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7541|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云南省06司法考试第一名的感悟,人家牛人的经验,文章对备考写的过细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1698

积分

总经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08-12-26 12:18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我的司考感悟
2005年司法考试已经落下了大幕,现在去图书馆的时候,看到很多师弟师妹正如去年的自己一样,开始抱起各种资料准备2006年的司法考试了。去年自己以449分,云南省第一名的成绩幸运通过,虽然明白自己的能力并未与分数成正比,中间更多的是偶然因素,但依然有很多朋友真诚的向我请教备考过程中的经验,这让自己惶恐不已,唯恐误导了别人。不过联想到去年自己在开始准备时也四处讨教,前辈们的建议或经验的确给了自己很多的帮助,所以就决定斗胆将自己的一些体会写在这里,希望也能给今年备考的朋友们一点启发吧。
一 心态篇
我觉得在我们打算参加考试之前,我们应该问自己几个问题。
1.为什么参加司法考试? 这是我们应该弄明白的第一个问题,明确了目标,我们才能坚定信念。我由于是全日制的在校法律硕士研究生,所以身边一起备考的人还是很多的,但是大家准备考试的目标却都有差异,法学专业的有些同学更注重自身法学理论的积累,在自己的专业上每天就有很多的东西需要处理,虽然也报考了司法考试,可很多是一种随大流的态度;还有一些同学,把司法考试当作自己的一次法律基础知识学习,希望用考试的压力来督促自己多学点法律知识;当然还有一些人,只是听说司法考试很热,就买了几本资料来参加考试。我感觉他们在一开始就没有明确自己的目标,所以最终的结果也不会很理想。而我从走入法学院的第一步之时,就树立了今生从事法律实务的信念,而通过司法考试是我进入法律职业的第一步,所以我备考之前,就时刻告诫自己通过司法考试就是为实现自己的人生理想打基础,必须拿下!
2.是否一定要一次通过司考呢?有些人觉得定下“必须一次过”的决心会给自己只要压力,如果每天惴惴于司考可能不成功的阴影中,反而会产生负面作用,所以应当用一种平常心对待司法考试。但我认为在备考之前,我们应当树立自己一定要一次性通过的信念,古人云:“求乎其上,得乎其中;求乎其中,得乎其下。”如果从一开始就为自己留下退路,在随后的复习过程中难免会给自己留下松懈的理由。所以我在自己的司考日记的第一页上就写下:“别人能通过,自己也一定能通过,而且自己也一定能一次性通过。” 这种信念支撑于自己整个备考过程中,从未动摇。
3.参加司考,你做好思想准备了吗?记得去年一位通过思考的前辈感叹道:“司考,司考,就是把人往死里考。”话虽夸张,但相信在众多的考生中,能轻轻松松通过司法考试的并不多,更多的是伴随着汗水、疲惫、枯燥、烦闷甚至绝望,你要明白为了考试,你可能牺牲节假日,放弃休闲和娱乐,甚至由于让自己远离尘嚣,自己如一匹奔驰于茫茫夜路上的狼,独自舔舐着伤口,品味着孤独和困惑。你做好这样的准备了吗?

二 资料篇
司法考试(以及之前的律考)已经举行了多次,它已经形成了自己的考试模式和出题规律,所以能否选准资料,有的放矢,对整个考试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但综观当今书店里的司法考试辅导资料,琳琅满目,举不胜数,实在让人无所适从,自己也曾走了一些弯路,但现在回头看来,有几本资料对自己顺利通过考试确实不可或缺。
一是法律出版社的《国家司法考试辅导用书》(三卷),这套书据说乃律考之时的指定教材,当时对考试之重要性可想而知,司考和律考一脉相承,现在此书虽为司考辅导用书,但其作用依然相当于其它辅导资料之“宪法”,很多资料本身就是在其基础之上构筑的,所以 我认为准备司法考试,应先从该书入手。这套书我前后大约看了5遍,贯穿于整个备考过程中,当然时间和精力主要放在前两遍,第一遍从2月中旬开始,几乎是逐字阅读,对每一句话都细细琢磨,记得当时连民事诉讼中的案件受理费的征收比例都细细体味了一遍,直到“五一”长假,用了将近两个半月才看完了第一遍。然后就开始结合其它资料看第二遍,呵呵,辅导教材始终是我复习的主线,当然你没有必要照搬我的方法,但您也别忽视了辅导教材的重要性。
二是辅导教材的配套测试题解,也是法律出版社出的,就是江湖中传说的“白皮书”,这套书有三个特点,一是依据辅导教材的章节编写,所以看第二遍辅导教材的时候,就可以结合着做题了,不过建议您不要看完一章就立马去做本章的试题,那样可能感觉很爽,可效果就未必很好了,我是第二天去做前一天看的内容的试题,通过做题、对答案、研究错题,把昨天看的内容再巩固一次;二是题量大,难易程度和出题的角度都比较接近真题,所以对培养我们做题的感觉是很有帮助的;三是解析比较详细,虽然其提供的答案未必都正确,但通过解析,至少对知识点的分析都是到位的,让我们真正对自己所做错的试题“知其所以然”。这套练习俺十分珍惜,做了两遍,不过都是在练习本上作的,最后书还是崭新的,很多同学还以为俺偷懒了呢。
第三本是中法网的《重点法条》,由法院出版社出版。我在考试前一个多月才买了这本书,翻了一翻,内心是狂喜不已(呵呵,有点夸张了),因为之前我一直听别人讲,多看法条是司考中取得好成绩的必要条件,可是自己却对法律出版社的《法规汇编》看不进去,因为干涩的法条泛泛看过去,也不知道何处是重点,看了半天脑子里一片空白,而且大家也知道,很多时候可能前后两部法律规范对同一问题的规定还不一致,搞得自己一头雾水,最后一气之下把《法规汇编》扔到了一边,但心里总惴惴不安,现在看到这个《重点法条》,不仅知道了哪些法条是需要重点反复诵读理解的,而且它把相关的规定放到一起,冲突的地方也解析一下,让自己拨云见日,明白了那些特殊的问题该如何去适用法律。
第四就是模拟题了,虽然一直没有发现哪套模拟题让人叫好,不过还是需要尽量多找些题来做,其中真题是必不可少的,这也可以说是质量最高的模拟题了吧,题的长度、知识点的分步、难易程度俱非一般模拟题刻比拟啊,所以套用德沃金的话,我建议你“认真对待真题”,做得时候可以模拟临考状态,看着时间将其一气作完,然后再仔细研究其涉及的知识点,查漏补缺,体味它出题的方式,留心规律,检验自己应考的能力,注意改进。

三 时间篇

1.总体上安排多少时间去准备考试,这肯定要根据个人情况去决定了。一同学讲有个扫地的法盲阿姨用一个月就考过了,当时让我们几个备考的唏嘘不已,不过此事缺乏证据支持,是否属实尚存疑点。我是用了整整七个月时间的,而且保证了每周不低于70个小时的学习时间(嘿嘿,恐怖吧,不过本人以人格保证是真实的),因为我的信念就是一次性通过,所以认为越充分越接近成功。不过后来发现其实未必战线拉得越长越好,据我感觉,如果全身心的准备考试,4个半月到6个月的时间是最合适的,当然如果您已经不是第一次参加考试,那4个月时间就足够了。花费一两个月就通过的人肯定有,但我相信不是每个人都有如此的智商加好运,较全面的掌握司法考试的知识面,应该需要不少于3个月的时间了吧,加上查漏补缺和模拟操练,4个多月是勉强够用的,当然也不能拖得太长,如狼似虎攫取般的自残岁月,就是铁打的人也扛不了太久,除非你未尽全力,不然六个月后你肯定大脑僵硬,心绪烦躁,看书的效率减退,似乎每天都在退步,几欲崩溃。我就一直后悔看了七个多月,其实在八月份的时候自己各方面的状态是最好的。
2.至于在这数月内怎么安排自己的备考计划,那需要您根据自己的看书进度和掌握情况灵活安排了。我当时也未给自己安排非常细的计划,因为太细的计划等于无计划,像看第一遍辅导教材时,我就务求理解,不给自己强制性的看书任务,民法刑法等比较好理解的实体法一天10余个小时也不过看五六十页,而到了专业性比较强的经济法商法时,一天看二三十页也是常有的事。
看了第一遍就进入五月了,在第一遍理解之基础上,开始回过头看第二遍,刚好那时候“白皮书”出来了,就上午做前一天的题,下午和晚上看书,像推土机一样又推了一遍,用了两个月时间,看了第二遍书并做了第一遍“白皮书”。七月份之后就把精力放到辅导教材的二、三卷上了,特别是民法和民事诉讼法,很多知识后来又运用到其它法律部门中,一定要多用心去分析总结。
七到八月是司法考试时的攻坚阶段,知识体系在此期间梳理,重难点在此期间消化记忆,所以这个阶段你不仅要花费时间来记忆,更要花费心机来总结,也需要通过做大量习题来帮助记忆,深化理解。我就是在此阶段将白皮书又做了一遍,并分解消化其每个知识点。到了八月,开始转换做题模式,不能再局限于某个章节的内容,而是通过模拟试卷的形式从整体上把握知识体系,并且开始看重点法条,这对你做第四卷是很有用的,如果这时候你在做每个选择题的时候都能将答案与所考察的法条联系到一起,在自己大脑中浑然一体,呵呵,估计要提前恭喜你了。
但是千万不要放松啊,行百里者半九十,考试前一个月,再把二、三卷的知识点梳理一下,培养一种胸有成竹的感觉,还要适当的做些习题,保持应考的状态,不过我强烈建议您在考试一周将第一卷读上一遍,第一卷很多东西无需理解,考前的快速浏览记忆对应考很有帮助,这点经验是我从一个前辈处学来的,俺据此而行,最后第一卷就考了128分,看来还是真有效果的。当然此时要适当的调整心态,逐渐释放压力,别考试前晚上睡不着觉,想到考试就双腿发抖,应多向乐观处想,相信苍天终会眷顾有心人,如果考前您回顾备考历程,心觉已“尽吾志”,自会从容迈向考场,坦荡应对成败。




四 方法篇

司法考试涉及的知识点多,需要记忆的内容多,所以自己在备考过程中不断的积累总结方法对提高自己的学习效率是很有的,我在备考过程中就有意的去摸索各种方法。
1.在阅读教材过程中,铅笔和橡皮是我必备的助读工具,我总是一边读教材,一边将自己认为的重点描划出来,如果发觉划的不对,就用铅笔擦去重划,有时候书上描述的比较抽象,就用铅笔在旁边划上问号或者写出自己的理解,以便下次看到此处时重新思考。有些同学看辅导教材从不动笔,最后书还是很崭新的,这样我觉得就不能直观的区分出教材上的重难点,不能有效刺激神经中的记忆中枢,无法形成记忆的兴奋点。还有一些同学用钢笔或者彩色笔把书上画的密密麻麻,最后书都无法再看了,这样也不好,因为对书的理解总有个过程,可能这次我们认为的重点以后发现根本不是考试的内容,但又涂不去,每次都要重新理解一遍;还有就是书上划满了,“全是重点也就是无重点”了,没有起到读书标识的作用。但是我用铅笔在书上做的标志,在看了两遍书后几乎全是题点,复习起来效率就高多了。
2.我是从来不在练习试题上直接去做题或作标记的。这点我在前面对白皮书的介绍过程中就提到过,我每次做题时都是在在练习册上写下答案,对照答案后把做错的题集中到一个错题集里,并简要的把自己做错的原因和正确的解题思路总结下来,错题集经常翻翻,不断从自己犯过的错误中汲取教训。隔上一段时间,自己还可以把以前做过的试题拿出来再做一次,检测自己哪些题目是以前“胡蒙”对的,其实并没有理解领会,同时也检验自己以前遗漏的知识点现在是否已经掌握。我想自己的这种方法,避免了某些同学说的那种拿出做过的试题,仿佛都已经懂,可再碰到时依旧做错的情形。
3.关于记忆的方法。有人感叹说司法考试是背出来的,记忆必要的知识点肯定是通过司法考试的必要条件,但我们必须明确,背不一定就是生吞活剥的死记硬背,光靠蛮力是不能有好效果的,我们得想点窍门——“原来司法考试是可以这样背的”。
a.区别记忆法。这个记忆法适用于三个诉讼法的学习过程中,它们中间有很多共同点,但是它们的区别却在更多时候成为出题的点,所以我们可以总结它们对相关问题作出规定的差别,通过记忆它们的区别来记忆它们各自的规定。例如三个诉讼程序的审限、级别管辖、期限等内容都可以适用区别记忆法。
b.谐音记忆法。有时候可以从一组知识点中取出一个字来,组成有意义一个词或一句话,通过运用谐音来记忆。比如说海商法中的附加险有三种:一般附加险、特别附加险、特殊附加险。我为了便于记忆,就造出“一别墅(殊)”这个词来,心里还想,将来有了钱,咱有买“一别墅”来,就把这三种险别及其顺序给记下来了。
c.口诀记忆法。如果知识点太多,谐音造的词或句不够用,就可以用口诀法造顺口溜了。接着上面的特别附加险,其承保范围有六项,我编口诀:交货不到进口(关)税,拒收舱面黄曲霉。货到港澳仓起火,六项内容要理赔。我还把四次宪法修正案的内容全部制成了口诀,呵呵,推荐给我的同学,他们都能在半个小时内记下来,再碰到宪法修正案的题几乎不会出错。
d.理解记忆法。记得有个老师给我们讲法学的学习方法,说很多知识只有记忆了才能理解,其实理解了也就记忆了。所以我就复习过程中,总是尽量在理解的基础上去记忆,实在理解不了,就自己为其想个理由,至少有助于自己去记忆。例如民事诉讼法中很多地域管辖是很让人头疼的,我们留意一下,发现一般都有个被告所在地管辖,但是因海难救助费用提起的诉讼和因共同海损提起的诉讼被告所在地却没有管辖权,当时俺就自己去理解了一把,俺暗自揣测,因为这两项费用需要有受益人作为被告,一艘船上的受益人不定有多少呢,如果其所在地都有管辖权,岂不乱了套?于是俺就想通了,于是再碰到这样的题俺就不会受其迷惑了。
当然还有很多别的方法,比如联想记忆了、画图记忆了,还有很多是只可意会,难以言传的记忆方法,需要您到时候慢慢的体会摸索了,找到最适合自己的记忆方法,不要再光靠一股蛮劲去硬拼。


五 结语篇

说了这么多,也许让您都厌烦了,我也准备就此打住,噢,对了,还有几个朋友问我几个问题,我就在此一并予以答复吧。
一是关于辅导班,这个我是没有发言权的,因为辅导班的学费太昂贵了,我是上不起的。我个人认为如果自己有充分的备考时间,信息不是太闭塞的话,凭自己的努力完全是可以掌握大部分的知识的。但是如果您已经参加了几次考试,总是差那么一点,或许报个辅导班,请名师指导一下是必要的,有实力的辅导班肯定可以搞到一些内部信息,这点大家心知肚明,但是您更要记住:决定性的因素还是您自身的知识积累,一心想走捷径,说不定多走了很多弯路。
二是怎么排解压力。每一个认真备考的人,内心肯定都有压力,这也是督促我们珍惜点滴时间的动力。但是压力过大,我们就需要学会给自己排解,我每周备考的时间不少于70个小时,但是每个周五下午我都会停下来踢半天足球,让身体疲惫,精神放松;备考过程中我停了手机,但是每个周末我都会给家人和朋友打电话,让他们给自己打打气。我还坚持记司考日记,多则一页,少则一语,每天都给自己强化成功的信念,保持旺盛的斗志。
三是要笑对备考过程中的苦。备考是一段枯燥压抑的历程,但我们应该用一种欣赏的眼光应对之。我们要明白此时的磨难是为了我们明天的欢欣,此刻的付出是为了明天的收获。司考的路很苦,但我每天的心情都是愉悦的:在晚上过了十点以后,自习室只剩下三两个人的时候,我会给疲惫的自己讲个笑话,让自己会心一笑;教室里熄灯了,在一个人走回宿舍的路上,我会用破锣般的嗓音给自己哼一段小曲;望着天空中的月色,我会欣喜的给自己说,我又认真地度过了一天。
四是不要闭门造车。一个人躲在一个角落里复习,就很难便捷的和其他考友交流信息,探讨心得,开拓思路。我在整个备考过程中经常和班内很漂亮很勤奋的女孩在一起复习(以至于到最后很多人误会我们的关系,班内很多男生对我羡慕不已),这样两个人可以便利的讨论交流,相互借鉴,而且有一个暗暗较劲的过程,倘若哪天自己想偷懒了,想到人家肯定已经开始看书了,就立马振奋精神,奔赴教室。那位女孩最后也顺利通过了考试,她还感谢了我,说很难忘记一起备考的岁月,也多亏了我其貌不扬,没有造成两个人情场得意,考场失意的局面。
五是一定要动笔去演练第四卷,自己独立的做一遍,再去对标准答案(以司法考试中心编的答案解析为准),学习人家的答题顺序,用词和结构。这点我做的不好,甚至平时就没有准备过司法文书,心存侥幸,结果第四卷的成绩也就是刚刚及格,甚至比不上很多没有考过的同学。这点算自己的一点教训吧。
呵呵,耽误了您不少时间,我的感悟也该结束了,再声明一点,俺这篇感悟是迫于很多朋友一再催问的压力仓促之间写就的,难免很多片面和疏漏之处,如果您因未细加斟酌而盲从导致受到损害,俺可不负任何责任啊。最后祝苍天不负有心人,希望每位阅读本文的考友都可以在今年的司法考试中顺利过关!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4 22:01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