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cmn1986news 于 2009-9-25 17:49 编辑
昨天参加了毕马威上海职业展的倒数第二场,在下午两点至四点半。因为之前就在版内看过其他同学描述的expo的概况,所以觉得没什么新意了。正式开始前的宣传片为我们传达了不论你是何专业出身,你都有可能成为KPMG的一员,其中第一个案例就是一个学International Politics的小女生是如何将一个记者的梦想转化为在毕马威工作五年的现实的,最后的一句“Once a Journalist, Now a Audit of KPPMG" 还让我有点小振奋,后来主持人也告诉我们这次expo的同学中有80%都为非审计专业。接下来是由一位来自香港有着16年毕马威工作经验的Partner概述毕马威的总体情况,做的PPT中还引用了来自应届生求职网的数据——“Top 20 Employers in China(yingjiesheng_com 2009)”,呵呵,不知道为什么,我看到之后觉得很亲切呢,可能是每天在应届生上看资料日久生情了吧(顺便感谢一下网站上提供那么多丰富资料的同学们,让我受益匪浅)。
其他的就不多说了,记几个主要的问题吧。
1)关于招聘流程
网申地址:https://hr.kpmg.com.cn/AppForm/ApplicationForm/graduates/login.aspx
上海地区招聘人数:400-500人
网申注意事项(tips):Be yourself
All in English
Make same all information are correct
Job Location
Interview Location
上海地区截止日期:2009年10月11号
上海地区笔试通知:10月中、下旬(具体时间再等通知)
笔试题型:数理逻辑题和英语逻辑题
面试流程:第一轮,Manager Interview
第二轮,Partner Interview (30分钟)
(貌似去掉了群面,以presentation代替)
2)现场同学问的5个问题
Q:对于非会计专业的同学,毕马威最看重的是哪点?
A:(是香港的那个Partner回答的,很简短,原话我就不记得了,大致意思就是这样)我们最看重的是你是否有talant,是否smart,but the key is "How you can show it to us?"
Q:毕马威的企业文化与四大的其他三家相比,不同之处在什么地方?
A:(还是香港的回答)That's a easy question……(后面就主要说毕马威怎么样以人为本,关怀社会之类的,然后指指背后很阳光很灿烂巨幅照片试图提示我们,这个问题不用回答,地球人都知道,汗)
Q:(坐我前面一排有人站起来提问)我要问一个很现实的问题,如果通过了ACCA,毕马威可以为我免笔试吗?
A:这个问题我们之前研究过了,如果你网申通过的话,就可以免笔试。(注意哦,还是要网申的。)
Q:国内外的截止日期是一样的吗?
A:这是个很好的问题。海外的同学一年中都可以网申,每年7月之前截止。
Q:(关于毕马威公司薪资涨幅比较小的问题)
A:(香港的那位回答,极度简短)This is a difficult question……(后面的没听清楚,然后其他人也没有补充回答,呵呵,可能这个问题真的不好说吧)
3)有趣的问题
其间,一个Manager问台下的我们,有没有人知道KPMG为什么叫毕马威吗?
台下鸦雀无声。
我之前也想过这个问题,后来在论坛上看到了有个同学的解释——“P代表PEAT ,M代表marwick ,你把它连起来读,就是毕马威了!”
不过这个Manager还给了我们一个非常诙谐的解释——“毕(业)马(上就)威(风)”。呵呵,也合情合理,然后他还不失时机地告诉我们“be proud, be KPMG!”
最后,记一下关于面试的某些问题吧。
a)面试都是用英文进行的,面试官会根据你网上提交的application来问问题,问的问题因人而异;
b)一般情况下是不会问到会计专业的问题,更不会问到自己专业的问题;
我和一个在毕马威3年的女工作人员聊了一会儿,她是上外英语专业毕业的,当时她面试的情况是:群面是关于一个公司地址该建在哪里的case,面试的问题是针对个人简历,不过她又提到她一个同学被问到很专业的审计问题,所以这还是要看面试官的个人喜好。她给我的建议是:面试的时候不要紧张,也不要求你一定要说出很出彩的英语,只要能准确表达自己的意思的可以了,如果万一被问到专业问题,你可以直接告诉面试官你对这方面还不了解,不过以后可以尽快地学习,因为面试官问这些问题的目的主要还是考查你的应变能力。
c) 对学历没有特别要求,本科生和研究生都一致对待,另外,不是上海高校的同学也不用担心会受到排挤。
因为我是武汉高校毕业的,所以就再加了这个问题。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