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godbaggio 于 2011-5-1 01:47 编辑
还有不到俩月就跟北京说BYE BYE了,早就想写篇东西来记录下自己这几年的所想所感。4月份,工作的事情终于尘埃落定,签了浙江的一家国企,心情终于不再忐忑。感谢应届生论坛,在这里留下了很多的记忆。
人生不止车子房子票子,也许还有另外的可能
四年前,少女怀春般屁颠屁颠地来到首都读大学,觉得一定会有个美好而光明的未来,怎么说也TM是个重点大学,当初虽然不知道这专业能干吗,看看全国前三的排名也觉得很爽。现在看看,都成了泪光中的泡影。
去年9月份开始找工作,才认识到了现实的残酷。老爸说我6岁的时候来北京旅游就不想走了,哭着喊着不回家上幼儿园。囧。打心眼里我是真的真的想留下,毕竟北京蕴含着更多的机会,太多的miracle在这里诞生。
开始准备简历,参加各个企业的招聘宣讲会。一串响亮的名字,一个个看似朝气蓬勃的企业。宣讲会其实是个特别不靠谱的地方,企业总是把自己或者不是自己的光鲜亮丽的一面展现出来。挺庆幸的,面试的第一家企业就给了我offer,上海,重工类。当初真的是热血沸腾,几乎就要把终身大事在十月定下来。后来冷静想了想,4w的起薪对于上海这样的地方还是有点低,而且又要再一个新的地方重新开始,再者说技术工种是开始工作几年看不到收益的,大家都懂的。最后,放弃。
印象很深的一次面试是ASUS的群殴,第一次群殴,忐忑啊。那次是我第二次参加企业面试,群殴的几个人大多是刚刚开始找工作的同级学生,大家还互留了联系方式,至今还有几个人在一直联系着。事后证明,那次对我的影响很大,让我知道牛人还是很多的,恭喜小付与小崔同学都找到了非常理想的工作!cong!
后来的10月11月记忆很模糊,不停的投简历,面试,等待。。。有个小日本的公司很搞笑,网上测评的时候我的电脑被一瓶大宝SOD密砸了一下死机了,然后重启再也无法登陆,要知道我可是一道题没做啊!!让我蛋疼不已的是,后来竟然让我去参加群面,囧,让我情何以堪。
11月底,学校的大型双选会,其实在中国有很多的NB企业是不会开宣讲会招很多人的。打听下有几个人是通过校园招聘进了中石化中石油抑或是中钢等等(不过据我所知名额大多都是内部消化了)。对很多同学而言,双选会是个很好的机会,找工作不是高考,大家都知道北大清华绝对是最好的,但是在工作这件事上,没有绝对。我最后选择的企业就是在这天我无意中发现的。
放弃北京
看了袁腾飞那么多的段子,就记住了一句话:高房价扼杀了民族的未来。
一哥们跟我说,四环对面的房子要开盘了,均价4w8。那一刻,我知道自己不会属于这个城市了。年底,北京出了车牌限挂令,买个车子都要去摇号,我彻底放弃了北京。
还是那句话,什么才是我们想要的生活,那次听龙湖地产的宣讲会,一个龙湖的绽放生分享经验的时候说到:“什么才是你想要的工作,就是每天早上起床知道自己要去工作了都会精力充沛。”当然这哥们气场很足,他工作了一年,已经在北京买了房子,自称月供1w无压力。
Salary. Prospect. Interest. 每个人心中都有自己的排序,当然这个顺序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自己的成长而变化的。
曾经有段时间,一直在寻找青岛的工作机会,海尔,海信,一汽,还有什么科研院所都面过。很感谢给我offer的各个企业,也许是造化弄人,在我焦急等待下定决心给了offer就回家工作的时候,都木有收到,而当我失去兴趣的时候,才收到,多么悲催的一件事情。
为什么最后没有回家?很多朋友问我。最主要的还是2个理由。
青岛是出了名的低收入高消费城市,青岛的大企业也是足够抠门。
最后给我的工作定位让我觉得不在自己的interest之内,也看不到努力工作几年后能够在青岛独立买房的希望(笑谈了)。
尘埃落定
人都会犯的一个错误是,都觉得自己是张无忌,但绝大多数人都是宋青书的角色。 谁也不是天之骄子,99%的人都会很平凡。
其实说到底,钱是支配大家去找工作的最大动力。如果说P&G的管培生一月2000RMB,还会有999/1000的淘汰率么。钱是个很现实的问题,但我觉得,不应该去在乎起薪的高低,人生毕竟是一次长跑,几年后才是最重要的。当然,现在就想好跳槽的人可以绕行了。 在11年前3月,每个月都去了杭州一趟,二面,实习,终面,这家企业的招聘真的是旷日持久。最后终面,在跟未来的同事聊天的时候才知道他们有的人在去年11月就在企业实习完了,等了半年才来终面。内牛满面。 要有耐心,好东西往往最后才出现。 其实最后决定在一个新的城市开始新的生活还是挺难的,家乡的诱惑力是会随着年龄的增长与日俱增的,当然,木有归属感的人可以全当我在这里放屁。
后记
这就是我一个普通北京211理工男的求职经历,希望看过我写的这篇流水账的东西后能够对后来人有所帮助。 我认为在找工作的时候,要相信,当一扇门向你关上的时候,另一扇门也在向你打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