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发信人: smartwhite (smartwhite), 信区: Job
被访人:雷环忠
访谈人:向博 曾一可
实习经历类
你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摩根(被访谈者已签约的公司)的?
答:第一次接触是在大一的时候,不过当时候自己什么都不懂。
那你什么时候开始申请摩根的实习?
答:在大三上的时候。当时我在新加坡交换学习——10月份第一次申请,然后到 12月份收到摩根发来的邮件说可以更新简历,便更新了一次,到2月份快deadline的时候又 更新了一次简历。
那你当时摩根以外其他公司的实习有申请吗?
答:有,该申请的都申请了。当时在新加坡那边时间比较充裕,便有意识地去浏 览那些大公司的网站,看那上边的信息,如果可以申请的话就去申请。
那后来你有拿到这些投行或大公司的面试机会吗?
答:申请的基本上都拿到了面试机会。但是,我当时除了摩根等少数几家是申请 IBD部门,其他更多的是按照Trading去申请的。
为什么按Trader去申请呢?
答:因为觉得自己的背景跟Trader比较相符。其实在国外,做Trading的人要比做 IBD的人多一些。
那为什么会转向IBD呢?
答:其一,Trading当时基本不招本科生;投行刚进入中国,一般先发展IBD这一 块,再转向Sales Trading 这个领域,这是一个必然的趋势。 其二,我在实习面试和后面 的暑假实习过程中发现其实自己不太适合做Trading这一块。相比而言,自己在banking方 面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同时banking与自己的职业目标更符合一些。
能不能谈一下你暑期在香港摩根实习主要的一些收获?
答:首先我觉得自己学会了处理一些复杂事务的能力,比如在很多事情需要同时 处理的时候,怎么定出优先级;然后就是时间管理的能力,Time-management。当然,英语 能力,尤其是沟通技巧这一部分有很大的提高。还有,negotiation skills——主要是看 老板、看CEO们谈判,也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 还有就是,怎样组织自己的思维,把自 己对问题的一些看法很structured地表达出来。 这些能力在课堂上是很少接触到的,但又 确实很重要。就像写一篇文章,如果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话,通常会写到哪是哪,但如果 你在投行或咨询待过的话,你就会知道怎么把文章break into parts,然后这个part和那 个part之间有着怎样的逻辑等等。
那实习的过程中经管出身的学生,尤其像你还有计算机专业的背景(就更具清华特色了) 最大的劣势在哪儿?
答:最大的劣势,我想,绝大部分人都会说同样的话:英语! 即使是英语特别牛 的。对大陆的学生,英语的确是最大的劣势。第二大的劣势就是interpersonal skills.
那同那些来自欧美的学生相比,优势呢?
答:我们有着中国文化的熏陶,对中国这个市场更加了解。而欧美学生的优势在 于英语好。但是,我们的学生要达到他们的英语水平,一两年不够;而他们要了解中国的 市场,一两个月就够了。 在专业技能,hard skill方面差别不大,各有所长。而像IBD, 他们不太看重hard skill,他们最看重的是英语能力、interpersonal skills,communic ation skills,是否smart,是否hardworking,然后是否proactive,是否detail-orient ed,然后你的learning skills,主要就是这几点。其次再是Accounting方面的积累。 你 会发现在IBD,学金融、会计出身的不多,占1/3左右吧。其他各个专业出身的都有,比如 电子、计算机、经济、法律、人文历史等。
其他经历类
问题: 很多人比较好奇的是,你刚进清华的时候学的是计算机专业,并且在这个方面很牛 ,高中就夺得过计算机奥林匹克金牌,而后来是基于什么考虑转向金融方向呢?
答:这个问题与就业似乎不太相关吧(笑)。首先,计算机专业很热、很好,但 是近些年有些变化。以前是“软件为王,硬件为辅”,现在经过这么多年的发展,软件逐 渐出现瓶颈(比如人工智能),变成“硬件为王,软件为辅”。也就是说,学计算机(“ 以软带硬”)可能在优势上已经不及学电子(“以硬带软”),而且计算机领域这些年大 的机会已经基本上没有了。 还有一个原因,学工科或学理科的一个特点是“越学越窄”。 在本科读一个专业,然后研究生、博士生越来越细,最后做到一个点。不是第一,就是第 二第三;因为世界上就那么几个人研究那个东西。就是说,风险很大,如果没有做出成果 的话,就等于失败了;而且还有一个问题是,即使做出成果的话,还有一个有没有用的问 题。而经管,人是在一个点上,然后走入社会逐渐铺开,会有很多机会。 此外,我国的金 融业还非常落后,进入这一领域会有更多的机会,这对于一个人是很有好处的。
能不能谈一下你个人的一些兴趣爱好?
答:看看书,像历史、社会、传记等等,然后有意识看看以前不太感兴趣和不太 了解的学科方面的书来启发思维,音乐和旅游我也比较喜欢。
行业认识类
简单谈一下你对IBD和Trading区别的看法?
答:首先,我觉得两者没有优劣之分。不同的人有不同的Preferences。 再者, 两个的career path有些差别,可能Trading跟单纯的capital market联系得跟紧密一些, 而IBD更有助于人以后在公司里或者实业里发展。前者更多的培养我们的判断能力;后者更 多地培养我们的协调能力。
选择规划类
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接触投行这个领域?
答:大二下,参加Merrill Lynch的一个宣讲会。
那你当时参加那个宣讲会就是听吗? 答:就是听着玩。
那当时你就确立了目标,挺想往这方面(投行)发展的吗?
答:不一定。其实投行只是金融的一小块领域吧。金融专业可以选择的就业领域 很多,像投行、咨询、PE、VC,然后还有商业银行、基金,还有很多很多……投行只是其 中的一个领域罢了。主要还是看自己的兴趣,喜欢做什么。
你当时为自己设计的职业道路就是找一个好的实习,然后工作吗?
答:基本上是这样。实习其实就是一个“两边互相挑”的过程,公司在选择你, 你也不停地判断自己能否适合这个环境。以前有位师兄告诉我:你要用实习这两个月的时 间拼命问自己到底适不适合这个行业;然后最后如果实习的那个公司没有给你offer的话, 你应该感到庆幸,因为你只用了两个月的时间就明白自己并不适合这个行业。比起别人用 两年的时间再去明白,你已经领先了很多。
你是具体怎样判断自己是否适合这个行业?标准是什么?
答:第一个是主观的。你做这个行业有没有passion,(刚才忘说了)这个是NO. 1 important;任何一个工作,passion是最重要的。有了passion没有skill,可以学;而 没有passion有skill,等于零。 第二,从客观上说,你自己有一个career goal,看这个 行业能否带你沿着你的career path去实现你的career goal。
中国的投行事业急需发展,你想过在这方面作贡献吗?
答:肯定。但真正投行的发展不是我现在junior level能够做的,而是更需要人 脉。像投行里,级别做得越高,涉及技术操作层面的东西会越来越少,而转向people bus iness,简单的说就是更多的是打电话和写邮件。
你在拿到intern之前有没有想过其他的可能性,比如读研或出国?
答:有。读研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求职TIP类 你面试的时候觉得自己哪方面表现得比较好?
答:Be impressive,要有闪光点。准备的时候一定要随时站在面试官的角度来认 识你,切忌和他人千篇一律。
具体怎么样回答诸如“Why IBD?”这样的问题?
答:回答得有意思一些,比如讲一些小故事,故事里面包含了你的一些qualiti es。越细越好,比如问你leadership,你就不要跟他讲什么是leadership,那些空话没用 ;你就给他举一个case,然后说这就是我的leadership。 这个要事先绞尽脑汁地挖掘你自 己。
很多人认为进投行需要很高的GPA,你怎么看?
答:不需要很高的GPA。有很高的GPA会是一个plus,但投行不会因为GPA低而不要 你。美国投行非常看重GPA,是因为所有的学校一起收简历;而投行在中国招人,已经tar get在少数几所学校中,他们认为能够进入这几所学校的同学,智力水平差异不显著,所以 GPA相对比重不大。
那投行在选人的时候(简历关)比较看重哪些因素呢?
答:在简历关,必须要有几个亮点。GPA高是一个亮点,社会工作是,实习经历是 ,英语也是。这些因素之间是互补的。一旦到了面试关,GPA基本上就没有任何意义了。
建议寄语类
你给学弟学妹在选择工作,读研还是出国有什么建议?
答:看你40年后想做什么,想成为什么样的人;你首先要有一个长远的目标。有 了清晰的长远目标,才能制定你的中期目标。我们现在说的工作、读研还是出国都是短期 目标;你不能制定了你的短期目标,再去制定长远目标,这是本末倒置的。
你觉得本科学习阶段更应该注重那些方面的积累?那些能力的培养?
答:第一是英语,第二是extracurricular activities,第三是(针对IBD说的) detail-oriented,第四你要学会在很纷繁复杂的情况先做哪件,后做哪件;然后是inter personal skills;当然学习能力本身也很重要。 另外,培养自己的vision,形成自己独 特的判断力、思考力。特别在现在这个很浮躁的社会里,能判断将来行业的趋势。清华学 生的一大劣势是interpersonal skills 和communication skills。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