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查看: 38946|回复: 1

宜家完全攻略z---非常的详细。看完之后也知道了宜家对人才的要求很高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54

积分

职员

发表于 2009-3-31 13:46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muyisuu 于 2009-4-23 09:11 编辑

收到offer, 心里踏实了, 整理了笔面经给SDSM参考. 各位同事和曾经冲锋陷阵的战友可以跟帖讨论或发泄.好开始宜家完全攻略啦~!


简历筛选&笔试

宜家07年在广外做了两场宣讲, 第一场是和51job联手做的实习活动, 主要是做下宣传, 其实后来并没有招实习生, 通过51job实习招聘的大四人最后拿到宜家笔试机会而已. 第二场是正式的校园YPP招聘, 12月举行, 现场接收简历.

        为了进宜家我没少花心思, 大四刚开始就在论坛上下载了宜家大礼包研读. 去了两场宣讲, 也知道它要什么样的人.简历也精心制作, 加上了IKEA的logo, highlight在零售业的经历, 彩打得漂漂为了吸引它的注意.

        因为它是最后的梦想, 每一步我都屏住呼吸等到下一轮. 12月底接到宜家笔试通知, 松了口气. 上网看到去年师兄进行宜家的笔试好像是写open questions之类, 貌似与宜家的文化有很大关联, 担心去两次宣讲会还不够, 我特地去逛了一趟宜家商场. 与以往闲逛不同, 我带着笔记本把细节都写下来了, 比如宜家导购员很少主动去为客户讲解, 因为价格标签已经将产品的属性写得很完整; 还在二楼洗手间附近看到写着一些宜家value的牌子, 例如设计师先设计价格再设计产品,更 为顾客的荷包做打算、宜家产品都是打包出售, 更省钱又方便运输. 这里提取出来的信息, 我知道宜家很注重压低cost, 关注顾客.

        笔试没有大碍, 第一部分是中文情景解答, 它提供了几个在卖场可能出现的情况问假如是我会如何解决. 因为我做Sales的经验比较多, 难不倒, 只要从顾客角度多考虑就能比较好回答. 接着是跟师兄帖子里说的一样, 出现宜家的symbol, 让我用英文描述我对这些symbol的理解, 以及自己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例子与这些symbol背后的含义是相符的. symbol不难理解, 各人有各人的见解, 主要是要结合自己的一些事例描述自己也是认同这些symbol背后所代表value. 这时候我把做功课的成果用上, 比如刻意强调自己是有cost-consciousness的人, 在以往的工作经历中我很customer-oriented等. 最后会让我画一个代表自己的symbol, 我画了一个张开双手的happy face, 写下我乐于与人分享, 乐观等等自我描述.
5小时群殴一面
又憋了很久, 明知道自己考得不错, 还是有上气没下气地盼到了一面通知. 本来是一月份弄完招聘的, 碰上期末考寒假, 宜家就将计划推到了3月. 一面阵容相当之大, 一百号人一个星期一天二十几个人关小房间殴, 累坏hr们呐.

        3月3号是第一场一面. 群殴过不少, 但还是没底, 于是事先去请教就业办许老师上了一课, 如何在群殴中成为隐性领导, 尊重队友, 组织团队, 总结陈词等等. 上网已经了解了面筋, 知道要装家具, 还要做逻辑题. 为了更好装家具我还准备了一双舒服的鞋子, 没有穿高跟鞋去. 但是犹豫不决要不要穿正装, 除了正装我还有什么可以穿呀. 最后还是正装一面, 对自己说今天我去面试而不是去做装家具的木工.

        5个小时的群殴一言难尽... 尽管阵容庞大挑战颇多, 面试气氛还是相当放松. 一开始大家自由自我介绍, 因为被宜家人感染, 大家没有选择以往很fomal的方式做自介, 更多人愿意与大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的细节. 我的自介很简单, 短短道了为何我要选择宜家. 因为我知道我是怎样一个人, 什么适合我, 也知道我想要什么.

        接着简单做了一下sharing, 大家交流了对宜家的看法等, 就进入装家具的一part. 同组的有一个熟人, 其他两人刚认识,交流一下都还蛮好相处的. 这一轮规则是只有有限的工具, 5个组并用.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家具组装. 当家具发到手我很兴奋. 脱下外套挽起袖子, 时间开始二话不说就先抢了个钳子, 想着又还不知道我需要什么工具, 待会如果别的组要可以与他们交换. 组里所有人都是没大脑抓住木板就装, 只花了两三眼瞄过说明书. 时间过去三分之一的时候我们发现我们遇上不小的难题了. 我们装一个cd木架, 首先要把框架给搭起来, 可是一开始需要打洞把螺丝钻进去, 但是手头的工具怎么玩弄都打不出个洞来,,, 还敲破了一块木板-_- 这时我想着去看看其他组有没有钻子, 绕了一圈无功而返. 时间又过去了三分之一, 我们连个架子都搭不起来. 如果搭不起架子, 里面的木板装不了, 我们肯定完成不了了. 我们始终没花多少时间在仔细研究说明书或沟通上, 大家只是一起敲敲打打, 一次次失败.

        第一部分上半场我们组死得很难看-- 完全没有装起来, 面前只有散落的木板和螺钉. 很无奈, 我们组还在正中央的位置, 很不好意思的摊着我们毫无成果的成果. 下半场是将我们组装的家具售卖给宜家人. 面对散落的碎片, 我们只好用搭积木的方式将木块叠成类似的造型. 这一部分对我们扳回尴尬局面来说显得尤为重要, 于是我们不再像上半场那样没大脑没沟通地砸家具, 我们很认真地读透要求, 大家都很积极地提意见. 我多做了一些事. 在这脑袋比较清醒的时候我才想到要用上之前学到的群殴tips. 首先我没有强求他们让我成为leader, 而是在大家七嘴八舌的时候我将大家的讨论过程理顺, 有逻辑性地记录下来. 当队友提了很好的意见的时候, 我会很欣赏赞赏, 并且加以完善. 适时小总结下大家的观点, 整理成步骤. 在讨论过程我悄悄夺取了组织者的位置, 并且提出一些意见去弥补我们现在难堪的局面. 最后我将笔记整理好, 与队友过一遍, 征询补充. 而且分配了角色, 让每个人都有表现的机会. 当他们都愿意follow我的话时, 我知道我已经是隐性领导了.

        我们用role play的方式表达我们的产品. 我与另外一位队友扮演顾客, 先是抱怨我们东西多无法合理储存的烦恼, 接之看到这个架子, 可以帮我们解决这个难题. 于是询问另外两人扮演的宜家人, 向他们问如何使用、如何组装. 我还特地问队友这个东西是不是很难装, 为什么现场放了一个没装好的产品? 需要什么工具等, 这样队友可以巧妙回答我们无法装成的key reason: 需要足够而且正确的工具, 并且仔细阅读说明书, 还需要大家的协力合作.

        下半场还是获得好评的, 虽然在hr们问问题时因为产品本身没装好, 他们challenge我们也没话回答,只好虚心承认...

        这一部分完了之后是把家具重新打包好, 没太大问题---因为根本没装出来...下一部分是case study, 不像面筋上讲的考逻辑排列. case是在宜家卖场出现过的很极端的例子, 例如遇上变态顾客啦诸如此类很难解决的问题. 重新分组, 与新的队员完成合作. 这一部分没有太大难度, 几个人讨论出一个方案再present给hr们. 之后小做总结, Nick会问在这个过程中谁有担任leader啦, 觉得leader需要什么特质等.

       最后一部分Q&A, 大家随意发问.
刨根问底的二面
现在写回面筋就会下意识说自己哪里做得好啦. 但其实当时面完一面心情很不好, 我知道宜家是很注重有动手能力的人, 家具一块木板都没装起来, 起码我自己都达不到自己的要求. 一路回学校都没有说话.

        刚被师兄说我不够cost-consciousness, 这一部分就要说我有多么浪费钱了.

        我想去几个展会赚点小外快, 于是找了一家需要我12号就事先接受培训的家具公司, 一直到20号完毕我都会在外地. 刚刚确定下这个事, 我就接到了Nick的通知...首先他询问我一面的自我感觉. 我想了一下, 觉得一面5个小时, 什么都给殴出来了, 于是跟他讲那么长时间, 已经是能够很真实地表现我自己. 接着他对我做了简单的evaluation, 并说他们对我有不sure的地方, 希望14号早上二面好好了解.

        那么我就必须很操劳了, 12号下午过深圳家具工厂, 13下午就回广州, 14号去面试, 面完又赶回深圳工厂. 中间产生的交通费自己cover. 师兄你继续criticize我吧.

        二面据说是全中文, 我想又是刨根问底式的, 于是当我接到通知开始就一直脑子里回想我简历上的内容, 将每一条信息都解剖开, 想想自己在每一条经历里都有哪些事例, 学到什么, 遇到什么困难, 提取出哪一些资质是宜家要求的. 也准备了比较不一样的自我简介.

        那天我没有穿西装了. 因为要直接回深圳, 也穿得轻便点, 把日常的一面带过去. 面试我的一位是Willim, 一面已经见过, 另一位hrjj...我.现在想不起名字-_-

        面试开始. 一开始我从家庭对我的影响说起, 父亲是一直在单位都担任领导的工作, 于是教会我做为一个合格的leader必须要负责任, 以身作则, 考虑基层. 母亲是很有奉献精神的人, 一直引导我遇到困难要坚强、独立. 于是顺着点了自己是如何在以往的经历中去负责、以身作则和为队友着想, 也如何独立等等.

关于leadership的问题:

开了个比较能展开话题的头, hr们接着问到有关我leading style的问题, 我都用例子的方式回答, 每次都是说: 我是怎样解决这种情况的, 或者我是怎样一个人, 比如说... 引用了自己深切的例子, hr听起来很容易接受也比较能自圆其说. 记得比较清楚的三个问题:

1. Q: 你是如何以身作则?
   A: 曾经有一次带领一个大团队参加音乐戏剧比赛. 当时我主要做的是组织协调. 在我做leader时我都会多观察大家, 多理解大家的感受, 也常常尝试去做他们所做的事情. 比如我陪他们一起制作道具背景, 制作服装, 帮他们化妆等等. 当我需要下一个决定, 比如为他们向学校争取多一点预算时, 我就会理解他们的心情, 会从他们的角度出发去说服学校. 他们看到他们的leader会为他们做一些事, 并且会去做他们也做的事, 心里多少存感激, 那么我要求他们必须follow的order, 他们基本上都会执行.

2. Q: YPP晋升速度很快, 比其他co-worker要快得多. 如果身边的人看到你提升那么快肯定会不平衡, 你如何协调?
   A: (想了下..)我想, 在公司待同样时间但我却成为其他人的leader, 那么要说服他们必须是提升自己. 要能让其他人承认我信任我, 我比须有比其他人专长的地方. 当他们发现一件事情我知道的远在他们之上, 或者我能做到他们做不到的事情, 那么我想我能够让他们under 我的leading.

3. (问这个问题前他们问了我在大学期间遇到最困难的事情,我说了为了学业放弃学生干部的艰难选择)
   Q: 那么你那时退位,新的leader上任肯定会不熟悉情况, 你怎么协调?
   A: 我当时相当于由一个manager成为co-worker, 我还在这个团队待了一年. 这一年我主要是辅佐新的leader继位. 当他们需要我帮助时我给予协助; 当他们做出有偏差的决定时我给予建议.
   Q: 那这样相当于你给他们建议他们执行, 还是你在lead他们呀?
   A: 我们都知道一个人不在一个职位上是不会拥有那个职位的power的. 一个任务必须由这个职位的人完成, 我既然已经不是部长, 那么我就不是承担这个责任的人, 当然也不是执行任务的人. 我所做的是, 例如新的leader需要负责一个演出活动, 他们可能不知道谁是演出场地的负责人, 那我介绍他们双方认识, 以后碰到相同的问题他们就不必再烦恼. 我所说的辅佐就是这个意思.

关于零售业的问题:

   Q: 在你看来零售业意味着什么?
   A: Retail is about details. (我提到寒假能有幸去东芝电视担任零售企划实习生,节假日在国美,广百协助销售TV, 观察消费者假日购买行为, 了解卖场摆设等等. 我举了一个例子说明这个句子)元旦在广百时, 有位夫人手里拿着已经从报纸上记下的产品信息来买电视. 听完我的讲解后她很满意, 只是问我为何同一款产品同一天在不同卖场价格差了三百. 国美给的价格要比广百低. 当时我不知道到底什么原因产生价差, 告诉她如果方便的话不如去国美买更便宜的产品. 不过我补充了一句, 要确认国美没有销售有问题的机或者样板机给你, 因为可能次品或板机会压价出售. 当时她想起国美曾经发生过这类事件. 于是她很感谢我的提醒, 觉得我并不是单单为了卖东西, 而是会站在她的角度去考虑. 第二天便回来下了订. (我还告诉hr我从这个细节感到满足, 间接告诉他们我乐意品尝细节).

关于简历上的问题:

        hrgg&jj问我简历上关于商介研究黄振龙凉茶的经历. 因为我写"建议开拓销售渠道". 当时hrjj问我如何拓宽销售渠道的, 我说我们建议它换掉包装吸引年轻型客户, 但hrjj又问, 这是关于产品本身的问题, 不是销售渠道的拓宽. 于是我就说我们希望它能拓宽目标客户群啦, 说回去又是建议它改进产品. 那时我发现, 我对"销售渠道"是什么根本没有理解正确, 被她问了几句已经跑题了. 于是我很诚恳描述了我们这个项目确切为这个公司提了什么建议, 并承认我对"销售渠道"理解有偏差, 我简历上的描述是有误的. (我知道hr不是傻子, 千万不能在他们面前不懂装懂, 既然自己错了, 就不要死人吹到活, 还不如及早给自己台阶下, 及时虚心承认错误)

Review 一面的问题:
1. Q: 一面中你们组没有把木架装起来, 但之后的面试都没有这种情况, 为什么你们没有完成?
   A: 第一部分, 我们缺少沟通, 也没有首先仔细阅读说明书, 最后我们发现主要失败原因是手上没有正确的工具. 现场的资源是有限的, 由于我们自身原因没有争取到, 最后也很难挽回. 每个队友都一心只想着把家具装起来, 虽然我们一起努力, 但我们缺少核心, 不够团结. 第二部分要将产品销售出去, 我们发现了4个人团结一心的必要性. 这时我们开始有效的沟通, 每个人都提出有用的提议, 第二部分我们就做得不错.
   Q: 在这一part你担任什么角色?
   A: Leader. 我没有一开始让其他人推选我成为leader, 大家第一次合作, 对方的能力都还不清楚, 一开始很难推选出一个明显的领导. 我只是多做了一些事, 将4个人联结在一起(于是描述了一面我如何做). 当其他人愿意follow我的话时, 我知道我已经成为了leader.

其他问题:

职业生涯规划问过3~5年的目标, 我清楚说出宜家YPP的职业发展, 结合这个计划说下自己的打算. 当时我很清晰说出9个月, 18个月提升一次的YPP计划, hr们眼睛亮了一下.

        还问过喜欢宜家哪套房间呀, 自己对自己的房间有哪些不满意的呀, 旁敲侧击看我的习惯、喜好、性格等等.

        这是我大四面试发挥得最好的一次, 面试环境很轻松, 虽然问题不算简单, 但不紧张, 能够很好展现自己. 不足之处就是我回答问题不够扣题, 老是一个问题出来先绕了一圈说下背景啊或者前奏, 像人家问我未来3-5年职业规划, 我先从2年前说起-_-...
语无伦次的三面
面完final的时候, 心情很不好. 我在宜家逛了一个多小时, 与爸爸妈妈, 哥哥, 男朋友打了很久电话, 还拉哥哥出来搓了我最爱吃的寿司. 但寿司吃完却还是开心不起来, 还跟Rocky说我要炮灰了.

        22号中午, 外面大雨. 我身上穿了一条裤子, 包里还带了一条. 雨太大, 估计自己搭车会湿得不成样子, 打的过去. 提前45分钟到了宜家, 再逛了一圈商场温习, 拿出笔记review昨晚准备的内容, 背了一下self-introduction, 就从员工通道进入宜家office, 换下膝盖以下已经湿透的裤子.

        1点钟店长Elloit准时出现, 很亲切地过来与我握了手, 邀请我进去面试室. 按照时间的推断, 我应该是第一个参加final的.

        Elloit从与我见面开始就讲英文, 很流利但讲得很快又有点小声, 一开始有点难follow他. 他自我介绍完毕后我也适应了他的英文, 我这次的自我介绍没有像上次一样, 而是简单告诉他我选择宜家的原因: I know who I am and want I want. 我了解自己的性格, 知道自己适合什么样的工作. 通过几次宣讲会和面试, 我很喜欢宜家人的待人方式, 希望能成为其中一员. 还做了对比, 说以前在沃尔玛全球采办的工作, 公司同样非常好, 但是我不喜欢每天对着电脑校对数据, 而是喜欢与人交流.

        和Elloit聊天的感觉是, 你可以随意, 不必拘谨, 不必太在意坐姿或用词, 想起宜家有一条"informal"的value. 我们可以很平等地交流. Elloit对我说这不是一个interview, 不只他在选我, 我也在做选择. 因此他愿意和我share很多自己在宜家的体会.

        他同样顺着我的self-introduction发问: 你认为什么是Retailing? 我还是像二面那么回答. 因为我曾经有类似的经验, 在这个问题我不像Rocky被challenge住了.

        接着他问我leadership的经历. 我回答我有过很多group work experience, 有做过leader, 也有做过team player. 他问了一些细节, 问我在团队里面是怎么表现的, 遇到不一致答案会怎样. 这个时候我很痛苦的时刻就开始了.

        当他要我举例某次group work, 我的建议不被其他人采纳的情况. 我举了在沃尔玛interview时一个case study, 团队需要拟出一个为美国同事策划的"体验中国"旅游项目. 当时其他队员都说要去北京上海这些大城市, 我建议要让他们去看一下中国的发展中城市. 因为大城市与美国一些城市发展水准相仿, 而小城镇有外国人很少见到的东西, 如摩托车, 并且能更好地感受中国经济发展潜力. 但由于时间不足, 也手头没有data和例子, 我最终没有说服其他人. 于是Elloit有了challenge我的话题. 因为我没有成功说服其他人, 他一直追问这个case的细节, 也问我是否除了时间与我的方式还有其他原因没能说服其他人. 这个时候我回想起这个案例时, 脑袋首先出现中文, 然后艰涩地用英文翻译出来, 于是英文开始讲得很干涩. 被他追问后我又紧张了, 语言更加不流畅. 我的逻辑被他绕乱了, 一时间像猫咪跳进毛线球般无助.

         最后不知道怎么成功转移话题的, 但状态已经在这个时候变差了. 运用英语也不像平时, 直接表达想法, 而是脑子里先出现中文, 再去翻译, 于是讲得疙疙瘩瘩. 他后来还问了一面装家具的事情, 我在零售卖场实习的体会, 宜家销售员需要做什么事情, 大多问题都是顺着我前一个回答里出现的事例继续追问. 其实这些问题不难回答, 但是我已经没有了状态, 一直在干涩地做口译, 心里祈祷面试快快结束...到倒数一个问题时, 记不得他问我什么了, 关于leadership的, 我捏了把汗, 说用英文讲得很辛苦. 他也听得辛苦, 跟我说可以用我喜欢的语言回答. 于是用中文回答了这个问题.

        最后他让我说三个他雇用我的理由. 我跟他要了一分钟时间考虑. 其实脑子蛮空白的, 一分钟后我对他说, 第一, 像我自我介绍所说的, I know who I am and want I want. 我选择宜家并不是一时冲动. 我了解彼此, 并且相信宜家是我想要的归宿, 我已经准备好了. 二, 我相信走到现在, 我是适合宜家的人. 我与宜家有共同的价值观, 我们互相尊重对方不同之处. 最后一点我没想好, 于是跟他说, 那么就强调我想进入这个大家庭的愿望吧. I love IKEA. I want to be one of IKEA people.

        结束前我请他对我这次interview做evaluation. 我坦白今天面试得很不理想, 我发现英语无法表我所思, 逻辑也混乱. 但他并没有给我negative的评价, 还对我说我的英语交流已经没有问题, 如果要更好这是可以改进的. 其他都没有谈及我不好之处, 当时的感觉是他真安慰我啊.

         我还问了他在IKEA工作10年的感想. 在他口中他喜欢这份工作, 虽然要倒班, 节假日可能上班, 但这些不是他所困扰的. 与我另外的一个offer相比, 另一家员工表现出来的却不是这种热情. 我想一个公司如何吸引应聘者, 最直观的就是感受它的员工是否喜欢他们的工作. 接触这么多次, 感觉宜家人都很爱玩, 很放松, 喜欢享受生活. 我想这是宜家让我很难以抗拒的一个很大原因.


         面完final因为自我感觉不佳, 就一切随缘. 另一个offer要4月1号报到了, 于是准备入职手续. 当我已经做完另一家公司的所有入职准备后, 就接到了宜家的offer^_^.
最后谈下自己面试完的体会.

宣讲会上我了解完宜家的文化后我对自己打过问号. 我是一个踏实憨厚的人吗? 我走路蹦蹦跳跳, 体重又轻, 朋友曾经说在我身上拉根线就能把我当风筝放-_- 当然是说笑, 只是我觉得我还是比较浮躁, 不知道自己是否是一个踏实的人. 但大四求职路上, 宜家是我走得最稳健的一条路. 每一关我都做足了一百二十分的准备, 每一次都尽力而为. 其实每次接到下一轮通知或接offer, 我都知道自己下足了功夫会有回报的. 我意识到自己不喜欢做没有准备的事, 不打没把握的仗, 于是自信告诉自己, 我并没有在宜家target的人群之外.

其实每一次等待下一轮通知心情都很忐忑, 即使自己感觉不会太差, 还是没有太大的信心. 因为宜家可以看中你一个特质而给你机会, 也可能因为发现你一点与他相悖的地方而拒绝你.  ** 者迷, 我不知道在宜家人眼中我会是怎样一个人.

以前我与师弟师妹share经验时对他们说, 要去敲一家公司的门要多去了解这个公司的文化, 讲这些元素融入在你的面试当中让对方感觉你是他们所要找的人. 但是我犯了逻辑性错误. 我没有跟他们说, 你们要首先判断这个公司适不适合你们. 如果一个公司价值观和你的有很大出入, 或者公司offer的职位你并不适合, 没有必要为了一个公司的名气而去强求一份自己不喜欢的工作. 我也有朋友没有参加宜家面试, 因为觉得文化不相融, 或者不想在零售业发展. 那么不必浪费时间.

这些文字不能算攻略, 更多是在与大家分享我的经历和心情. 唯一而且一直适用的攻略只有一句话: "To be yourself".不是你的, 给你也不会快乐; 是你的, 只要坚持你自己的想法做法, 你就可能得到.

如果我进入宜家, 可能就无法透漏太多内部的信息. 希望现在记录下的过程能给后人一点参考, 各位曾经战友与未来的同事有话请跟帖, 其他人找起来不会那么麻烦啦. ^_^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4

积分

职员

发表于 2009-4-2 12:59 |显示全部楼层
z
转的。。。
我也很受启发
同时觉得自己好像还得多多努力啊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4-3-29 21:29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