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楼主: shbomb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心情] 再回首,都已是笑谈。

[复制链接]
shbomb      

主题

好友

94

积分

职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1-5-2 02:21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再回首,都已是笑谈。



06年,大四,懵懵懂懂的混迹在为数不多的招聘会中,在我的那个校园,不论是什么企业,只要愿意给我们机会,我们都会挤破头去争取,在没有选择的时候,任何一个机会都是我们唯一的选择。求生,这是人的本能,我们没有更高层次的要求,发展和生活对那时的我都只是个概念,就想买不起车的人眼中的概念车,离我们很遥远。

一个国内知名消费电子的分公司职位,虽然不入编,但还是让我和同窗厮杀了5轮,30比1的概率,我杀出了重围,获得了职位,没有保险,没有公积金,甚至对方没有签三方协议的意愿,就这样我还是被没有找到工作的同学羡慕不已。因为没有选择,我只有自我鼓励,打起求生的信心。三个月的培训,我是从最基层干起的,每周只休息半天,每天没有下班的时间,在家的城市工作,但我一个月依旧见不到父母一面。去了几千公里外的外省做促销,半夜搬运家电到3点,第二天照常上班,当我看到我的校友因体力不支在搬运家电的过程中将上百斤的电器砸到脚上时,我意识到,这可能不是一时的事,也许会发生在我身上。北疆的冬天,气温零下几十度,我裹着军大衣在隔壁卖淫女的工作声中沉沉的睡去,5元一晚的淫窝是我晚上休息的地方。我终于病了,终日干咳,我感到每一次呼吸都是一种折磨。当我发现一同去的女生和经理睡在了一起,我才意识到,为了生活,人是可以不择手段。她只是为了让工作轻松点。年底了,我拿到1200元,比承诺的800元足足多了400,这让我很开心,我把1000块给了妈妈,父母的喜悦冲淡我所有的疲劳。虽然,年后经理通知我们把400交回公司。

07年,当实习了3个月之后,我开始准备论文答辩,班里的同学还有一多半没有着落,签订三方协议对我们而言只是一个梦。我是一所财经类全国前几名的二本院校学生,我还有双学士学位,但是这一切对与找工作而言似乎显的很苍白。毕业了,我逃避了,退缩了,虽然经理把我们的明天描述的很美,但我还是放弃了,在辞职的时候,他极力的挽留我,又开出很多很美的条件,但我没有想当初一样相信他。

有时候,不能留在父母的身边是一件很悲哀的事,毕竟我们得去生存,我拉着行李踏上了去沿海城市的火车。不是为了去赚大钱,只是因为我在家乡找工作2个月无果。

我的口袋里装了1000块,离开了家。3月的南方,确实是乍暖还寒,我习惯了北方的冬天,但还没见识过南方的冬夜,我在交齐了房租,购置了最便宜的被褥枕头还有手机卡费后又支撑了10天左右终于发现兜里的钱所剩无几。生存和寒冷,这两个词在每个夜晚的3点准时把我叫醒。红肿着眼睛,我吸着劣质香烟,对着空荡荡的屋子打发着时间。我在这里没有一个朋友,甚至没有一本书。我不知道接下来该怎么办,也不愿意去想,每个打给爸爸的电话我都在描述这个发达的城市优于家乡的地方。这个城市很美,不是我说的,是全国人民公认的。在没有招聘会的日子,我坐在湖边打发着时间,我兜里的钱只有几十元了,但是一个通知我去面试的电话都没有,我开始减少伙食,每天只吃2元钱的包子。为了在寒冷孤独的夜晚找点乐子,我硬着头皮花了2元买了本过期的杂志,这是我迄今为止买到的最昂贵的杂志,因为它是我一天的伙食费。但也是我迄今为止看的最认真的一本,因为我将这本杂志的每一个字都看了很多遍。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在硬抗了20天后,我终于被一家公司约去面试,和我竞争的是一所排名前3的大学的中文系,在2关面试之后,我击败了他,我很清楚,他比我足够的优秀,还是本地人。但是,这家公司对他来说只是个游戏,但是对我来说确实救命稻草,因此我事前做了大量的准备去了解他,穿着全身加起来不超过100元的行头打败了穿着耐克鞋的他。我庆幸自己的幸运,这个东家在我只上班1天的时候给了我半个月的工资600元,帮助我度过了经济的难关。提供食堂和住宿让我终于松了口气。那些日子是我很开心的一段日子,爸爸妈妈在亲朋好友面前夸奖我,我成了他们的骄傲,而上一次这样的感觉是在我考上大学的时候。

我做了一个行政文员,工资是第一份工作的2倍,2000多,还给我上保险,签三方,我很满足。但是,人的欲望是无穷的,我开始考虑到自己的发展和将来。这个城市的房价1万元左右,我的岗位上的人和流水一样来来去去,我不知道自己的明天。没有朋友,语言不通,这是我最大的障碍,通过我的努力,我结交了一些好朋友,他们在今天都是我的挚友。在我工作了大半年后,我也依稀可以听懂那十分难懂的语言。但是,新的问题又来了,工作过于清闲,我几乎学不到什么东西,于是我开始给自己做一些规划。考研,也许这是我逃脱不了问题,因为我想活的更好一点。经过努力,我终于考取了一所知名大学的研究生。开始了我的新的生活。


考研的生活是艰苦的,这点我就不赘述了,但是考研这一关最难过的就是对失败后的承受。
我辞职了,我是一个不能同时将心思花在两处的人,这是我的缺点。在通宵达旦的学习了一年后,我如愿了。
这是的我已经25岁,我知道有很多同龄人已经研究生毕业了。再进校园,我如饥似渴的学习,希望通过学习转换工作。2年过去了,又到招聘时,这时27岁的我又挤入了人潮中去寻找自己的未来。名校的资源很多,招聘的单位有时比应聘的人都多,找工作不再是个难事,这是我才发现:选择多了也是个苦恼的事,人是贪婪的,总希望自己会在众多备选中选到最好的那个。私企?国企?事业单位?选调?收入?城市?行业?这些选择一数摆在面前时,我才发现该是认真考虑的时候了。我的家是中部落后省份的省会城市,来招聘的单位寥寥无几,而且待遇低下,这个我在5年前就领教过了。沿海城市的机会非常多,而且待遇也很好,10万以上的收入比比皆是,但是离家远行,房价高企,我这个到了成家年龄的人不得不考虑很多未来的事。同班20多个人,几乎全部回到了家乡,选择了国企。他们大多放弃了沿海城市的高薪,也不再有人愿意再进私企施展自己的能力。北京,上海,这些房价让人无望的城市对于大家不再有吸引力,那些曾经让我觉得高不可攀的知名的跨国企业也变得不再有诱惑,我没有5年前那么有斗志,我只想过安稳的日子,回家,清闲点,收入可以不要很高。

回家,看起来没那么容易,对于我们那个不怎么发达的城市而言。200比1 ,我获得了一个民族跨国企业家乡办事处的岗位,漂泊了5年,我终于看到了回家的希望。这是一个让中国人尊重的企业,待遇不低,在家乡也可以衣食无忧了。我满怀喜悦的结束了找工作的时期,这个时期我投简历百余次,面试30次,一天最多面试4家,得到offer10个左右,耗时5个月。

实习开始了,我精神满满的进入了公司,我的同学也进入了,他的收入比我要好,岗位更有发展。公司管理十分的先进,而且公司在行业中处于领先地位,这让我学到了不少东西。但是有些让我郁闷的事又出现了,公司的岗位工作城市经常轮调,3年一个周期,这意味着我即便回家了,但是3年后又要离开家乡去往别的城市。这和我选择公司的初衷是相悖的,第二,工作量足够大,好的私企收入很高,但也意味着工作压力大,我的同学即便在高烧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工作,不敢请假,这时的我才意识到曾经听到的白领的亚健康是怎么回事。每当我下班回到家时,都是筋疲力尽,目光呆滞,这时的我每天都有一个疑问,工作是为了什么?为了生活?可是我除了工作以外,基本没什么精力了。还如何体会生活。我承认自己是个没什么斗志和激情的人,但是我也具备私企需要的素质,工作起来就和拼命三郎一样。公司就是公司,有永远做不完的事,只有不断的提高自己的能力,才能提高工作效率,减少相对工作时间,当我看到公司的年轻化和不断面试后备的时候,我才意识到年轻的劳动力是这类公司最大的生产力,公司的领导常说少了谁公司也照转,一个岗位的熟练工的离去会被一个刚离校的毕业生在短时间内接替,并且需要更少的工资。这才是摆在个人面前最大竞争,也是白领压力的源泉。此时,毕业论文答辩在即,但是由于工作原因,论文修改尚未成熟,我请假10天去忙论文,但被告知只允许5天的假期,我坚持了10天的假期,领导说如果坚持,那请走路。我这个没有能力多线程工作的人再次选择了坚持。

我的确是幸运的,在我论文和工作都是未知数的时候,一家家乡的国有金融企业给我发了OFFER,我毅然决然的辞去了之前的工作,我太希望稳定的生活了。


我的路,不具有参考意义,只是5年来,我从没有总结过,蓦然回首,才发现,顺利的和不顺利的,都是财富,这些财富没有价格,但是可以帮助我定义我的路,选择是在时间中不断的修正的,我想起了一个朋友的话,选择工作是选择一种生活方式,人生最重要的不是奋斗和努力,而是选择。我相信奋斗是重要的,没有奋斗就没有选择,但奋斗之后的选择更为重要,它会让我定位自己,知道自己想要的,放弃不必要的。这样自己的生活才能变得简单,轻松。现在的我想说的就是:再回首,一切都只已是笑谈。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shbomb      

主题

好友

94

积分

职员

2
发表于 2011-6-5 10:43 |显示全部楼层
faee 发表于 2011-6-2 16:41
同楼主相似,还在思考中,真的是累了吧,想安定下来了,身边的朋友同学,很多都结婚生子了,所以,真的会觉 ...

朋友,如果想的累了,就暂时别再想了,很多事情是走一步看一步的。国企和其他性质的企业,甚至公务员都不是完美的,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完美的。我的朋友中的有的人就是打死也不愿意进国企,他们生活的一样也可以很好,这要看自己的价值观了,价值观的建立需要一个过程,每个年龄段是不一样的,每个经济时期也是不一样的,暂时来看,有国进民退的趋势,但是长久看来市场经济,企业还是要有实力才可以。工作这个东西,不完全是理想,大部分是要结合自己的家庭,生活,发展综合考虑的。
凡是都不是绝对的,国企也一样会很辛苦,也一样会开人,私企也一样会有很好的保证,当然这个是基于你能力的基础上。稳定与否都是相对的。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13 03:10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