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自 [没空读书] 张思宏
当老师的一个坏处,就是你必须三不五时的,要出来扮演一下算命先生的角色--比如说最近吧,仿佛是约好的一样,三个学生几乎在同一时间找到了我,想让我给他/她们接下来的职业发展提供一些建议。而这三个人,都或多或少的和外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A.23岁的妹子 大学毕业刚一年,不是上的什么名校,之前也一直在一些小型的本土企业工作。现在得到了一个全球500强公司管培生的机会,她在犹豫要不要去? B.32岁+的“中年职业女性” 大学一毕业先是去了民企,但是觉得不太适应而且平台太小,于是转投外企。换过三家公司,有短暂的跨国商业项目的管理经验,目前年薪70W+,已婚已育,有职业野心。现在有一个飞速发展的跨境电商平台想挖她过去担任高管的位置,CASH给的不多,但是饼画的很大(如果IPO,则*&……%#%!!你懂的)。 去吧--舍不得放弃目前稳定的生活,而且未来的风险不小; 不去吧--那万一人家将来IPO了呢?这不是一夜暴富,从此财务自由了吗!再说现在的这家外企一直不死不活的,对未来也没有啥想象空间,难道这么年轻就混吃等死不成? C.44岁+的大叔 把自己的一生几乎都奉献给了外企,见证和享受了外企的辉煌,也感受到了夕阳西下的落寞--不少身边的老朋友,都在最近几年数轮的裁员中被扫地出门(甚至包括他的老板),令他也开始对自己的前途颇为担忧。上个月有个猎头主动地联系他,想忽悠他去一家国内知名的互联网新贵担任高管,他思考再三始终不敢做出决定:因为坊间盛传,那家公司简直就是外企高管的坟墓(三年换了三个CEO),更有甚者,据说每当夜深人静,总裁办公室门前的走廊里都会飘荡着“故CEO”们阴魂不散的叹息声:
“哎,我TMD当时是不是脑袋被驴踢了?!不然为何来民企趟这个浑水呢?!呜呜呜……” 去还是留?这是个问题 我到目前为止的24年职业生涯,几乎都是在外企渡过的(中间曾经有过两段极短的民企经历,但是都不成功);7年的MBA教师生涯,也是以讲授全球500强公司的相关话题起家的--记得我在厦大MBA中心开的第一门课,就叫做“论职业经理人的修养”。当时加入外企,还算是一种不错的职业选择。可惜好景不长,很快选我课的学生,就被“如何做一个成功的创业精英?”“互联网新贵的养成秘笈”“加入BAT,成就辉煌人生”这类课程给抢走了: 一方面,学生们不愿意去听一个“职场老朽”,教他/她们要花10/20年的时间潜心耕耘,以滴水穿石/渐入佳境的心态来发展自己的职业生涯; 另一方面,层出不穷的外企“裁员/风光不再/黯然退出中国市场……”的负面新闻,让年轻人开始由衷的怀疑,进入外企还是一个聪明的职业选择吗?! 港真,作为一个土生土长的中国人,我为本土企业的崛起发自内心地感到骄傲;但与此同时,作为一个资深的外企职业经理人,我也为全球500强企业在华的“没落”感到深深的惋惜--但是并不意外,因为我知道,这一切都是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的必经之路。外企的“没落”有其外在的原因(本土企业“野蛮”的压迫--合理的不合理的,合法的不合法的,但这一切都客观的存在着--无论你喜欢与否),但更重要的,是其自身无法克服的缺陷,比如说: 1全球化 VS 海外化
稍微了解我职业历史的人都知道,兄弟我最“失败”的职业经历就是去年初,加入的那家目前“新闻不断”的互联网民(名)企。记得刚加入公司的第一个月,就赶上参加“年度高管战略宣导会”,会议中有来自全球,以及各个子生态的所有高层管理人员,会议期间有一个话题引起了我特别的关注和思考: “ 当中国总部的高管们介绍下一年计划时,有人无意中提到了“海外战略”这个词,贾布斯立刻起身打断了他:“请不要用‘海外化’这个词,我们应该说‘全球化’!”。 当时我并没有对这个细节产生太多的联想,可到了晚上,当我一个人回顾白天的讨论时,脑海中突然一下子又想起了这两个词:海外化 VS 全球化,一字之差则立意云泥之间!这不就是如今,大部分外企在中国“没落”的主要原因吗?! 出于执行力和全球控制的考量,目前在华的绝大部分外企,都是采用“直线汇报(vertical)”的组织构成原则。这种组织架构最大的好处是,总部可以一竿子插到底,从而保证命令的执行非常快速/高效;同时受西方民主体制和政治制度的影响(三权分立),组织和组织之间(水平维度),地区和地区之间(垂直维度)无不存在着制约和平衡。再加上许多外企与生俱来的“颜色歧视”,要让那帮远在天边的老外,真正放权给一个黄皮肤的本土中国人,那几乎是不可能的事。 这就是为何在华外企中,或许你会听到不少所谓的“中国区总裁/CEO”,但其实在其内部组织架构中,TA们只不过是负责在华业务的一小部分而已(通常这种人都是SALES的头,而工厂/运营/客服/HR……都是直线汇报给亚太区,甚至是总部的各个功能块的LEADER)。在这种架构下,风险倒是好控制了,可与此同时,做决策的速度/进行变革的时间和沟通的成本,都变得相当的高。再加上时差/语言文化的差异/对中国领导的信任度等等……这些问题交织在一起,你让他们如何和打法野蛮,出手敏捷,不讲套路的民企过招呢?因此经常是还未出手,而胜负就已分了…… 联想刚刚收购IBM的PC业务时,曾经豪迈地喊出“要争当全球IT NO.1”的口号,而且一口气从当时的IT第一人--戴尔公司--挖走了一堆的高管(亚太区总裁/中国区总裁/技术支持VP……),这一切都搞得Michael Dell(戴尔公司创始人)十分不爽,记得当时在DELL内部曾经流传过一段颇为“搞笑”的段子:据说某天一位记者问Michael,对联想公司放话要超越他有何看法时,他颇为不屑地说到: “联想?连想都不用想!” 如今十年过去了,那个“连想都不用想” 的中国公司,正稳坐全球IT老大的位置。而那个“幽默”的讥讽者,却早已经从纳斯达克退市,最近几年除了忙着不停地变更组织架构(和完了分,分完了和),好像再也没搞出什么重塑辉煌的大动作来。
2 严重的大企业病+本土化不足 我刚踏入全球500强公司时,曾经一度非常敬佩这些企业的管理之道:用KPI体系引导个人行为;结果导向;靠流程/组织而非个人的力量/制衡分权……可随着职位的提升和所管理的组织规模的扩大,我开始慢慢发现这种管理理念/方法的严重弊端:尾大不掉的大企业病。 光有大企业病也就罢了(规模化的民企难道就没有吗?),还摊上了个先天性的遗传病--本土化不足。这两个病毒交织在一起,真真的把中国的外企搞得是痛不欲生。前两天我从一位外企老哥们儿那听到了一则故事,就颇具代表性:(为了讲故事的方便,以下章节皆以第一人称来描述): 这是一家全球行业排名第一的公司--可不知为何,中国区的业务死活就是做不起来。可能是为了要提振中国团队的士气吧?亦或是想证明自己的价值,中国区的CEO 两年前发起了一场,旨在改变中国区地位和市场价值的“革命”。除了进行产品设计/业务重组/流程改进之外,为了激起所有中国区团队的斗志和凝聚力,他提出了一个十分响亮的口号: 重拾创业家精神!嬴在中国!!
哇!此口号一经提出,立刻就在国内团队中引起了巨大的共鸣!因为大伙早就憋着一口气,想要改变当下这种令人沮丧的局面了:凭什么单单中国区被别人打的满地找牙,毫无还手之力,而所有其他的国家都高歌猛进生机勃勃!?凭什么那些以前根本没放在眼里的,其“LOW”无比的民企能越做越大,而我们这些“血统纯正/出身名门”的外企人反而搞不过他们?!跟他们干!很快大伙就被动员了起来。
可随着“革命”的深入进行,小伙伴们开始发现,在中国的外企里要想实现所谓的“创业家精神”,根本就是一件扯蛋的大忽悠: 1. 工作量增加了一倍,可核心销售团队的收入根本没有改变:股份/期权什么的就不提了(但这可是本土初创型企业激励员工最有效的一招啊!),就连奖金都没有,而这其中的原因竟然扯蛋的让人发笑:因为在全球HR的系统里,根本就没有SALES这种工作的Job family!如果要加,需要全球HR的REVIEW! 2. 所有的IT系统开发都在美国总部,可经过了多轮漫长的沟通,中国团队始终无法说服总部推出一套适合中国客户的ERP系统(官方的理由是出于数据安全的考量,其实深层次的原因是美国人对中国ZF的不信任,以及改变后对现有系统的影响)。结果只好逼着他们去市场上买现成的系统外挂--要知道这可是一家屡屡开发出颠覆性技术产品,以“科技创新”闻名天下的公司啊!可最终中国区的技术团队,却不得不拿着本土的“落后”工具去和“很LOW”的民企打仗。哎,听到这,我已经哭晕在厕所起不来了…… 3. ****** 4. ******* 5. ********(此处略去20条) 因为始终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中国区的CEO终于忍不住发飙了!在一次高管例会上,他一边拍着桌子一边恨恨的骂道:你们知道吗?!市场上那些年营业额和我们相仿的民企,他们所有的员工加在一起,还不到我们员工总数的1/4;要论工资,那就更低了!我们靠着打工的心态就想打败这种本土的竞争对手,这根本就是痴人说梦!从现在开始,大家一定要拿出像他们一样的创业家精神,周末加班/不计报酬/打破部门区隔……同事们,大伙快振作起来吧!一起为了美好的未来而努力奋斗! 奋斗!!(咚咚锵,咚咚锵,咚咚锵咚锵……CEO拍桌子的声音此起彼伏连绵不绝……) “我”看着满屋子低头无语的高管们:那些年已40+,拿着2/3百万的高薪,以“契约精神”在外企混了大半生的,讲究工作/生活平衡的,每个人最少有两套以上房产的职场老鸟们……从心里对这位激动的面红耳赤的,因为拍桌子而搞得掌心发痛的CEO,生出了无限的同情。当时“我”真的好想站起来,给他一个温暖的拥抱,然后发自肺腑的说: “老板,你骂错对象了;再说,你讲情怀的姿势也不对啊,不给长远的利益(股份/期权/IPO),何来长远的理想啊……” 外企会在中国消亡吗?当然不会,但是外企一枝独秀的局面将一去不复返了。未来一定是百花齐放,多种组织模式并存的局面:外企/规模化的民企/初创的中小企业/自由职业……除了在国内横扫千军,中国的民企势必还将乘着胜利的东风进军海外,和外企在他们的母国一争高下:到那时这帮中国民企的全球化之路,会像外企的中国之路般坎坷艰辛吗?对此我深表忧虑。 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不少的在本土取得成功的民企迈出了国门,通过并购(联想/海尔/万达模式),或者直接派出分支机构在全球生根散叶(华为模式)。这些尝试所收到的效果,可以说是喜忧参半: 壹 联想花了三年多的时间,才算是消化了IBM的PC业务和组织。而全球文化和人员的融合,其实还远未结束。这其中的教训和领悟,恐怕只有柳先生本人才说得清吧:几年前我曾经看过他的一个访谈,当被问到如何看待从DELL挖的那一票职业经理人,最后在联想全军覆没时,老柳苦涩的答道: 打天下还是要靠子弟兵啊(文化认同/忠诚/主人翁精神),因为只有他们才是在经营企业,而职业经理人,只不过是在管理企业。 但是我好奇的是:如果你不培养/信任/发展当地的团队(这其中就包括当地的职业经理人团队),那和现在的外企在中国的所作所为又有啥区别呢? 贰 那不然试试华为模式?海外的管理层完全从总部派人,速度虽然慢了点,但控制力/执 行力强啊,不至于出大错。但如此一来岂非又是在走“海外化”的老路呢?谁又能保证在中国无往而不利的企业战略/市场营销方法,到了客户/市场/文化/政策法规完全不同的国外,就一定还能玩得转呢? 乱七八糟的扯了这么多,其实都是在给最后的结论做前戏:Peter哥,那你说未来我们还能再待在外企吗?你给那三个职场小伙伴的建议到底是什么呢?其实答案很简单:YES and NO”
A. 23岁的妹子:应该加入外企。 无论你将来是在何种企业形态中混饭吃,又或者自主创业,先去看看猪跑;尝尝猪肉;学着养养猪没啥坏处。感受一下规模化企业的内部运营方式,就算你将来没有做到高管的位置,但是你的眼界最起码被打开了。个人职业发展中有一条十分关键的定律:就是自己的身边一定要有许多牛B和聪明的人,观察TA们的思维/行为方式,努力的向TA们学习,建立自己的职业人脉,然后才有可能进退自如(留在外企发展,或者加入民企寻求突破)--而这个愿望,通常在大的平台比较容易被实现,比如说全球500强的企业。
B. 32岁+的“中年职业女性”:应该加入民企。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未来无论你喜不喜欢,愿不愿意,民企(尤其是初创型的民企)--都将是接下来中国商业组织中,最具活力的组成部分之一。外企当然不会退出中国,所以最起码在目前,你还不用太担心生存的问题。但是随着民企的蓬勃发展,再加上ZF势在必行的扶持和政策倾斜,外企的发展空间,将会受到新兴民企越来越大的挤压。 而你呢?5年,10年以后,你已步入职业生涯的中晚期,精力/体力/斗志都已江河日下,而且骨子里早已被外企文化/思维方式深深的固化定性了,那时的你再想改变恐怕就很难了。
现在许多民企之所以想挖有外企经验的人,其实就是看重TA们身上的“国际背景”:语言上的;职业经历上的;思维方式上的等等。而这种经验可能在他们的创业团队中却普遍缺乏。就像我在上文中说到的那样:做全球化的企业--这是目前很多中国公司想要实现的一个宏伟蓝图,而这首先需要的是具有全球思维和经验的管理人员,你如果不去试一下,那多可惜啊?!相信我,这种“职业背景/经验的红利”很快就会过去,因为当这帮吃螃蟹的民企,通过几年的试水,已经能自主培养出“国际型人才”之后,你身上的那些优势就会立刻变得荡然无存了--好好想想柳传志说的那些话吧!
C. 44岁+的大叔:能不折腾就别折腾了,好好“享受”外企的生活吧。 其实对你们这帮外企老鸟们,我真的没啥好说的了--因为道理大家都懂。能不换就别换了,因为成本确实太高(对文化的适应/复杂的人际关系/加班/对生活的影响……),何必去为了每年多出个几十/一百万的薪水而勉强自己呢?再说了,那种江湖上传言的所谓的“快钱(IPO)”,现在已经越来越难赚了--因为民企的老板们统统都学乖了,早就在协议里加入了无数条的限制性规定,你不去他们那里熬个4/5年就想拿钱走人?你快别逗了…… 如果实在忍受不了,目前这种乏味/没有想象空间的生活和职业状态,那就重组一下家庭吧!(呵呵呵,这是那些40岁+的老男人最喜欢干的事)
什么?你说舍不得离婚再结婚所带来的物质损失(最少分一半啊!)。那好办!学学Peter哥呗,做一个“吃了上顿没下顿”的自由职业者,每天飞来飞去地讲课/写字到处找饭辙。虽说辛苦了一些,钱也赚的少多了,但是心情确实变好了不少。怎么样,好好考虑一下吧?
- END -
【版权归作者及「没空读书」公众号单独所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