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本帖最后由 jobhunterlijing 于 2011-12-21 22:01 编辑
经常在BBS上得到同学们的帮助,这次自己终于有机会回报一下了。第一次写帖子,希望能够帮助到以后的求职者~
【简历】:一直不知道新华社根据什么标准删简历的。去年我一个朋友北大新闻系的也没过简历关……今年我的同学人大本硕连读也被刷了……所以自己能过简历关觉得还是挺幸运的。总的来说,本硕都是985、211的,有媒体实习经历的会比较有优势吧,当然如果是男生就更好了。
【笔试】:我报的是参编部(中文),我还认识一个同学报的是对外部。卷子是一样的,没有传说中的英文翻译,带去的字典没有用上。(不过英文岗的卷子跟我们不同,是有翻译题的)。我说一下中文的考卷内容吧,考卷一共分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填空
都是跟时政相关的。可以多看看公务员网站上的时政整理。大概有20题左右吧?(我记不清楚了,如果有错,欢迎同学们指正)有国内的,比如从七一讲话和十七届六中全会里面扣掉几个空让你填(这个真的很抓狂,虽然之前我猜到会考讲话内容,但讲话稿这么长……);也有国际的,之前网上有人说会考很多外国人名,不过今年考试也还好,人名好像就只有一个他信和他妹妹英拉。基本来说,填空题都是一些时政热点,比较好准备,抓住一些大的面就可以。
第二部分:选择题
《县委书记的榜样——焦裕禄》的作者是谁?
“水门事件”是哪个媒体报道的?
暂时只记起来这些,欢迎大家补充。
感觉这部分考的是新闻基础知识,关键靠平时积累。不像时政那么容易突击。好在这部分题目也不多。
第三部分:名词解释
自媒体
嵌入式采访
……
大概有8个名词解释?个人感觉这部分新闻专业的人会比较有优势。但是如果你没有专业知识,最好也别空着,就算不知道也尽量写一点,有些根据字面就能够理解,比如自媒体。这部分题总共所占的分值也不大,就10分吧,平均一个名词解释也就一分。你稍微写一点应该踩到点就行了,不一定要多么标准的表述吧。(个人感觉)
第四部分:改错别字(短语改错和文章改错)
第五部分:写消息
给你材料,让你自己梳理后重新写一个消息。有字数限制,不要超过600字好像。
没有新闻背景的同学最好考前看看专业书,了解一下消息的格式、写法以及该怎么起标题。(个人感觉,起个好标题还是很重要的)
第六部分:写议论文
郭美美事件以后慈善事业出现了信任危机。让你以“信任”为主题,写一篇文章。800字以上。
【面试】:
面试成绩应该多关注BBS,会有好心的同学去新华社食堂把公布的名单和成绩发上来。以前BBS上一直传闻新华社面试比例是1:4,搞得我一直以为自己进不了面试……但最后还是很惊喜地接到了面试通知。我觉得实际面试的人挺多的。参编部中英文一共招4个人,进面试的有18个人吧。所以大家还是要提前做好面试的准备。因为我们得到通知时离正式面试只有2天了,来不及准备。我就是败在了准备不足啊……哭……
此前一直听人说,面试会问对时政的看法。(比如对外部就是抽题回答的。我同学抽到的问题是:对最近的CPI走势有何看法?) 所以准备了一堆时政,结果全没用上……但我觉得时事这部分还是应该准备的,长远来说对公务员或者其他部门的考试也有帮助。
面试是一个人一个人进去的。面试官坐了一排,很多。不用递交简历。参编部的问题比较随意,我前面的人有被问到:知道“走转改”有哪些好作品?新华社有哪些名记者?之类的……这些我都好赖知道一点啊,可惜没问我这个。因为我是宁波人,面试官问我的是“有没有看过《现代经报》?”于是我悲剧了,我从小看的是《参考消息》,但是当时一紧张也就忘了说,完全没有发挥出来。所以我感觉面试的问题其实很随意,自己千万要调整好心态,不要太紧张,连正常水平都没发挥出来,否则只能像我现在这样追悔莫及了……再有就是要对自己生源地的时事有所关注,尤其是与新华社有关的报道。
希望我的经验能够对后来者有借鉴意义吧。祝大家求职顺利!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