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楼主: bjgirlyjs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一个英语专业本科生谈英语学习和就业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2-7 10:4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转贴】

前段时间由于面临毕业,突然间感触比较多,因此和外教也交流比较多,当然主要是关于一些英语学习方面的东西。

首先我想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的有关情况和背景。我今年刚刚毕业,专业可想而知是英语。当时高考志愿表上所有专业都是外语,主要是我从小对理科就不在行,到高中更是愈演愈烈,成了老大难。而英语从初中开始就一直不错,高三时还获了个全国一等奖。所以立志到大学一定要学文科。当然对于学语言最好的选择就是北外,可北外在我们江苏一直分数很高,没胆,于是便填了北语(当时的想法是离家越远越好,上海南京概不考虑)。分数出来,比北语往年的分数线超出三十多分,自己还比较满意,家人也以为肯定去北语了。谁知道,那年北语发了狂,分数线和北外一样高,我差了三分!正好我们那年第一年扩招,交了笔钱,来到现在这所北京著名的理工类大学。按理说,到理工科大学还是学理工比较好,但我实在是厌烦那些东西,所以还是去了外语系。现在回头想想,真的有些后悔,只怪当时对北京的学校太不了解了,如果现在再让我选择一次,我估计会选择对外经贸大。不过,这都是废话了。

大学开始活的真的窝囊,原本到北京是为了能脱离父母的管束,可真正来了真的很不习惯。没想到我这种看来相当开朗豪爽的女孩依赖性还是挺强。我还记得大一晚上在水房洗漱时,透过窗口看着昏黄街灯下的小路,我只想哭。再后来和同学混熟了,没有那么伤感了,但剩下的就是空虚,当时挂在嘴边的一句话就是life is so boring,呵呵,现在要是有某位我的同学正在看这篇文章,那他一定知道我是谁。
现在想想那段生活真的是非常非常后悔。当时做的最多的就是睡觉,属于既没玩好更没学好!!完完全全的荒废着时间。也不知道自己当时怎么想的,晚上也曾尝试过去自习,可就是定不下心来,刚坐下就想走。翻开我那时的精读,泛读课本,上面也是干干净净,未留下几许笔迹。

  英语专业就存在这样的问题,你不学也能跟着混,反正都是软性的东西,不像理科一天不学就完蛋。就这样我仗着自己高中积攒的一些老本跟着混了两年。成绩倒也不差,就在班上五名左右晃动着,可我自己知道这两年学到的真的很少。在这儿我也有几句心里话想和英语专业的学弟学妹说说,有很多人都认为大学是玩乐的天堂,其实这是完全的错误,我个人认为大学是整个求学过程中最最最重要的阶段。在大学阶段学到的不仅仅是专业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学习的能力,生活的能力以及其他各种能力。而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大一大二一定要好好把握。我有很多同学认为大一大二所开的课很无聊,老师讲的很无趣,所以根本不屑于去上课。其实这是个很大的误区。在很多人眼里,他们认为英语系学生上课就应该环坐一桌,外教做桌上,大家谈笑风生。但请不要忘了,英语也是门学科,一门严肃严谨的学科啊,无可厚非,英语是一个工具,但它绝不仅仅是一个工具,尤其当你以英语为专业时,那你就更不能以工具来称呼它。英语也需要枯燥的学习和研究啊!!我觉得认清这一点尤为重要,只有认清了这一点,我们才会意识到大一大二的重要性。

  精读泛读是基础课,认认真真学完这两门课程对于打牢基础非常重要,无论是对于考试还是以后的运用。这点我的体会很深,现在我们做翻译有些句子和短语我就不大明白,有些搭配也忘记了,而我有些同学就相当熟练,为什么?别人精读泛读课本啃的很透。尤其是精读中的有些课文堪称经典,仔细读读很多用法都值得花时间去记。除此之外,语音课也很重要,以前高中虽然老师都用英语授课,可毕竟对口语强调不多,到大学系统的训练很有必要。我觉得我的发音和语调在大一时提高的最多。我还清楚地记得,以前我们老师咬舌音从不咬舌,我大一花了很长时间才将其练好,那真是痛苦,常常发音发久了,头就疼,但到后来真正练好了,就越发越自然。真的很有成就感。我也不知道当时怎么就那么有耐心,反正就这么连下来了。这可能是我大一时唯一为学 ** 出的努力。真的,如果上天在给我一次机会的话,我一定会好好对待那些基础课呢。到现在我老师还说我基础不扎实,唉,真是心中永久的痛啊。

  对了,现在毕业了,感受最深的,最想对大家说的是:大学四年归根到底,最重要最根本的还是学习。信我这句话!!!像娱乐,社会工作等等,如果你能兼顾,固然很好,如果因此影响了学习,不如扔掉。我觉得只有学习上的成就感才能带来真正的持久的快乐,而其他的只是过眼云烟,快乐过后只有失落。而且从现实点的角度看,毕业前的留京,保送,推荐等等哪个不是看成绩???我的大学反正是被我荒废了,希望我现在说的这些话对那些还有机会的同学有所启发。或许,有些人会认为我在说些空话,但这的的确确是我现在的真实感受。


呵呵,好像有点扯得太远了。继续谈该谈的。大一大二除了上好基础课—包括课前预习课后复习(百用不滥的学习秘籍)之外,还应该充分利用时间扩大词汇量,这真的是英语学习基本中的基本。怎么提高?现在很多专家学者都反对背单词,提倡这个法,那个法。或许,有用。但我个人认为,最高速最有效的方法还是背单词。首先选取一本比较适合自己的单词书。什么叫适合自己的书呢?我们很多同学用的都是刘毅系列,有的人一上来就背一万,因为觉得三千和五千都有部分自己认识的单词,背了也白背,再说一万都背了还怕不会三千和五千的单词?这种方法是绝对错误的。首先,一本完全陌生的词汇书容易打消人的积极性,最好一页单词中有一两个认识。其次,三千,五千,和一万中的单词都是不一样的,不存在包含关系,否则三千,五千怎么会还有销路??三千是最基础的,如果你高中时英语基础比较差,建议你从三千背起。反正当时我刚入大学时,三千里面的单词我认识百分之七八十。我在高中时没有学习任何附加英语教材,纯粹局限于课本,但课本里每个单词都掌握了,其他也没有背任何其他单词。告诉大家这些,是为了给出一个大概的尺度。如果高中基础比较扎实,三千可以跳过不背,不过我还是扫了一眼。五千,我个人认为是一本需要长期珍藏的书,时不时地应该拿出来翻翻背背,里面的每个单词不仅要认识还要会背会用。

  说到这里,我想插入一点,有关于人的词汇量问题。衡量人的词汇量有多种尺度。具体要分为阅读词汇量,口语词汇量和写作词汇量。所谓阅读词汇量就是你在阅读时看到认识但不会拼写甚至不会读的单词量。这种词汇量是最容易提高的。口语词汇量,当然就是指你在口语表达时能灵活运用的词汇量。而写作词汇量就是你在写作时能灵活运用的词汇量。有人或许会问,口语词汇量大了写作词汇量不就大了吗?非也,这两个完全是两个不同的体系。口语词汇和写作词汇是不一样的。口语中多用短语多用动词词组多用Baby English,这里有个误区,很多人为了impress外国人,在口语中经常用一些自己刚背的大词或者生僻的词,有人甚至用GRE词汇,这是绝对错误的,这就好像在我们用中文进行日常交流,某个人一直使用文言文一样。同样的道理,我们在进行英语交流时也要多用自然的口语化的句子。我还记得我们在大一口语课时,外教就专门训练我们用Baby English,而避免用一些写作中的大词。因此我们在积累口语词汇时,要注意积累一些口语化的用法和词组,除此之外真正涉及到词汇量的是,生活各场景的具体词汇。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体会,和外国人在一起往往感到无话可谈,谈来谈去都是些相当空的话。为什么?彼此间接触的东西相差如此之大,可交流的应该很多啊。问题就在于我们specific的词汇量太少。随便谈个话题,谈不了多久就卡壳了,这词不会说,那词也不会。比如,我有个外教比较喜欢cooking,这方面的东西她很感兴趣。可问题是各种菜的名字我知之甚少,怎么交流??所以,我们常常呼喊提高口语,提倡这个发音,那个语调的,可是,就算你真正做到native了,却无法交流,这又有何用?所以,平时一定要注意日常词汇的累积。好像最平常最生活的词汇反而容易被我们忽视,VOA词汇有用,难道这些日常词汇就没用吗?其实利用率更高。以前我曾经为了提高这方面的词汇量而买过一本书,是外文出版社出的,名为《看图速记英语词汇集 学习生活用语新突破》,是日本人编写的,共分182个日常生活的自然场景,每个场景分别收集了20个是用频率最高的词,中英对照还有插图。当时觉得很实用,但后来给外教一看,说里面有很多用法不地道,毕竟是日本人编写的,有的时候用英式用法,有的时候又是北美用法,还有一些过时的用法。听她这么一说我就懒得背了。后来她给我看了一本她买的与其相类似的书,具体书名我没有记,不过是剑桥出的,她说比较权威。我准备去买,等我买了一定把书名贴上来。(这个书我到现在还没有找到)。

  而在正式写作中,尤其是在学术写作中我们一要避免使用Baby English,例如:take off最好改用remove,throw away最好改用discard,get used to最好改用adjust to或adapt to。在这里我们就应该多积累一些写作中可以用到的华丽词汇,比如在表示“重要”时,除了使用important,我们还可以用pertinent, vital, crucial等等。刚才我之所以说刘毅五千很重要,就是因为里面大多数词语都是使用率极高的,而且可以使用于写作中。我个人认为五千是刘毅词汇系列中最核心的。建议大家拿来背背。

  一万和两万二我到现在还没有背。两万二我认为背的必要性不是很大,除非你对背单词有狂热,否则我觉得还不如拿本小型的朗文字典背背,里面的词有点偏了。一万道还可以一背,我有不少同学在大二就背完了五千和一万,唉,惭愧啊惭愧,我直到大二下学期考专业四级前夕才将五千背完。除了刘毅系列外,我觉得新东方的托福词汇也比较不错。里面的单词都是使用率很高的。

  背单词时我个人认为主要重在重复,我以前背单词老想一口吃个大饼,每个单词都去字典里查再把用法都抄下来,想一下记住。其实刚开始能把单词记住就不错了,哪还有内存记那么多用法。所以,刚开始只求记住单词,能做到看到他知道是什么意思就行。然后再通过不断的反复来巩固和加深,最后达到了解用法自由使用的境界。切忌操之过急!!

  当然,我背单词时想要达到最好的效果就必须加以阅读训练。选取一些比自己阅读水平稍高的英语杂志或小说进行阅读。这样在阅读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自己刚背过的单词,不仅很有成就感,而且还能开始熟悉这些词语的具体用法。这样背诵和阅读双管齐下对于提高词汇量很有用。呵呵,其实方法大家都知道,我所说的也并非什么新式秘诀。重要的还是坚持,坚持再坚持哦!!!


下面我想谈谈有关口语的问题。现如今大家对英语口语都相当重视,因而现在英语语音语调比较地道的人不在少数。至少我在我们学校的英语角便遇到过不少这样的人,所以在这点上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已不是很明显。说实话我们系有些同学的口语语音还不如外系的一些同学呢。

  那么,外语专业的学生应该在何处凸现自身的优势呢??还是应该从语言的应用能力入手。呵呵,我又开始说些废话了。这不是明摆着吗?可往往最明显的问题也最容易被人忽视。反正我有段时间就是,过分注意自己的发音,认为发音好就是口语好。以至于忽略了语言的表达能力。语言的根本是什么?Effective communication!!! 发音固然重要,可光有好看的门面又有什么用呢?有段时间感觉自己语音已经无法再改进,已经到了那种高出不胜寒的地步,感觉自己口语也就这德行了。所以一段时间极度消沉,认为口语提高之路已走到尽头。可后来发现虽然自己语音有了极大的提高,但很多时候还是开口无言,想说却不知道如何表达,即然无法表达,又如何凸现自己在语音方面的优势呢?所以现在在这里向大家提个醒,提高口语千万不要忘了口语的主旨!!!

  那么如何来提高自己的口语呢?语音语调当然重要,建议花一个月的时间狂攻这一关。之后就把精力放在提高英语的运用能力上。方法当然有很多,我想提出的一个简单而又随时可练的一个方法就是monologue。我一说相信很多朋友都明白是什么意思。就是自己随便想一个话题,然后就这个话题进行描述,不间断地自说自话,持续时间越长越好。采用这种方法能随时随地进行锻炼,骑车或等车时都可以进行此等训练。(注:练习时最好远离人群,以免他人直接将你送入北医三院精神科。或将音量调至静音状态。)

  当然要提高口语音像制品少不了。不过我这个人比较懒,每次买了英语磁带或CD都只作泛听材料。其实有很多材料都值得精听,模仿甚至背诵。相信长此以往,口语水平必定急速增长。唉,我虽然是个懒人,但我绝对相信背诵对于英语的学习有着莫大的作用。只可惜,我始终是个懒人,有那么多的理论和计划,却没有行动,否则此时站在朱镕基身边的早就该是我了!!!呵呵,玩笑玩笑!市面上的听力教材现在多的很,我个人比较喜欢的是《空中英语教室》,尤其在改版后将初级和高级分开各办成一份杂志,这更利于读者根据自身水平来选择购买。不知道各位有没有尝试过这个月刊,每期都有配套磁带,杂志中选取的文章范围广,而且用法地道。其配套磁带,发音地道,语速适中适合模仿。值得一提的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在每天的早晨六点半会播放与该教材配套的讲座,全由外国人主讲,极具趣味性。不过我已经很久没买这杂志了,讨厌磁带太占地,不知道现在有没有出CD版。我一直坚持不断购买的是广东语言音像出版社出的那个《疯狂英语》,每期都买,我个人觉得里面的材料有一定难度,范围也比较广。虽然语速比较快不是很适合模仿,但是我都用来做泛听,因此这倒也无妨。里面的朗诵者都是native speaker,听起来还是很爽的。而且其广泛的取材有利于拓宽我英语的使用范围,这无论对于口语还是阅读都是很有好处的。不过,要是能在泛听的基础上再进行精听那就更好了。

  说实话,从进入大学到现在我真正模仿他人发音的练习做的不是很多。曾经尝试过,但总觉得模仿不出外国人的那种韵味,因此也就因为受打击而采取逃避措施。希望大家不要向我学习,坚持模仿还是很有好处的。

  德生的短波王我刚入大学就买了,这好像已经成了外语系学生的身份象征。只可惜,其利用率真的是太低。谁叫俺是懒人呢?不过到了大四老师要我们每周必须听写五则新闻,这才稍微用了用。当时我们要做的训练就是边听边做笔记。要求我们在收听正常语速的VOA时,能简要的纪录新闻的要点。说实话,这真是难哦。问题在于我们不知道选取,往往想大段大段的记录,结果什么都没有记下来。但这正是这一训练的精要所在,不但练习你的听力,同时也练习你抓住所听内容精髓的能力,从而成为一个effective 的listener。使你的耳朵成为一个活的过滤器。要参加口译考试的同学可以采用这一方法练习,事先学会一些速记的技巧,然后在实际练习时运用,久而久之,记录的速度便会快很多。还是那句话,贵在坚持,我有一些同学按老师要求练习了一个月后已经能比较全面的记录并复述新闻了。而我。。。嘿嘿,到现在也只会在纸上画一些谁也看不懂的东西。

  口语和听力是分不开家的,我们外教就曾经说过要想提高听力首先就要提高口语。事实确实如此,听力中有些词自己明明认识可偏偏听不出来,为什么?就是因为自己在发这个词时发音错误,以至于别人说这个词,自己还以为是其它词。所以啊,学习英语还是不能懒,有些词发音拿不准还是应该多查查字典,因为读音如果从开始就搞错,到后来一般很难纠正,浪费时间也浪费精力,倒不如一开始便搞准。

  口语的提高并不能让你在短期内觉察到,这确实让人比较泄气,但是我想说的是,只要坚持,一段时间后你真的会发现不一样。至少我现在就感到自己比大一时上了好几个台阶。所以大家一定要慢慢来。其实我也是个急脾气,总想迅速看到成就,而事实却总不叫人如意。往往在练习一段时间后发现还是意思在心口难开。有时我甚至会因此几个星期不想开口说英语,呵呵,所以,一定要调整好心态,千万不可操之过急!!!
很多人有种误区,认为自己语速越快英语就越好。其实并不是这样的。很简单,想想中文,如果我们平时说话语速都极快,和我们交流的人能感到舒服吗?而且外国人即便语速快,也是因为采取大量的连读和缩略。而中国人往往不得其道,以为读快每个单词便可以了。殊不知,这样一来很多发音都不到位,尤其是元音讲究口型的饱满,一味的图快根本无法发音地道。另外,外国人即便语速加快,其语调的变化丝毫不减。细心听VOA的广播员的发音,我们会发现一句话里,语调变化仍然极端复杂。而中国人很少能真正发出那种味道的。所以我认为,我们日常用英文还是要用合适的速度,注意发音的清楚,到位。平日练习,模仿,更应该选取发音清楚,语速较慢的材料。这样我们才能听清发音者的语调变化,细细体会,直至模仿!!!

  其实我个人认为,英语语音对中国人来说并不难,只要花功夫都能攻克。最难的还是语调。总少了那么点儿味!

其实毕业这段时间想得最多的就是英语专业的出路问题。虽然本人因为缺乏信心和胆量从而选择保研这个最中庸而省事的道路,但我的许多同学皆因最终出路问题,绞过不少脑汁也有过N夜的挣扎。最后有一大半的同学选择了考研,当然这其中还不包括保研的。究其最根本原因,无非是理科学校English majors找工作实在是难。这点在今年尤为明显,一是因为现在英语人才爆炸,阿猫阿狗的都会来几句;二是因为99年为第一年大规模扩招,僧多粥少啊!!其实现在市场上对于英语人才的需求还是蛮大。但问题是真正学的精的人少之又少,大多数人还是浮于表面。到最后真正纯粹靠英语糊口的人已然不多,大多数人都转去搞别的了,比如外贸什么的。

  我细细想了想,完全和英语接轨的就业渠道有这么几种:

  一,高校英语教师。要做英语教师我个人认为不是很难,难就难在如何当好一个英语教师。因为就我个人观察,有很多人选择做老师这一行多是因为待遇稳定,以及一年两次的假期。其实做老师可以轻而易举的天天混着,生活安闲也没有什么压力。可是如何调动学生的兴趣如何最大限度的利用课堂时间,这绝对不是很容易的问题。尤其在大学里,没有了高考的压力,老师要混日子更是轻松的很,在英语系就更别提了,上课光放放片子也可美其名曰多媒体教学。然而问题总是双面性的,也恰恰因为没有了高考的压力,更多的学生对大学老师的教学方式也变得更为挑剔。所以,在这样的情况下如何让学生觉得你的课worthwhile便需要花不少精力了。(补充:还必须强调的是,现在要在高校当老师,文凭这个敲门砖不可少,我毕业的时候对这一点认识还不是很深刻,以为英语专业毕业的最后总有一个救命稻草就是当老师,说实话,刚入校的时候对这条路是颇为不屑的,现在看看形势,稍微入流的大学都要求博士生。所以,研究生便又处于一个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阶段!其实学习语言学的研究生其研究的内容对于教学并没有太大作用,但是现在门槛节节拔高,想当老师也只能节节往上爬。许多局外人对于英语专业研究生还有很大的误解,理所当然地认为只要上了研究生英语技能就比本科生高,我想再次声明英语专业研究生注重的是研究能力,而并非提高基础技能,包括翻译,学习的也是理论,而且不是技巧方面的理论,是纯纯纯纯的理论!!!)

  二,翻译。外行人一听外语系学生的名号就觉得你理所当然的翻译很棒。其实,我个人认为要成为真正的翻译好手是相当难的。首先,英语技能必须扎实,这点当然毋庸置疑,然后中文功底也必须深厚,这点也颇为明显,翻译者本来就是个桥梁,因而桥梁两边的风景都得熟悉。不过中文毕竟是母语,再怎么次,好歹也能把话说清楚。英语要掌握的那么地道就不那么容易了,这就是为什么现在中译英的译者比较难找,待遇也比较高的原因。Ok,除了对中英语言的掌握以外,一个人的综合知识也相当相当重要,可以说和语言掌握能力处于相同的地位。为什么这么说呢?相信做过翻译的人都有这样的体会。翻译原文中稍微涉及到某专业的知识,翻译起来就颇不顺手。尤其当该领域对你来说完全陌生时,原文在你看来也只不过是一个个孤立的单词。其实有时候,原文并不属于非常专业的文章,只不过里面有几个单词或词组涉及到政治,经济或其它领域。其实对这领域稍加熟悉便能轻松应付。因此这就要求译者的知识面要相当广泛,任何领域都应稍加涉猎。样样懂点皮毛,样样却都不精,这样的评语并不能说是完全褒义的。但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来说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对于其翻译工作却有着莫大的帮助。其实拓宽的现代社会,现在属于知识爆炸的时代,新生事物不断涌现,若能正做到这一点也已经非常不错了。唉,其实我个人就相当佩服那些知识面广的同学,欣赏他们的博学和侃侃而谈的潇洒。而我就不行了,只对自己有兴趣的话题感兴趣,像政治,经济,体育什么的,我对其了解程度真的是少的可怜哦!!!所以,这次废话中的一个精华建议就是—努力积累,积极扩大自己的知识领域。这句话不单单是对那些想从事翻译工作的同学说的,同时也对所有人适用,当今社会这点真的相当重要。这也是提高自身修养的一个重要方面,尤其在社交场合,你能根据不同的交谈对象轻松的从脑中数据库调用出相关信息,然后侃侃而谈,让你的魅力值急剧飙升。(严重警告:请注意在侃侃而谈时不要因忘形而造成吐沫飞溅。)呵呵,我这一扯就扯远了,我回头看看我该说什么了。哦,翻译!!反正,做翻译应该是英语专业毕业生干本行的一条途径,其实也是个颇能赚钱的行当(呵呵,年纪不大但已经有铜臭味了)。

  可惜自称能做翻译的人多了,可真正能成为行家的却又寥寥无几。我曾经思考过这样一个问题,英语专业学生和其他专业英语学的好的学生,两者做翻译谁更有优势。结果是,如果为专业性翻译,英语专业学生丝毫无便宜可占,反倒是相关专业中英语学的好的同学,再稍加训练,做起本专业的翻译反而得心应手。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无非是英语掌握的比较扎实,做起文学翻译等非专业性翻译优势比较明显。可是专业性英语,如经济英语和计算机英语,固定的词条往往有固定的翻译,外行人恐怕很难翻对,即便想强行翻,资料便得查个半天,而且往往费了那么多事最后错误率还极高,悲哀啊悲哀。所以,你如果想从事专业翻译,光学英语是绝对不行的,还得另学专业知识,当然,你不必理解的多么透彻,但至少,基础的东西不可少。如果想从事文学翻译,嘿嘿,你也得掂量掂量自己的中文水平哦,反正我常常是看懂了英文的意思,可是却找不到恰当的中文,那种滋味,唉,真是憋得慌!!!所以我一度对翻译丧失信心。

  其实我觉得语言这东西还真是讲究点天分,你还不能不承认。但除此之外我们能做的就是练,翻译也是这样。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至少对英语专业的人来说是混饭的道路之一。那么怎么练??嘿嘿,我又要说废话了--自己一段段翻译。其实这真是傻瓜都明白,可类似我这样的傻人一类总想摸索些所谓的捷径。于是乎,我也买了几大本翻译技巧书,期望在看完前人的经验后便得道升天。只可惜,前人的经验看完了,它还是前人的,基本合上书后便不留下一丝痕迹。再说了翻译技巧中那么多的条条框框,谁能在翻译时眼前顿现如此多框架??所以哦,还是得练。那么如何练?我认为应该阅读前人经验和自己实际操作相结合。只有自己做了才能深刻体会到技巧的高妙,才能在下次遇到类似句型时立刻想到运用相关技巧。而且在翻译中通过对不同方法的捉摸和比较,我们也能自己摸索出最佳的翻译方法。具体说,我觉得应该选一本配有练习的翻译书,每天翻译一篇,然后将自己的译文和参考答案相对照。仔细捉摸不同之处,分析参考译文的优点。如果有翻译分析,那当然就更好了。最后,将那些值得注意的地方以及自己总结出的技巧用笔记本记录下来。这样印象绝对深刻。而且这比任何翻译技巧书任何翻译教程都有用。其实自己亲自翻译是最有用的英语学习之道,这不仅仅就翻译技巧的提高而言,而且你每翻译一段文字其实是对该文字的彻底消化,无论是英文语法,句式结构还是文章的具体内容!反正,翻译是最全面最彻底的英语学习方法!!!

  有朋友此时想问了,即然你将翻译练习说的那么神奇,那么你坚持多久了?呵,呵(注:苦笑声),千万不要因为我打了这么多字就忘了我的本性—一个懒人!!!唉,其实我也是坚持了两天的,还用红笔注出我译文和参考译文的不同之处,后来因为红笔笔迹太多,而且翻译过程又太痛苦,就又放弃了。直到现在还没有勇气和毅力再重新开始,汗颜哦。不过,你们一定要相信我,这样的练习方式绝对会使你的翻译水平有大幅度提高,当然,前提是你得坚持!!两天速成是不可能的,我本人不就是个鲜活的例子吗??

  反正话说那么多了,是非对错还得看官您自个儿分析,您说是这个理不?当时我练习用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的《高级翻译教程》,就是英语高级口译资格证书考试系列书之一,孙万彪,王恩铭编著。这本书和其他翻译教程不一样,没有专门讲授翻译技巧,而是通过对一篇篇短文的翻译和讲解来进行实例分析。每单元一开始就是一篇文章,你可以先自己翻译一遍,翻译过程中有不懂的单词和用法可以参照文章后面的words and expressions。然后和参考译文对照,找出差别,然后结合notes and explanations分析这些不同之处,并总结经验。我感觉这本书这样用应该能达到编者预期的效果。如果只是生看,那你其实在做课文分析!!!ok,希望有志之士能照我这办法练习一段时间,我不敢说你的翻译水平能在多短时间内得到提高,但坚持数年必有好处。另外,向大家推荐两本我们任课老师向我们推荐的两本翻译教程。都是比较老,但据说是比较经典的,有兴趣朋友可以买来看看。英译汉她推荐的是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出版的《英汉翻译教程》,张培基,喻云根等编著。嘿嘿,看看年代1980年9月第一版,至今已经翻印了三十几版,可见其经典性了吧。还有本汉译英也是上海外语出版社出版的,名为《汉英翻译基础》,主编:陈宏薇。


上次谈到做老师和当翻译,其实英语专业的学生还可以在一个领域拓展自己的优势,那就是—英文写作。虽然很多英语专业的同学提起英文写作仍是一幅苦不堪言的样子。但毕竟相对非专业的同学而言,我们多了四年的专业训练,还是有优势可言的。现如今,我们口语的战场已一步步沦陷,越来越多的非英语专业生的口语技能不得不让我们这些科班出生的人汗颜。不过,这也是一种趋势,而且口语这东西,只要苦心练习,必定有所成。但写作就不一样了,它需要一定时间的专业培训,一些规则和格式都需要练。当然我不否认非英语专业学生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来提高自己的写作水平。敢问什么事不能?但毕竟相对于口语而言,写作并不为那么多人所重视,而且练习写作远远要比练习口语复杂的多。而英语专业的学生由于接触英语毕竟比较多,而且也有过几学期写作的专业训练,因而在英文写作上还是有优势可言的。但俗话说师傅领进门,修行靠个人。如何将这个优势扩大,才是我们需要面对的问题。虽然有优势,但写出来的东西还是不令人满意,仍然不能符合要求,那么这种优势就根本不能叫做优秀。如果想靠写作来混饭吃,当撰稿人或编辑什么的话,就必须—练。呵呵,还是老生常谈。其实,英文写作是最能反映一个人英语综合水平的,这就反映在你写出的东西是否流畅简洁,是否像篇英文的东西。听起来简单,但做起来是多难啊。这就是为什么英文写作一直是众多英语学习者的心病。可以这样说,如果你能自如的写出比较地道的文章,那么你对英语的掌握就已经很深了。而且为什么现在做翻译中译英远比英语中难?就是因为理解中文意思容易但要将其转换为地道的英文,那就难了。所以如果英文写作能力比较强的话,中译英的能力也会相应提高。

  其实,做老师,翻译或写作,这三条路都不好走。能走的人比较多但能真正走好的人不知能有几人?我个人认为还是做高校老师最容易混日子,绝对是大实话。如果要做翻译的话,我认为如果你中文功底不是相当深厚,最好不要做文学翻译,绝对是件痛苦的事!但如果要做其它专业翻译的话,建议在闲暇时间多学学专业知识,只要专业知识在手,我们翻出来的东西还是要强于非专业生的。现在口译让人感到是个很时髦很赚钱的行当。但大家要做好思想准备,压力绝对大。每次口译前都要做大量的准备工作,阅读大量的相关知识,就像全身换了一次血。

  唉,其实凡事也不是那么难,不过,我向来有点悲观主义。所以,如果各位准备将英语进行到底,已决定完全靠其养活自己的话,那么就义无反顾地练练练吧!!Good luck to you all!

  其实前一段时间我还在想的一个问题就是,究竟我们应该如何凸现英语专业学生的优势。我想这应该是事关英语专业存在必要性的问题。当然最最重要,最最根本的无非是英语各项技能的熟练掌握及应用。但另一个很重要的方面也不容我们忽视,那就是英语国家的历史,文学,地理等概况,其实说到底就是英语文化的问题。现在我有很多同学学习的目的都很功利,认为学这些文化的东西毫无用处,因此不愿意学。就拿文学而言,现在愿意学的越来越少了。但其实我觉得这是英语专业生都应该知道的一些基本东西,可以说是一种身份的象征。呵呵,可能说的有些过火了,但是这对于提高自己的英语修养还是很有必要的。其实将目光放远点,这些文化方面的东西对于我们的口语,写作,翻译还是很有帮助的,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英语这门语言。如果要和外国人经常接触的话,这些文化层面的东西就显得尤为重要了。it’ll enable you to behave and respond properly。呵呵,我在这里只不过想向大家提个醒:在提高英语技能的同时,千万不要忽略对英语文化的积累!!! (所以大家一定要关注我们的文化版,那里的东西都是精华!!)



到对文化的积累,我要插播以前专门写的一个呼吁帖!!不是外国文化,是中国文化!

[讨论]文化底蕴的沉淀---英语学习者不可忽视的领域! 

  前段时间一直在思考一个问题:现在越来越多的人日益重视英语的学习,可这其中绝大多数往往只单方面强调英语技能的重要性,却忽视了文化底蕴的沉淀和积累。尤其是中文修养,更是很少有人提及。这不禁让我感到悲哀。

  英语学习的最终目的无非是为了交流,可交流往往是双方面的,来而不往非礼也!我们在学习西方语言西方文化时,是否也应该让西方了解到我们的文化我们的语言呢?我们的目标应该是bilingual,而最终的作用应该是一座真正意义上的桥梁!可现在似乎桥越来越多了,可大多却只是单向的!学英语学英语,最后却完全抛弃了中国的语言,中国的文化!这到底是不是一种悲哀?

  为什么现在英语好的人多,能胜任翻译的人少?我们不能不承认有限的中文水平已不可避免地成为许多翻译者的瓶颈!

  今天刚收到大学同学的一封mail,不觉间对这一问题又发了几句牢骚,今天将这些牢骚一并贴于此,希望能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同学的mail:

最近怎么样阿?刚才玩了一会儿cs,天天看书是在是很无聊:( 不过很充实:)

我最近一直在看但丁的《神曲》,五百多页,差不多看了三分之二。王克维先生译的散文版本很不错,至少看来不是晦涩难懂,而且散文笔调很流畅。王国维先生曾在《人间词话》中论及诗人(泛指作家)有主观诗人与客观诗人之区别,言“客观诗人不可不多阅世,阅世愈深材料愈丰,如《红楼梦》,《水浒》;主观诗人则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性情愈真。”但丁书中包含从古希腊神话到他当时所处社会中的众多人物,以致全书原文与注释基本上是对半分,而且注释的字还比原文小,足见但丁阅世之深。不过我看前言中介绍但丁的一身也能看到他本生也参与了当时的党派斗争。另一方面,但丁又是性情极真的人。《神曲》原本及是为其生只见过两面的一位女孩所著,可谓天生情种。所以但丁同时具有这两种性情,在文中能感觉其语言的朴实,甚至天真,而其内容也是恢弘庞大。

我还在看一本英译的《唐诗三百首》,刚好背了一首,让你猜猜原文是什么:)
Oversleeping in spring I missed the dawn
Now everywhere the cries of birds are heard
Tumult of rain and wind had filled the night--
How many blossoms fell during the storm.

好了,先说到这儿:)你有什么感想或笔记也发给我哦,我觉得经常是“于我心有戚戚焉”,
呵呵:)
祝好!




我的回信

Re:

嗨,收到你的mail,很高兴,真的!尤其看到你能如此沉下心来进行阅读,我颇感欣慰。呵呵,听来感觉像是长辈的说教,其实那真是我的第一反应。

怎么说呢?最近脑子里的想法有点乱,想得比较多。突然间发现一天二十四小时居然如此不够用,很想多学点东西。其实前段时间我一直在想,大学四年应该是我们充分利用学习的时候,相当关键,这四年把握好能少走多少弯路,可惜,我荒废了。或许这种慨叹在别人听来相当苍白,可真正自己体会时,那种懊悔真是...唉!

闲暇时候,我会去一些英语学习论坛看看,往往深受刺激。你无法想象居然有那么多的人在那么艰辛的学着英语,那么义无反顾,有时候看着那些网友们的辛路历程,我有点想哭,想想自己一个英语专业的学生是怎么在学着,我感到汗颜。我想在我内心深处还是有些自傲的,虽然我不愿意承认。有很多东西甚至不愿去争取,老期望别人能慧眼识金!这段时间我突然醒悟了,猛然觉得自己真的很可笑,即便我是一块金,那也只是一块表面镀着金的金属,真要有人识中我这块“金”,那也不能称为慧眼!学英语这么多年,究竟水平如何?英语技能高不成低不就,文化底蕴更是根本谈不上。大学这四年我就是仗着高中的那点基础混着,从来没有真正的作过学问!当初选择英语就是因为讨厌理科,现在我发现要真正学好英语与一个人的整体素质息息相关。

现在学语言,很多人都太功利了,动辄便呼喊要学好口语做口译赚大钱。现在我深深体会到真正的语言学习者必定是一个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的人,这样的人才有资格去赚大钱!诸如我这样的,光会点三脚猫功夫的人,根本不佩!因为我根本无法将英语真正用好。

  语言本来就是文化的沉淀和浓缩,没有文化底蕴的人太过单薄,根本无法诠释好语言!可是现代的人往往过于浮躁,要静下心来潜心研读前人晦涩难懂得文章,他们做不到,当然这其中也包括我。可我现在体会到这只有博览群书方为真正的治学之道!呵呵,写道这里我感觉到自己有点慷慨激昂了!这也是我为什么在收到你的mail后感到欣慰的原因。在这一点上你已经做的比我好,赶在我的前头了。

不过我现在觉悟总是好的。从现在起每天我都要花一定的时间静心阅读!当然不仅仅是英语,还有被我丢弃多年的中文。缺乏中文功底,对于英语专业的学生而言,如同跛了一条腿,怎么看也不美!何况一个中国人连自己的语言都没有掌握好,连自己的文学都一窍不通又有何资格去学他国语言?

你既然考新闻系,想必平日阅读涉猎甚广,所以很希望你能向我推荐一些比较好的书目,让我重拾中文!当然最近我也从网上查了些书目,多半为北大中文系的一些参考书目。我还未有时间去书店翻阅,不知道以我的水平能否理解。但我还是想列出一些,仅供你参考!其中相关评论为网友友情提供,应具一定指导意义!

一、古代文学史书目:
中国文学史(四卷) 袁行霈 高教版
中国文学史(三卷) 章培恒 骆玉明 复旦版
中国文学史(四册) 游国恩、王起、萧涤非 人文版
中国文学史纲要(四册)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 北大版
袁本较全面,资料详实,且以描述性语言贯之,脉络分明
章本时发小论,观点鲜明,论之有据,为评论性文学史
袁本与章本正好互为补充,推荐为重点教材。
游本虽政治、阶级观点有时过直露(如对宫体诗),然毕竟是当日数位古代文学研究的大家领衔编写的,又长期作为高校教材,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水平,许多方面影响以后文学史的编写,不可偏废。
褚斌杰、袁行霈、李修生三先生的《纲要》本虽为电大教材,但毕竟是三位的专著,简略有余而也时有可观之处。

二、古代文艺理论
张少康、刘三富《中国古代文学理论批评史》
郭绍虞《中国文学批评史》
王运熙、顾易生《中国文学批评通史》
张少康主编的《中国古代文论作品选》
郭绍虞 《历代文论选》
对于古代文论,感觉还是从两本文论选入手较好,先读原著,再看分析,一目了然。
至于三本教材,以为张本作为个人专著,似乎有些琐碎,且大量用白话译文,读来稍感味淡;郭本用半白话运之,虽有神韵,然表面上枯淡得很,似乎都不适于自学教材。倒是王本在行文上要好一些,且有复旦新版本,粗略翻过,体例上也很清晰,推为首选。

三、中国通史
翦伯赞《中国史纲要》
张传玺《中国古代史纲》
樊树志《国史概要》
对于通史也是既要小处不漏,还得大流通畅。三本中,张本适合自学,毕竟为教材,且有课后题参照;翦本作为个人专著,盛名之下,其实倒没有多少史趣,不过多年来作为推荐教材,毕竟也得看看;倒是樊本颇具趣味,文笔、选材都具可观之处,也难怪作为高校教材上市后竟入畅销书前列。
四、现当代文学
钱理群等《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
洪子诚、张钟等《当代中国文学概观》
洪子诚《中国当代文学史》

作家作品类:
A.通读的全集或文集,起码要读其中大部分,以求整体印象。
  鲁迅全集、胡适文集、周作人集、郭沫若文集(文学部分)、曹禺全集、沈从文文集、张爱玲文集
B.如下作家的选集,尤其是代表作。有*号为重点。
  *茅盾、*巴金、*老舍、*艾青、*赵树理、*丁玲、*冰心、朱自清、
  *郁达夫、田汉、丁西林、张恨水、戴望舒、卞之琳、林语堂、梁实秋、夏衍、李健吾、*冯至、*穆旦、孙犁、*钱钟书、叶圣陶、*徐志摩、
  许地山、王统照、蒋光慈、冯文炳、*朱光潜、*胡风、冯雪峰、张天翼、萧红、施蛰存、穆时英、沙汀、艾芜、吴组缃、芦焚、李劼人、林庚、闻一多、臧克家、何其芳、李金发、丰子恺、洪深、*周扬、徐讦、路翎、无名氏、周立波、秦瘦鸥、田间
C.综合性的作品集。
  例如《九叶集》、《象征派诗选》、《现代派诗选》、《京派作品选》、《创造社资料》等等。
  可依流派社团去找来读。其中比较重要的几种要求通读:
  《中国新文学大系》(良友版,导言为重点)
  《20世纪文学经典》(北大版)
D.、当代的代表性作家作品(选20家左右)。


呵呵,这么多书,想来必然是一项长期工程,而我又生性懒散,往往想法多行动少,希望你能多和我分享你的阅读经验和想法,这样也能起到督促我的功效。
就此搁笔,但愿你不要觉得我又在漫天胡扯,痴人说梦,期待你的来信!
Take care!

Angela Liu


p.s.英文版的“春眠不觉晓”怎么听起来这么便扭!


后记:我的这个同学已经于今年成功考取了北大新闻系,在此我衷心地对他表示祝福。两年的考研生活让他读了很多很多的书,现在看到他,总觉得他已经大彻大悟,思想深的看不见底!!书,绝对能够塑造人!

评分

2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1-13 23:2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