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总是有一些朋友对我说,自己不清楚到底该做什么样的工作,对自己的前途很迷茫。
其实许多人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都会有一种很迷茫的感觉,不知未来的路在何方。如果你是职场新人,有这种感觉是正常的。但如果你已经工作了许多年,都三十多岁了还会有这种感觉的话,那么恕我直言,你已经处于危险之中了。
这种迷茫的根源无非是两点,第一:你并不了解这个社会;第二:你并不了解自己。
先说第一点,很多人觉得这个社会很复杂,尤其是人心,简直没法琢磨,今天还是朋友,没准明天就成了敌人。但再复杂的社会现象之下都隐藏着一些最基本的规律,社会运作的最基本规律是什么?我认为是资源的交换,说白点就是利益的交换。就比如员工与雇主之间,员工希望雇主给他报酬,雇主希望员工给他创造利润。
如果你看到一些既没学历也没能力的人干着很好的工作,拿着很高的薪水,那我敢肯定的说,这些人都是有家庭背景的,雇主们可以利用他们的家庭背景获得丰厚的回报。如果你在单位里得不到领导的重视,或是你觉得继续干下去没什么前途,说到底是因为你不能给单位带来足够的效益。
也许有人会说,我没有能力给单位带来足够的效益。
好了,问题就在于此,有这种想法的人多半都是因为他们不了解自己,也就是我刚才所说的造成迷茫的第二点根源。
人人都有长处,有些人之所以成功是因为他们把自己的长处发挥到了极致。所以在进行职业选择时,首先你得考虑到自己的长处是什么,自己适合做什么。为什么职场上有些人就混得好?原因很简单,因为他所干的事情大多数人干不了,物以稀为贵嘛。如果你所做的事情别人也能做,那么你注定不会过得很好,因为你是可以被复制,被替代的。
可能有人会反驳道:“并不是所有的人都是靠专长出头的,还不是有很多人靠资历与年限熬出来的。”
没错,是有很多这样的情况,但这种现象在未来会越来越少,因为在一个人情观逐渐淡化,功利主义愈加盛行的年代,一个无法创造出价值的人是永远不会上位的。
所以如果你觉得所从事的工作不是自己长处的话,那么我还是劝你结合自身的长处好好考虑一下未来的职业发展方向(对于男同志们来说尤其如此,俗话说:男怕入错行)。
我在前面曾说过,一个人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自身的认知水平。为什么有些人总是过得不顺?我觉得最主要还是自身的一些想法有问题。
对任何事物,我们都要以一种全面﹑客观﹑理性的眼光去看待。这话说起来容易,但往往只有少数人能做到这一点。
我们在上学时,成天面对的是题海与标准答案;我们在工作时,成天要做的是服从与埋头苦干,而这一切都会使自己的思想变得狭隘。
曾有一位大学毕业生对我说:“我知道为什么现在找工作难,因为技术进步太快了,过去十个人能干的活现在三个人就能搞定,于是剩下的七个人便成了失业者。”
对此我只能说:他的认知水平比较低,他对事物的看法非常片面。
比如一家服装厂,过去完成一项生产任务需要一百个工人。现在由于工厂引进了新机器,生产效率得以提高,五十个工人便可完成这项任务。那么按有些人的观点,工厂会辞退另外的五十名工人。
但事实正好相反,工厂很有可能再招聘五十名工人,为什么呢?
因为随着生产效率的提高,老板便可以获取超额的利润,他会利用这些超额利润扩大生产规模,进而获取更多的利润。假如过去一百名工人可以给老板创造两百万的产值,而现在随着技术的更新,五十名工人便可创造两百万的产值,而一百五十名工人呢?可以创造六百万的产值,老板当然会继续招工了。
所以现在找工作难并不是因为技术进步太快,一方面是因为劳动力供给过剩,另一方面是因为内需不足。生产出来的东西没有那么多人买,那么企业肯定会控制生产规模,当然也就不需要那么多的员工了。
有些人是对事情的看法比较片面,但更多的人是对人生的认知比较狭隘。
总会有人说:勤奋加上努力就一定可以成功,就算是没有机会也可以通过勤奋与努力创造出机会来。
但我要说的是:勤奋与努力只是一种生活态度,我们不要太计较勤奋努力后的结果。因为谋事在人,成事在天。虽然辛苦付出后不一定能成功,甚至不一定能改变命运,但通过勤奋与努力你一定可以改变自己,那么这就足够了。
不管是从事什么工作,也不管自己努力后的结果究竟是失败还是成功,有一条是我们必须做到而且能够做到的:不要虚度光阴。虽说有些时候我们无力与残酷的命运相抗争,但至少我们要对得起自己。
其实我们大多数人在社会面前都是很渺小的,在立下雄心壮志的同时我们也得承认自己的渺小,这并不矛盾,因为只有当你承认自己的渺小,你才会去重视每一个对手。
但遗憾的是,总会有那么些人很自大。我经常会听到这样的言论,比如“如果我要是部门领导,我会采取怎样怎样的措施,保证会让整个部门突飞猛进”;“如果给我一千万,我会在若干领域进行有效的投资,保证一年之内一千万变两千万甚至更多”;“当时我就是选错了地方,要是我呆在原先的那个位置,那早就功成名就了”。
因为自大,再加上自己又达不到理想中的目标,所以那些人往往活得很郁闷。
我认为一个人的高明之处往往不在于他做具体的事如何了得,而在于他的判断力和眼光。
历史上总会有那么几个常胜将军,他们的一生中几乎就没打过什么败仗,所以很多人都对他们顶礼膜拜。但我想说的是:他们之所以成为常胜将军,并不在于他们的指挥水平比别的将军高出很多,而在于他们打仗挑着打,没有胜算的仗他们不会去打。
战场上的形势千变万化,不可预测的因素太多,谁能保证自己的决策就一定是正确的?但有些将领会对敌我双方的实力与处境做一番对比,从而分析出自己有多大的胜算。
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走,这就是战场智慧的最高体现。
所以又回到我之前所提过的,人要做自己擅长做的事情,要依据自身的特长来选择未来的职业,这样你的前途才会充满光明。
吃苦就能成功吗?
有句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这话的意思是:人要想成功,就必须得吃苦。
但往往有许多人对吃苦存在着一种误解,他们认为吃苦就是吃不饱穿不暖,就是没日没夜的﹑汗流浃背的干着活。
那么我就得问了:“你们觉得农民苦吗?”
肯定绝大多数人都会回答:“农民当然苦了,不光物质条件差,而且还长年累月的干着重活。”
于是问题就出来了:既然农民生活得这么苦,那为什么他们当中成功的却是极少数人呢?大多数人都是当了一辈子的农民,也苦了一辈子,这似乎与“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相矛盾。
我认为真正意义上的吃苦是内心的苦,比如像失落﹑恐惧﹑焦虑﹑无助﹑彷徨﹑烦躁,这些负面情绪一旦到了很严重程度的话,那对人的摧残是非常大的,你会觉得自己像是被一个巨大的东西死死的缠住一样,内心像是被一块巨石压住一样,以至于茶饭不思﹑坐立不安﹑彻夜难眠。
但如果你通过努力最终战胜了这一切,摆脱了这些消极的情绪,并从中吸取了深刻的教训,那我可以肯定的说:你已经在通向成功的道路上迈进了一大步。
几乎每个人都会有那么一段情绪低落的时光,也许在那个时期里,你会怨天尤人,你会痛苦不堪,你会哀叹自己怎么就这么倒霉。但等多年之后回顾起这段时光时,可能许多人都会感慨:真得感谢那段日子,让我快速的成长了起来。
人在失败中获得的教益要比在成功时获得的教益多,因为相比得到一件东西,失去一件东西更能激发人的情绪。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你某天去银行查工资,发现这个月的工资比上个月多出了两百块,也许你会不以为然,不就两百块钱嘛。可你要是发现这个月的工资比上个月少了两百块,你很可能会心里不好受:凭什么少了两百块,那可都是我的血汗钱啊!
回到我开头的话,为什么很多农民吃了一辈子的苦却无法出人头地?因为他自己并不觉得他过得是苦日子,相反他也许会觉得自己的日子过得还不错,每天干完活回家后喝点小酒﹑哄哄孩子﹑拉拉家常,多滋润啊。
一个人要想成功就必须经受很多的历练,而这种历练往往是心的历练。不断的在失败中学习,在痛苦中成长,成功便会离你越来越近。
很多东西仅仅是看上去很美。
结合我多年的工作经历,尤其是从事人事工作相当长一段时间来,我觉得现在的人普遍存在着一种浮躁的心态,都希望能够快速的取得成功。
这种现象的根源在于攀比,在于人们对成功者那风光无限般生活的趋之若鹜。比如有很多人非常羡慕有权人的生活,羡慕他们那种高高在上,呼风唤雨般的姿态,还有更多的人羡慕有钱人的生活,羡慕他们那花天酒地,纸醉金迷般的生活。
但我想说的是,你们都只是看到了他们光鲜的一面,而在有些时候他们是故意将这些东西展示给外人的,好显示他们的地位与身份。
正如我前面所说:我们所看到的,感知到的东西非常的有限。同样的对于那些成功人士,在他们风光外表的背后有着太多不为人知的痛苦与无奈。
就拿一个单位的领导来说吧,肯定下面有不少人做梦都想坐到他的位置上去,多有权多风光啊。可你们想过没有,人在享受更大的权利的同时往往得承担更大的责任。
比如你单位财务科的一名会计利用工作上的便利贪污了一大笔公款,你可能会觉得他贪污关我什么事,反正我每个月的工资照发就是了。如果他和你关系不好的话,你还会幸灾乐祸一把。
但领导就不一样了,上级部门会觉得:出了这么大的事,你作为单位的一把手,平时都是怎么在教育员工﹑监督员工的?他贪污的事难道你之前就一点都没察觉到吗,是不是因为你们之间有些什么见不得人的交易,所以你才对他的行为睁只眼闭只眼?
那接下来领导的日子就不好过了,他得接受上级的批评,然后写检查﹑作检讨,问题严重的话可能还得被纪委找去谈话,他会为这事成天吃不香睡不好。这么一番折腾下来,恐怕他的体重都得减轻不少。
或许有些人会说:“我不稀罕当官,我只想着将来挣大钱,过上有钱人的生活。”
你以为有钱人的生活是你想象的那么美好吗?就像那些企业家们,他们的烦恼比咱们平常人要多得多,因为他们时时刻刻都要面对风云变幻的市场,复杂的人际关系以及盘根错节的利益纠纷。
说到利益纠纷,你们知道商场上的利益纠纷意味着什么吗?它可不是像你平时在单位里因为一些工作上的矛盾而跟别人吵架斗嘴皮子,它往往意味着动刀动枪,意味着流血,意味着司法审判,这不是我们平常人的内心所承受得了的。
正如一家大企业的老总对我说过:“财富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保证你基本的生活条件;另一方面是给你带来一种自由,使你能够做你想做的事、你认为最重要的事,而不是被别人来指挥。除此之外,财富带来的都是负面作用。”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做一个普普通通的小老百姓未尝不是一件幸福的事。
接下来,我想就创业这个话题来发表一些个人观点(注意我所说的创业并不是指做点小生意,挣点小钱)。
我身边有不少朋友在工作了一段时间后,都觉得不会再有什么发展空间了。曾有个同事跟我诉苦:“如果我一直在这个不起眼的岗位上干下去的话,那未来十年﹑二十年我将会是个什么样子?简直不敢想象。”
于是呢,这些人开始不安心起来,脑子里开始翻腾着各种各样的想法,有的人想着跳槽,而更多的人是想着创业。
谈到创业,我觉得很多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创业初期总是把前途想象得很美好,而很少考虑到即将面临的困难。其实这也是正常的,如果没有一些美好的梦想作为动力,他们也不会有勇气走上创业的道路。
有一位企业家曾对我说:“现在不少年轻人满脑子的风花雪月,很多想法都不切实际。”
我回答:“那是因为他们的成长环境比你们那代舒适得多。你们小时候只是想着如何吃得饱穿得暖,而他们小时候就在想着将来如何挣大钱。”
这个社会那么多的创业者,真正成功的又有几个呢?报纸媒体只会去关注那些成功者的事迹,所以我们耳濡目染的也都是一些正面的消息,以至于把创业都想象得过于简单。
一个成功者的创业史绝不是像一些书中所描写的那样,它更像是一部血泪史,其中有很多不为人知的辛酸﹑痛苦﹑挣扎。
正如一位大老板对我说过,在创业初期,由于对手的暗算他曾进过牢房,后来又因为商业纠纷他被别人打成了重伤,当时连自己唯一的儿子也被绑去做了人质。所以我就在想:这种事要是发生在一般人身上,恐怕早就不干了。
市场是很残酷的,它在成就一个人的同时会放倒许许多多的人,你能保证你是那一群人中唯一的幸运者吗?如果你想创业,你得先问问自己,在哪些方面拥有比别人大得多的优势。
也许有人会说:“我有非常好的创意与想法,我很勤奋,很能吃苦,能够坚持不懈的朝着目标努力下去。”
但我觉得这都算不上是什么优势,你有好的创意与想法,难道别人就没有?除非你是预言家,不然的话,你想到的创业机会肯定有许多人都想到了。你能吃苦,这世界上能吃苦的人多了去。
所以我认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者不光要有很高的智商与情商,运气也是必不可少的。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