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时候整理一下笔经、面经了,希望能够对即将面临2019校招的小伙伴们有帮助~
一、个人时间线: 20171209 申请递交(编辑记者岗) 20171211 简历被查看(第一次) 20171213 笔试通知(回复是否参与) 20171220 笔试准考证发放 20171222 通知面试时间安排 20171225 笔试(万寿宾馆一楼多功能会议厅) 20171228 简历被查看(第二次) 20171229 面试(梅地亚中心二层) 20180212 简历被查看(第三次) 20180425 得知HR开始电话通知“拟录取”并询问签约意向,但未接到电话 (陆续补录中) 20180511 得知HR或在当天结束最后的补录通知,未接到电话
二、笔试回忆(留学生): 卷子一整本发下来,一共2.5小时的作答时间 1 行测(60题100分),30道时事政治:以政治、文化为主,其中还夹杂历史、经济、法律;10道言语;15道逻辑推理;5道资料分析。 2 主观题(4道大题100分),前三道题为简答,主要围绕中国文学作品、影视作品“走出去”,看资料归纳整理“走出去”的原因、建议、看法之类;第四题为“评论”,根据材料总结出三个观点,并且自选其中一个写一篇600字评论。 3 英语(25题100分),一篇完形,10道题;三篇阅读,15道题。
整体感受: 政治有很多十九大的内容,并且考试的点比较细;主观题写起来有点累,很久不拿笔的朋友考试前可以写写字了;英语题少分值大,个人建议先写英语。
三、面试回忆(留学生): 1 自我介绍:没说完的时候就打断了; 2 中文问题:1)如何看待舆论倒戈现象;2)互联网崛起的时代,机构的媒体还有没有存在的必要; 3 英文问题:根据简历问了一个小点
整体感受: 中文问题的范围很大,基本猜不透,重在平时积累,有空多看看新闻,多思考思考吧;英文可以着重准备简历,大大小小可以问的点都不要落下。
话不多说,祝各位好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