附:
人民日报2010.11.16第6版 [版名:要闻] 作者:毕诗成
《如何让感动更有力量(人民时评)》
社会自发呵护道德的力量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与最大张扬,需要得到一种确认。呵护义举、善待好人,就可以聚集起无边的温暖力量。感动不是终点,行动才有一切
一周来,昆明22岁的酒吧服务员周鑫的名字被春城市民一次次唤起,也在网上引起巨大波澜。周鑫为拯救跳江女子被水草绊住不幸身亡。尽管被救者梁某及其家人“没有说一句感谢的话”,让人齿冷,但无数市民却以自己的良知、善意、同情、悲痛,共同凝聚起一股温暖人心的“感动力量”。
曾以为,这是一个道德被拜金击垮的时代,是一个人人自我中心、人情冷漠的时代。我们也因这种“以为”深陷道德的迷茫:为老人倒地无人搭手而心寒,为有人落水遍地看客而忧伤。慢慢地,心结痂了;假装成熟的冷漠,把自己紧紧包裹,并习以为常。
从被救者事后面对周鑫家人的冷漠来看,这种担忧似乎不无道理;而从更多人对周鑫家人的热情来看,这种担忧却显示出一个“小”字来。4000市民自发为这位青年送行;三个小时募集到捐款96180元零1角;有陵园愿意免费提供墓地;网友制作的写着“周鑫,有你的天堂更温暖”的8米长横幅,不到一小时便被市民签满了字,他们将它送给周鑫家属,“想周鑫的时候就摸摸这块布吧”……
这些募捐者,这些签名者,平日里或许也只是“沉默的大多数”,但沉默并不等于冷漠。蛰伏在大家心底的,是一种向善与向上的追求。周鑫这样一个平凡好人的出现,激发起人们对美好的呵护热情,触动了冷漠表情下充满善良的人性。我们不必将周鑫拔高到不食人间烟火的英雄楷模,他只是一个普普通通的不相信“物欲横流与人情冷漠”的“80后”;我们也不必夸大参与悼念者的行为,这只是隐藏于芸芸众生的一种真性情。这种真性情,才是我们社会的真实力量源泉。
难能可贵的是,媒体与舆论没有纠缠于对被救者态度的简单谴责。如果只剩下对被救者的道德谴责,那么这种谴责未免有些无力,毕竟,我们不可能奢求每一个人都成为高尚者。如果说被救者的冷漠是一盆冰水,成千上万人的行为则如同一股股煦风,驱散着大家心中的寒意。这是当今社会最大的稀缺品,我们可能对很多东西都不满意,但最终我们仍然要在一一关联中现实地生活,只要能彼此观照到心底的向善,便不必恐惧并可以傲然蔑视个别的冷血。
最值得思考的是,为什么潜伏于大多数人内心向善向上的因子,没有转化为普遍的社会存在,而让大家有那么多的忧虑?这或许仍需要来自有关方面的引导与作为,很多网民认为对周鑫见义勇为的事迹认定应破例加快流程,他们需要看到好人最大程度得到“好报”;有人认为周鑫父母应该由社会尤其政府来赡养,提供廉租房等应该考虑……
这就是流淌于社会之间的民众善良与智慧。这种社会自发呵护道德的力量应该给予充分肯定与最大张扬,需要得到一种确认。的确,一个周鑫捂不烫所有人的心房,但周鑫身后得到的告慰,却让我们对人性保持希望。好人是一种力量,呵护义举、善待好人,就可以聚集起无边的温暖力量。感动不是终点,行动才有一切。
当脑子里的记忆都被掏空时,已是14:15。因为一看题册时,才七十道选择题,一下放松了,所以上午国际台时间分配不均的教训没有如何挂在心上,想不到这难度系数直逼上个世纪国考的七十道题,还是把十三生生拦了一小时。第一部分70道单选题,第二部分写作,两个部分各占50分。单选有30道常识(时事、政治、法律、文学、地理、历史等都有),10道语意推断,10道排序,10道数学,10道材料分析。每道题据未名笔经说是0.5或1分—希望常识题是0.5分。
常识题有的很偏,虽然第一道让十三很爽:2010年10月15日-18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全会强调()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强大动力。因为央视笔试十三错了这道,记忆犹新,应该是(改革)。
第二道就悲剧了,《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到2020年,具有大学本科及以上学历的干部占党政干部队伍的()。十三一开始选的是85%,结果后来推算了下,1998年在大学扩招,这之前大学生多金贵啊,而且县级以下公务员又占干部中的大头,85%怎么看都不靠谱,所以选了保守些的65%,想不到十三低估了我国干部的素质,答案确实是85%,这不是直接宣判了大专生的政治死刑吗,十三又想批判了,这还不叫学历浪费¥%……&而后印象深的题有那么几道,
4月8日,我国首辆高速磁浮国产化样车在()实现交付。因为十三临时抱佛脚时记得这该样车是由中航工业成都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制造 ,伟大的四代机啊,伟大的611所,让十三刻骨铭心地记住了答案,成都。。。
还有一道让十三犹疑的是:()是中国共产党的本质属性。答案是先进性,虽然十三一直念兹在兹的是阶级性是政党的本质属性,哎,国外的政治理论是要适应中国的社会现实的。
另一道很经典的题:四大发明的诞生时间最晚的是()。因为上午国际台第一道题考的就是四大发明,十三愣是想不到造纸术是,虽然十三最后自作聪明地在印刷术前添上了造纸术,把本来以为是一回事的撞对了两个答案。。。而这道题的答案恰恰是活字印刷术:毕升 北宋 公元1004年至1048年间。
有一道十三压根连选项都排除不了的:东盟十国里不包括以下哪一国,答案是孟加拉,十三居然蒙对了。因为孟加拉是南亚。。。但因为十三一直牢牢记着缅甸是东盟,就以为挨着缅甸的孟加拉也可能是。最后,万能的“C”定律拯救了我,虽然十三止不住地邪恶:如果出卷子,我就要挖空心思地让所有的答案都没有C。。。
法律题十三只记得考了两道:XX抗议邻居装修时损害了他的宅基地,是侵犯了他什么权利?答案可能是相邻权,亏十三还司考过,居然看到有选项“宅基地所有权”和“宅基地使用权”,就以为考点是“宅基地归集体所有”—见2008年国考对土地所有的考察。幸好没有08年国考四十道法律题的轰炸,要不然十三这司考的遮羞布就彻底光光了。
常识其实十三焦虑的都是典型的高考文综题,比如主导风向下居民区和工业区处于上还是下风向,橘生于淮南反映的是秦岭淮河分界线还是南方温度高有利于长成橘子云云,对于没考过公务员离高考又超过半轮的十三,表示实在是有心无力。
最难过的是错这种题:下列哪句诗不是唐代诗人写的?我在“柳暗花明又一村”和“却话巴山夜雨时”犹疑,最终把李商隐剥夺了唐人权利,与答案失之交臂,被认为是学术型的我已经彻底光裆了,我乍这么没常识啊。。。事实证明,最难的也就是常识题了,而后就是一马平川—虽然前几天突击操练行测做国考近三年真题时,十三狠命补的短板图形推理和数列压根没考,数学题都是初中水准,最难的就是互斥定理—坦白讲,十三这道又是乱选的。真不亏未名笔经的评价---此次数学题总体上说比较有利于文科生。
排序题近乎于小学水准,唯一不确定的只有这两个顺序:“搬进办公用品”“购置办公家具”,对于新办公室,这如何先后?最后我把后者排在了前头。语意推断也看不到啥陷阱,虽然十三前一晚做08年国考题时被“意在说明”和“概括”两种考法弄得东西莫辨,错得比英语阅读中的全文大意题还多得多,深深为出题人的狡猾甘拜下风,唯一的念头就是像祥林嫂一样嘀咕“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得行”。十三最怕的充分条件的考法也没有出现,只要抓住转折词就能得分。
资料分析题近乎于儿戏,基本没有伤天害理的八九位数间的乘除,计算量最大的就是五次人口普查反推四次人口普查的全国人口,高于临界值的只有一个选项,没有那种纠结于个位数的白骨精坑法,让本来打算把计算题选择性放弃的我,也前所未有地大部分以心算就能作答。
IV、重头戏
《人民日报》从笔试到面试时间是罕见的漫长,这也能反映出人事局严谨的判卷作风。十三深信虽然评论只有35分,但会成为拉开差距的重中之重,所以开场的20分钟就先整作文材料。可惜前面行测意外地占用了一小时的时间,等十三写完240字的三段解释后,时针已指向4点,前所未有的紧迫,令十三不得不放弃卷面分,只求能完成800字,中间穿插着墨水沾手的状况(左手就是悲摧),还是在收卷前写到了第四面的头一行---作文纸足足留足了五面一千五百字,这是在鼓励倚马可待的笔杆子横空出世吗?
写作给了《京华时报》的新闻由头,和记者采访当事人双方的详细报道,接下来是《公益时报》的跟进报道以及各大网站的网友评论(虽然十三后来上网一搜,其实这些都是各大报文明人的时评,不是咱以为的网易新闻那出名的各省市网友拍砖),主题是见义勇为者该不该希望媒体报道自己的行为。第一题是对网友评论中划线的三处进行解释,不能超过240字;第二题是以《小议“善欲人知,不是真善”》为题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
三处划线分别是“而不应该是以“被感恩”的方式呈现”、“孙老伯这是无奈,是拷问,更是呼唤”、“救人行为是超常行为”,要标序号,不能打混了评。
新闻由头:
近日,57岁的何大妈晨练时一头栽进了荷花池,82岁的孙老伯奋不顾身跳入池中救人。何大妈心存感激,打算登门道谢,却被老伯要求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何大**女儿在网上发帖质疑老伯的救人目的,该帖引来网友热议。(8月1日《京华时报》)
媒体报道:
这位见义勇为的孙老伯给感恩者设计了一个“规定动作”——找电视台报社,宣传一下他的行为。无须老人过多解释,恐怕谁也不会相信,老人这把年纪还想借媒体制造“眼球效应”。据说,老人“高调救人”的目的,一是为了唤醒那些年轻的“看客”,二是为了弘扬正气。老人的这一要求听起来并不过分,但被救者却大为不解,不解的原因有两个:一是认为做好事不应该这么“高调”,二是顾及个人的某些隐私。
被救者何大**女儿韩女士,是改革开放后接受新教育的第一代,思想上的认同和上一代甚至上上一代肯定有差距,她根本无法理解上一代人的所作所为。谈起孙老伯求表扬(注意“表扬”这个词,笔者注)的事,韩女士对此一直不满,她认为,“本来私下拎些礼物过去谢谢他挺好的,哪有这样来求表扬的?”
作为一个82岁高龄,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且每月收入过万的退役军人,老人说:“我经历的历史塑造了我的世界观,我的世界观指导我的行为。我只是想通过宣传我的事情感染更多的人。”
救人者孙老伯是连云港灌云人,1944年参加新四军,1953年抗美援朝之后被分到杭州工作。关于质疑,孙老伯特别强调,他不是第一个跳进池中的人,在他之前还有一个老头,年纪比他还大,84岁。他要求媒体报道,不是为自己的名声。让他寒心的是,当时在场的比他年龄小的人很多,他们都没去救,结果是两个80多岁的老头跳进池里救人。面对现在做好事的人越来越少,看见人处于危难时肯伸手搭救的人不多,所以,孙老伯认为有必要把这件事宣传一下,教育一下旁观的年轻人。“我自己都80多岁的人了,要那个名声做什么用?”孙老伯说这话时显得十分无奈。
更令人悲哀的是,还有人怀疑孙老伯救人是为了财,对此,孙老伯强调:“我是退役军人,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现在每月七七八八加起来收入过万,你说我还需要什么财?她(指何大妈)说要登门谢我,肯定是要带点礼物送过来,说实话,我不需要。”“你们小同志,不了解我们,不知道我们这代人的想法。”
网友评论:
“救人”和“感恩”理应是两码事。任何人都有“救人”的权利,“看客”也有,但救人者没有强迫别人感恩的权利,不能因为你救了别人,就拥有了滥用权利的资本。即便是为了“道德救赎”和“弘扬正气”,也不能随便将自己的意愿强加于人。同样,作为被救者,亦有选择感恩方式的权利,有对“被感恩”说“不”的权利。
老人要求报道的目的,实际上是为了实现“救人”和“救德”的“双重救赎”。只是这样的救赎任务,本应成为媒体进行正面报道的自觉行为,成为制度保障“见义勇为”的迫切使命,而不应该以“被感恩”的形式出现。因为,“被感恩”将会造成道德与权利边界的混乱,会让见义勇为的精神大打折扣。
“当今社会好事难做、好事不做、做了好事有后顾之忧,在这种氛围下,做了好人好事就越需要多报道。”
与其说孙老伯“执拗”地求人表扬是令人莞尔的“行为艺术”,毋宁说是发乎内心的悲怆逼问, “求人表扬”是一张沉重的道德试纸,检验出了令人百感交集的社会群像。
网友评论足有二三十条,正负评价均衡,等十三有空,再搜全些,给来年考的师弟师妹们~
此役既罢,我年前收到OFFER的幻想也彻底破灭了~接下来就看年后的面试了~诸位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