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675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我的成功求职经历以及个人建议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3627

积分

董事长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9-1-24 11:50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转贴】

    11月份的到来,揭开了今年大中专院校毕业生的求职序幕。如今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就业的难度似乎快要超过升学的难度。其实,能找到工作并不太难,难就难在找到一份比较如意的工作。甭说大专、本科生,就连研究生也越来越感到压力。
        在此,我总结一下自己的求职经验,也许对看到我这篇博文的毕业生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谈起我的求职经历,可以说非常顺利!我总共才打印过两份简历,内容包括自荐信、个人简历、专业技能、实习或工作经验、课题研究的内容等,拍一张适合求职的一寸照片,贴于上面。   
带着简历,去了我最想进的一家事业编制单位。人事科的领导告诉我,单位计划聘用博士学位的人才,不过正式的招聘计划倒还没有下来。我想,既然来了,一定要不虚此行,于是往人事科递交了一份简历。
        接着,我转悠着,路过第二家,这也是一个国家正规事业单位。听说要进这样的单位,需要找关系,并花个10万元左右。我想,虽然希望不大,不过可以进去尝试一下。
        人事科的工作人员告诉我,单位需要我这个专业的人才,不过单位人员基本已满,现在引进人才非常谨慎,让我直接找单位的最高领导问问。
        初生牛犊不怕虎,于是我就敲开了领导的办公室,当时有五、六个人都在,似乎正在讨论什么问题。
        我说明了自己的来意后,那个所谓的最高领导就开始研究我的简历,很仔细,对我的硕士论文还挑剔了半天。之后还说了一些不愿意录用之类的话,不过我还算应对自如
        半个小时后,他把我的简历交给当时在场开会的其中一个次一级领导,让他带我去人事部门,把就业协议书给签了
        记得当时我激动地眼泪差点流出来,心脏跳动地厉害!没想到当场面试,自己就顺利通过,并且直接可以签约。这不过是我用第二份简历,第一次面试啊!

     我把自己这一求职经历告诉给同学,他们也都觉得不可思议,有的甚至还一口咬定,我一定是托了关系,花了不少钱。看来大家心中都被世俗的思维方式垄断了,丝毫没有在意我在面试中表现的魅力,呵呵

后来我仔细总结了自己求职成功的可能原因,现为正在找工作的毕业生提出以下建议,仅供参考:



1.   敢于尝试,破除世俗的思维方式,不要认为没有关系和金钱,就不可能找到好工作。我 在这里不否认,现在社会上这种现象很普遍,但是“光明正大”的录用优秀人才,才是社会进步的推动力。只要随时做好准备,把握好每一次机会,就有成功的希望。









2.   专业最好能对口,投递给不同单位的简历要有针对性。千万不要打印出许多份一摸一样的简历,投递给不同的单位。









3.    当面试考官说一些带有压力性的话语时,比如:你如何如何地不适合这个单位,我们不想录用你等等。一定不要打退堂鼓,以为考官已经下了结论。也许他就是想考验一下你的心理承受力,或看你如何巧妙地应付,不到最后一刻就不要放弃。此时,持积极的心态,用自己的优势,去破解这些难题,就会增加成功的可能性。









4.    如果有机会,要表达自己进取的学习态度。这是个“知识经济”时代,任何单位都喜欢爱学习的人才,无论目前的学历是高还是低,如果不与时俱进地不断学习,终究会变成一个无用的人。










5.    一定要注意个人形象。整洁、大方、得体的服饰,礼貌、有素质的言谈举止,会给主考官良好的第一印象。女士最好化淡妆,至少能说明你的重视和细心。










另外,对于我的成功求职,我还想到了一种可能性原因:那个领导对我当场面试,好几个次级领导都在。通过考察,发现我符合要求时,顺势表现一下他的清廉(看吧,这个毕业生没有任何熟人关系,既不认识你们,也不认识我,但只要是我们需要的人才,我就同意录用!)。当然这是我的想象,呵呵










以上所述,仅是我的个人求职经历和总结,提出的建议也许片面,还望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和解决。

本帖子中包含更多资源

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没有帐号?注册 QQ登录

x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4-11-6 11:18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