火线便是前车之鉴。
3.危险垃圾。像废旧电池接触火就会爆炸一样,某些倾诉,会在某一时刻爆出巨大的杀伤力,而现代科技和信息的无孔不入,更是为这些爆炸创造了无限可能性。新闻爆出前世界银行的某高层与女下属有染而被迫辞职,据说证据就来源于该女下属所发的一封私人邮件。那邮件被妒忌的老婆所掌握并写信告发给了总统!
李安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断臂山。在职场压力巨大的今天,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垃圾猫,每个人都需要有自己的垃圾猫。跨国公司总是给有潜力的年轻管理者设立“Mentor”(导师),名义上是对年轻管理者“传道,授业,解惑”,实际上就是一位专职垃圾猫,接受并解决他们日常的职场垃圾。
而我,作为职场女性,除了适时地倾诉以外,写点儿东西也是我的减压方法,所以,此刻,正在读这篇小文的诸位,对不起,你们也无意间充当了我十分钟的临时垃圾猫……
蒙老外
-----------------------
某次在北京CBD的一个餐厅吃宵夜,隔壁是几个中国人和一大群老外。席间某画廊和餐厅联合,开始在餐厅中央推销起他们的所谓中国艺术品,只见几个穿旗袍的姑娘熟练地张开桌面大小的扇面,上面绘有红梅、牡丹等中国元素,在手持麦克风的介绍者发音不准但熟极而流的英文撺掇下,片刻间就有两个扇面成交,看着两个老外如获至宝地将“艺术品”珍而重之地包好,同桌的北京朋友评价道:“蒙老外的玩意儿。”
“蒙老外”一词,已经不知不觉从方言变成了全国通用语言,而蒙老外的行为或蒙老外的产品更是跟无孔不入的老外们一起,遍布了大江南北。以涉及的银码的不同,针对的老外的不同,我把它们分为小蒙,中蒙和大蒙。
“小蒙”的银码少则几十,多则上千,蒙的一般是初次来华的菜鸟老外,可以发生在任何旅游点,特点是国际化的沟通环境,英语,日语不绝于耳,数量词们和“very cheap”、“This is the last price for you”更是说得熟练之极。当然缺不了中国式的商品。在这些不同的景点,你总是可以看到大量设计雷同、制作粗糙的、“充满中国特色”的丝绸小包、靠垫或中式衣裙等。以前上海的襄阳路,北京的秀水街为其中代表,现在则散落在凡有老外出没的各个角落。一次在昆明跟一个酷爱淘古董的老美逛了市中心的古玩城,在偌大的数百间店的市场里转了一圈,淘宝老美对我说:简直太神奇了,这里没有一件真古董。看着明显从同一个工厂进货来做旧了的陶瓷,古剑和每个摊位几乎都有的欧米加老怀表,我无言以对。
“中蒙”涉及的银码从几百到几万不等,场所通常是专门针对老外而开的画廊或餐厅,画廊里摆的一般是所谓的有政治意象或明显中国面孔或标志物的画作。老外们逛到这里,往往在深刻体会到其中“无言的压抑”和精妙的暗示后,欣然掏钱买下。餐厅的装饰和环境则充分满足老外对中国的想象和猎奇心理,上海有英文叫“失落的天堂“的餐厅,周围是散发着云南香格里拉古朴气息的装修和摆设,上的是滇不滇、泰不泰的混搭滇菜,最后埋单,付的是可以去一趟云南的天价。北京则以某仿膳为龙头,餐厅里莺莺燕燕走来走去的侍者,俨然是清朝的格格们,吃的是所谓满汉大餐,在这里可以做一回皇帝。跟皇帝不同的是,最后还得自己掏钱买单,一张大单。以上种种,被蒙的老外都甘之若贻,趋之若鹜。
“大蒙”往往发生在生意场上,又以进入中国不久的国际公司为多,其关键词是“关系”,“面子”和“中国国情”。若干年前我在高露洁公司工作时,有国际广告公司前来提案,两小时的演讲里的第一页就是这三个词的中英文对照,二号的大字体显示其重要性,接下来的解说,大意就是在中国做生意,倘若没找到像该公司一样了解中国国情的团队帮助,搞不懂复杂的关系,没给某些人面子的话,就一定会死得很难看。从那时起,“这就是中国”就成了国际公司中国团队最好的挡箭牌,业绩不好可以用之,缺乏诚信可以用之,效率不高可以用之,贪污贿赂也可以用之。一次在听某荷兰啤酒公司CEO的演讲,有人问起演讲中提及该公司在中国市场的业绩为何在2002/2003年连续下滑,答案竟是受“美国轰炸大使馆事件的影响”,不知又是哪个天才中国通想出来的绝妙借口。
最近参加一个研讨会,与会的公关公司和几个国际品牌公关人员在提及中国市场最大的危机导火线时,不约而同地提到了“民族主义情绪”。中国消费者在这一点上敏感而脆弱,一旦有任何公关事件触及民族情感,马上可以群情激愤,口诛笔伐,把产品质量的问题、服务的问题、配方的问题、甚至语言的问题,分分钟上升到国家利益和民族自尊心的层面。我突然想到,也许是同一群人在从事蒙老外的行业,这是不是暗合了心理学里虐待狂往往也是受虐狂的理论?
只要我过得比你好
前些日子的媒体新闻里,两个小孩的出生和成长占据了娱乐版的大半。
布拉德•皮特和“古墓丽影”茱莉的第一个亲生baby,还没出世已经在《人物》上频频出现,。她的两个认养的少数族裔哥哥,和她甫一出生,其父母就慷慨解囊给当地医院的捐赠,顿时令媒体更为慷慨地将“全世界最美丽的家庭”的称号送上。
另一个是王菲和李亚鹏的小女儿, 不但吸引两岸三地媒体的热烈关注,网上发布的真照片假照片激烈争论,小孩的出生,更因王菲前夫窦唯的烧车事件从娱乐版跨到了社会版,更因小孩兔唇引发的慈善捐助而占据媒体大半年,风头一时无两。记得在香港,刚看完当地报纸痛斥窦唯变态,落魄兼且举止怪异,就看到美国的“大卫脱口秀“里,大卫正极尽讽刺之能事地挖苦布拉德•皮特前妻詹妮芙的新约会是做秀,连带问及”何谓最痛苦的分手“;这边是锦上添花一朵连着一朵,那边落井下石一颗大过一颗,真正是古今亦然,中外大同!
大机构今天面试,往往把激励和自我激励的能力列入考核范围,激励别人,用的多半是积极的方式,奖励啊,称赞啊什么的。说起自我激励,我的经验就是,激励的源泉往往来自被打击或被蔑视。记得中学时,促使我毅然放弃理科投考外语的,就是一句外语老师不经意的批评:“你的口音太Chinglish”。所以最好的自我激励就是磨练自己愈挫愈奋,屡败屡战的精神,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不但要迅速爬起,而且要更为迅速地化悲痛为力量,加倍努力,做得更好。
唐杜甫有诗云:“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新人笑旧人哭之事古已有之,只是时代发展到今天,旧人们幽居于空谷已是不能,不管是在球场和男友低调看球的詹妮芙,还是躲在家里写无字的音乐的窦唯,都掉入传媒的大网,无以遁形。一定有人(狗仔队或脱口秀主持或网民)能把你找出来,让你当众哭, 甚至惹你当众哭。所以不管是被夫婿轻薄或是被同事轻薄,你的反应,既不可以是愤而烧车,更不可以是怒而辞职。自我激励法则要求你做的就是退而结网。为爱你的人,为伤你的人,你要笑得更开心,你要过得比他好。因为对于当事人来说,被人羡慕比被人同情好得多。
有一个老段子说,寒冷的冬天,一只小鸟被冻僵了,从树上掉下来。有牛路过,拉粪其上,冰冻小鸟在热粪里苏醒,不禁高兴得唱起歌来。一只狐狸经过,听到歌声,遂翻开牛粪把小鸟吃了。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并不是每个往你身上拉粪的都是坏人;二、当你身处粪中(in deep shit)时,嘘,别出声……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