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时间轴:10.5网申——10.25收到OT——10.27完成OT——10.31收到群面通知——11.7群面+M面
个人背景:
海归硕士毕业一年,目前在职(留学生毕业一年内都算应届生,我刚好卡点hhh)
关于OT:
目前流传的题库已经很全了,我测试前刷遍了题库做足充分准备,所以没有遇上任何新题。
作文虽然有八个题目范围,但是我每一个题目都提前写好了草稿(是的每一个!),所以测试当天直接po上去即可。
性格测试的话没啥好说的,秉承德勤的”诚信为本“吧哈哈哈~
关于面试:
1. 准备阶段:(1)case方面,目前就酒店和医疗两个,一些公众号给出了比较详细的案例描述和思路梳理,个人建议重点看案例描述部分,至于思路作为参考即可,因为几乎所有有准备的人都看过那些整理好的思路,如果在面试当天直接照搬,十有八九会和别人撞车,要是被抢了话搞得自己无话可说就尴尬了。所以我熟悉了案例之后,就顺着Hackathon的步骤自己进行拆解和构思,争取想出一些公众号没有提到的、相对新颖的idea。无论是酒店的AI和voice tech,还是医疗的telemedicine和wearable devices,都不是新鲜话题,完全可以在网上查阅到很多相关的资料给自己一些启发,所以看你们个人愿不愿意花这个时间和精力去准备了。(2)M面方面,是的我还为M面做了准备,就是熟悉+深挖自己的简历,确保manager提到我的任何一个工作经历时我都言之有物、真实可信,顺便还回顾了一下自己做pwc的vi时准备的答案。另外就是准备好3W。
2. 面试当天:
(1)入场前:提前半个小时到场,幸运地认识了除我以外的8个组员,大家互相打好招呼,达成共识,就是齐心协力一起进M面哈哈,这个真的对后来小组讨论的和谐气氛起到非常显著的作用。
(2)自我介绍:30s~1min,中英文均可,不过我们全都用的英文。内容方面我个人的理解是,这个自我介绍只是让大家互相了解,没有必要搬出自己全部的牛逼经历,反而让其他组员和manager眼前一亮、有印象更好?所以我就用比较幽默活泼的方式简单说了一下自己现在的工作和爱好。对了,口语出彩的组员在这个时候就会被在场所有人注意到,某种程度上能增强自己的信心吧。
(3)读case:20分钟,我们抽到hotel case。我觉得时间还蛮紧张的,虽然已经提前了解了case的主要内容,但是要想逐字逐句把十几页纸读完还是不太现实。建议提前在脑子里形成关于case的框架,到了读case的时候对应框架去寻找重点的细节内容,例如数据、有缺点分析、客户诉求等等。这个过程中做笔记还是有必要的,避免讨论时翻半天找不到自己要说的东西,无疑是把话语权让了出去。
(4)小组讨论:45分钟(因为我们组一共9个人),桌上放了电子钟倒计时,所以不需要指定一个timer,但自己要有意识地去留意时间,有必要的时候提醒一下大家、推动进程。说一下我们讨论过程中反映出来的优缺点吧:优点是大家按部就班跟着hackathon走,讨论当中没有霸道猪队友乱节奏,大家都对case很熟悉;缺点是时间安排不够合理,在一个问题上纠结太久,而且有些队友一开口时间就比较长,也把别人想说的说完了,导致其他小伙伴要么说不上话,要么也只能在ta的基础上说点废话。
(5)英文pre:每人1分钟,大家都在讨论最后阶段草草准备了自己的发言稿,不过完全照着稿子读是很冒险的。我pre的经验比较丰富,英文水平也ok,所以没写什么草稿,脑子里面想好自己部分的要点之后就完全脱稿临场发挥了。
(6)群面结果:很意外的我们组只有9进5,其中一个英文和控场能力都很不错的美女fail了,不过我后来想想她确实在发言过程中有两个比较明显的问题,一是容易把流程带偏(碰巧两次都是我把大家拽了回来,可能也成为了我的加分项),二是像我之前说的,迫切想把自己所有观点一口气说出来,导致其他人语塞。还有一种没有入选的就是另一个极端了——基本说不上话。至于我们5个进M面的小伙伴,共同的特点是适当地发表合适的观点,什么意思呢?不说废话也不过分cover太多内容,准确有逻辑地针对问题提出方案。
(7)M面:两个非常亲切的女性manager,问了我对于自己群面表现的评价、简历中所有工作经历的详细情况、对她们对问题,貌似不到十分钟的时间,基本上都是我事先思考过的问题,所以感觉还算顺利。STAR原则+逻辑清晰,应该是回答所有面试问题的重中之重了吧。
3. 经验总结和建议:Get fully prepared for every stage! 对组员和manager都保持真诚和尊重!思路清晰,逻辑严密,把回答问题想象成托福/雅思写作(what? why? how?)
最后,群面结束已经过去两天,我和我的组员依旧没收到par面通知。希望我们人品爆发一起进par吧~~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