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8月5日更新)连载:我在IT咨询行业这几年(含求职经验及工作经验)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1
发表于 2009-7-27 11:34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学以致用

四月份,我负责公司的一个大型市场活动-参加北京高新技术产业国际周,从选择场馆特装方案、到具体的人员分工、任务分解、精细到一盒螺丝钉的费用预算,都是我在另一位同事的协助下完成的,公司为这个活动投入了几百万元,我们与西门子、阿尔卡特、摩托罗拉等国际巨头同台展出,因此公司对这个活动是非常重视的,中央很多领导都要去我们的展台参观视察。

展会开始前的2天,我一个人提前到达北京与展馆特装厂家取得了联系,并安排具体的入场和展台布置计划,我们需要在12小时的时间内建造一个二层楼的数米高的展览环境,在建筑外立面要现场设计装饰图,悬挂企业形象展示图片,调整电视墙和音响设备,同时还要把数10台不同的设备调试成功以供明天演示,在特装公司人手紧张无法完成一些喷绘制作的时候,我调用了我在大学时学的美工设计基础,用Photoshop和Coredraw自己动手设计海报,自己用他们的海德堡完成喷绘,然后再自己搭的拿着未完全干的喷绘往返场馆与印刷厂。

呼吸着展馆里刺鼻的喷绘油漆和化学粘合剂的味道,我们忙碌了整整一夜,直到确保每盏小灯能够点亮,地毯上没有一点杂质,甚至确认了名片盒等位置摆放整齐才带着疲惫的身体离开,看着自己亲自策划的特装展台矗立在500强企业展馆里面,也就忘记了疲劳。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2
发表于 2009-7-27 11:35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一)-载誉归来

在那个展会上,我认识了斌、庆和愿,从此以后他们也成为了我的朋友,至今还保持着联系。斌是西安人,大学毕业后没有找到理想的工作,为了谋生,他在国际会展中心帮别人看展览设备,那个工作一做就是两年,他在工作过程中看出了门道,于是凭借自己的诚信做起了大型展览投影设备的中介工作,他从投影设备公司租赁到投影设备,然后再把投影设备租赁给参展企业,从中赚取差价,慢慢这样做了几年后,斌迅速把自己的企业做大,我认识他的时候也是因为展览会的大型投影设备租赁,那时他已经家产千万,拥有一个很有品位和规模的展览公司,斌为人很坦诚,我们认识不久就跟我无话不谈,谈他创业的历史,谈他对中国一些企业的看法。斌的一些为人处事的方式我现在都记忆深刻,我在去斌所在公司的时候,发现他们公司角落有一块区域风格跟其他区域不同,后来我问斌才知道,那是另外一家公司,我好奇怪为什么这里会有另一家公司,斌告诉我说那是他认识的一个陌生人,想自己创业,在找办公室的时候碰上了斌,斌了解到他为人很正直,自己创业刚开始起步,没有太多资金租赁写字楼,正在苦苦寻找合适的地方,斌的办公室当时正好有一块地方是闲着的,于是斌就把闲着的那块地方给了那个陌生人,斌没有收他的租金,斌说他能做大以后记着他这个朋友就可以了,没有什么其他的期望。斌现在北京做奔驰汽车的代理,同时也还在打理着他那个已经近十岁的展览公司。

庆和愿在我认识他们的时候都是展览公司普通的客户经理,但是他们两个都比较聪明,在我们选择特装厂商的时候,斌和愿所在的公司都落标了,展会开始的第二天,庆和愿分别过来找我,很诚恳的想了解他们究竟哪里做的不好,以致我们没有选择他们,我知道庆和愿那时已经掌握了做人和做事的Principle。 愿在2003年就开始自己创办展览公司,公司从北京偏远的农村院子搬到北三环的住宅楼,又搬到北四环的亚运村,再到现在SOHO现代城,我亲眼看到了愿和她公司在这4年里的成长轨迹,我知道她不知道在办公室度过了多少个通宵。斌也于2004年创办了一家文化传播公司,他起步比较高,现在也在SOHO现代城办公。

为期一周的展览结束了,我们的展台受到了几乎所有人的高度赞扬,认为我们的展览有档次,把CT公司的企业文化和技术实力都完美地展现了出来,公司领导们也非常满意,要求我们把展览环境搬到武汉,这是一次让大家自豪的企业形象展示。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3
发表于 2009-7-27 11:3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二)-艰难的选择

在CT公司已经工作了一年有余,这一年过得很快,公司给了我很多难得的锻炼机会,我个人也尽力了。北京回来后的一段时间,我一直无法适应武汉的生活节奏,或许我的一些思考太过理想,我突然发现我很孤单,我静下心来思考自己下一步应该做什么。

思考了大约一周的时间,我向公司提交了辞职报告,同时我也向当时国内比较好的几家做CRM的公司发出了求职简历。说实话提交辞职报告的时候我的内心是很矛盾的,我对这家公司是很有感情的,毕竟我在这里迈出了自己的第一步,这里有我太多太多难以忘记的回忆,但是我无法说服自己留下来。

董事长立即把我叫到他的办公室,跟我促膝谈心,希望我能够留下来,但是我想既然已经决定,就不要再回头了。董事长又安排他的夫人把我叫到他家里,希望我能够留下,我很愧疚,CT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公司,像一个温暖的大家庭,我何尝不想留下,但是我自己的思路和知识已经不知不觉远离了这个公司,我想去做管理软件,通过管理软件提升中国企业的管理效率。

在投递完简历后,我主动给北京的S公司打了一个电话,接听电话的是HR的一位女士,我谦虚地问她有没有收到我的简历,我的技能是否符合他们公司的要求,那位女士告诉我已经在他们的Candidates Pool里,正要安排面试,面试时间是下一个周六。

那一个周六,我应约前往,正巧那个周末华子在北京有事,我早晨七点到北京,他已经早早地从翠宫饭店跑到了亚运村北辰边上的一个过街天桥上等我。我搭的从北京西站到亚运村,那是我第一次到北京的北边,只记得那时的亚运村还很荒凉,现在的豹房一带和飘亮购物中心北边还都是城中村,现在的鸟巢那时还是一片庄稼地。

我跟华子在北辰购物中心对面的“老北京牛肉面”吃了一点早餐,就去S公司面试了,华子买了2罐可乐在楼下等我。给我面试的是一位女士,她就是我后来的领导B,我很从容地回答了B问我的问题,然后向B展示了我在学校和后来在CT公司做的系统,以及我以前写过的一些东西,面试大约进行了1个小时,然后B让我回去等消息,说将会有一套笔试题目发给我,让我收到回答完毕后回复邮件即可。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4
发表于 2009-7-27 11:40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三)-入职新公司

下楼的时候,华子正在下面用硬币买可乐,烟灰缸里已经堆满了半盒的烟嘴,我跟华子去天安门兜了一圈,然后就去火车站了,在火车站门口的麦当劳吃了一点快餐,我们又在火车站门口坐着发呆,一直等到华子的火车到点,我把华子送上火车,然后我晚上7点的火车也返回武汉了。

回到武汉后第二天我就收到了S公司发给我的笔试题目,大体是些与ERP和CRM有关系的专业知识,我认真回答后等待S公司的回复。在此期间,我也收到了来自北京R公司的入职邀请和来自上海Z公司的Offer Letter,但是我的感觉中还是认为S公司是更理想的。

Hi! Mr Pan,
Your answer for the test is fairly good among candidates applied for consultant position. So, we should make second interview with you. As per the arrangement, XX will be free this Saturday. And 10 o'clock on Saturday morning is the best if there's convenient. Any problem, please feel free to let me know.

S公司HR XX

(以上为我跟S公司的某封往来邮件,一直留在foxmail中)

接下来又一次面试,然后继续等待消息,S公司告诉我三两天后会给我通知。

我在武汉无聊地打发着时间,背诵着我那本大二就买来的Vocabulary 22000。一个电闪雷鸣的下午,雨像往下倒一样下着,一个电话响起,是S公司的,HR告诉我他们已经给我发出了Offer Letter,希望我能确认上班时间。

我的第一天并没有去S公司北京办公室,而是去了十堰,当时S公司在第二汽车制造厂有一个项目,我直接上了项目。二汽的项目经理H是一个比我大七岁的大哥,他在二汽门口接我的时候就给了我很特别的印象-很成熟、很稳重,穿着笔挺的西装,打着一条深色的领带,像我大学的某位老师,有一种很特别的感觉。我在二汽项目的工作就是负责整理会议纪要,按照H的要求配置系统,并记录配置文件。我们住在二汽的内部招待所,三餐也由二汽的同事陪我们在招待所餐厅,周末我们会去十堰比较有特色的餐馆,记得我们经常去一个有很多台阶的地方,现在忘记是什么地名了,那是一种很不同的生活和工作节奏,每天晚上下班后我必须要自己多学一些东西,了解S公司的系统,以尽快适应新的工作。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5
发表于 2009-7-27 11:41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四)-初到北京

在十堰工作了两个多月,那个项目暂时告一段落。我从十堰回武汉,清理武汉的所有家当,搬往北京。除了一些书刊和杂志,我没有其他值钱的东西带走,一部分书我装进了包里,剩下的放到我大学的朋友后那里,希望他能帮我保管,有时间我回武汉时一起带走。后比我低两级,在我们学校读法学,是一个非常聪明的孩子,他的宿舍跟我的宿舍对门,我们2个身高相仿,性格也有点类似,因此成了好朋友。那年他也要去北京参加北大的考研培训班,他想继续深造读北大的法学硕士,我们一同前往北京。

我跟后两个人拖着三个箱子(其中两个有我的全部家当)坐了一夜的硬座来到北京,我们先去了北大资源宾馆,由于那时全国考研的学生都来北京参加补习班,北大资源宾馆房间客满了。我们拖着箱子一路走一路找,最后在北大西门的一个旅馆终于找到了一个栖身之地,那是一个休养所,里面住的都是韩国人,每天晚上300元,我们打开房门扑倒在床上,两个人累得已经不想再动,趴在床上睡了一个下午。

第二天,我一早转了两趟公交早早来到S公司,HR带我认识了本部门的同事,然后我就开始参加公司的培训,熟悉公司的系统主要模块和功能。IT公司跟传统的制造业企业不同,没有厂房,没有仓库,没有制造业企业那么大的办公室,没有大声说话和玩笑,大家都非常儒雅,一整天趴在计算机前面不知道忙些什么,偶尔听到有人小声地打着电话,不如制造业的感受来的畅快,但是给人一种比较现代化和快节奏的感觉。

晚上,后跟我商量要再找一个便宜点的地方住下,他毕竟还是一个学生,而我也是刚从武汉搬到北京,比他也强不了多少,开始我不是很同意,认为刚来北京安全要紧,但是他坚持要搬,于是我跟他一起搬了,搬到了离北大西门很近的一个学生旅馆,四人间,15元/晚,里面除了我之外其他人都是学生。

我在那里住了一个晚上,就开始在亚运村附近找房子了,我需要一个稍微好一点的环境,因为毕竟已经工作了,在S公司的收入也比以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我最北跑到现在的天通苑以北,记得叫什么燕南苑,房子虽然合适,但是离公司太远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6
发表于 2009-7-27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五)--喜欢北京

公司有一个老乡J一个人在公司附近租的房子, HR建议我跟他商量先住他那里,然后尽快找房子。J是中科大少年班的技术天才,17岁就大学毕业了,在公司旁边的一个小区租住了一室一厅,我们2个大男人就睡在一张床上临时凑合,每天下班后我就赶紧在网上联系,然后出去看房子。一周后,我终于在亚运村小营的世纪村找到了一个房子,房东很好,看完后我就定下来了,两室一厅,每月1500元。

跟J合住的一周,让我看到了IT人生活的另一面,J几乎每天都是晚上12点才回家,我们会在回家的路上顺便吃碗面,然后回家洗澡睡觉,可能J过早的读大学的缘故,我发现他很不会照顾自己(其实我后来自己租房子也是类似的),厨房和洗手间满是烟头,每天早晨上班的时候,J都会看也不看地从抽屉里抽出一张100元的钞票,看上去那个抽屉里全是钱,乱七八糟,他就那样每天抽着,抽屉也不上锁。

租到房子后,我跑到小区旁边的凯基伦超市买了一些日常用具,把房子认认真真收拾了一下,当晚就搬了进去。那个房子是一个老式的户型,南北通透,我在七层楼的四楼,虽然房子是亚运会时期建的老房子,但是小区绿化还算不错,晚上很凉快,不需要空调,那天晚上我睡得好香,不管怎样,总算在这里有个落脚之处了。在世纪村住了一段时间以后,H搬过来跟我合租了,H的家在上海,他在北京租住在五环以外的航天大院,那时的五环外还没有现在这么发达,四环向北是荒地一片,交通也不发到,H住在小间,我住大间。

H曾经是数学系的老师,曾经做过底层的开发,因此对技术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他一搬过来就迫不及待的申请了宽带,整天一个人关在房间里研究他的技术,我也受他的影响,重新拾起我大学时读的技术方面的书籍。

北京是我非常喜欢的城市,北京的天空、35路小巴、秋天的树叶、北京人的大嗓门、炸酱面、东门懒洋洋但是负责任的保安… 一切都是我喜欢的,我在这座城市里开心地过着每一天。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7
发表于 2009-7-27 11:43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六)--初涉咨询生涯

来北京的第一个项目是去一家做培训和猎头的P公司,那也是我的职业生涯中第一次独自一个人以咨询顾问的身份拜访客户。这家公司是一个民营企业,记得那天下着很大的雨,那时我对北京还不熟悉,所以找了半天才摸索到客户那里。

客户公司在一个酒店样的写字楼里,一进门是一个很小的前台,左转进去就是总经理的办公室。出于礼貌和作为一个咨询顾问的常识,我轻敲客户门在得到客户允许后走了进去,谨慎的递上名片,在得到客户允许后坐了下来,表明自己的身份和来意。

接下来在秘书的引荐下,我认识了客户方的核心成员,并开始一一做访谈,想想当时的访谈计划和访谈提纲还是非常规范的,因为这些模板都出自我们的部门总监B之手,B曾经是德勤公司的高级咨询顾问,因此我们的风格都受到了B的影响。

客户方的系统服务器是一台PC Server,就放在总经理的办公室里面,为了保证系统运行稳定,我需要格式化这台PC Server。在格式化前,我咨询了客户方这里面是否还有需要导出的内容,客户的回答是”没有了,格吧”。就在我格式化的第二天,客户突然又要到那台被格式化掉的机器上找东西,结果当然是什么都找不到,客户的情绪变得急躁起来,我也被搞得忐忑不安,那2天是我最难过得时候,但是事情发生了总要面对,于是我开始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在网上找了很多数据恢复的软件,熬了几个通宵都没有搞定,最后还是在一个朋友的帮助下,把那个硬盘完整的恢复了。那个事件对我的教训不小,也让我体验到了自己做事的差距,就是不能相当然,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性格和做事方式,但是在牵扯到商务时就必须用方法来解决问题。

北京的冬天来了,偶尔会下几场大雾,雾还没有散去的时候路边的树枝上会形成美丽的雾凇,地面湿滑,行人小心翼翼地走着,怕冷的人一边走一边用嘴对着手哈气取暖,外面的人也渐渐少了起来。

那个冬季,我被派到SZ公司做一个很大的CRM咨询项目,我的职责是项目经理,接到任务后我有点懵了,来得太快,太突然,我有点接受不了,一个刚接触咨询行业的年轻人该如何跟一个40岁的成熟职业经理人对话?我相信我能做好,但是我知道,在这个项目里我要快速地学习很多东西,并需要突破心理上的障碍。那天晚上,我看着天花板久久不能入睡,在梳理我的知识结构和如何来面对这个项目。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8
发表于 2009-7-27 11:45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七)-技术崇拜

项目开始的第一天,我跟B和项目组同事一起来到位于上地的SZ公司,SZ公司确实是大公司,在上地有自己非常豪华的办公楼。迈进那个大楼给我的感觉是跟以前得工作环境很不一样的,各个会议室的名字都是中南海、长城之类的带有民族色彩的东西,墙壁上到处都是入模子之类的企业文化宣传张贴。

项目的启动会由我来主持,我的领导B就坐在旁边听我做Presentation,发挥还算正常,启动会顺利结束。B把我叫到走廊一个僻静的地方,给我指正了我做的不妥的地方,包括我的语音、语调、站立的姿势、跟客户说话的眼神、一些不经意的不职业化的小动作等,虽然当时接受指点不是很爽,但是我还是非常感激地点头并铭记在心,我很感激B,她教给了我做咨询的基本要求。

项目在按照计划进行中,一天在SZ公司的楼下等同事,旁边一阵流利的英语引起了我的注意,原来是IMB公司的一个销售人员在跟澳洲公司洽谈调货的事宜,虽然只是在无意中听到,但是很明显一股敬意从心而生,他的英语太溜了,而且是在做商务谈判性质的交流,我羡慕那些带着耳机打着电话、西装革履的成熟男士,期望能有一天我也能那样潇洒的横跨大洋商务谈判。

我是一个狂热的技术崇拜者,追逐通过信息技术提升管理效率的一切可能,刚开始做咨询的工作并没有预想的那么紧张,我去中关村买了Red Hat Linux,照着半米厚的书籍安装好后开始学习Linux,享受着ls后刷屏的感觉;接着我又拿来了同事的三张Oracle安装盘安装Oracle,配置环境,建立基本表,把大量的数据导来导去,那段时间经常凌晨2点睡觉,沉浸在Linux和Oracle的环境中享受着。为了提高公司的知识管理效率,我帮部门开发了一个类似BBS的知识交流系统。

因为自己一个人在北京,朋友不多,周末的时间无聊便开始琢磨开发一个公用的CRM知识平台,想了也就去做了,那就是现在的http://www_crmsky_com 网站,这个网站已经在朋友的帮助下改了几个版本,通过这个网站,我认识很多国内外从事CRM的朋友,也让我及时地了解了国内外CRM行业的最新发展趋势,crmsky对我个人的职业发展起到了很大的作用,我从这里学习到了很多。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29
发表于 2009-7-27 11:46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八)-合作愉快

SZ公司的项目很快就要结束,项目交付件初稿提交给客户时,客户并不是非常满意,在经过反复沟通和交流后,客户仍然抱怨不足,情急之下,客户从桌子下面拿出一本厚厚的报告,那是一家美国S公司的方案,那家公司是全球行业的鼻祖,客户非常坦诚的告诉我们,他们就想要类似的方案,但是因为S公司的方案太大,对他们来说暂时不具有可操作性,但是要求我们提交的报告也需要具备他们的水准,按照当时的项目标的额和项目范围约定是超出了我们的预想的。但是客户是上帝,而且这家客户对我们在国内的发展又很重要,于是我们按照客户的要求方向继续修改项目交付成果,在经过几个不眠之夜的连续奋战后,最终的项目交付成果客户终于接受了。

SZ项目结束后,我被派到天津,协助H实施法国制药企业B公司的CRM项目,该项目跟其他传统的CRM项目不同,制药企业并没有严格意义上的销售人员,而是渠道管理人员,被称作医药代表,医药代表的工作就是定期拜访医生,组织一些地区会或科室会,影响医生的处方习惯,以增加制药企业的药品销量,我们项目的重点就是帮助B公司进行医药代表的拜访过程管理、药品销量预测和市场活动管理,项目的难点在于B公司的历史药品销量单导入、销量预测、全国几千家医院的信息整理和医药代表医生拜访流程梳理。

我跟H合租在世纪村,因此往返天津都是一起的,第一次去天津时我们需要在8点钟客户上班时与客户见面,因此我们必须8点钟前赶到天津。按照最早的一班城际列车时间计算,我们必须早晨4:30起床,才能保证赶上第一班城际列车,H早起来洗漱完毕,把我叫醒。早起的感觉很难受,我在半梦半醒中跟着H一起赶往火车站。天是乌黑的,在世纪村门口爬活的出租车司机还在车里打盹,我们两个如同小说中的侠客,两个黑影钻进出租车离开北京,那次与H的经历让我体验到了什么叫做敬业,时间都是我们自己计划的,我们也完全可以安排晚些时间去见客户,但是我们没有,而是选择了披星戴月。

按照当时公司的Policy,我们出差是要share room的,就是两个人合住一间标准间,我跟H住一起。B公司数据量非常大,用传统的手工处理方式很难按时完成任务,H决定用Sql server 先进行数据预处理,然后批量导入的方式,H的sql 功底比我强,因此我们每天晚上轮流休息,他写上半夜,我写下半夜,有时候他干的起劲就索性不叫我,一直做到凌晨4点钟,然后稍微休息一下第二天照常去客户处上班。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0
发表于 2009-7-27 11:4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二十九)-怀念雅兰

法国人很注意细节和完美,加上又是制药企业,因此我们在客户处从访谈到在公司尤其是机房的举止行为都处处小心,但是就是在我们百般注意的情况下,还是出了岔子。由于我跟H的分工不是特别明确,两个人轮流或同时并行处理数据,在进行Demo设置向客户方总经理汇报时,一个细节疏忽了,点进去之后没有数据,这让我们非常尴尬,客户方项目经理很不满意。古人的话总是非常有道理的,屋漏偏逢连夜雨,北京的SZ公司偏偏在这时又要一些后续的工作需要处理,于是那几天打的往返北京和天津,每天飞奔在京津塘高速成了我的例行工作,这边安顿好跑到那边,那边安顿好再跑到这边。

三月,B公司安排我们到深圳对南区医药代表进行培训,三月的深圳已经是接近30度,而北方的天津还是10度以下,还穿着风衣和毛衣的我们没有预想深圳和天津的温差竟然那么大,一出机场才发现准备不足。出租车载着我们飞奔在去往小梅沙的路上,我们的目的地是雅兰酒店,计价器配合着车速在飞奔,这才体会到深圳的快节奏,也体会到了深圳的出租车计价器是多么的高产出。

雅兰酒店是一个非常有诗意的地方,以致现在每次到深圳几乎都会都会过去小住,雅兰酒店“面朝大海,春暖花开”,是一个非常好的休憩之地,那里的海水很蓝,软软的沙滩,附近还有陡峭的山路,面对大海,总会让人产生很多遐想。

医药企业的待遇一般比较优厚,职业发展道路也较畅通,但是从医药代表到区域经理也绝非一帆风顺,因为制药企业可谓藏龙卧虎,曾经记得在B公司有一位女士把excel和access玩的可谓出神入化,她操作这两个软件都从来不用鼠标的,里面的宏程序掌握地非常透彻,比我们写sql快捷多了。

我们在雅兰酒店工作了一周,也不知道为什么客户会一定要我们来深圳,而且来这么一个诗情画意的地方,但是跟南区医药代表和区域经理们的合作过程中我也发现这个法国企业对生活质量的追求,也或许不是因为法国企业而是因为制药企业?从办公环境,到食堂,到住宿,各种细节都比我以前碰到的企业要讲究很多,这才叫Banlance啊!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1
发表于 2009-7-27 11:48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在成长

B公司的项目让我学到了以下几点:
1、 做工作一定要有明确的分工,不管你是项目经理还是项目组团队成员,一定要清楚自己该做什么和不该做什么,否则可能会因为双方甚至多方的误解而耽误工作进程;
2、 用心投入事半功倍,要习惯于投入地工作,可能是年龄的缘故,我在以前做事时注意力总是不够集中,效率不高,当注意力高度集中时,工作效率会很高;
3、 敬业是一种美,我从H身上看到了投入工作的魅力。

我在天津工作了三个多月,工作的地点在华苑产业区,住在和平区的一个酒店,天津在我的眼睛里是一个很适合生活的城市,密密麻麻的自行车让人不会因为喧嚣而感到忙乱,津门一串的麻辣小龙虾现在想起来都让人流口水,以致于我回北京后的2年内都经常自己做麻辣小龙虾,麻小加烙饼那是最佳的搭配和我的最爱。老院子的炖牛肉柿子也非常不错,酸酸的,很多女孩肯定喜欢吃,老院子里面的面条做的确实地道,尤其是炸酱面,很有北方的味道,里面的一只八哥不知道现在是否还在,你一进门它就会热情地向你问好,老院子里面确实是按照旧时的院子来设计的,吃饭时感觉是坐在庭院里,让人倍感亲切。

从天津回来后,我加入了国内某系统集成企业QT公司的项目,QT公司是国内非常大的一家系统集成公司,公司下设18个事业部,分为18个行业对客户提供系统集成服务,工作地点在北京的王庄路,我们主要通过本项目为其提供销售机会管理和项目管理的咨询与系统实现。

客户方的项目经理刚是个非常有才的人。刚曾经在美国读书,毕业后就回国加入了QT公司,刚的思路非常灵活,属于敢想敢做的人,我们公司的系统他很快就掌握了,也很快掌握了一些做咨询的方法和思路。

8月,我跟刚去QT公司的长春分公司做系统实施和客户培训,从北京去长春,我们选择了火车作为交通工具,晚上可以舒服地在火车上睡一晚上。我提前来到北京站,火车快要开动了都没有见到刚,打电话也不接。我等他到最后一分钟才跑上火车,让我不安的是火车开动了都没有见到刚的影子,莫非这次他把我给放单了,我要自己先过去不成?自己收拾了一下行李躺在铺位上无奈地继续给他打电话、发短信。火车开了大约15分钟,一个气喘吁吁的身影走了过来,刚咧着嘴顽皮得笑着告诉我他迟到了,他是从最后一节的行李车厢爬上来的,被乘警踹了一脚。


我打量了一下刚,他穿着一身运动服,不,上身是IBM公司的白色文化衫,背着一个50升的旅行包,这哪里像是出差工作的,分明是在去探险或越野,瞎聊了一会后,刚像猴子一样翻到中铺睡觉去了。
一晚上的火车行程,我们来到长春,8月的长春早晨已经有点冷,客户的车子早在站台边等着,住宿的酒店和客户的office均在开发区,我们在酒店吃完早餐后走路去客户Office上班。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2
发表于 2009-7-28 10:01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一)-静美长白

聪明的人往往比较会玩,刚也一样,我们晚上跑到吉林大学和东北师范大学闲逛,到学校的舞厅买一元钱门票溜进去跳舞,我稍有羞涩,只能坐在边上看,刚大胆的约了女孩下去跳舞;我们还曾在周末的时间在南湖公园摸鱼,两个人在南湖公园空旷的河边和树林里漫无目的的看着天空走路。

有一天晚上我们玩得太晚,以致于第二天我跟刚两个人都睡过了头,刚的同事见我们半天都没有来上班,打电话不通,于是亲自跑到酒店敲我们的门,由于睡的太深,敲门声也没有听到,叫了服务员打开门才把刚从被窝里叫起来。如果是现在,故事是不会重演了,记得我刚加入现在的公司时,日本的一个Senior Manager给我们做培训时说过,无论头天晚上喝的怎样醉,第二天早晨一定要比客户先到office。

刚突发其想,约我去爬长白山,我禁不住诱惑,与刚一同前往。
原来刚在来长春前已经早有预谋,他带了全身的武装-登山靴、防风服、眼镜、拐杖、探照灯等等,我什么都没有带,只有一件李宁的袄子,为了让我跟他一起去,刚说他可以把部分防风的东西让给我,无奈我只好跑到沃尔玛去买了一件毛衣以备急用。

我们从长春坐火车去长白山,路上两个年轻人毫无顾忌,睡够了吃,吃够了睡,刚是经常在外面爬山的人,对食品的热量供给非常有讲究,因此我们带足了吃的东西,并在火车上光顾了餐车。

火车于凌晨5点到达离长白山最近的一站-二道白河站,二道白河是一个小镇,天还是黑的,感觉很冷,我们下了火车就钻进站台前面的一家包子铺,叫了一斤白菜肉馅包子,2碗小米稀饭,几份小咸菜,所有的吃的东西都是跟我山东老家一个风味的,不禁回忆起上初中放学回家经常吃的妈妈做的包子,长身体的时候我一餐要吃10个大包子。

一顿美餐之后,天刚蒙蒙亮,我们得意着在旁边租了一辆吉普车,要感谢刚,这次没有白来,汽车在小路上飞奔,两边的白桦树直入云端,我们很快便来到了长白山脚下。爬长白山有两条路,一条路是汽车可以直接开上去的,一条路是要自己爬上去,我们选择了自己爬。

秋天的长白山气温已经到达零下,嘴边的呼吸都能看到白雾,这时候山脚下的金属物体是不能动的,据说会把皮肤弄伤。由于时间比较早,而且秋天爬长白山的人本来就少了,我们只看到在我们后面稀稀拉拉的10多个人。

在爬到约1/4处时,发现旁边有人在卖鸡蛋,细问一下方知那里的鸡蛋是通过长白山的温泉水煮的,吃了之后对身体有好处,好奇怪啊,这么冷的天竟然可以有煮熟鸡蛋的自然之水。四周望去,火红的原始森林,如画布般的山体和瀑布让人无法不赞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我是一个完美主义者,但是面对眼前的这幅画卷,我被彻底征服,怪不得邓老人家在山脚下题字“不到长白山,一生遗憾”呢,我后来几年的旅行也告诉我这句话的客观性,最美不过长白山。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3
发表于 2009-7-28 10:02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二)-梦幻天池

爬往山顶的路虽然是经过了人工的铺垫,但是仍然险峻,呼呼的风在通道里吹着,爬了一些阶梯后就不敢往下看了,因为路至少已经75度了,往下看去基本是垂直的,我看到有2个女孩在路上站着哭,可能是因为害怕,但是这个时候别人是很难帮助你的,因为路确实太陡峭了,无法搀扶。我们在路上补充了一些牛奶和巧克力后继续爬山,期待着尽快看到大自然的杰作-天池。

在爬完了陡峭的山路后,眼前出现了一片平地,我们已经看到了刚才瀑布折弯倾泻的地方,也看到远处昨夜有人宿营搭建的帐篷,天池应该不远了,我们激动地跑去,我被眼前的美景彻底征服了。天池安静的躺在周围的山中,像是一面镜子把蓝天白云写在自己的脸上,她像一个小女孩,扎着小马尾辫,细细的黄黄的汗毛露在耳后,那是一种纯真的象征,长白山就是这么幽美和神圣。

由于我们爬得很快,我和刚2个最先到达,走近天池,水像矿泉水一样清冽,水面上时而会漂浮着一些小石头,刚说那是因为石头因为泉水的冲洗,中间变空了,所以会漂浮,我找了一个矿泉水瓶子,装满了水,然后捡了一些漂浮的小石头放 ** 子,准备带回去留做纪念。

长白山天池是中国和朝鲜的界湖,天池的一半属于中国,一半属于朝鲜,趴在天池边的草地上,我们看到了对面山顶上背着枪来回巡逻的朝鲜士兵,对面的山顶已经有厚厚的积雪,雪和冲锋枪再加上军人模糊的影子形成了另一道风景。看着天上的流云跟着湖里的倒影流淌,好希望能在这里长久住下去,砍柴喂马,以山果为生,蓝天白云碧水作伴。

时间已经接近中午,我们不得不离开了,因为晚上的火车要返回长春。刚坚持要爬野坡下去,考虑到他的安全我无论如何不同意,因为他看上的那个坡据旁边一位本地的老人说是没有人爬过的,那天风又大,很危险,但是刚坚持要爬,说话之间他已经跑出去很远,无论我如何喊叫他头也不回的往上爬着。无奈,我在山脚下看着他,直到他的身影已经看不到,消失在山坡的乱石中我才背着行李下山。其实我按照原来的路下去更不好走,因为路陡,上山容易下山难。下坡的路上,一队驻扎在当地的解放军同志们正好在向上走,看到我背着那么多行李下山,他们很佩服我的勇气,几个同志上前跟我拥抱。山路几乎是垂直在脚下,我小心翼翼的一点点往下挪,路上又碰到几个女孩因为不敢向上爬,也不敢向下走而怕的哭泣,我安慰他们继续向上走,上面的风景很美。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4
发表于 2009-7-28 10:03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三)-暂别长白

我跟刚在山下会合,他早已经到了我们租赁的吉普车下面,正在用发动机的热量烘烤他的衣服,我真想因为他的倔强和冒险上去教训他一顿,但是看到他安全下山,火气也就消了。

我们决定在下山前再去原始森林转转,这片原始森林形成时间已经非常久远了,里面据说还有一个小天池,风景一样很漂亮,原始森林里有一片在地下的森林,是地壳自然运动形成的,罕有人至。在通往地下森林的路上,到处都看到路边大树上系着的红绳,不知道是因为有一些说法还是因为游人害怕迷路自己系上的。原始森林中也很少有人过来,我跟刚两个一边跑一边捉迷藏,突然跑出来模仿老虎和各种动物的声音吓唬对方,现在想来其实很后怕的,因为厚厚的树叶下面有可能就是悬崖。

在原始森林里疯了一会后,我们决定下山,下午4点多钟,我们来到山脚下一家朝鲜族人家开的餐馆,就餐的位子就在热炕上,我们点了两斤狗肉焖豆腐,一斤大蒜凉拌狗肉,4个大馒头,一斤药酒下肚后,我们两个都有一点醉意,躺在炕上睡着了。

醒来时,餐馆老板娘已经帮我们盖上了厚厚的花被子,热乎乎的炕头,浑身很痒得酸痛,被热炕头消除了一半的疲乏让我不想动弹,天已经黑了,几个小时后我们要去赶晚上10点的火车。

背着背包我们在路上晃着,路边的人家都已经点起了灯,远处传来叮叮当当的锣鼓声,那是东北的老人们在傍晚扭秧歌,循着鼓声走去,我跟刚也加入了扭秧歌的队伍,玩了一会后我们决定在旁边吃些烤串喝点啤酒上车。我们选了一家比较大的烤串店,店主把我们让到屋里,就坐在他们炕沿上烤,炉子放在炕前面,酒足串饱之后,我们在路边的一家特产店又买了一些人参就上车了,这次的收获不小,山参、山泉带在身上,美景赏过,要感谢刚!

在长春完成工作任务之余,我们还去了刘老根大剧院听东北的二人转,品尝了东北饺子王,去大鹅岛吃鹅蛋。任务很快完成,我们要返回北京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5
发表于 2009-7-28 10:04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四)-只要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坏的

美丽风景装在心中,我们还要继续上路。

从长春回来后,我被分配到了一个电信行业的项目,那个项目已经开始了很久,我被调过去接替项目经理的位置,也是进行项目的收尾。客户CN是国内最大的运营商之一,主要经营固定电话网络和宽带等业务,而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客户实现其客户资料的管理、销售漏斗管理、产品管理和订 ** 理。

虽然以前有过一些电信行业的知识储备,但我从来没有正规的做过电信行业的项目,因此不得不在上项目前的一段时间一阵恶补。古人有句话叫做“书到用时方恨少”,意思是平时不读书,用到相关知识的时候才会后悔自己以前为什么不多学点知识。书读了绝对不会没有用的,当你在用到的时候,只要补习一下你立即可以把知识利用起来,而如果你平时不学习,而真正到用的时候再补就很难了。因为我前面自己学过很多电信行业的知识,所以只要迅速温习,知识马上就可以活起来。现在的很多年轻朋友经常会抱怨大学学的东西没用是没有道理的,大学里学的东西都是一些非常基础的理论知识,是基础内容,大学里能否学好基本功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你将来工作过程中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电信行业由于其技术含金量较高,又承担着一个国家信息传递的重任,因此在每个国家都很受重视,每个国家的电信运营公司的办公大楼都是占据着其所在城市的黄金地段,我们的客户CN也不例外,其办公大楼坐落在北京的金融街。但由于我进入项目时已是后期,因此大部分时间都会去在北京亦庄和中关村的机房。

客户在亦庄的办公大楼独立在一个大院中,大院如同一个高尔夫球场,绿树红花,小桥流水,也是一个非常好的休憩的地方。办公大楼雄伟气派,楼里还有很高的竹子和宽敞的休息区。

我们项目组的办公地点在三楼,进入办公区竟然发现楼上还有星巴克的咖啡机,顶楼是类似泰坦尼克号情景的一些雕刻和巨大的石柱,以及可以随意的坐着喝咖啡的板凳,后来听CN的员工说,这个大楼是按照一艘大船的样式来建设的,楼顶上还有直升飞机停机坪呢。

现在回想起来,原来自己和客户也是在经历着一个逐渐上升的过程,工作环境也在逐渐上升,而这一切竟然到今天晚上坐在广州一个偏僻但环境优雅的寓所中才回忆起来,这也让我禁不住想起小时候爸爸经常教育我的话-“只要努力,结果一定不会坏的”,话很朴实,但是千真万确,正因为真理掌握在少数人手中,所以肯干并不是大多数人的表现。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6
发表于 2009-7-28 10:05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五)-贵有一技之长

电信行业的项目一般都比较大,我跟F、H和另外一个女同事经常在中关村的机房加班到凌晨,测试系统接口和进行数据处理。由于机房的温度很低,我们不得不工作一会就出去暖和一下,然后再进来。每天晚上加班完后我们会到知春路附近的老上海城隍庙吃点东西,然后再分头搭车回家。

就在那个冰冷的中关村机房,我掌握了Linux和Oracle的一些较深入的知识,而Oracle知识的应用对我后来的职业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懂得一门技术你不需要再去求别人,因为懂得了一门技术你的工作效率比别人高很多,所谓一技之长;也是在那个机房,第一次进入的电信行业的专业机房,我的职业路径拐入了电信行业,这是我从来没有想到过的,我也没有刻意准备过往这个方向发展,但是我知道我一直是在努力的,也一直在保持着对CRM的研究和热情。

在那个项目上,我第一次接受《运营商》杂志的专版采访,以专家的身份提出对国内电信运营企业CRM体系建设的看法,我不是什么专家,但是现在回头来看,我对这个行业和我对从事的工作的理解还是到位的,有一些观点也在几年之后得到了证实。

也是在那个项目上,我的女上司B第一次在闲聊的时候建议我能否穿一些档次再高一点的衬衣,同时考虑打领带和提高一下其他服装的档次,我当时并未在意,但是后来却意识到了这些东西的重要性,为此稍感一些羞愧,也感谢那位领导的良苦用心。

最后一次项目汇报是在金融街的通泰大厦,B跟我一起参加了汇报,汇报中间虽然跟客户做了大量的讨论,但是结果是非常成功的,客户非常认可我们的阶段成果,认为我们是理解电信行业的,更是CRM方面的专家。汇报结束后,我和B在楼下的咖啡厅小坐,B对我的工作予以肯定,并问及我的Package现在是多少,我非常清楚B问我这个问题的潜台词,因为那时离公司的财年结束很近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7
发表于 2009-7-28 10:06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六)-阶段总结

B开着她那辆金黄色的Nissan Sunny把我们带回在亚运村的公司,几乎每次汇报会我们都是坐着B的那辆Nissan来回于客户和公司处,记得有几次还往返天津。那时的B还不过30岁,而那时的Nissan Sunny也算是好车,B也算是一位成功的女士了。

S公司是一家比较人性化的公司,公司氛围比较单纯,没有复杂的人际关系,大家以共同做好事情为目标。可能是因为IT公司人员办公比较集中的缘故,我发现几乎每个IT公司都为员工准备了休息区域,工作累了可以吃些点心或喝点饮料放松一下,S公司也不例外。公司办公大楼一楼有一个国际健身俱乐部,里面有游泳池、健身房和桑拿室以及电影院,每个汇报会结束后,我都喜欢到这个俱乐部游泳、桑拿,然后安静地躺着边看电影边思考上一个项目的得失以及下一个项目该怎么改进和安排,有时候也会站在办公楼上看楼下的花草绿树、以及来来往往的人们。

在完成了CN公司这样一个大项目后,我也是一样来到俱乐部,桑拿,叫了一杯橙汁,思考着我来北京的这一年多的时间,过去的这十几个月就像放电影一样清晰的一张张片子闪过:拖着箱子在北大西门找住宿的地方,与J睡在一张床上凑合着度过刚来北京最难的时候,第一个项目上自己摸索到西苑宾馆拜访客户,战战兢兢地敲开客户领导的门,经历无情的如战争一样的非典,接受B的教导在SZ公司项目上成为一名合格的咨询顾问,在H的带领下完成高要求的B公司的项目,指导QT公司项目实施,代表S公司与联想合作完成KR电力项目,自己带团队做CN的大型项目接受挑战……从面对客户高层的胆怯到现在的驾轻就熟,这一年多的时间让我完全蜕变,而我这时也变成了部门里的中坚力量,无意识中进入IT咨询领域,又无意识中喜欢上了这个行业,我坚定信心自己会在这条路上走下去。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8
发表于 2009-7-28 10:07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七)-单飞

由于受非典的影响,北京的很多企业直到非典一年后都没有恢复过来,S公司也是一样,由于公司项目不多,我被派出去直接开发项目,拜访客户,也就是兼职从事售前的工作。

那是我加入S公司一年多的第一次单飞,目的地是湖北的襄樊。

10月的北京天气晴朗,地面上有一点风,飞机从北京起飞直飞湖北襄樊,路上一路颠簸,很多人都被颠吐了,我比较幸运,不管乘坐什么交通工具都不会晕的。欣赏着窗外一路不变的美景,飞机很快在襄樊着陆了。襄樊机场出奇的小,只有一条跑道,飞机降落后就可以直接走出门口,不需要摆渡车,也不需要登机桥。襄樊万里无云,晴空一片,由于机场比较空旷,因此看上去分外美丽,我恋恋不舍地走出机场,客户的车已经在机场门口等待。

由于安排与客户会面的时间是在第二天,客户把我安排到酒店后就回去了,我放下行李,简单洗漱了一下,与从深圳赶来的同事会合,去襄樊古城转了一圈,晚餐就以古城路边的小吃解决了,那里的小吃非常好吃,尤其是铁板烧,而且价格便宜,有点类似武汉的小吃。

客户是东风公司的合资企业,希望通过一套CRM系统解决代理商管理和零配件管理,我这次来的任务就是把握客户的需求,并估算报价。客户在汽车行业非常有实力,管理基础相当不错,当时业界声明卓著的QAD公司已经帮他们实施ERP系统一年多。

我在襄樊调研了一周,晚上一般都是打的去城里吃饭,周末坐公交车从首站坐到末站,也打的绕城转一转来了解这座城市,我的记忆中襄樊是一个比较适合生活的城市,城市不大,但是环境比较好,街边的大树郁郁葱葱,应该已经生长了很多年。因为那时所有的精力都放在工作上,闲暇时也不知道如何去安排个人生活,因此也没有去了解那座城市。

做咨询这一行的需要每天接触各种各样不同背景、不同性格、不同脾气的人,而且一般都是接触一些比较有思想和能最终拍板做决定的人,同时在做咨询的过程中也会经常碰到一些同行,因为管理细分,所以大部分情况是一家咨询公司负责企业管理的某一部分,也包括IT公司中的同行,也就是竞争对手。而往往做咨询时间久了以后,见面概率高了,同行业的甚至竞争对手公司里的人大家有时也会成为朋友。比如在这个项目中,我们有一天下班后碰到了某咨询公司也在襄樊客户这里,同时还有QAD的人一起在路边等出租车,大家相互熟悉了以后约定一起去城里吃饭,于是大家就认识了。在与他们的交流过程中,我明显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不足,这种差距主要体现在自己的职业化程度和大企业文化对你的改变,职业化程度则具体体现在自己的衣着要求和言谈举止的专业性,细微到你的眼神、语速甚至面部的每块肌肉的活动,大企业文化将改变你对很多事物的看法和言谈举止。很多年轻人抱怨没有面试机会和不能进入大企业工作,等大家工作几年后就会发现我们应该理解那些给你面试的人,因为他们经常接触的人的层次,他会习惯性地要求你也要做到,而你的差距是摆在那里的。06年受到客户方某位老总的点播自己才明白,其实夏天穿西装并不是秀给别人看的,而是你对自己的一种严格要求。

离开襄樊后,自己感觉有一些失落和对自己的不满意。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39
发表于 2009-7-28 10:08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八)-这里不属于我

完成了襄樊的调研后,我上网把调研的结果通过公司系统传到北京总部,准备离开襄樊前往下一站。因为襄樊机场那时只有飞武汉、北京和深圳的航班,我绕道武汉,在武汉住一晚上,第二天武汉飞上海。我住在武汉的新宜饭店,那是我第一次一个人出差,自己订酒店。新宜酒店是一个三星级的酒店,条件不算好,座落在武昌离附加坡长途汽车站不是很远的地方。

在武汉住了一个晚上,拜访了一些自己的老朋友,第二天东航的飞机飞往上海参与DL项目。由于客户在浦东,而当时飞机是虹桥降落的,自己以前并没有经常性地在外飞来飞去,也没有习惯于天天打的跑来跑去,因此我选择了大巴。记得从虹桥机场到浦东的东昌路走了将近2个小时了,住宿在陆家嘴的由由大酒店。

DL公司总部在新疆,是一个非常大的集团,我们的任务是帮助客户建立其客户群的客户资料管理及信用管理体系。我在武汉的时候B已经给我邮件,告诉我上海这个项目我做配角,一方面让我理解现在公司里作为项目组组员的感受,另一方面要让一位新人有带项目的机会,我非常乐意的接受这样的角色转换,并在积极地帮我的项目经理交付项目内容。

DL公司在上海的分公司其实是该公司的一个智囊团,该智囊团的员工对法律和金融方面相当精通,素质也相对较高,他们管理的主要业务为银行信贷风险管理,项目的目标就是要通过系统来管理客户资料,并通过与各大银行的实时数据接口来判断客户的信用情况,由于以前并未做过类似的项目,因此对我们来说也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的主要任务除了帮助项目经理整理客户资料数据库外,还要经常去陆家嘴的工商银行与他们的技术人员讨论具体的数据接口方案。为了了解客户基层分公司的业务管理情况,我们也曾2次飞往济南,调研分公司的客户管理概况。

在上海工作的那一个月期间,我陪上海的销售总监拜访了上海贝尔、格林格殷格汉制药等客户,期望能开发出一些新的项目机会。

人在上海,当然不能不找我的发小-军,他一直在上海,做高校的超市,跟高中的女朋友分手后,又谈了一个上海本地的。我给军打电话,军说晚上开车来我住宿的酒店,晚上军如约而至,他要带我去一个浦东很出名的大排档吃烧烤。军还是没有改掉夜间活动的坏习惯,我们在浦东迷了路,转来转去找不到那个吃大排档的地方,我们决定改变主意,去骚扰我们的另一个在上海的发小文。文是在山东读完书后跟着老板来上海创业了,主要是做广告方面的业务,因为有生产广告牌的工厂,因此文晚上都是住在工厂里面的宿舍的。文的工厂在浦东一个比较偏远的地方,借着汽车灯光,我们翻过工厂的大门朝文的宿舍走去,两只大狗向我们大叫着,军麻利的把文的宿舍门打开,径直走进文的卧室把文丛被窝里揪了出来,看来他已经不是第一次过来骚扰文了,文还在睡梦中没醒,极不情愿的穿上衣服上了车,带着军去找那个大排档,三个人二十几瓶啤酒下肚,已经是下半夜了,我们拥挤到我的房间里横七竖八地睡到天亮。

那一夜是我在上海一个月最有感觉的一夜,说有感觉是因为那一夜我才发现自己是属于这个城市的,而此前我的感觉是融入不到这个城市的,辉煌的陆家嘴,灯红酒绿的衡山路、新天地都让我感觉我在这里只是一个匆匆过客,我只是飘在浦东上空的一粒尘埃。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135

积分

项目经理

40
发表于 2009-7-29 10:18 |显示全部楼层
我的这几年(三十九)-深夜思变

北京、十堰、天津、深圳、长春、襄樊、武汉、上海…,我在这十几个月里带着激情投入地奔跑着,从一个咨询行业的门外汉到熟知咨询套路接受行业杂志采访的专家,从一个外语系的单纯学生到深入了解各个行业。

深夜,东方明珠塔的灯光已经关闭,只有竖立了几年的震旦广告牌附近还有一些灯光。坐在由由酒店面向黄浦江的房间台灯前,翻看着这一年多在S公司我所写过的文档,我思考着,接下来我还能做什么呢。

那一夜我翻来覆去思索着,S公司给了我很多宝贵的经历,但是我的工作似乎已经开始变得重复,我厌烦重复的没有创造性的工作,因为我还需要更多的磨炼,人外有人,我需要通过跟更多人的交流和学习来提高自己,成为我喜欢的这个行业里的真正的专家。我自己给自己的最后答案是我必须要一个更大的舞台来挑战自己,挖掘出自己的更大潜力。

无巧不成书,第二天中午我接到了一个来自上海的陌生电话,电话那边先是很有礼貌地问我是否有时间聊聊,因为当时也没有开会,我拿着手机走了出来,打电话的是HQ上海分公司(某世界500强IT企业)的HR,问我是否愿意见面谈谈,他们有一个机会是跟CRM相关的。我欣然前往,因为这也是我曾经向往已久的大公司。

HQ上海分公司在浦东的云桥路25号,打的前往的路上要路过强生等几个500强公司,我一路张望着,想尽早看到HQ的那个Logo。司机把我送到HQ的大门口,与我想象的不同,这里更像一个工厂,楼层不高,但是很宽,外面看上去类似一个大的方形的房子。

前台登记后,我在一个小会议室大约等了5分钟,一位女士便走过来问我是否是前来面试的,确定后这位女士又把我带到在HR办公室旁的另一个小会议室,然后出去找了给我面试的人进来。给我面试的是一位新加坡的女性Manager,国语说得还算不错,面试的内容大致是些为什么要加入HQ,以前的项目经历,对CRM的理解等,面试过程大约有40分钟。我感觉应该是比较顺利,因为那位女士要赶飞机,她又叫了一名男士说跟我再谈谈。

那位男士把我带到他的办公室,还是那些话题,因为已经有了工作经验,所以这种面试大部分都是谈话,内容也还是离不开项目经验,对行业知识的理解以及为什么要加入HQ之类的,面谈了大约一个小时,男士告诉我HR会通知我面试结果。通过面试,我明白了这是HQ公司的内部管理职位,为帮助HQ推动Siebel系统在内部的实施。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25 23:13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