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果味双心 于 2011-1-12 23:10 编辑
这大概是年前为数不多的面试了,也算意欲做一个总结,我来和大家分享下易居未来领袖计划的终面吧。
在一面前,或者说是很久很久以前,我便听说,或者是了解过易居这个企业:国外上市,国内最大房产咨询、研究、销售、策划公司,新浪乐居,中房信等等等等,总的来说,我对易居这个企业还是充满了向往或是尊重的,此外,在很多房地产杂志中,也往往能看到除了戴德梁行、仲量之外这家唯一的来自中国国内的房产咨询公司的研究报告或行业分析,这点更加深了我对他的好感。然而,在真正收到面试通知,开始全面了解他的具体情况,比如待遇,机会,环境等等,便或多或少从网上看到了不少负面评语,比如工资较低,公司对员工的职业规划较混乱等等。但这都是我听来的,却不是我真正接触他,而切身感受到的。于是也带了些怀疑态度。
让我暂且放下宣讲或是面试时候介绍的工资不谈。仅仅是说说对面试工作支持的感受。因为专业关系,我经历了多家地产公司的面试,易居中国的面试安排虽说人数众多,再按时到达面试地点后等待时间可能或略长,但是我却从中体会到了他们对细节的追求。从一面开始,有条不紊的组织进入大的报告厅等待,填写资料,编号,认真核对材料,现场宣讲,派多名工作人员负责引导至面试地点,虽然面试结束后让我们依楼梯离开而不是乘电梯,但这都体现了易居面试工作的仅仅有条和细致,因为人数已经很多了,不管他们是海面也好,还是什么也罢,能够把如此多的人,安排到如此的有序,我想已是不易了。
此外,面试的环节也比较有特点。
先聊一面,10人一组,首先为30s自我介绍,时间卡的很紧,到时便响铃提示停止。我个人觉得对时间的严格把控不仅对面试者,还是对公司来说,都体现了对已知时间规定下的一种掌控能力,对面试者而言,有些人总是30s后还没说出所以然;对公司而言,有些公司明明说了是在一个规定时间内完成self-intro,却总是连计时人员自身都控制不了时间。这都是不好的,而易居在这方面,却做得分秒不差(个人比较欣赏。。。)。然后,也是一面的第二个环节,在一面时面试官会给总共5分钟让大家来补充30s的自我介绍,起初我不大懂得这个环节的含义,为什么给了30s时间自我介绍,却又另给5分钟让大家自由发言来补充自己的自我介绍呢?但我依然积极参与了这个环节,也似乎懂得了为什么会有这个环节:大概30s时间做self-intro确实太短,30s是考验你能否在规定时间陈述出你需要讲的东西或是面试官需要了解的内容,而这5分钟自由发言,则考验在另外给你一个机会的时候,你是否能够扩展这30s的内容,或是说让你所想要表达的东西更加完善、完美,更加吸引人。的确,有些同学确实在这5分钟内没有做任何补充。而仅仅是个别同学把握了机会,或是说充分利用规则,来现场完善自己,展示自己。最后,是面试官问答,在其他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我仔细观察了每位面试官,基本上都是聚精会神的听取了每一位同学的自我介绍及补充,这对类似易居的这种海面来说,我觉得对于面试官而言,能做到这一点也体现了他们的敬业。我记得一面的时候,我处于比较靠后的时间段,那么在此之前面试官已经是面了很多,也比较辛苦了。但是他们展现给我们的也是什么精神抖擞的一面,似乎不管什么时候,只要工作没有完成,他们都会是聚精会神的。在这个面试官提问环节,可能不同情况问题会不同,我们组的问题基本是压力问,会打断,会追问。这里就不细说了,总的来说,一面井井有序,各方面工作都体现了细节的追求。
再聊聊二面。二面的时候,流程与一面大体相同,分3个环节,也是10人一组,只不过二面形式改为了30s自我介绍+每人抽取一道题现场90s陈述+面试官提问。实践依然卡的很紧,我很喜欢这种类似现场演讲的形式,姑且不谈我表现的如何,但是我觉得类似易居这样的企业,对未来领袖计划这个职位,选择这种方式是十分合理的,他可以考验现场应变,口才,反应,逻辑,观点,创新等多方面,有点类似群面对人的考验吧,只不过没有讨论环节,只是每个人表达自己观点罢了。我个人认为,这个环节应该可以满足易居对人才的观测,和体现了面试者长久积累的能力的一种比较合理的测试环节。
结束后,易居给外地来的同学报销了车票,机票,虽然我没有参与这个环节,不知道是否全额报销,但是对有这么多同学参加的情况下,易居还能为每位外地同学考虑费用的问题,我觉得也是十分人性化的。
总的来说,姑且不说真正进入易居后,能面临怎样的工作环境和待遇,但是,在面试环节来看,在我参加过的众多公司面试来说,我觉得易居做的是相当不错的。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