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今天是4月18日,昨天晚上收到了腾讯HR的Offer Call,一颗悬着的心终于安稳了下来。从秋招到春招,参加腾讯的各种面试加起来也有超过5次了,感觉有一些小小的经验,想要分享给各位。由于不清楚哪些问题是能说的,本篇分享更着重于一些结构性的经验,不太会涉及面试中具体被问到的问题。
背景
本科国内末流985海洋方面专业毕业,研究生美国排名50左右学校管理方面专业毕业。
实习只有一个,国内某主机游戏媒体游戏编辑实习。
可以看到我背景并不算非常好,但至少在我看来腾讯更在乎的还是个人的综合素质(沟通能力,表达能力,学习能力,执行力等等),同时对游戏行业有深入理解是非常大的加分项,而我在游戏媒体的实习在这个地方帮了大忙。
秋招
在去年9月份前,我对找工作还完全没有概念,总觉得这件事情离自己还有很远,对未来的规划也模糊到仅有“进入游戏行业”一个想法。大概10月底的样子,我看到腾讯校招竟然有美国站,马上申请。不得不说腾讯在这一点上真的深得海外学子的心,除了设立专门的海外面试和宣讲站点外,腾讯还有专门面向海外学子的西行者项目,这些都是国内其他游戏厂商没有的(至少我没有看见)。
笔试
腾讯海外校招的笔试题目都是主观题,主要是为了了解应聘者的游戏经历。秋招时的笔试题我记得好像是首先描述一下你的游戏经历,同时从运营的角度分析一款游戏的不足并提出解决方案,这个平时有思考过类似问题的话是很容易回答的。
群面
笔试完大概两周不到收到群面通知,群面地点就在我的学校,心理压力减少了不少。
群面好像是有10个人左右,这里建议提前30分钟或以上到面试地点和其他等待群面的同学们聊天,一方面舒缓紧张的心情,另一方面增进对对方的理解对之后的群面有一定帮助。
本次群面的题目是从生产者、消费者和社区的角度分析并设计一款UGC游戏(真的记不太清楚了……虽说是设计但是并不用涉及特别具体的部分,主要还是针对游戏大致框架进行构思)。
由于已经过去接近半年了,我不太记得具体发生了什么,只在这里尝试给出一些小小的心得:
1、说话过多过少都不宜。过多容易出错,过少给面试官留下的印象不深。
2、适当看面经了解人员任务分配(timer,leader什么的),但不要过度依赖。把心思过多地放在人员分配上容易分散你的注意力。另外,timer这个位置如果不是对自己的团队协调能力非常有自信慎跳,我感觉这个位置非常容易出一些幺蛾子。
3、在面试过程中,如果发现讨论出现了非常大的方向性问题可以适当打断别人发言。比如在这次面试中我不太记得为什么一个同学突然开始解释FPS游戏的定义……我觉得方向不太对就直接把他打断了。
4、讨论的内容顺序很重要!分析问题时可以按照用户需求,针对需求设计相应产品特性,可能存在的问题和解决方案的顺序讨论。发现讨论顺序出错可以适当提醒。另外,我参加的两次群面中,题目中的问题就是按照这个顺序问的,其实完全可以按照题目提问题的顺序依次讨论,这样会比较有条理。
5、保证说出来的每一句话都有作用,不要重复别人的观点,在说完“我同意你的观点”后跟上自己的观点。
本次群面通过了两个人。
单面
海外校招群面完后,通过的同学在中午就会收到短信或电话通知下午面试。一般来说从两点开始,每半个小时一位,面试官就是群面的面试官。
这次单面我是两点钟那场,即最早的一批单面选手。我觉得这个时间分配可能和你群面的表现有关。这次群面我自认为表现非常好,即带领了团队大方向,又在细节议题上提出了自己独特的看法,同时体现出了游玩游戏的广度,所以我觉得得到第一批面试资格可能是因为我群面表现最好。
相比于单面后的HR+总监面,单面更带有一丝压力面的味道。为了方便各位阅读,我在这里还是采取分点的方式阐述:
1、一定一定要对至少2~3个游戏有全面的充分的了解,并尝试在面试中重点提到这些游戏,引导面试官向你对这些游戏进行提问。在面试前,建议想一想自己最近或者最多玩的几个游戏,分别从策划和运营的层面去分析其优点和不足。在自我介绍的时候可以有意提及这些游戏。
2、面试官对游戏的理解非常非常深,你提到的游戏他们可能都玩过。比如我提到了《DotA2》,面试官马上问我,你觉得游戏新增的天赋系统对游戏有什么影响。
3、回答问题时,不要局限于玩家的角度,最好能够结合厂商的角度进行思考,这也是面试官提出的我存在的一个问题。举个例子,面试官问我,你觉得《赛博朋克2077》如果引进国内有什么限制,或可能出现什么问题。我的回答是,可能游戏本身门槛较高(数值导向的硬核第一人称RPG),导致受众面减少。这个回答视野很局限,完全站在玩家的角度思考。现在回想起来,一些更好一点的回答可能是:这个游戏涉及暴力 ** 内容,可能需要进行删减,不然不能过审;或者是,赛博朋克这个世界观在国内并不普及,玩家接受度可能不高等等(也不一定是最好的答案,只是提出一个方向)。
其他单面需要注意的点在春招里会提及。单面如果通过的话,会在微信公众号状态里更新。这个更新的时间很迷,最多可能达到两个星期之久,请耐心等待。
HR+总监面(二面)
这次二面的面试官为一男一女,分别是总监和HR。两位面试官都非常和蔼,全程都笑嘻嘻的,让我放松了不少。当然,事后的经验总结:千万不要通过HR的表情推断你的面试表现。
相比于一面,二面更偏向于针对你的简历和经历发问;如果说一面是看你的游戏经历是否足够丰富,你对游戏的理解是否足够深,那么二面就是看你这个人是否适合腾讯,是否适合这个岗位。
还是分点:
1、紧张在所难免,但千万不要因为紧张乱了分寸,影响到你的表达能力,我就是在这一点上吃了大亏。在面试官让我向他描述一个游戏时,我由于过度紧张导致语无伦次,相信这一点让面试官对我留下了非常不好的印象。
2、自我介绍好好准备,有针对性地说,不建议临场增加内容。在这次面试中,我就是脑袋抽筋了临场加了一些内容,而面试官也正好针对我加入的新内容进行询问,导致我更紧张。自我介绍中的每一个可能被问到的点都要准备好,你说出来的每句话都有可能被问到。
3、同上一点,吃透你的简历。在简历中提到的每一段经历,每一个项目,每一次实习都好好分析。在说的时候,建议用STAR格式,这样确实会帮助增加你的条理。
4、面试官问完问题后,不要急着回答,可以稍微想一会儿(当然不能太久),理清了思路再回答。另外,建议分点回答,在分析问题时可以说“第一是… 第二是…”,同时分析游戏时可以分别对其优缺点进行分析。
5、想要去腾讯,就不要纠结工作地点问题。这个其实也适用于所有公司。搞清楚到底是工作地点对自己更重要,还是这个工作机会对自己更重要。
其他二面需要注意的点再春招里会提及。二面结束后我等了压力拉满的两个星期,然后在某一天刷新状态时看到“你可能不太适合这个岗位”,心态崩了两天……
当然更重要的是,崩完之后一定要总结自己的不足。比如我这次秋招的不足集中在几个方面:
1、如单面提到,思考问题还是太局限在玩家角度。
2、我的沟通能力其实不差,但是在表达时没有注意使用系统的表达模式,这个加上紧张导致给人留下了沟通能力不行的印象。
3、通过面试加深对自己的理解,知道自己的优点是什么,缺点是什么。
4、玩游戏广度当然重要,但是深度更加关键。能够对某个游戏品类有深入了解加分非常多。
春招(西行者项目)
西行者项目大概是3月初的样子可以投简历了。面试流程和上面一致。
笔试
笔试题目和秋招略有不同,相同的是照样没有难度,更多是考察你玩游戏的数量和深度,同时为后续面试的提问做准备。笔试中让你写出玩的最多的几个游戏什么的,请千万注意,针对你写下来的游戏,你一定要对它们有非常深的理解,不然不如不写。
群面(3月28日)
这次群面题目是针对一个在手机端还未成熟的游戏品类和其代表作策划其手游,包括定位用户群体,分析需求,设计功能,找出存在问题和提出解决方案等等。细心的读者可能看到了这个顺序我在上文已经提及。
这次群面非常惊险刺激。相比于上一次顺风顺水,此次群面过程跌宕起伏。在群面开始我表现稀烂,其中甚至说错了一个游戏的品类(现在回想起来还是无比尴尬)。不过还好我及时改变了策略,中期减少发言次数,集中精力进行记录,最后抢了一个总结的位置,提升了自己在面试官心中的印象。
1、群面开始的第一句话很重要,一方面奠定整场讨论的基调,另一方面让所有人对你加深印象。比如在这场面试中,题目给出了三个品类,分别是RTS(星际),战旗(轨迹),还有一个我忘记了。在一开始我就发言决定了要讲战旗,一方面在手机端实现相比RTS容易,另一方面大家可能都玩过一些战旗游戏(其实是因为我对另外两个品类不了解233,所以赶紧抢先找了一个自己了解的,不然后续讨论跟不上节奏)。
2、这次群面我们甚至没有timer…一开始也没有分配任何角色,面试官宣布开始后大家马上开始读题,整个房间陷入了诡异的安静中……我惊呆了……不过事实证明,只要最终得出的结论质量过硬,其实这些角色也不是那么重要。
3、在我看来,群面中主要分成两类角色:第一类是对话题非常熟悉的idea贡献者,第二类是掌握整个讨论节奏和框架的讨论协调者。在群面中,能兼职两者固然完美,但能把其中一个职能做好也足以通过。比如在这次群面中,我其实对这个话题并不是特别熟悉,在经过1~2次发言后,我就发现了自己已经有一点跟不上讨论的节奏了(主要原因是,有一位同学曾经在国内大厂实习过,专业知识非常过硬,全场的主要想法一半以上是他贡献的)。这是因为我对自己的定位不对。在发现自己跟不上话题后,我马上转向了第二类,减少自己的发言次数,转而对整个讨论进行协调和记录,并最终进行总结。算是力挽狂澜吧……
这次群面共8人,通过了3人。
单面(3月28日)
群面完过了两个小时收到下午单面消息。这次单面在3点半,通过的另外两人面试时间都在我前面。结合这次并不算非常好的群面表现,我再次感觉这个时间分配好像真的是按照你群面表现来的。
跟上次一样,这次单面也给了我一定的压力,甚至相比上次有过之而无不及。
1、面试中,面试官让我给吃鸡游戏设计一个PvE玩法。因为完全没有料到,这个问题直接让我出了冷汗……那段时间正在刷《全境封锁2》,直接就借鉴了一个里面的模板,但是说的也不是很好。这种问题其实没太多办法事前准备,只能靠平日的积累和临场反应。所以平日里玩游戏时真的要多思考思考啊,不然就会像我一样抓瞎了……
2、面试里还问到了一个关于未成年人过度游戏的问题。面试官给出了一些情景让你去设计解决方案,在你答出后会diss你的方案,找出不足并让你进行相应更改。个人认为,这类问题的初衷是测试你的抗压能力,同时看你分析问题的能力是否到位,立场是否坚定。比如我就在面试官的逼问下改变了一开始的立场,我觉得这是非常不好的。有的时候可以改变一下思考的方式,比如这个问题完全可以通过引入腾讯自己的成长守护平台解决。
3、这次面试问到了一个问题:如果这次面试失败了,你会怎么办?这个问题在秋招的二面中也有问到。我当时的回答是,秋招失败了春招再来,春招失败了先积攒经验,社招再来。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总监+HR面(二面,4月9日)
西行者整体招聘节奏比秋招快,在单面完一个星期后,我的面试状态就改为了HR面试,并在4月9号迎来了二面。
这次面试依旧是两位面试官,整体来说跟秋招有一点区别:秋招更多问的是简历上的经历,而这次面试更多问的是经历+对游戏行业的理解。
1、最重要的一点,也可能是帮助我通过了此次面试的一点:了解腾讯。作为中国乃至于世界最大的游戏公司,腾讯在游戏行业的布局和理念非常超前,这包括但不限于担负社会责任(大方向来看包括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和游戏行业自律性的探索,细节上比如最近《一起来捉妖》中的一些安全保护设定),对游戏核心玩法进行创新和推进(NEXT Studios的一些游戏尝试开创新的游戏品类,还有就是在某个品类如MOBA和吃鸡上进行突破),与全世界最顶尖的开发者进行投资和合作(投资Epic,Riot)等等。平日里建议多看看相关的文章和专访,一些文章没事可以多看几遍。这里推荐一篇触乐网专访腾讯高级副总裁马晓轶先生的文章,读完收获良多,我翻来覆去看了4、5遍。
2、除了对几个玩的多的游戏深入了解外,建议加深对现今最火热几个品类的理解,具体来说就是moba和吃鸡。在这两个品类上,腾讯拥有世界上用户最多的产品。看到我这篇分享的朋友应该是在准备2020秋招和春招了,如果没玩过《王者荣耀》《英雄联盟》《绝地求生》《堡垒之夜》《Apex英雄》的话建议马上选择1~2个来玩。
3、平时没事多看看行业文章,特别是国内手游市场相关文章。
4、学会总结,每一次面试完一定好好总结自己发挥好和不好的地方,并针对性提高。
5、这次面试我说话比上次有条理多了(在很多问题上采用了分点的叙述方式),相信也是通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面试过后第二天收到HR通知面试通过,在4月11号有一个英语测试。测试难度不大,自我介绍好好准备一下,其他就临场发挥就好。焦心等待一个星期后,终于接到offer。必须说一句,腾讯HR们真的都非常专业,非常温柔。
总结
从秋招至今过去了接近半年了,终于找到了梦寐以求的工作。回想整个求职经历,其实是一个不断认识自己,不断提高的过程。其实我的求职过程并不顺利,其中也有心力交瘁的时候,但最终结果印证了那句老话:找工作还是得看缘分啊。祝正在找工作的各位一切顺利,都能够得到自己想要的工作。
|
评分
-
5
查看全部评分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