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7653|回复: 1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分享offer] 2009年底大放送:经济危机之下求职攻略及求职全程纪录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71

积分

职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27 20:25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在经济危机背景下的2009年似乎到处一片愁云惨淡,特别是求职就业市场,普遍的叫苦声似乎让我们觉得理所当然。但是找工作真的那么难吗?在持续找工作约两个月之后,我发现很多东西是我们想得太难了而造成裹足不前,在找工作中我们需要更多的是勇气和耐力。这段时间的面试经历,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相信对很多还没有工作、正在找工作或者已经工作的同学朋友们来说,也会有一定用处,所以在此把这段时间的经历记录下来,跟大家分享一下。

我是在广西读的大学,一所普通得不能再普通的院校,不过专业不是很普通,是泰语专业,专业要求我们国内读两年泰国读两年。自从3月份在泰国毕业,在一家华资私营企业工作了半年,9月中从泰国回来,在外及在家呆了一段时间之后,我来到上海这个陌生的城市开始找工作,确切地说起来,我开始找工作是在10月中旬开始的,到现在11月中旬一个月的时间里大大小小的企业我共面试了十几个,拿到了其中三分之一的OFFER,但一路选择过来,现在主要考虑最后两家,而这两家无论从企业规模、行业前景,还是从职位、薪资、个人发展前景上,对一个应届毕业生来说,都是比较理想的。也就是说,这一个月的求职算是相对成功的。那么在求职中哪些因素是最具有决定性的呢?

一步步说起吧。

找工作前的准备:

一般来说,大家找工作的第一步是投简历,但是目标在哪里呢?

我不是说去哪里找求职信息,而是首先你需要先确定方向,然后再去看招聘信息。

这一步非常关键,我们都知道毕业的第一份工作对自己很重要,不仅关系自己的经济独立,更重要的是关乎以后的长期发展。那做什么样的工作,是你所要考虑的第一个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向需要考虑:行业方向,企业方向,职业及职能方向,城市方向。

行业方向是指你所要进入的一个行业领域,和以后发展的长期的工作方向以及你最后要达到的人生职业目标是什么。所谓怕入错行,主要是入这行以后你就会在这行里面工作,积累这一行的技能知识和人脉,对以后发展至关重要,但是如果你入的这个行业既不是你想以后在里面长期发展的,也不是自己擅长的,喜欢的,那么这一些技能、知识和人脉的积累价值就不是很大,或者说含金量就没那么高。而在跟企业面试的时候,他们经常会问的一个问题是,你对你的职业规划是怎么样的,或者更具体的,你在未来三年内所要达到的目标是什么。其实这就是一个行业的问题。不仅企业注重,个人更加要注重。因为只有一个对自己未来有一定职业规划的人,才会有长远及快速的发展。所以,职业规划非常重要。最理想的是在可以选择的范围里选择跟自己的职业方向相关的行业。一切围着目标走。

我们刚刚毕业,说实在行业意识非常薄弱,甚至是没有的。就我们泰语毕业生来说,本身学语言就是个万金油专业,好像只要是关于泰语的什么行业都能做,又好像什么都不专。所以我至今觉得,选择学语言是个不大不小的错误,因为语言始终只是个工具,虽然新东方说Language is power,但是毕竟我们除了学会说话,什么实际的技能都没有学到,什么领域的知识也没有学到。比起又懂多种语言,又有相关方面专业背景的人才,我们的竞争力要小很多的。但也并不是没有改良的方法,很多时候我们可以在目标和现实之间打擦边球,在可选择的范围内寻找与自己目标行业相关的职位,一层层绕着目标走。并且也应该在平时的学习和工作中积累一些你所想要进入的行业所需要的技能。因为在找工作我发现,一个人的实际素质和能力远比专业重要,很多公司也不在乎专业,包括大型公司企业。住我隔壁的一个男孩子,他学新闻出身,但是现在在花旗银行工作,而他们公司里面的人也大都不是金融类或者经济类专业出身。放眼职场中大家也不难发现专业不对口的情况到处存在。

再回来说找工作。既然现实是我们没有什么行业方向可言,倒也可以什么都做。首先是生存,在生存的基础上再谈发展。而我们赖以生存的东西就是我们的专业,泰语。所以,行业就先不管了。毕竟大多数毕业生都是因为生存问题先在一些可能不相关的领域里工作然后再慢慢转行的。当然,你也可以在工作中再慢慢定方向,但是这样可能会稍微费一点时间,因为别人在往中心跑的时候你还在兜圈圈。

企业方向,职位职能大家都懂,我就不多说了,还有城市方向很重要,需要说一下。我们一生都会在好几个地方呆,求职时所选择的城市就需要特别兼顾一些方面的东西。很多人都说工作在哪里我就去哪里,这样就变成中国移动了。事实是在哪里都能找到工作,但关键是你得定下来在哪里找。所以你要对自己决定留下工作的城市作各个方面的考量和权衡,再最后决定留在哪里工作。找工作是长期的过程,周期至少一个月,所以你得先定下来在一个城市找工作,而不是这个城市呆两周,那个城市又路过一下,这样是找不到工作的。而且很多企业在发布信息,预约面试的时候都会直接先联系在本地的,人家公司需要面试你的时候你可以随时或者至少在23天内到位,一般企业都会比较少联系外地的人才资源,除非觉得你是他们急需的,非要不可的。等你定下来再哪个城市开始找工作了,那么手机跟住房是你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手机号务必要用当地的,别人打你电话的时候知道你在本地,而且你的话费支出也没那么大。所以住房最好可以找个交通方便的地方定下来,对心情也有安定作用。还有当地的交通卡,也务必要准备好。

最后加一句比较重要的,在中国一线城市里,机会非常多,比二三线城市多,也比我们读过书的泰国曼谷多。现在很多海外人才都在回流,目标都是一线城市。所以有心想闯的朋友们不妨去这些地方看看,到了那里就定下来好好找至少一个月,一定会找到工作的。二线城市也有不少工作机会,而且相对来说消费水平没有那么高,比如房价,而且相对污染没有一线城市那么严重,较适合居住,也可以作为找工作的城市选择。在这里补充关于一二线城市划分的资料:

一线城市就是中国最核心的那些城市经济体,深圳、北京、上海和广州。这四个城市无论在GDP、经济总量、收入水平、市场成熟度,还是由此派生出来的需求、价格、市场秩序等各个方面都有高度的趋同性,和其他城市的差距是全方位的。
   
二线城市就没有那么明确的定义,他们往往是某个区域(城市群)的辐射重点。
[size=10_5pt]比如大连之与东北,成都之与西南,杭州之与长三角,天津之与环渤海,青岛之与山东半岛等等。即便是在上述提到的区域内,有影响力和辐射力的城市也绝不是唯一的,像南京、武汉、沈阳、济南、合肥等等也被归入二线城市。
[size=10_5pt]

[size=10_5pt]

[size=10_5pt]寻找求职目标:[size=10_5pt]

[size=10_5pt]等以上方向都确定好了,那么你就可以开始上网查找招聘信息了。[size=10_5pt]

[size=10_5pt]国内三大求职网站:[size=10_5pt]51[size=10_5pt]前程无忧[size=10_5pt]www_51job_com[size=10_5pt],[size=10_5pt]

[size=10_5pt]中华英才[size=10_5pt]www_chinahr_com[size=10_5pt],[size=10_5pt]

[size=10_5pt]智联招聘[size=10_5pt]www_zhaopin_com[size=10_5pt]

[size=10_5pt]这三大求职网站是企业招聘人才的首选广告发放地,其中涵盖了全国绝大多数企业的招聘信息,而且大多数还是可信的。因为[size=10_5pt]企业在这些网站上发布信息和广告是花了钱的,很多职位也确实是需要人的,所以一般通过这些网站发出去的求职申请,公司都会看的。[size=10_5pt]

[size=10_5pt]而且在三大网站建立个人资料库的一个好处是[size=10_5pt]HR[size=10_5pt]会通过这些网站搜寻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所以有时这些公司的招聘职位还没有对外公布的时候你已经得到了他们的面试通知。你说开不开心。[size=10_5pt]

[size=10_5pt]另外还有应届毕业生求职网http://www_yingjiesheng_com/[size=10_5pt],中国人才热线[size=10_5pt]http://www_cjol_com/,和当地的人才资源网或求职网等等。其实我挺懒的,基本上我在无忧上面投多一点。企业数量较多,回复率也较高。而其他网站的发现有好些招聘广告也是重复的。

当然,也有这么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三大网站包括很多求职网站中招聘网站本身的商业模式的关系,很多招聘广告打出来只是为了打公司广告。招聘网站靠什么赚钱,一是企业支付的招聘费用,三大招聘网站各自收费不同,但相差不大,基本服务每月500-1000元。但要在首页展示,每月数万元,其他地方频道和行业频道挂图显示价格低一些。所以广告收入才是其生存的根基。按照普通企业的服务费计算,一般的基数也顶不住智联自己在新浪首页挂个每天数万元的广告。你自然就明白,招聘网站本身追求的就是那些有宣传需求的大中型企业。至于他们到底招不招人,招多少人,招什么样的人,这不是他们关注的重点。

另外一种情况是,等你的资料健全了以后,会经常收到来自保险公司、金融机构以及中介公司的短信或面试电话,这种电话你可以听到马上就挂的,因为保险和金融公司都是常年招人的,完全没有门槛,一进去就是做销售,不行就走,淘汰率非常高,早不保夕,完全没有必要去,就算再大的企业招都没有用,除非你没路可走或者真的有心想入这一行;而中介公司就更加不用理会,一般都是骗钱的,因为如果真的有猎头找到你,是公司付给他们钱的,不需要从你这里收费的,而猎头公司一般只找以年薪计算薪资的高级人才,咱们刚开始工作的应届毕业生就不要想太多了,呵呵。

所以首先,就要把自己在这三大网站的资料库建起来,把上面的简历都一一完善起来,然后通过关键字搜索,比如:泰语+上海,就会有很多关于在上海关于泰语的职位了。这时候,你就可以一一收藏,完了以后再一一筛选,投递简历。

至于招聘会,我至今仍然觉得是非常恐怖的一个地方,相信大家看到的报道也不少,什么挤爆电梯,拥挤踩人啊,看到图片都犯憷。主要是我们的专业是泰语,基本上职位和公司都是有方向的了,所以也不是很有必要去。很多读热门专业,选择面广以及不知道自己要做什么工作的毕业生,就有必要去一下了,毕竟可以和大量企业直接面对面。

简历制作:

简历制作的基本原则是:

简洁明了,格式整齐,重点突出;一至三页纸;最好中英各一份,懂得其他语种的再加一份;从实际出发,加上一点修饰和细化描写。

简历内容包括:

1,
基本信息及照片——基本信息大家都知道是哪些,照片最好用工作中拍的照片,穿正装,以工作环境为背景,因为单纯一二寸只有人头的工作照大多不好看,而且太单调,不能突出你的一些东西,没有正装照片的话就用较端庄的生活照也可。还有,女生可以化一点妆,但是不要太浓哦。

2,
自我评价——突出自我亮点,与别人最不同的地方,如果你自己都不清楚自己最特别的是什么地方,别人怎么对你另眼相看,这些特别的地方包括:专业背景,技能掌握程度,性格特征,能力及素质优势等等,重点是投其所好,你所求职的公司需要什么样的人你就往那个方面写,所以建议针对公司写简历,特别是自我评价部分,不要一份简历通天下。当然原则还是不能言过其实。还有,大家都相同的无用的不要写,那些不是你的特点。

3,
工作经验——工作经验应在简洁明了的基础上细化描述你所从事过的工作内容和业绩,让别人知道你干了什么,干得怎么样,脉络清晰,分时间段分点描述,兼职的工作也要写明,最好在工作描述完了最后加上一点公司简介和联系人电话,以示真实性。一般大公司还会打电话去确认的。应届毕业生没有什么工作经验就可以写自己的在校及社会活动经历,但是选有用的写。

4,
教育经历——时间,地点,院校,专业即可,也可加上毕业分数或论文论题。

5,
所得奖项或技能证书——在校所得奖项,参加过的比赛或考试证书,参加技能培训的证书等等,比如奖学金、优秀干部、四六级、外语培训考核、专业技能培训等。

无忧JOB网的简历模式不错,大家可以参考一下,特别是工作经历部分,里面还很明确地划分了公司行业,公司规模,员工人数,企业性质等等。一般应聘中用人单位都会留意这些,因为它们会对你的实际能力有一定补充说明。

投递简历:

大家会经常觉得,简历投出去了好像石沉大海,没有回音?这个问题主要在于你没有花心思做足功课。也就是说,你没有精准化求职。怎么样才精准呢?其实很简单,了解用人单位需要什么样的人,了解你自己的长处在哪里,是否真的适合,然后两方面结合,就可以做到精准。要知道,用人单位招聘最重要一个基本点就是,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的。只要公司觉得你是最适合的,哪怕别人很好,但不是他需要的,他们也会选你而不是选别人。所以锁定几个目标职位以后专门为这些职位制作简历或者求职信,在三大求职网站上通过系统投递或者直接投递到公司邮箱,只要他们是真正在招人,你的中标率是很高的。但是每天的投递量最好保持在20份以上,智联招聘网站上说,平均每15份的简历投递会产生一次面试。所以在前期的时候尽量多投简历,不怎么对口的也不要紧,主要争取多面试。

投简历的时候尽量选择最近三天内更新的招聘信息,时间太久的就不看了,人家早就找好人了。简历投出去以后一般两三天就会有回音的,这个时候你接到电话不要慌张,要记得随时准备纸笔,记下公司的全称,地址,还可以问一下路线,申请的职位名称,还有面试要准备的东西,找什么人面试,我到后面比较大胆了还会问一下他们的招聘流程。有时是很久以前投的你不记得了,那就要要求对方把公司全称说一下,然后HR会告诉你地址,如果没有说,那你就上网查。如果当时你在户外,电话不是很清楚,最好请对方留下联系方式,等找到一个安静的地方再打回去给人家。有时HR也会在电话中与你交谈先简单了解你的情况,这时候就要随机应变,对方问什麽你答什么,不用太多,真正面试你的不会是打电话给你的人,因为打电话并且在电话中跟你了解情况的一般不会是HR经理,而是人事专员或助理,要不然就是前台。

面试:

说起面试,这是大家都头痛的一个事情,因为这不仅是最关键的一节,而且也是变数最大的一个环节。其实大家大可不必太紧张或觉得太难,只要你敢于踏出第一步,相信后面的多少步都不怕了,因为那时脸皮已经很厚,百孔不入,金枪不坏了。一句话就是说,面试经验多了,自然有感觉。面试前做好充分准备,勤快一点多上网看各位大虾们的面经,加上面试时刻的临场把握及反应,相信拿到OFFER问题不大。


我们说,不打无准备之战,那么面试前需要准备哪些东西呢?

1,
在面试之前需要对你所面试的公司做一个全面的了解,至少要对公司的主要业务和你所申请的职位了解,不要到了以后还迷迷糊糊的。对大的公司尤其如此。需要了解的方面包括:企业历史、现状与前景;企业核心产品及特色是什么,专业领域是什么;企业文化是什么,比如口号、精神、目标,企业性质也会帮助你了解公司文化,这样在面试的时候你自然知道应该用什么样的谈话风格与面试官进行交谈,谈些什么;企业领导人是哪些,他们有哪些经历;企业的组织和结构是怎么样的,这个也可以留待面试中问考官,会显得你比较专业;企业的竞争对手有哪些;企业的毛病或发展瓶颈在哪里——我们刚毕业,没有经过社会历练,大多数都比较理想化,但其实我们应该看到,每个公司都是有问题的,大公司有大公司的问题,小公司有小公司的问题,没有问题的公司都已经破产倒闭了。本身公司花钱请你就是解决问题的。但如果公司存在的问题你能够接受,并能够保证你的饭碗,就没什么关系。但是如果公司的问题与你的价值观及一些原则性的东西向背,就不要选择。我也是因为这样的原因,坚决离开了原来的公司。

有人会说,我干嘛要了解这么多啊,我也不是公司老总或者准备收购这家公司。呵呵,其实以上说的这些只是一个方向,具体情况可以稍微了解就好了,但是,当你去面试一个公司,面试官感觉你对公司有这么多的了解,这么用心做好面试准备,我想他不会质疑你求职的真心和以后工作态度的认真的。你还怕他不要你吗?总之,充足的准备总是好过没有准备。而且有一点非常重要,在面试结束的时候面试官会问你有什么问题吗,这个时候如果你对公司对职位没有了解,你根本就问不出来的,或者问出来的问题也很低级。所以,不要偷懒哦。

2,
查一下所要面试的公司的招聘流程,分哪些步骤,分几次面试,一般是群面还是单独面,看一下别人的面经,会对你很有帮助的,到时候出现难题也不用手忙脚乱。

3,
准备好一份简单的自我介绍,中英都准备,学泰语同学当然还要准备一下泰语的。可以针对你所面试的职位专门准备一份,不用太长,一两分钟,最好写下来,背熟。流利的表达会给你加很多分。简介中应该包括你的姓名,年龄,工作经历,学习经历,特长,求职意愿。

4,
面试绝对不要迟到,要在面试前一天查好路线,路线可以在像丁丁地图一类的网站上查。估计时间,尽量早到15分钟或半个小时,可以整理一下思路和仪表,还有上洗手间啥的。如果是在像北京上海这么大的城市里,一个区等于其他地区的一个市,就更要做好时间准备,尽早出发。而且到了以后一般都会要你填一个求职申请表格,所以提前到填写完毕对你来说或者对公司来说都节约时间,总好过人家HR等你填个表格填半天然后才开始面试吧。很多较正规的企业还会针对一些岗位让面试者做一些测试,所以更要把握时间。

5,
面试要记得带的几样东西:简历——尽管HR一般会有你的简历,但是最好还是自己带一两份以防万一;笔——铅笔及圆珠笔,填写表格或做测试题用;涂改液;照片——一寸或两寸证件照,用于公司给你填写的资料表格上;笔记本——记录一些谈话的要点和你所要了解的东西(记忆力好或者觉得没有必要也可不带);手机钱包必备品等就不说了。

6,
着装方面主要以整齐端庄为主,但要点是跟公司的企业文化相符合,跟职位相符合。也并不是一套西装行天下的,有些公司就算是大公司比如eBay这样的,他们就很美国风格,面试官都穿便装你穿西装就不太搭调了,女生最好化一下妆,会显得精神一点。

7,
从公司所在的大厦你也可以看出这个公司的基本经济情况,一般能进驻大型高档写字楼的公司都不会太差。但是也看实际情况,如果这是一家在某个专门领域有一定成就或者发展中的小公司,那么也不必看这方面,因为他们一般不会需要那么大的包装,只要可以进行业务就好。但是对公司所在大厦作一些了解也会对你面试有帮助。比如,我要去上海的香港新世界大厦面试,我就先了解到这座大厦的公司定位是世界五百强,所以基本上穿正装去是没有错的,再想想,以后有可能在这样的大厦里上班,是不是会更加精神百倍呢?

面试过程:

面试中最需要把握的一点是临场反应,每个HR都希望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应聘者是否适合,是否真心求职,如果你能够在短时间内把握对方的需求,结合自己的长处和亮点,把真心展示出来,那你就算是成功了。所以,要记住,投其所好,人家需要什么你就表现什么。

1,
见到面试官应大方握手问好,面带微笑,可以先自我介绍名字,请教对方的称呼。

2,
面试官会要求你做一下自我介绍,或者由你的简历引起话题进入面试。这个时候应该大概在心中估计一下面试官的取向标准和谈话风格,这些可以根据面试官的年龄,衣着,语速,表情,用语,态度看出来。自我介绍时要稳,不要卡或者像背书,把自己的经历当作有趣的故事告诉面试官,重点突出,比如,你应聘的是秘书职位,就重点强调一下你的相符的工作经历和性格特点。

3,
接下来面试官会就你的一些个人经历发问,这时候要沉着应答,每一个问题都要摸准对方问的目的是什么,不能漫天撒网,无的放矢。如果你有上网查过做足功夫的话你就会知道什么样的回答会使面试官满意。这些问题都差不多,上网可以查得到。遇到刁钻问题的时候也不要慌,还是弄清楚对方想了解什么,再回答,所以问题一定要听清楚。

4,
回答问题的时候要思路清晰,表达流利,较快的语速会让HR觉得你思维敏捷,而且所有的公司都讲求效率,要在争取在尽量短的时间内把你要展现的东西尽量多地表达出来,除了自我介绍以外其他问题的回答都应该分123点来回答,有一些面试官没有问到但你觉得很重要的方面,也要主动说出来。

5,
最后面试官问你还有什么问题的时候,你可以把你事先准备的问题问一下,比如职位的具体工作,所在的部门,要接触的部门,发展前景如何,培训制度和考核制度是怎么样的,升职途径如何,最后可以主动问一下薪资待遇方面的问题。主旨是让对方明白你问这些问题是因为想要在这个企业长期发展。

6,
面试就是一种交流,愉快的气氛很重要,和面试官的互动很重要,这些就看你对现场的把握了。

但是有一点也请大家记住,找工作最好还是从实际能力出发,首先看这份工作是否真的适合你,你是否真的想做,不然有些情况下在写简历和面试的时候通过技术面的手段获得职位,最后也未必呆得住或者做得不开心。

多数公司特别是正规及大型的企业,面试都会有两轮,有的甚至三轮四轮,所以大家也要做好准备,一般第一轮是HR经理或者专员,第二轮是你应聘职位的直属上司或者HR总监,第三轮嘛,可能会是公司老总或者总经理,不过这种一般是较重要职位了。我至今只面过两轮的。还有,在我面试过的所有公司里面,几乎所有的HR都是女性,即使偶尔有男性,也是跟女面试官一起出现的,that’s funny但这说明,在人事工作中是女性做主角的。

最后,跟大家推荐一本好书,王兴权的《30天找到好工作》,别看名字很奔着钞票去,其中的内容是很不错的,较完整地阐述了找工作中所应该制定的战略和步骤,以数据和事例来说明现阶段在中国内可能遇到的工作机会和就业状况。尤其适合毕业生阅读,它可以教大家怎样把找工作这件事做得专业。可惜我没有从头开始跟着书里说的做,不然可能我的求职效果会更好。

虽说金融海啸,经济危机之下工作机会比往年少一些,但也并不见得如想象中难找,或者找不到,我自己觉得任何时期都会有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把握,世界那么大,总不至于哪里都找不到碗饭吃,就把你个大学生给饿死了。呵呵。总之,大家要对找工作这件事情要有信心,这样才会吸引机会,也会在机会到来的时候更好地抓住。

我总结了一下在找工作中需要重点把握的几点,如下:

1,
毅力,意志力,承压力;

2,
信心;

3,
思路清晰,分析准确,选择谨慎;

4,
随时保持对机会的敏感性;

5,
勤奋。

祝大家在新的一年里都能找到好工作,已经工作的朋友工作也更上一层楼,下面的一篇将会详细说我的求职过程。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71

积分

职员

2
发表于 2010-1-17 21:10 |显示全部楼层
这么久了,才来自我顶一下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13 02:5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