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新浪微博:向往自由_Shawn憋论文
还建了一个求职交流的微博:求职给力帮
欢迎一起交流探讨!
去年年底找工结束后,3月份写了一篇关于求职面试的经验分享帖,见
近来很多大三师弟师妹都在找实习,因为曾经在学院素质拓展与职业发展部的缘故,对这块也比较关注。通过分享会的形式在学院进行了几场交流,仍觉得不太系统,所以想再写一篇关于实习的文章与大家探讨分享。
一、为什么要找实习
为什么要找实习?有人觉得这不是个问题,因为大家都在找实习,所以我也找。归纳起来,我觉得有以下几点原因:
1、了解自己的能力、兴趣与价值观是否与某一具体岗位相匹配,这可以通过实习来验证。
2、积累相关行业、岗位的实习经验,为校园招聘积累竞争力和面试经验。
3、了解职场人士的工作生活状态,完成从学生到职场人的过渡。
以上三点是最为核心的原因。实习对于准备工作的同学尤为重要,那保研、出国的人需要找实习吗?我的观点是,有条件的话,尽量挤出时间实习。经常会看到这样的情况:本科生毕业后转行是很普遍的,而研究生毕业后选择转行成本有点大。刨去两三年的时间成本不说,如果在本科生阶段有实习的经历,可以大致帮助自己判断对于行业与岗位的兴趣,读研的时候会更加有针对性。
二、从大一开始思考转行
很多人都抱怨,工作难找,实习更难找。的确如此,一方面是由于大三前很多人都没有找实习的概念,校内也少有职业规划相关的讲座。
我读的专业是食品科学与工程,毕业拿的是工科学位。在华工,工科专业的学生要很苦逼地学习高数、线代、大学物理、工程制图、电子电路、机械设计等科目。我空间想象力不好,所以工图、机械类的科目俨然成了我的噩梦,还好高数学得不错。大一时工图挂科给了我很大的打击,算是一个转折点。从那时起,我就在思考,或许未来我真的不适合做一名工程师(在华工,经常有领导blabla这里是培养工程师的摇篮)。我对英语口语和市场营销很感兴趣,我希望能有机会转行(挂科的我不能转专业,悲催),我选择了辅修国际经济与贸易。
三、我的实习经历
有人会有疑问,担心小公司的实习生可能收获不大。我以为,只要用心做,多少都会有收获的!
大一时我有了第一次面试体验,记得面试的是李阳疯狂英语夏令营的助教。大一在大学城上学,大热天要跑到黄花岗那边面试,面完一轮后还是放弃了,当时心想成本太大,还不一定能得到机会……
大二暑假通过面试,参与了美在心灵大学生支教组织。和全国十几个朋友,去海南体验了两周多的支教生活。在项目里,学到了很多做人做事的道理:如何站在团队的角度考虑问题?思考自己在团队中的角色,如何为人处世等等…… 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平时吃饭,是由小组成员负责采购,在教师宿舍的灶台烹饪。我之前学过一点厨艺,看着大家都在帮忙,也想试试切肉。结果,切出来的肉是一块一块的,别人切的都是肉片,又被鄙视了、、、回家以后,这激励着我修炼厨艺。
大二抽空做了3个月的家教,辅导一名高三学生,被师大家教压榨了不少,我教化学和英语。家教能锻炼人的耐心细心及表达能力,这份兼职高考前夕就没有继续做了。
大三时,我在备考调查分析师证书,萌发了对市场调查行业的兴趣。因为专业不对口,很难找到研究员的实习,我决定从底层做起,在Gfk做了几次电话访问员。虽然确实是dirty work,我学到了很多东西:比如对市场调查行业的基本了解,一般做哪些项目?访问员和督导的工作内容等等。虽然暂时还接触不到研究员的工作内容,但部分数据是从电访这边采集的。访问员对学历的要求不高,跟我一起工作的有普本、专科,甚至是四五十岁的大婶。那些大婶退休了,每天买完菜,就直接去办公室做电访。我真的超级想录下来她们电话访问时的神语速,真TM快~ 访问员有时需要打cold call,也十分锻炼人!听兼职人员说,有时随机拨号还会拨到麦当考、KFC之类的地方、、、
大三上学期还做了一份实习,不是特别正式,帮一家教育机构推广国内外游学项目。项目组有5个人,还有一个中大的研究生,其他3人也是做的兼职。我们的leader非常牛叉,气场很强,对人很好,从她身上学到了很多项目管理的经验。我记得有两三个晚上,大家在咖啡厅边吃边聊项目的内容,很惬意,可惜最终项目还是流产了。
之前实习的公司都不算名气特别大,但我觉得:这对于我大三下拿到安利市场服务部助理的实习,有很大帮助。这份实习打开了我的视野,见识了很多人向往的500强白领西装革履的工作是怎样的状态。
工作地点在中信,工作时连实习生都必须穿衬衫皮鞋,第一次进去坐电梯真把我转晕了。我的工作内容涉及:打印、复印、寄送快递、搬箱子、送资料、更新文件资料、制作月度报告、写新闻稿、刻光盘等等。会觉得这是打杂而学不到东西吗?一开始我也是这么认为的、、、但,我在这里学到了:
1、如何进行跨部门的沟通,电脑不好使,让电脑部远程check;向HR部门申请实习证明,以及离职前的沟通等。
2、接人待物,每天下班前跟主管打个招呼,见到不认识的同事也友好地点点头。
3、公司网站上可以看到组织架构,公司有哪些部门,这让我了解了FMCG行业的一些基本情况。
尽管有dirty work,但并不妨碍你从中得到收获。
大三下学期幸运地申请到了雀巢专业餐饮的暑期实习生,7月份开始了两个月的实习生体验。由于之前在安利的实习体验,更加让我觉得500强快消行业的工作应该挺光鲜吧?在雀巢的实习肯定算不上光鲜,挑战不小,大大改观了我对快消行业的认识。
很多人对这个岗位不太了解,我也开个科普贴:雀巢产品的销售主要有两个渠道,零售渠道和专业餐饮渠道,这和联合利华十分相似,只不过雀巢专注于食品,不做日化的产品。
专业餐饮实习生的Typical Day:早上开部门例会,同事分享一下跑店拜访的情况和经验。早会结束后,4个实习生,提着大包小包去仓库拿些样品和小礼品,开始了一天的拜访路线。一般中午12点左右可以见一次厨师,主要聊聊咱们的产品,推荐厨师下单。说起来简单,做起来也不容易的。下午2点下场和6点开工前还各有一次拜访机会。一般晚上6点左右,一天的拜访便结束了,回去需要填写客户情况记录表。前一个月有同事带着实习生跑店学习,后1个月就要自己开始跑了。
我的体会:
1、快消行业的Sales并非想象中那么光鲜,需要Self-motivated以及Passion,特别是当你被客户一次又一次拒绝的时候。
2、业绩会带来压力,要想做一名好的Sales,必须能抗压。
3、感觉雀巢的氛围还是挺nice的,员工都很随和,但综合各方面情况考虑,我还是不太适合Sales。
4、在这边,实习结束的时候要交一份实习总结报告,表现优秀的实习生有转正的机会。
大四开始便全心投入找工作中,没有再做实习了。年尾的时候,拿到一家市场调查公司的offer,要求毕业前实习。之前一直都对这行挺感兴趣,便决定尝试下,看看自己是否适合。
我从1月份开始实习,连续全职实习了3个月,有幸参加了公司的年会和多次部门聚餐,体验了公司的文化和氛围。之前一直对MKT很感兴趣,但校园招聘没有拿到offer,我觉得从市场调查开始做起,也许能曲线救国吧?
实习的内容非常多,也很锻炼人,跟全职的工作没有区别。第一周,经理培训我们如何使用公司的数据分析软件,掌握基本分析和部分特殊分析的模型。从第二周开始,我已经在帮经理handle客户的月度和季度报告。一开始不熟练,工作量较小,后来才发现,效率越高,工作量越大,回家加班的情况也不是没有,不过比起咨询公司还是小case。
客户有FMCG行业的,这也让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在这边分析数据做报告时,我再一次体验到了专业性:市场营销的书籍看完以后你会觉得理论性很强,很难实操,这里学习的数据指标全部都是可以实际运用在报告中,并且给客户带来insight。比如,市场份额、忠诚度、指数、渗透率等等,整个数据分析的过程有一个严密的逻辑树,十分科学系统,一度让我觉得跟市场部又进了一步~
在这里收获了很多,也让我体会到客户真难伺候,市场调查不是万能的,数据不可能永远不出错。再说了,用样本估计总体时,误差总是存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