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楼主: driventosucceed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面试] [美林Chief Financial Office Analyst Program 2010]全套面经[Test+电面+AC]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128

积分

项目经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12-9 22:2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Merrill Lynch Chief Financial Office Analyst Program 2010]全套面经[Online Test+电话面试+Assessment Center]

新年就要来到了。为了答谢在Job Hunting过程中坛友的支持,也为了给自己的Final积累一点人品,所以写一下自己申请美林证券的整个过程吧。

本人是一名在香港读本科的来自内地的学生。本科阶段成绩在内地生里面比较正常,但是应该比本地的香港同学还是有不少优势。学校是投行在香港招聘的三所目标学校之一。大学阶段本人没有担任过社团的管理职位,但是参加了不少商业案例比赛并小有斩获。做过一两个吹水或比较实在的实习/兼职。此外还有半年在美国交换的经历。

Merrill Lynch的Program其实没什么可以选,今年他们的香港office只有IBD和一系列Back Office招聘。自己本来还存着侥幸心理准备投IBD,然而在经过死党的谆谆教导之后,最终还是投了Finance。

先回顾一下Application Timeline:

9.27 提交申请

9.27 在线测试

11.12 第一轮电面(HR,突击)

11.26 第二轮电面(Finance, Vice President, 突击)

11.29 Assessment Center通知

12.7 Assessment Center

12.9 Offer

笔试

Merrill Lynch的网申也是一堆Open Questions,提交之后就有E-mail提醒你要尽快完成Numerical Test。ML的Test和Credit Suisse用的是同样的题目,都是Kenexa的,同学们应该不难在网上找到笔经。Kenexa的题目大家都觉得比SHL什么的要难很多,所以如果不想直接笔试出局,强烈建议做一些练习,熟悉题目了以后再开始做正式的测试。
网上有不少同学问笔试是不是要全对才有面试机会。这里要纠正一个误区:与内地不同,大多数银行对于笔试的重视程度都不大,只要你的成绩不是在所有申请者里面排最后20%~25%都可以通过笔试。通过了笔试之后,接下来决定能否拿到面试的就是你的简历了。所以,即使笔试有一两道题做错,只要简历过硬,一样可以进入下一轮。

1st Round Telephone Interview (15 minutes)

每年招工的规律都是大家如果没有什么特殊情况一般都能过Online Test的最低要求,然后公司开始审简历,之后就再也不联系你,最后大半年之后发一封邮件“We regret to inform you that due to high volume of applications”云云。但是即使被鄙视,生活还是要继续的。11月中的某一天,自己正在上课,电话很不知趣地开始振动:“2536XXXX”。自己因为接了太多类似开头的保险公司的电话于是立刻按掉,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该号码又打了过来。走出教室接起电话:“Hi this is from 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 Can I speak to XXX?”接下来电话那边自我介绍是Campus Recruitment Team的,想问几个关于自己的Application的问题(或者说突击电面更明白一点)。接下来就是按照面试的一般流程发问,比如自我介绍一下,职业规划是什么,为什么选择美林,为什么选择在Finance部门工作,云云,基本都是面试里面非常常见的问题。这个过程中发生的一件比较极品的事情是第二个问题还没说完自己不争气的HTC手机突然罢工了。无法可想,只有在众目睽睽之下回教室收拾东西,接着狂奔回宿舍充电。好在面试官比较理解,半个小时之后面试得以继续。

电面结束后自己擦了一把冷汗,心里感叹幸亏自己没有住得离教学区太远,否则跑来跑去的不知道电面还能不能做成。看来招聘季节保持手机畅通,每天晚上给手机充满电,还是很必要的。

2nd Round Telephone Interview (20 minutes)

第一轮面试结束的时候面试官说如果通过第一轮面试,两周之内Finance的管理层(Vice President或以上)会打电话过来进行第二轮面试。眼看时间一天天的过去,快到两个星期了,ML的电话却还没有到。十一月底的某一天,正在自己全副打扮坐地铁去面试PwC的审计合伙人面试的时候,手机又一次不合时宜地响了:“2536XXXX”。自己这一次倒是学乖了,没有按掉,直接接了起来:“Hi This is XXX from Merrill Lynch. Can I conduct a telephone interview now?”正想回答,地铁站开始广播:“Please stand back from the door!”我于是说自己在地铁上,环境很嘈杂,而且将要面试,可不可以晚一点打来。最后把时间拖到了12点。

PwC的面试比想象中的要长,于是自己刚刚跑出太子大厦,在附近的一家星巴克坐下,手机就响了。面试官首先自我介绍是ML的VP,准备进行一个15到20分钟的Interview,要问4个Competency-based Questions。题目很普通,而且都是之前准备过的,比如Give me an example when you motivate a team/set a goal and develop yourself/work on a challenging task/solve a communication problem. 自己之前Screw Up的电面实在是太多了,所以这次反倒是比较镇静,答得也比较流畅。唯一感到可惜的就是当初特意把自己准备的题目及答案随身携带以备不时之需,最后因为手忙脚乱,还是没有用上。面试官最后说月底HR将通知能否进入最终的Assessment Center。最后面试结束。

面试结束之后自己回顾ML的整个面试过程,觉得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Intense。比起JPMorgan第二轮就开始Panel Interview相比,Merrill Lynch的面试整体给人的感觉还是压力不大。突击电面麻烦了一点,但是还是可以接受。

Final Round:Assessment Center (Dec 7, 4 hours)

过了一个周末,正在听Auditing Professor吹水的时候手机再次响起:“Hello this is Merrill Lynch. Congratulations! You are invited to our assessment center.”接到电话之后自己小小激动了一下,觉得似乎和人生的第一个Offer相距不远了。网上搜了一下Assessment Center的面经,发现应届生只有一篇——而且不是Finance的。HiAll倒是有一篇,作者在08年金融海啸之时竟然拿到了Offer,面经里描述自己为了Assessment Center做了整整一个星期的准备,最后整个面试行云流水,很快就拿到Offer了。掐指一算,距离自己的面试正好也是整整一个星期。于是,拿出纸笔,订下计划,开始好好准备。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没有自己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接下来的一周里面又有了不少突发事件,自己也受了不少打击,而最终被告知暑假的实习没有Return Offer给自己带来的打击最为沉重。等到我处理完(或者是Screw Up完)手头上的银行Interview并收拾好心情向前看的时候,已经是星期六的晚上了。距离ML的面试还有48个小时。现在感到庆幸的是自己并没有因为事情的突然变化而大乱阵脚,反而能够完全稳定心情抓紧最后时间好好准备。这为后来的表现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在这里特别感谢一下C同学和L同学的支持。

终于到了12月7日下午。重返Citibank Tower,感慨了一番以后和同行的朋友一起前往15/F。来到面试场地以后惊讶发现只有6个人参加面试。1点HR准时出现,告诉我们一共有两场面试,而我们也是Chief Financial Office Analyst Program的最后12位Candidates。

网上之前Google到的结果是可能会有一个Group Discussion,一个Individual Presentation,一个Individual Interview,一个Numerical Test,被吓得够呛。后来开始之后HR解释对于Finance来说只有一个Group Discussion(1 Hour)和2个2对1的面试。所以比起UBS/RBS的Final Interview来说,安排还是不算紧张的。

首先是一个Group Discussion。参加者扮演一个公司的不同部门,为达到公司的一个共同目标一起商量对策(出于公司角度考虑,不能再透露更多细节了)。自己之前面试Credit Suisse的时候因为谦让吃了大亏,这一次开始讨论之后就跳出来试图发挥领导作用。事后想来觉得还是表现过了一点,一方面自己陈述的时候非常紧张,另一方面和别人讨论的时候有几次采用了质问的口气,现在想想如果面试官更偏爱表现沉稳的Candidates,自己就完了。这里的建议是还是要多多练习Assessment Center这种面试形式,经验还是很重要的。
另外,小组讨论除了个人闪光之外最重要的还是要全组在规定时间内达成一致意见。该妥协的时候不照顾大局,坚决不妥协,或者毫无时间观念,都是非常危险的。

讨论过程中面试官会突然插进来一些新的信息,锻炼申请者的抗压能力。

讨论结束的时候我们终于能够达成一致意见。展示过程中除了出了一点衔接问题之外还算顺利。

两点半“群殴”终于结束。接下来立刻进行两轮2对1的面试。

第一组面试官看起来十分和善,接触之后感觉轻松不少。问题很普通,还是自我介绍,介绍实习经验等等。自己觉得个人面试的关键还是要想怎么把自己Sell出去。所以,无论是自我介绍,还是介绍过去的经验,都要记住往工作要求上面联系——面试官询问这些问题的目的就是要知道你的经验是否让你足够胜任这项工作,以及考察面试者对于工作要求是否真的清楚。把这些展现出来之后,再添加一点说服的技巧,面试就很容易成功了。

休息半个多小时之后开始第二组面试。可能是为了考察面试者的应变能力,第二组面试官不苟言笑,无论回答什么都没有反应,估计是ML特别用来考察面试者抗压能力而做的安排。好在经历过JPMorgan的Harsh之后自己的抗压能力有所增强,反而可以正常应对。第二组面试的问题和第一组并没有差异——唯一差异的就是回答完毕之后会有一点点的Follow-up。当回答自己暑假负责研究大陆电信公司的股票的时候,面试官接着问:“OK. So can you pitch me one of the three telecom companies that you research? What are the most compelling reasons for me to buy the stock?”面试结束之后和其它同学交流,大家的反馈都是这一组面试官特别看重实习的经历。我想,面试官的看法也许是从问题的回答中可以看出一个申请人的态度吧。

面试结束之后和负责Assessment Center的HR吹了一段时间水之后就走了。

接下来就是焦急地等待。直到今天下午电话再次响起。按照惯例,HR先是王顾左右而言他地问“How was your interview?”“How do you think of the job now?”“Do you want to do this job after graduation?”最后终于告知“You are offered a position for the Chief Financial Office Analyst Program”。 Finally, I made it!

写在最后的话

其实,自己对于找工作的困难早已经有了一个心理准备;然而,经历过这个过程之后,还是有新的感悟。在这里,想和大家分享一下。

1)        清楚定位很重要。

和同学交流,都觉得如果没有一个相关的实习的话,以港校毕业生/大陆毕业生的身份申请香港的(不包括北京/上海)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Global Markets真的是挺难。根据自己了解的情况,大多数投资银行都是用北美名校的有亚洲背景的毕业生充实自己的Investment Banking Department,如果尚有余额,再考虑香港本地院校(有些银行不是这个情况,比如Macquarie/RBS等,不过相当一部分银行不能免俗,比如Morgan Stanley);而香港本地院校则主要负责为Middle/Back Office输送人才。所以,在申请之前清楚银行的计划是什么,对于自己有的放矢地安排申请很有帮助。

2)        It depends on how badly you want it。

记得开学之前自己有一次和一位暑假实习之后转正的朋友聊天,言谈之间多次抱怨现在找工作太难了。朋友静静听完,只回答了一句话:“Getting a good job is not difficult as long as you want it badly enough。”找工作的时候多次体会这句话,慢慢明白了这句话的含义。确实,供应有限,竞争激烈的问题摆在每一个人的面前。但是,只要付出决心和行动,一切都可以成为现实。也许经历过完全准备仍然会失败,但是每一次失败都为后面的成功铺平了道路。

没想到这一篇面经竟然写了快四千字。这也算告别美林版的最后一贴了……希望大家一起努力,永不放弃,最终收获心仪的Offer。加油!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28

积分

项目经理

2
发表于 2010-12-11 00:53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3# siuszeadd


    谢谢!和我一场的同学里面全部都是港校的本科生,2个CUHK,四个HKUST。不知道上午的一场有没有港校的研究生。
    好像没有海外的同学参加AC。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28

积分

项目经理

3
发表于 2010-12-11 20:38 |显示全部楼层
回复 5# siuszeadd


Hmm...I am not sure how the interviewers look at the entire group assessment process, so I am not sure whether I was the best. There is another guy from the group who did an excellent job, at least from my perspective, as he was active and took the initiative to discuss throughout the process, and sometimes also pushed the discussion to the right direction. He also got an offer. Maybe you can draw conclusions about what the ML's criteria is.

However, my understanding of the assessment center is that every component of the exercise is taken into consideration, including the 2 panel interviews. In HiAll there was a guy who got an offer for the same program two years ago. According to the article, the person did not do an impressive job during the group stage; however, his performance in the panel interviews was "impressive".  

In fact, I thought the panel interviews were even more important than the group exercise, as it allowed the directors to fully understand who you are. I am not sure whether I did a flawless panel interview, but I think I was able to remain passionate by the end of the superday, without showing boredness or tiredness. I was not satisfied with one of my answers in the second interview; for the rest I think I answered the questions effectively.

Finally Job hunding involves a bit, if not a lot, of luck. It may explain why I screwed up a lot of interviews before this one, while I thought I did prepare them very well. However, I think all the unsuccessful expriences help to build a solid foundation for you to enjoy a huge success in the future. The good news may be just around the corner.

Hope it helps!:83)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1-5 06:1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