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楼主: sweety122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找工作总结---纪念那段意义非凡的161天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58

积分

职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0-4-24 21:14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找工作总结---纪念那段意义非凡的161

前言

周一就正式上班了,回头想想走过的这五个月的海带求职之路,其中的辛酸,泪水,沉浮,亲身经历过,真切体会到这些感受的深刻。 我对母亲说: 这五个月一个人在一个新城市的求职之路,是我人生中一笔重要的财富,它对我的体力和精神的磨砺,将对以后的生活将产生不可忽视的影响。

虽然毕业证上写着我是097月毕业,但其实6月初的时候所有的课程和论文就都已经结束了,有些着急找工作和工作已经被安排好的同学们就这时候回国了。所以当我今年4月入职时有些同时毕业的同学都已经有了快一年的工作经验了。而我想在悉尼多留2个月,没有学业的负担了,想再好好看看这个生活了一年多,留下很多美好回忆的地方,毕竟下次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了。于是0984,我乘坐东方航空跨越半个地球回到了熟悉又陌生的家中。                 

找工作前

刚回到家时我并没有急着找工作,当时我给自己定的目标是3个月内找到一份decent的工作,当时对于国内海龟就业的前景我估计的很乐观,觉得镀了金回来应该是企业争相抢的香饽饽。还觉得3个月长了点。在家的两个月我就是忙于去gym,偶尔写写简历,上网看看招聘信息。这样一晃时间到了10月份,我才觉得这样在家待着有点无聊,还是快工作吧,于是十一的时候爸妈也想到SH玩玩,2010年十一假期,我飞到了上海,真正开始了我的求职之旅。                    

我的求职途径

刚开始找工作的时候我认定的途径是 1 三大传统招聘网和应届生(鉴于个人经验,我对它们的喜好程度是智联招聘>/5job>中华阴才网),刚开始是打开主页,看到有兴趣的企业一个一个看,后来摸熟了后就直接使用高级搜索了,基本上我的搜索条件是上海-外企(欧美)-本科以上学历-全职,偶尔我会选择职业或行业分类(我本科学的英语,硕士阶段学的传播学,所以我最想去的是大型外资PR4A广告公司,如爱德曼,奥美,后来的经验告诉我这些公司看重工作经验远远大于学历,而且一个masterAE人家也觉得稳定性不高),当然外资企业的mkt,adm,sales adm,PR,一些咨询,甚至与我半竿子打不到边的金融行业我也很想进,后来证明我完全是被光鲜的表面诱惑,找到合适自己的才是最实际的,所以求职前好好问问自己我想做什么?为什么?我能做什么? 另外,其实这些网站上更新的速度很慢,还有很多很多贴着的信息其实都是过期的,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大多投递没有reply的一个原因,如果你有胆识,管他说什么不接受电话咨询,一个电话打到HR,起码能给自己增加机会.2招聘会 去了3次招聘会我就打死也不去了  去过一次在虹桥体育场那边的,说什么是高级人才招聘,结果我去了一片片黑压压的人挤人不说,招的那多数是大专中专学历的,还有那些对身高,容貌有要求的我就觉得不是什么有深度的工作(本人不丑,特此声明);还有一次是在一个高级酒店里海龟人才专场的,规模不大,基本上就一个大厅,去了很多三四十岁的人,转了一圈,很多是招厂长,技术这样的,我这样的小海龟是没有机会啊;最后去的是101月办的首届上海10年应届生招聘,这场招聘质量提高了很多,也是很有针对性的,有很多知名企业,不过好象人家更倾向于上海本地10年的生源,象我09毕业,在国外只上了1年多,好象没什么竞争.总的来说,理工类招聘比文科机会更多,那些知名企业,hilton hotel,上海大众后面都排着长长的队伍,记下几个联系方式,我就失望的走了.3报纸 当时我是绞尽脑汁寻找新的途径,一直在想是不是我的现有途径有问题, 甚至象买报纸这样传统的方法我都用了 买了智联招聘的报纸,发现上面的信息网络上都有,而且报纸上的用人要求都不太适合海龟,象很多都是酒店招服务员的,! 4 熟人推荐 听说这是进外企最有效的方式  曾经我连过了一个500强的三轮面试,到第三轮见了中国区的GM,虽然最后由于工作经验问题没有合作机会,但记得GM对我说的就是在上海有外企工作的朋友的话,内部推荐是最有效的.后来我就回家打开我的手机联系人,一个个考虑有没有在不错的外企的,可怜的我没在上海读过书,没在这呆过,最终放弃了这个方法.不过现在工作了的我就可以给到SH的朋友做推荐了,,予人玫瑰,手有余香.听说SH这边很多金融的投行,咨询公司等名企,都是被复旦,交大,同济,财大,上外这些学校的毕业生垄断着,他们形成自己的圈子,推荐师弟师妹,外校毕业生很难进入.

                              我的面试

我前前后后投的简历有1000,参加的面试有50多次,算起来是20份简历有一次面试,简历只改过3,所以成功率不高,我是海投,不过希望大家不要学我,简历还是要勤改的,毕竟它是给你带来面试机会的唯一依靠.另外不能一份简历走天下,针对不同的职位简历的内容要有针对性修改,你应聘销售就不要把你文员的实习经历写出来了,这两个职位要求的素质完全不同.这里不能一一列举我的面试,选几个有代表性的与大家分享.

1 P&G 这是我的第2次面试,0910月初的时候,投的是校园招聘,职位是HR.过了第一次的笔试做的数学题和自己打一个电话测试英文,二面是和HR 中文英文选一种语言预期面30分钟,我挑的中文结果面了45分钟,网友们都说实际时间捎长是好事,另外觉得很HR很投缘,她也是海龟,所以我门一路面的很顺利,”的很开心,我尽力自然表现我大方乐观稍开朗的性格,之前对宝洁八大题也有所准备碰巧被问到了一个,答的自认为很顺利,另外还问了一些参加校内外活动表现你性格的问题,在国外生活的问题.当我认为进入3面基本没什么问题时,就没有后文了.

面试总结:有的HR是笑面虎,HR的心思很难猜,同一职位不同HR根据喜好希望看到应聘者的素质也不相同,作为应聘者只能尽力表现自然的一面.

2我的第三次面试是在一个hunting agency,我曾有一段时间非常迷恋咨询业,以为所有consulting firm都象麦肯锡,Boston,罗兰贝格那样高薪有前途,根本没考虑过咨询业的分类,对自己到底合适不?对这个公司的印象就是它是在一个老式4层楼的二楼,里面的工作人员加起来不够10,不过面试我的两位中年女性谈吐都不凡,印象最深的就是他们的一句:”我们对所有应届生的薪资都是统一标准,2300!(我当时心想,天啊,2300怎么在SH活啊.你给我double我都不去).不过这也是我人生第一个OFFER,在开始求职的20多天,纪念一下.从此我就开始认真研究起各行各业.

3 某美资500(地点:人民广场,职位:GM’assitant 时间:0912) 招聘网站上对此职位的要求是:硕士以上学历,留学背景,8年以上类似工作经历) 经历了电话面试和一面HR考验我的ppt制作能力和具体case计划能力后,我有幸见到了中国区的GM.其实一般见到GM这样职位的面试内容多是考察性格方面的内容了,GM再怎么大也是人,我这样想着,便没有什么紧张的感觉,象和朋友聊天一样开始了这次英文面试.面试还算轻松顺利的.GM也是很nice的人,面试快结束时他笑盈盈的对我说:”我们这个职位是要有8年以上工作经历的,不是实习就能…..”(8年以上让我来干什么) 最后的结果可想而知,不过最欣慰的是,后来他本人给我发了一条短信,saying” you are excellent….”在那段对自我开始怀疑的时间里, 这条短信给了我很大的鼓励.

面试总结;这里就要提到GM提到的内部推荐的重要性了,大家找工作时,不要象老黄牛一样一人默默耕耘,把身边能调动的资源都调动起来,什么亲人,朋友,同学,校友,老师,邻居还有和公司高层面试越轻松,表现你的积极乐观越好

4某德资500(职位:department manager’ assistant 地点:太仓) 101月的时候我就开始有一点小绝望了,快过年了还没找到工作,我开始想无论什么工作只要给我offer我就做.所以这个在招聘广告上标明工作地点在上海的公司的HR要我第二天在中山公园坐他们的班车去太仓面试的时候,我对太仓并没有什么感觉.那天平时要睡到11点之后的我早上天还没亮5点不到就起床了,在地铁站等第一班地铁花了近一小时到中山公园做班车,在班车上所有人都在昏昏欲睡,看着床外的风景我才知道什么叫凄凉.班车开了近2小时到了太仓.来之前我不知道这是supply chain department,他们想要一个懂一点专业知识的,还考了我一些组织策划能力方面的case.由于公司一天上下班只提供一次班车,他们希望我住在太仓,因为错过班车就意味着你要去太仓汽车总站做长途汽车回SH.面试过后上午10点多没有班车了我就体验了一把.出了工厂我才明白什么叫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底见牛羊,由于那是工厂聚集地,基本上是没有公交,摩托,出租车,这样的交通工具带你到长途站,所以我走了近一小时到了太仓汽车站,然后坐了1个多小时回了SH,又坐了近一小时地铁回家,唯一的感觉就是车坐久了恶心想吐.可在没有工作的日子里我都准备好了吃这些苦,我还打算以后说不定都要5点起床了.最后公司没有消息了,我的感觉就是窃喜大于失望.毕竟不是我放弃了一个机会嘛.后来我还去了一次SH南汇,花了3小时到了公司门口我却决定回头因为这让我想起太仓的回忆,后来有公司的面试通知什么青浦啊,嘉定啊我通通都不去.

面试总结 得到面试通知后要把公司的位置搞清楚,太远的地方交通的成本,时间的都要考虑进去,如果根本就不想去那么远的地方,那去面试也是无意义的,

  

5强生(职位:sales director’s assistant)
这本来是我最想去的地方,喜欢强生的文化,看过杜拉拉生职记后对销售总监很好奇.一面都是一些基本问题,自我感觉良好,可是在规定时间内没有等到二面通知.在期限最后一天的5,虽然心中已经知道答案了还是有点不死心的第一次拨通了HR的电话,我要知道我差在哪里才知道怎样对症下药啊.HR表示因为我没有什么经验她对我独自处理一些重大projectassistant销售总监有点怀疑,觉得如果是有人直接给我任务然后给我指示不会有太大问题.(后来想想王伟的assistant好像也是快30岁的有多年经验的人)

面试总结:积极与HR沟通,不要总被动等待消息.

6过年后3月来到SH的第一次面试是在应届生上一个私募基金,地点在九江路,市中心.职位是marketing assistant去的时候我是满怀希望满目春风,走的时候我是又气又恨.来到公司办公楼我就有点失望了,是一栋老楼,二楼还是饭馆,don’t judge a book by its cover,毕竟来了还是去看看吧,我这样想着便硬着头皮进去了,来到指定room,却发现是**证券,一个大room里有3个小room,招待我的人找不到我的资料却让我填求职表,职位是客户经理,我立马转头要走,我其实对account manager这个职位是很排斥的.明明就是给很底的底薪让你拉客户拉单的一个大专学历即可的工作,为了迷惑求职者和满足其虚荣心的目的地要title上加个manager.我走下了楼电话却响了,给我面试信息的人说怎么还没见到我,我说我去了现在走了啊,难道走错地方了?他让我回去.我这才在刚才大room里最里面的小room里见到了他,他说这是他临时办公的地方,他们几个各个证券公司的要新去的私募基金的工作地点在陆家嘴,4月末开始运作.然后我就记得当时发了resume 他又追问了我的照片,身高,今天来面试,一进来能感觉到他打量我后对我形象满意,我就浑身不舒服起来,接着就进入了我一生中进入的最恶心的一次面试.问了我简历上的问题不足30秒后,这位看上去快40岁还未婚的大叔就开始一系列的发问:”你能喝酒吗?你会什么文艺节目?你排斥陪客户喝酒吗?你单身吗?我终于爆发了,反问这和工作有什么关系?”, 我门这工作要常常出差, 没有男朋友方便些.”我看他是想自己方便些,disgusting!招聘信息写着年薪6,他又开始说了,”我们这6万不是一个月给你5,是一个月2,3千吧,年终公司运作的好给你补上.””你出国是自费的啊,那你家应该挺有钱的,我就不会担心你怕工资不够了最后我是头也不回的离开了,真希望没有来过!

面试总结:面试时有时候会问到一些私人问题,适当的也是正常的.可是应聘者也应该有自己的底限

7四大

看到DDT10年春季留学生招聘消息,只有两个职位可供选择Tax and Audit.在还不了解Audit的工作内容仅凭着对税收的无兴趣的前提,我投了DDTAudit.得到通过消息后花些时间做了性格测试,感觉DDT的性格测试很象我在澳洲应聘麦当劳的性格测试.Group Discussion ,惊奇的发现我们小组大多数都毕业与于澳洲学校.DDT SH 在外滩中心,办公室果然气派,想想这里就是把女人当男人用,把男人当牲口用的地方,呵呵.我们组讨论的是一个并购案,然后根据所得数据决定并购决定是否得当,全程无论是资料还是presentation都是英文.有两个par和一个HR全程监督.由于至少5年没碰数学了,我对那些密密麻麻的数字是从头到尾都没明白,我的整个作用就是时不时补充些自己擅长的culture 人文方面的建议.至于算法,就给他们吧.结果很显然我没进par,以一个还要上网去查audit是干什么的传播学人来说,即使进了PAR我都要跟par说我不确定我要做Audit.

我的体会

我曾经每天晚上坐在电脑面前投简历投到晚上2,一天的生活除了吃饭,睡觉就是投简历了;我曾经一个人憋的慌下午跑到附近公园里一圈一圈的跟在锻炼的老头老太后面快走;我曾经为了逃避亲戚们对与我找工作的好奇而推脱不去参加那疼爱我的外婆的80大寿;曾经家人朋友都劝我不要太挑了还有人建议我骑驴找马,对于这个我个人是持否定态度的.当然,在版上虽然看到有个海龟先是接受了很不理想的OFFER后来又找到了喜欢的,但我认为人一旦有个稳妥的感觉就很容易懈怠,就象我因为没有工作所以每天都很急每天都在努力寻找中,而你一旦有了个依靠哪怕只是暂时的也会影响到前进的速度.海带时有朋友问我对薪资的期待怎样:’我说现在回国已经很现实了,已经降到**,朋友都说:”现在不如08年前了,公司都在裁人,你没多少经验,3千差不多了.”现在我很庆幸我坚持了自己相信的.有些信念,要我们自己靠意志力坚持

和所有人一样,最开始求职时我是怀着兴奋和期待的心情,当大多数有相似经历的人都在版上抒发急噪与绝望时,我还是凭着骨子里的天生乐观,安慰大家.看到有海龟说一个人晚上睡觉时不知道哭了多少次时,我感谢自己仍然充满期待.然而一个人在一个陌生的城市里,没有人说话,没有人交流,晚上吃过饭回家时借着昏黄的灯光,我也感到了自己的影子有多孤单.12月末的时候,向其他人一样,我也开始了自我怀疑,甚至怀疑当时义无返顾的来到这座城市是不是一个正确的决定,于是,一个人的夜晚,我的眼泪有几次也浸湿了枕巾.无奈又无果的回家的那过年一个月里,我一直在逃避与亲戚朋友相处的机会.幸亏有父母的支持与鼓励,在这将近半年的前途渺茫的日子里,他们从没有抱怨,催促,他们一直是我前进的动力.

有人要我用一句话总结我的求职之路:找工作就象找另一半,也要靠缘分的.有太多次面试,我准备充足,发挥良好,却没了下文;而有的offer,相对比想象中容易拿到.求职中有太多的外部因素我们没法把握:大环境,HR偏好,名额有的时候没要我们不是我们不够优秀,只是企业找到了更合适的人选.可作为被动的一方,我们能做的,就是做好准备.

                                我的忠告

1 我每次面试前都要做的工作:重新回到招聘信息那看看工作内容,个人技能要求,再把企业主页看看.这样HR问你你对我们公司了解多少,你以往的工作经验(尽量说的靠此职位的内容),你就可以侃侃而谈了.另外,企业也喜欢有准备的人.

2 简历要常改,你申请mkt,sales,HR,最好在工作经历的内容上的侧重点要有不同.如果可以,我倒希望我不用的海投,而是针对几份有兴趣的喜欢的公司,多花些时间准备.

3 面试的心理素质非常重要.无论对什么岗位的应聘者HR都不希望看到一个唯唯诺诺的人

再位高权重的人也经历过毕业后找第一份工作时的清涩,不要小看自己.

4英文英文英文  其实我的面试自信很大程度上来自英文.现在太多的海龟,但海龟的英文水平未必比在国内毕业的学生强.想想也是.2,3年的学习如果不可以努力的话,现在国外还那么多华人,有留学生都说我在国外还没有在国内说英文说的多,这样怎么提高?所以留学生应该有这样的意识,既然自己有在英语母语国家环境的优势,就要为自己在语言上体现出自己的优势.

                               尾声

我想我还是幸运的。虽然找工作花了比预期长的多的时间,但最终结果是非常乐观的。新工作和我对自己的职业规划很贴近,我想第一份工作能找到100%喜欢的工作是几乎不可能的。所以我会好好珍惜这次机会,象杜拉拉一样在这家美资500强奋斗。公司的人都很nice,地点在浦东,一年13金,工资double了我最初的目标。

我想给那些所有还在奋斗的毕业生们,海带们说,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如果它暂时没有降临,不要产生怀疑,请继续奋斗,这样当它来到的时候,你便能以最灿烂的笑容准备好迎接它!



Sweety122
纪于2010422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8

积分

职员

2
发表于 2010-4-29 19:38 |显示全部楼层
谢谢大家的关注,我写这篇文章就是想分享下自己的经验,希望能起点启示作用。大家找工作顺利。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5 23:5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