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楼主: 马龙白兰度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09年8月20日更新-推荐:写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by交大学长)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2062

积分

董事长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8-10 09:09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转贴】

发信人: truelance(兰斯洛), 信区: JobForum
标  题: 写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1)——你的收入到底有多少?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9年08月08日23:02:55 星期六)

写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1)——你的收入到底有多少?
毕业前在这里当斑竹,一晃9年就过去了。现在很多想法和当时已经差得很远了,有些东西
觉得还是有必要和快要毕业的同学们提一提。先谈点大家感兴趣的,有关钱的事。
刚毕业时收入较低,又没有积蓄,很多人把钱的多少当作挑选工作的最重要因素,这也无
可厚非。但这几年接触新毕业的同学,发现很多人根本没搞清楚钱的多少,一拿到工资就
突然惊讶的发现怎么这么少?

一、先说每月的工资,守法的公司 每月实得工资=每月应发工资-社保个人部分-个人所得

1. 每月应发工资,外企或私企通常只有一个数字,就是招聘时说的数字。国企通常会非常
很多明细,有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工龄工资等等,还可能有洗理费、取暖费
、书报费等等,有些国企工资单上会有几十项。当然项多未必钱就多,很多项目只有个几
块几十块,加起来也没有多少钱。
不管是哪种方式,所有该发的钱总合就是应发工资。这就是我们在招聘时通常说的月薪,
本文中我们以硕士毕业典型的工资7000为例。

2. 社会保险,包括五险一金,即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生育保险、失业保险、工伤保险、
住房公积金。分为个人缴纳部分和单位缴纳部分。个人缴纳部分按一定的比例从应发工资
中扣除,单位缴纳部分是应发工资以外单位还有额外支付的部分。具体的缴纳比例各省都
不一样,有些省市的规定部分保险不是强制缴纳的(不是强制缴纳很多单位就不交,这样
公司额外付出的钱就少了)。下面以上海的规定为例,上海规定五险一金都是强制缴纳的

              单位缴纳比例  个人缴纳比例
养老保险        22%           8%
医疗保险        12%           2%
生育保险        0.5%          0%
失业保险         2%           1%
工伤保险        0.5%          0%
住房公积金       7%           7%
合计            44%           18%
这样7000元的工资,在工资内个人要缴社保1260元,7000以外公司还要缴纳3080元。
其中住房公积金全部的14%都是在个人账户上,可以算还是自己的钱;医疗保险个人缴纳的
2%在个人账户上,以后可以在看病买药时使用;养老保险个人缴纳的8%在与本人以后能拿
到的退休金多少相关。社保中其他缴纳的都与自己无关,其实就是在帮政府填平窟窿。

3. 个人所得税是按应纳税额累进计算的,应纳税额 = 应发工资 - 社保个人部分 - 2000

7000元的工资,应纳税额是3740元,计算所得税为436元

4. 税后实得工资 = 7000 - 1260 - 436 = 5304元. 说是7000的工资,拿到手的只有5000
多一点。已经知道这个结果的同学值得表扬。对这个结果表示惊讶的同学后面会发现这个
社会上阴暗的事情还多着呢。

这样同样是税前7000的工资,有些同学比较低调,别人问的时候会按税后回答“只有5000
多一点”。有的单位则试图让工资显得很高,把公司缴纳的社保也包含在内,宣称有1万多
(7000+3080=10080, 去年通信业某个世界500强的公司就这么干了)。 两者差别超过一倍了

在网上可以查到一些宣称很全的各公司待遇,里面的数字就比较乱,由于收集的渠道不一
样,有的公司是税前,有的公司是税后,还有的把一些福利都折算进去了。因此只能参考
一下,不能都信以为真。

二、关于年收入
年收入 = 月工资*12 + 奖金 + 福利 + 补助 + 期权收益
1. 奖金:外企和私企通常一年只有一个年终奖,奖金的数额差异很大。有些公司只有年底
双薪,也就是说年终奖等于一个月工资,有的多一些,比如IBM等于3.5个月工资。 也有的
公司不是与工资挂钩,另外按绩效评定。数额可能从几千到几十万不等。
国企则可能有季度奖和月度奖。一些效益好的国企奖金可能会远超工资。我认识某个在大
医院工作的护士mm,每个月工资只有1000多,但奖金有3000多。因此除了工资高低外,奖
金多少也是很重要的。
值得一提的是,实行奖金与工资不挂钩的公司,大部分都要求干满一整年后才有年终奖,
也就是通常第二年才有奖金。这样频繁跳槽的话,即使工资确实提高了,在奖金上也会有
很大的损失。

2. 福利:这里说的福利不包括培训什么的,只是指到手的现金或实物。通常只有国企或公
务员才有这种收入,比如每个节日会发过节费什么的。

3. 补助:经常在外面出差或者常驻在一些艰苦地区工作(西藏、非洲、伊拉克)的情况下往
往有较多补助。通常到处跑的技术支持或者销售人员可能会把出差补助作为主要的收入之
一。

4. 期权或内部股。可以分成3种情况,一种是已经上市公司的期权,主要发给管理层或者
骨干,只有以后股票价格上涨才有意义,否则就是废纸。第二种是未上市公司的期权,主
要是指望以后可以上市发一笔横财,这个收入最高,但风险也最大,真正能上市的公司不
过十之一二。第三种也是未上市的,但目标不是上市,而是可以参与分红,这个类型主要
就是指华为,多年来内部股分红的收益平均大约在百分之20多,比一般的投资回报高出许
多,是投资和奖金激励的一种混合体,不能完全看成是收入。不管属于那种情况,想在这
方面取得收益,在一家公司至少要待3年以上,通常要5年以上。
不同单位的收入结构差异很大,有的工资占比在90%以上,有的工资只占70%,有的工资在
50%以下。刚毕业的同学很多都只看中工资,对其他收入了解很少。我个人认为主要原因还
是太浮躁了,有些同学刚工作就在想是一年以后跳槽还是2年后跳槽,这样跳来跳去,可能
每次跳槽工资都增加了,有些人还很自得的把跳槽心得总结出来。但从年收入讲,通常找
到一个合适的公司长期干的更多一些。这个话题后面再详细讨论。


发信人: truelance(兰斯洛), 信区: JobForum
标  题: 写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2)——公司中的人际关系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9年08月09日22:32:00 星期天)

写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2)——公司中的人际关系

想讲这个话题,主要原因是因为经常听到一些新同事说:公司怎么这样子?公司怎么那样
子?
其实在公司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利益,在大公司中肯定会因为利益不同形成不同的小群体
,不仅在国企中这样,外企私企中同样如此。不同点可能在外企中不是针对人的拉帮结派
,更多的是由于部门利益不同形成的部门墙,可能一个人原来代表某个部门的利益,调动
到另一个部门后就成为了另一个部门利益的一分子了。
因为公司对部门、对个人都会有考核,被考核的人一定会为了自己的考核成绩最大化而努
力,而不是公司整体利益最大化而努力。如何进行考核减少内部的损耗是公司高层的事,
我们不进行讨论。而新人往往是这种内部冲突的受害者。因为老人们除了比较熟悉有些面
子问题外,彼此之间还互相有求对方的时候,会有相互之间的妥协,而新人在各方面都没
有影响力的时候,往往成为这种公司政治的牺牲品。

举几个亲身经历的事情。第一个是我刚毕业的时候,一答辩完还没有毕业我就提前到公司
报道了,由于没有毕业证书当时按应届本科生的工资发给我,等拿到毕业证书以后再修改
成硕士的工资。结果等后来报道的同学带来了我的毕业证书时,那个月他拿的事硕士的工
资,而我当月仍拿的是本科生的工资。跟我同样情况的还有其他几个提前报道的同事,他
们有个人把事情闹得非常大,结果是:他被认为是违反公司规定无理取闹而降薪,很气愤
地离职了。后来当我开始担任接触人力管理的时候才知道,这种情况发生原因很简单:人
力部门相关人员搞错了。也不仅仅是我们这一次,但其他时候有的会补发回少发的工资,
而我们这一次由于把事情搞大了,如果人力部门的责任人承认错误,他将会被扣奖金,因
此拒不承认错误,而说是我们交纳证明的时间晚了。
还有一次,有一个师弟来找我,说是和我们公司签了三方协议,但后悔了想去别的公司。
结果我们公司招聘的负责人说是绝不可能,而且威胁他说要缴高额的违约金。他来找我看
看能不能找人通融通融。当时我已经参与过招聘工作,知道绝无这种可能,公司从未找不
报道或者离职的人要过违约金。因此给他分析:人力部门每次都有招聘的指标任务,你被
录取了,然后到公司报道,他的任务就完成了,即使你在报道的当天就要求离职,也和他
毫无瓜葛了;而如果你签了协议以后不报道,就影响到他的考核指标,从而影响到他的奖
金。其实从公司的角度,如果你不想来,当然希望你越早通知越好,肯定不会希望你报道
后再离职。当然我也不建议师弟把事情捅明或把事情闹大。因为负责校园招聘的人通常多
年都和某些学校对口,和学校毕业办的老师非常熟,学校的老师也肯定不会为了一个学生
和招聘的人关系搞僵。最简单就是私下去找招聘的人聊聊,随便找个什么借口,让他觉得
你确实有很大的困难、会帮了你很大的忙。让他损失点个人利益,至少也要让他有点助人
为乐的快感吧。结果那个师弟第二天就说谈过了很顺利把协议解除了。
另一个例子,有一次我的部门转入了一个员工,但是过来的时候是背着考评差来的,一过
来就要写个人改进计划。这个人也是交大刚毕业不久的师弟,我当然相信我们交大的同学
水平还不至于弄到考评差的地步(即使有也是凤毛鳞角的)。之后了解到背景是他原来在一
个小部门招聘的时候都是另一个地方的(包括我们这位师弟),准备在上海工作一段时间
后整体搬到另一个地方去,而我们这位师弟突然改变主意了,决定继续留在上海工作。这
样在各种讨论的时候,其他人都是出于能尽早回家乡的目的选择方案,而这位师弟屡屡在
讨论中显得格格不入(其实他的意见未必不正确,但提出得往往不合时宜),这样部门所
有的人都对他很反感。

举着几个例子,目的不是为了说明职场有多黑暗。而是想说明在工作中你遇到的人都不单
纯,一定都会考虑自己的利益。刚毕业的同学,经常有很高的工作热情,常常觉得自己是
为了公司的利益,公司的制度当然应该保证自己的做法能实现。一旦发现不是如此,就会
觉得公司的制度怎么不合理。其实不管你是出于个人目的,还是出于大公无私的目的,都
要站在对方的立场考虑一下,对方最关心什么?怎样才能在维护对方利益的同时又达到自
己的目的?结果好一切都好,结果做不好,不管你出发点多么好,都是没有用的。

下面再谈谈如何和顶头上司相处。在管理学中有句著名的论断,一个人加入某个公司可能
是由于这个公司有好的前景、或者有很善待员工的名声、或者有充满魅力的总裁、或者其
他什么原因,但是一个人离开一家公司最大的可能性就是因为他的经理。
作为刚毕业的基层员工,不管公司高管有多英明,公司政策有多合理,你都是无法直接感
受到的,你感觉到的公司其实90%是受你的直接主管的影响,你对公司的印象都是通过他间
接感受的。
关于直接主管,有几点要说明:
1)99.9%的情况下,你的主管对公司的贡献要大于你。很多新人会骂他的猪头领导怎样愚
蠢、怎样无所作为、怎样把下属的功绩当作自己的功绩。请相信我,绝大多数情况下,这
都是由于了解信息过少或者抱怨的态度带来的错觉。在你与你的主管冲突的时候,不要期
望你会取得上级领导的支持(即使有也和彩票中奖的概率差不多)。你能获得的最多只是
一些安慰性的话语,而他能接受的惩罚多半是由于与下属沟通能力不足造成的,而不是你
抱怨的那些理由。
2)不管你的直接主管是否直接能决定你的工资和奖金,他的意见对你的加薪和奖金都是决
定性的。
因此除非迫不得已的情况,不要和你的直接主管关系搞僵。
我自己的下属的期望是这样的。
1)最好的下属是分配的任务能独立完成,不需要主管再操太多的心。(很多新人据此就会
认为他自己才是最重要的,而领导都是不干活的,这个结论只针对分配给他干的那点工作
有效)
2)如果你没有这个能力,及时把你遇到的困难提出来,请领导协助解决,然后把任务完
成。
3)前两个情况都是领导喜欢的好员工。如果你需要等领导来问你有什么困难时才会反馈
问题,你就会被"另眼相看"了。而这样的员工常常由于得不到及时的支持,干得很辛苦
,然后就会抱怨领导只喜欢拍马屁的员工(他看到前一种员工经常找领导交流)。
其次是要经常让领导知道你在干什么,通过邮件发送工作日报是一种很好的做法。不仅要
会干活,而且要会show自己。这不仅仅是一种取巧或拍马屁什么的,而是这样做确实会对
公司/部门整体带来好处。有一项调查显示在大公司里工作70%都是在与其他人交流,只有
30%时间是在自己干活。通过show自己一方面可以让其他人了解进展降低沟通成本,另一方
面经常展示自己的成果也能让其他人进行参考。雷锋经常干好事,但雷锋也把自己干的好
事都记到日历了,要不然我们现在拿什么来学雷锋呢?
再提一下前面那位考评差的师弟,他抱怨说领导从不看他的成绩,有一次遇到一个困难他
一个人加班到凌晨3点解决掉,然后领导还以为那件工作很简单。我问他在和我说之前还有
谁知道他加班到了凌晨3点?他想了一下说好像没有。我说每次我解决掉一个难题时都会有
一种快感,你在凌晨3点解决掉问题的时候就没有一点自豪感么?就不会立即发个邮件给大
伙庆祝一下么?

发信人: truelance(兰斯洛), 信区: JobForum
标  题: 写给即将毕业的同学们(3)——你打算工作多少年
发信站: 饮水思源 (2009年08月19日02:53:16 星期三)

有一次给一个新员工讲解养老保险的时候,她非常担心的问“如果我工作不到15年,不就
不能领养老金了么?”这个说法挺有意思,虽然这么想的人不多,不过让我想起了另外一
种说法“30岁前挣够1000万,然后退休”。
这里我不得不提一下简单的事实,大部分人,至少要工作30年以后才会退休。这就有一个
很严重的问题:到底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工作?赚钱多的?还是稳定的?充满激情的?还是
轻松的?
这里每个人感兴趣的工作都不一样,因此没办法给一个具体的建议。但是并不是轻松稳定
的工作就一定能长期工作,我看到过一个在国企工作过的人说“我曾经打算在那个国企熬
到白头,几年过去了,头发没白几根,倒是心里面长满了绿毛”。我个人给一个建议,就
是要选一个你感兴趣的工作,在你选择一个工作的时候,想一想“我在这个岗位上要工作
30年”,都不会感到后怕。

从这个话题引申一下,就有个问题“你打算搞几年技术?”交大学工科的同学刚毕业的时
候大部分都是从事技术方面的工作的,然后就会在周边的影响下形成一个观念,技术工作
最多只能干到30岁(或者35岁),一定要转管理或者转销售什么的。当然管理,或者销售
都是很好的工作(尤其刚毕业的同学,可能很多本来就对销售有偏见,希望不会因为我误
导而加深偏见)。但是技术呢?是不是就一定是青春饭?其实出国留学的同学都可以看到
,在国外白发鬓鬓的技术工作者大有人在,我的同学博士毕业后在美国工作,30岁左右基
本就是最年轻的开发人员,而在国内多数人会认为是到了向管理转行的时候了。这方面我
觉得主要原因是国内经济发展得太快了,有太多的机会,大家都可以看到自己身边有人一
下子暴富,就很难安下心过平淡的生活了,这种心态会影响大家的观念,然后周边人的观
念又会在我们身上加上一层压力。
说说我自己的情况,我开始工作的时候,由于公司发展的很快,不久就开始参与管理的工
作,开始还干得不错,几年后我带的团队已经差不多100人了。这时候我就开始陷入无穷的
痛苦中,尽管学习了不少管理方面的知识,还是很难从每天的压力和焦虑中摆脱出来。然
后在完成一个项目之后,我找主管谈了一次,转回到技术岗位开始干系统工程师。这以后
又觉得工作中充满了激情。当然不是每个人都应该这样的,一些人是善于管理的,而且能
从管理中获得乐趣。而我,只有在进行技术分析时,才有最好的激情,即使没有任何回报
,解决一个问题本身,也会让我感到非常高兴;在写完一段好的代码后,会忍不住回头像
欣赏艺术品那样在欣赏一遍。如果你不是这样,只是觉得还有不错的收入,才进行IT行业
或者其他什么行业,除了薪水以外技术工作没有给你带来任何回报的话,还是趁早转型找
到适合的岗位。
喜欢技术工作的同学在国内还有个特殊的情况,很多工作多年的人也会劝说你:从事技术
工作没什么前途。这个只能说他的公司没有什么技术,而这样的公司在中国占了绝大部分
,如果公司中所谓的技术你一年就学的差不多了,剩下29年还能干什么?因此由兴趣再选
择工作是很重要的,例如在通信行业,爱立信中国里面工作了十几年甚至二十几年的技术
人员大有人在,想想通信行业在国内发展才多长时间就能明白意味着什么,而国内华为这
两年也在开始建设技术职业通道。说实话,在国内能提供这种长期技术工作的公司待遇还
都是不错的 :)

btw:隔了这么久,才更新一篇,原因是丈母娘摔骨折了要动手术,家里家外很多事要处理
。临时赶一篇,思路比较乱。
刚毕业的同学还可以一人吃饱全家不愁,几年后就需要考虑照顾家人了,在工作和生活之
间的平衡也是一个要考虑的因素。以后有机会再展开写吧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13 15:42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