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先简单介绍一下,08年出国,约克大学的本科学的经济金融,lse的硕士学的 MSc Real estate economics and finance。本科期间只在中行北京分行国际结算部和北重阿尔斯通采购部实习过,有参与社团、创立社团、志愿者teaching assistant的经验,成绩还算可以,国内西安交大也读完了大一,大体上就是这些了。本来一直想留在英国先工作几年再说,无奈英国无缘,有3次ac都被拒,所以去年年底硕士毕业后回到北京。以下是各种自身找工作日记的大汇总,不免有不少废话和不连贯的地方,读者朋友可以直接忽略那些。
26号晚回国,27号今天中国的面试首秀,穿着一套好的西装果然感觉会好很多。 面试中国平安理财规划职位,工作蛮有趣的,面试仅持续1min,问题围绕户口,家庭,背景,学历等,基本算不上面试,当场就说1周后复试。
明天上午面试中环国际,下午恒久财富,还是国内机会多啊。
个人心得体会,昨天裁手机卡的时候,第一家漫天要价,10块;当时大冷天,本不愿多走换第二家,可还是不想挨宰。于是换到不是很远处第二家,仅5元,立马掏钱解决。后来想想,和找工作经历一样,留学人员奇缺的情况下,公司招人也好比在寒风中行走,不想花太多时间招人,赶紧找到合适人员才是他们想要的。但是,如果你和所有别人都一样,你可以被轻易代替,则你没有啥竞争力,也不能吸引到公司。所以一定要独特,如果北京仅一家能裁卡,那多少钱我都得花。同样,如果你在某一方面独特,公司也愿意花大价钱购买你。留学生有留学生的独特优势,只要发挥优势,找到心仪工作并不难,我会再未来找到工作后详细分享我工作的申请渠道及方式,保证能拿到好公司面试。
很多人老问我西安交大那么好还出国,而且4年出国花费不菲。从经济意义上,不一定短期内受人赞同。但是,我这四年的海外经历,是任何人用钱买不到,夺不走的,即使我将来家徒四壁,我的这些经历也依然忠实的跟着我。所以说,宽泛讲,海外经历是留学生的杀手锏。
最近不少朋友问工作情况,简单介绍下。上回说到面试,平安保险,理财规划,职位,才明白原来是招卖保险的销售人员,没有五险一金,还是代理合同,而不是劳工合同,所以果断拒了。另一个新创业的投资公司,面试两句话后给我团队经理职位,自然不敢胜任。
后来就是恒久财富,产品助理职位,这家比较正规,问问题也很实际,不在乎专业知识,更注重实际操作能力,这方面我的弱项,面试后被拒。
再后来,平安复试时碰到一个仗义的大哥。工作五年,简单沟通后,他说lse曾经是他的梦想因为他想当外交官,他本人在北京读mba,我们一致觉得平安的职位扯淡。他说下午还有家不错公司面试,推荐我一起去,我就这样“面一赠一”的参加了没有预约的奥斯卡利亚集团的面试。不过面试经理有点直白,一句话否定我四年海外经验,又露骨的向我坦白国内没关系=死路一条,最后提供市场部职位,不过我对能源、工业没兴趣,果断拒。
接下来,太平保险又通知面试,感觉和平安路数差不多,没去参加。
明后天又安排两个面试,北京展恒和北京恒天,都是理财顾问,hr也暗示是多数时间拉客户的销售职位,但鉴于这两家的口碑还可以,决定前去探个究竟。
总体,找工作是个很特殊的经历,很有趣又很挑战人,我感觉找工作同时也是找自己,找到真正心里的声音,跟着感觉走。大家也要警惕求职陷阱,太高薪或低薪,都值得怀疑。
最近天气凉,找工作的同学们别忘了锻炼身体,我现在每天是雕塑公园的常客,和一群大爷大妈抢健身设施,同阿猫阿狗争练太极的场所,与下班族在地铁里比谁走得快。也是一种享受!
渐渐的,钱包里的英镑换成了rmb,那张hsbc的银行卡再也用不上了,oyster card装进了古董盒。似乎刚回家3周,就感觉自己从来没有出过国,那些回忆被现实的紧凑生活慢慢冲淡。前几天,联系到前几年毕业的学长,用他的话说,现在电视里再看到英国的消息时,脑海中就俩字:“去过!”。这可不是我想要的生活啊。我还是要坚持听英文广播,找机会练口语,不然这点英语的优势恐怕就真没了。
这几天我一直在想,我们这代人任重道远。似乎现在生活中任何一件生活必需品东西都是老外发明的--电话、手机、电脑、电视、苹果、internet,交通工具--汽车、飞机、地铁,办公类--传真、email,服装--西服、婚纱。似乎生活中很难发现有哪个必备品是我们发明的。要想改变世界,我们不能老拿来主义的学习美国,也得有自己的创造。
至于工作,在参加2个招聘会,4个电面,6个一面,接触过10个以上面试官,100个以上求职者以后;终于有2个hr,2个求职同胞听说过lse,知道这是个名校!泪流满面啊!当听到hr说我们只要名校毕业生时,我真的恨不得帮他谷歌下lse这个学校。
上回说到展恒和恒久的面试。先说展恒,理财公司里名誉不错的,不过职位是以电话销售为主的,面试时,我就随便用了个月薪8000把hr给吓跑了,估计没有下文了(干销售的都是底薪低提成高,8000的销售得把公司赔死)。北京恒天,一个以卖信托为主的理财公司,说白了还是搞销售的职位,本来我都不想再浪费时间了,谁知团队的负责人觉得我有潜力,想要把我招致门下。一番诚意总算说服我参加复试。
上次面试平安时,碰到一个叫李煜的大哥,果然叫皇帝名字的也有皇帝的胸怀。他下午本来有个面试的,但听说我是lse的想交个朋友,便推荐我和他一起参加他下午的面试。一般求职者都不愿意增加竞争对手,导致自己面临更严峻的就业形势。虽然那家公司和我的求职意向不符,但是我仍很感谢这个偶遇的大哥。从他身上,我看到分享也是一种美德!
找工作的同学不妨试试bankhr_com,只要把简历搁到网上,就会有很多金融公司的hr联系你,就算是应届毕业生也没关系。这就是为啥我12月底回国还能参加很多公司面试的愿意。
本周又笔试了华西证券的投资助理,当时边上的英国海归哥们听说我是lse的,吓得不敢告诉我是哪所学校的了,只说当时本来很可能去Manchester的,下周面试太平。
今天是近3周面试以来最爽的一天,一个Liverpool毕业的哥们早在初试时候就听说过有个lse的。今天他在面试等待的小屋中问道:哪位哥们是lse的,一听说是我,立马跑过来跟我握手。在经过多日冷落后,终于有识货的了。如此热情让我也找回lse毕业生的一些尊严。 后来另外一个女生也是英国归,还是杜伦的,我便问她认识孙力不,她说名字很熟悉,但是人不认识啊。结果我们三个英国归组团参加团体面试,搞的面试官以为我们仨认识一起来的呢。
具体的面试主要还是自我介绍,并且根据自我介绍由面试官提问。基本上每个人讲个3、5分钟,大体的能力、实力、气质也就体现出来了。感觉还是金融销售的职位门槛不高,所以最后无论结局如何,都是一个很好的锻炼机会。有机会碰到很多一起努力的同龄人,总是比宅在家里强。所以,面试参加的越多越好,参加的越多,阅历越丰富,越能了解企业间的不同文化。举个例子,恒天财富就是典型的“狼文化”,每3个月考核业绩,不合格的统统88,在这样的公司会很有压力,但是绝对也是很公平的竞争机制,不管你爹是谁,干出业绩你就能提升。有些银行的职位,典型的羊文化,只要不范大错误,就是铁饭碗了。具体哪个企业适合你,哪个文化你认同,哪个职位你喜欢,这些问题都想明白了再去决定去哪里,肯定比草率的去一家只是高薪水、好培训、知名度高的企业要更适合。
今天下午,上次面试碰到的那个Liverpool大学的哥们高兴的给我发短信,说祝贺我们将要成为同事了。不过,恒天财富的面试只是为了锻炼自己,增长见识的一个机会,并没有打算去那里工作。留学生在国外求职那叫一个悲壮,回家后机会多到我们又找回了自信。
下午又接到联合资信评估的明天面试通知,这种评级公司在国内还是发展中,前景不错,明天去探个虚实。不过有万恶的笔试,估计这方面没法和国内同龄人比。
再说说,很晚时候,接到物业咨询公司xxx北京明天的面试通知,终于我用实际行动证明了cold call拿到面试!什么今年招不招人之类的(我的一个好朋友说,今年这公司不招人,社会招聘不招应届生之类的话),我打电话到公司人力资源部自我推荐,并在电话后发送简历,成功率大大高于直接网申。找工作的同学们不妨试试,推销自己是找工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我敢说,如果你能像我一样做,你拿到面试的几率将提升500%!
总体说,留学生找工作,既不能太骄傲(把之前的一切学历抛开,把之前的一切能力展现出来),也不能太掉身价(我们毕竟敢于走出国门,什么样的场面都见过)。
人脉的重要性,在离开校园的那一刻,就越来越重要了。那些会打交道,善于人际关系的人,多数会比那些成绩好、只读书的要更成功一些。
今日心得,不管你多牛,多不牛,踏踏实实的肯干事才是每个企业最想要的。这是今天面试官总经理透露的,前几天reef的学长毕佚也如是说“如果你是能忽悠的,就算拿到了offer,将来还是没有前景,踏踏实实好好干吧”
不得不说,今天是所有面试过程中拼杀的最惨烈的一天。三个面试+2个笔试=头晕脑胀。上午面试评级业的联合资信,下午面试物业咨询的xxx。
先说说联合资信,我拿到笔试后就傻眼了,全是概念题,基本上同交白卷差不多。后来同面试官协商发现,分析师职位要求较高财务能力,于是推荐我去市场部,结果市场部也对我财务基础知识表示怀疑。但是我用实际的社团经验证明自己的能力,所以经过协商,市场部总管决定让我回家准备一些时候,补补财务知识,准备好了再来面试。这里有个小插曲,早上去他们办公室时候走错了,走成了紧急通道,结果我就被堵在带警报的门外进不去,当时也不知道。听到门里面有聊天声、传真声、打字声。我就大喊帮我开门。结果里面的一位女士费了好大劲打开紧急门,警报立马响起,全办公室里面近50个白领,全部停下手中的活,就在警报中共同注视着我这个小学生闪亮登场。我忙道歉说,对不起我是来面试的,大家别紧张。之后就听帮我开门的那个女士对我。。。的一通教育。
总体说,联合资信很正规,工作也蛮有趣,赶快恶补财务知识,尽快补试。
下午的物业咨询公司xxx,面试官很有趣,问了我不少问题,最后说,如果我们觉得你有潜力,就算目前不缺人,也会为你创造一个职位;如果觉得你不行,就算缺人也宁缺毋滥。他倒是很被我coldcall的精神所感动,因为物业咨询公司xxx并不怎么校招,所以我这个敢于自荐的学生,当然就有更深的印象。
物业咨询公司xxx也在面试后做了笔试,笔试主要是考智力的,分析能力,等。
终于,在经历了沉默的1周后,两家公司再次联系了我。
第一家,北京爱森国瑞,evergreen。是个金融培训机构,专门给中国公司老总到国外培训的公司。上次在北京研究生招聘会上投递简历,今天通知明天面试。不过明天考教规,所以hr说再联系啦。其实这个工作对于留学生很适合,他们需要那些英语好,又熟悉国外环境的人,所以有兴趣的同学不妨试试,还可以经常在欧洲美洲常住。
物业公司,第一次面试笔试也就算是将将通过了,下午在公园玩的时候打电话过来,manager说想再沟通沟通,明天下午过去面谈。
另一个好机会是peer的志愿者支教项目,到落后地区去支教,如果能先支教,然后再工作,也算是最好的结果把。
时间关系,暂不多讲,准备新教规考试了。
继续上回说起。北京的联合资信上次面试我的时候,我财务知识=0,结果本来给人的好印象全部没了。因为这家的经理在招聘会上还和我聊得挺久的,当时聊天时候,我本来以为是英国newcastle呢,心里那叫一个高兴,觉得他如果是newcastle的,那么一定听过lse吧。结果他说,他是澳洲newcastle毕业的。不过他还是听过lse的大名,于是简历就被他特别关照了。
面试当天,我走进笔试考场,看到考题是几张财务报表的分析,基本上没有一个术语我懂得,于是仅仅5分钟后,我就带着考卷交卷了。面试我的第一个经理便是newcastle的那位,没想到他年纪轻轻都做到部门经理了。结果我坦白说财务是弱项,他推荐我去市场部,那里财务要求较低。于是我面试了第二个女经理,从简单的交流中,她还是挺希望我能去的,不过她对我的财务知识好一通数落,说学金融的连财务三张表都不知道。当时很是惭愧,所有面试中最耻辱的一次,不仅给自己丢脸,也给西交,york,lse丢人了。凡事都有商量,我承诺,1周之内,我会好好恶补财务知识,再回来的。
没想到一些事情一拖再拖,直到3周后,我才准备好,再次屁颠屁颠的跑到picc大厦。没想到,这次前台小姐提示说,要去18层,得从-1层坐电梯,天底下还有这样的电梯?为啥上次不告诉我,害得我走紧急通道,把整层的警报都整响了。
没想到,这次面试官来了3位,不过上次面试我的女士不在,不过面试的内容却大跌眼镜。问我的问题:你住哪?你父母同意你的工作吗?(艹,都24了,还用问这个),你唱歌怎么样?能出差吗?体育活动爱好什么?户口是哪的?什么时候上班?薪水要求?我辛辛苦苦准备了n天的财务知识1个字都没问,问了我一堆这样没技术含量的空话。面试很快结束,我为了被考试,还特意问了问上次面试我的经理要不要再和她聊聊,结果被告知她已经休假了。最后我告诉他们我已经有了其他offer,正在比较之中。面试官笑了一下,你对联合资信了解多少?你去打听一下我们的声誉吧。言下之意,好像如果他们给我offer,我就没有理由不去似的。本来我对联合资信的好印象全部没了。其实,从面试官问问题的角度,你就大体了解这家公司的能力了。
下一站,9号上午笔试法兴的general inspectionprogram。9号呀,除夕夜都要笔试,老外也太藐视中国节日了。这个项目是全球招人,每年只招30人左右,并且全球统一9号笔试。要用英文写executivesummary,时间3.5hour,只好再次拾起丢失已久的英语写作。
英国留学生们不要错过British council组织的几场招聘会啊,http://_**_cn/zYUhFXQ
最后,有朋友问我,你不是已经确定一个offer了,还找啥工作?其实,学无止境,现在可能是我最好的时机了解各行业,有机会参加不同面试,参观各类公司,就算只是长见识也大有裨益。举个例子,保险公司的很多内部消息就是我在平安面是时候得来的。
果然,昨天收到联合资信的市场部offer,可惜这个offer给的有点晚,这个工作还是蛮诱人的,能到处出差见各个大公司的cfo,还能结交各类朋友,锻炼销售能力,真是有些舍不得,不过有舍有得方位人生。
今早,除夕夜也得起个大早,参加法兴generalinspection的笔试。后来才知道,这个项目全球只招30人,并且所有国家统一在2.9号笔试。hr说香港,新加坡,泰国今天都是一起在笔试。不过后来她说,这个项目在中国招了好几年了,还没有在中国本土招进一个中国人,倒是有几个老外在中国留学时候被招去了。当时心里那叫一个凉啊,尼玛就不能说点鼓励的话吗。大过节的!不过本来我也清楚,就我的英文写作,kpmg和dtt都过不了,就更不用说法兴了。后来hr说,全国被邀请参加笔试的只有5个人,尼玛还一个法国佬,一个女生在上海说来不了,一个女生迟到了。最后准时的就3个人。不过听说全国只有我们几个笔试,还是很自豪的。主要是因为多数人都不知道这个项目啊。不然我相信中国绝对有3000个以上都符合他们招人标准。
笔试的第一关是图形逻辑题,判断下个图形是什么,那叫一个难,20分钟做23题,我也就做了16道,做过最难得图形题。
第二关,写总结报告,executivesummary。给大概20页材料,9个文件,写一篇关于inequality的executivesummary。长度大概四页,时间是3.5小时,读到后来,想想,大过年的不好好在家休息,跑这来被虐,真过瘾啊。
大过年的,走在空空的金融街上,算是最难忘的除夕夜吧。
最后,关于我的去向,目前来说基本上就是去那个物业咨询的公司了。当然,上班以前还会考虑其他offer的。现在想想,半年前就开始每天早上焦急的刷BBS网申截止日期的日子已经不存在了,虽然感觉上轻松了不少,可是还是很怀念那段时光。记得有个哥们说过,高考和求职,是人生中最独特的两段经历,没有经过历练的人生绝对不完整!时隔半年,终于要开始人生的下一段生活了。
当然我博客里也有很多关于英国找工作的经验和英国留学生活的体验,有兴趣的朋友欢迎看: blog_sina_com_cn/vincentshuaiyuan
如有建议,也欢迎指出!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