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本帖最后由 haoyc2012 于 2012-12-5 17:04 编辑
今天上午摸黑奔到东四十条的集团新址二面,面试很欢乐,和五矿的交道应该说就告一段落了,从暑期实习一面开始,已过去五个月之久。和这家公司的缘分,其实算深,而且一直从论坛里汲取能量,所以想把感触神马的记录在这里,对大家或许有些帮助。我从最一早就知道自己做不了销售,因为但凡涉及到个人偏好的事情,我实在不喜欢向人推销我的想法,我觉得各有所爱才是最好的状态。让我把自己卖出去我都觉得棘手,更别说让我推荐别的。希望以我平淡的叙述,可以窥见一份感激之情。
不如以倒叙来讲吧。今年集团面到的牛人应该很多,我自己碰到的几位背景都不错,而且刚收到一个本科哥们儿的吐槽短信,说同去面办公厅一基础岗位的几个人都牛到爆表。看来今年金融行业形势不好真是其它行业的利好,我常暗自想,从一群西装革履、纸醉金迷、玩儿命挣钱的投行人,转身变成一群安安稳稳、朝九晚五、挣微薄工资的国企人,他们真的说服自己了吗?我只知道,这个转变其实可以很纠结,从金融保研到管理,从自信、迷茫、后悔、平静、再自信,我花了近两年的时间。也许面试官也有跟我一样的不解,所以几个金融背景的哥们儿遇到了很多关于动机的质疑,比如某投行和五矿同时给你Offer,你选择哪个?我不记得那哥们儿怎么回答,只是觉得估计怎么回答都会显得有点笨手笨脚,毕竟,这问的是一个人的心,此时,市场低迷,英雄穷途,你问人家的心,让他如何是好?所以第一条经验就是:想好自己想去哪儿,五年后想成为怎样的人,排除掉完全不能接受的,其它的,都好好想想自己有什么匹配点。在这种行情下,海投是理性的选择,虽然很无奈,可是自己也要转变角度,挖掘出一些动机,激励自己也说服面官。而对那些自己想好了地儿,却总被海投的牛人挤掉而不得的人,我想说,没关系,出来混,都是要还的。
再往前,就是实习的两个月了。坦诚说,学东西不多,不过增长了见识。五矿这家企业很有趣,有一点混血儿。绝对不是大家想象中所谓典型国企的样子。这里闲话一句,其实我常常很奇怪,为什么会有人投递一个企业的原因是“它是国企”,在我看来,这就好像说你了一个男朋友,他碰巧是北京人,但你找他绝不是因为“他是北京人”,或者至少不是主要原因。所有的分类都得有Implication不是吗,把公司分成国企和外企对我们的选择其实没有指导意义。所以当我被学院老师揪去给学弟学妹讲国企实习经验时,我非常困惑,不知道“国企实习经验”应该是什么样子。我更想说的是五矿是什么样子,你选择或者不选择它不是因为它是不是国企,而是因为它是五矿。第二条经验是:不要自行揣度国企内幕,更不要盲从国企或者没理由地厌恶国企。国资委直属国企上百呢,怎么能一以论之. 实习期间又很多见闻,也多了很多了解,所以在后来面试的时候,我总感觉自己像托儿。今天我们都被问到晋升机制的问题,我想说我旁边的哥们儿估计没做调查,也是真性情,上来就说希望2-3年有晋升。我当时应该在轻松的环境中没忍住微笑了一下,于是被HR揪出来问我的了解是什么。我只好实话实说,五矿由于家大业大,而且年轻人多,其实晋升时间还是比较慢的,但是我可以接受。本来选择实业的人就是得潜伏做长线规划。不过我想,可能和我一样,很多人不能接受的不是时间长,而是不确定性。确实,目前在五矿里,没有明确的职业发展路径,没有人保证你只要好好工作就可以晋升。这就是不确定性,这就是赌。所以要来的话,先想好能不能输得起,至于有多大把握赢,那不是人为能预估的。在五矿,首先不会输得太惨。集团上下很人性化的,即使与其它几家国企相比,对员工也算是更好更慷慨,我在这里得到了几次实习经历中最好的待遇,当然不以钱论了。而且,这里赢的几率也很大。很多年轻领导,而且竞争还是比较公开,不会觉得没有出头之日。
信手乱写,好像都算不得什么经验。只是把自己的感触写下来。不求攒人品,要是这样写点儿字都能攒到,那人品也太不珍贵了。只是小小纪念这段日子。转眼已十二月,所有人都加油吧!也希望我国经济赶紧企稳回升啊,真是感觉到整体经济对个人命运的影响之大了。
12.5 THU
PS 我在集团。 具体面试问题记不大清,不过五矿的招聘还是非常成熟和“刁钻”的,看面经意义不大,主要根据个人经历提问,每一个小异常值都可能成为攻击对象,还是要回顾自己的路,走对的走错的,都要说出个所以然。这样就差不多了。祝每一位读到的同学好运,可惜我也还在苦苦求职,估计不能一一回复,请见谅。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