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工作,首先要明确这么几点: 1.第一份工作很重要。 第一份工作就如同上哪一所大学一样,对一个人有很重要的意义。一方面,它是你人生价值的体现,你的人力资本存量有多少,一定程度上是通过你找的工作好坏来反映的;另一方面,第一份工作对你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为它除了会决定你的工作地点、状态、职业等等外,还会制约你以后跳槽的高度。不仅如此,你还将在第一份工作中完成从学校人到社会人的转变,对你的成长亦至关重要。因此,需要对这一份工作高度重视,用心去找,花费怎样大的力气都不为过。 2.整个学校生涯,都是在为找工作做准备。 工作找的好坏,并不单单由毕业这一年的实际找工作过程决定,更要靠你整个大学经历的积累,也就是上面所说的人力资本存量的多少。你的实习、你的专业素养、你的英语能力计算机能力、你的社团经历,每一项都是公司的HR所看重的,因此,一定要从刚入学就开始努力,把自己的短板补齐,提高自己的综合能力。 3.找工作的核心是什么? 其实找工作就是一个“比”的过程,这就是找工作的核心。也就是说,只要你比别人强,比一起面试的人厉害水平高就够了。必须建立这样的理念,即在找工作时,企业看的是:“你是不是这群应聘者中最好的”,而不是“你是不是符合企业划定的硬性标准”。因此,在找工作时一定要想方设法比别人好那么一点点,你就容易脱颖而出,比方说别人用70g的纸张打印,你就用80g的纸张打印;别人简历用黑白打印,你就用彩打;有些公司会让你下载一个他们设计好的申请表让你填好了再发给他们,这时就可以适当的调一调申请表的格式、表头的颜色等等,显得更加美观。这些细节,还有一些其他的,都能让你从众多应聘者中脱颖而出,找到适合的工作。 4.找工作的心态。 找工作,难免会遇到心态上的起起落落,这时就需要保持一个冷静、沉稳的心态,也就是俗话所说“胜不骄,败不馁”。能够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不让找工作的情况影响到自己的心情,一直维持稳定的找工作的输出非常重要,要有一颗平静的心,对自己能找到一份好工作抱有信心。 5.厚脸皮成就机会。 有些时候,机会不是自己上门的,这时就需要自己争取。找工作的时候一定不要怕厚脸皮,从网上查到目标公司的电话打个电话过去问一问要不要相关专业的学生、向HR主动大胆的介绍自己、甚至霸笔霸面,都有可能给你新的发展机会。 6.想清楚很重要,不论是找工作前还是找工作中。 想清楚自己想要去哪,政府、事业单位、垄断性央企、央企、国企、外企、私营?不同的企业还是有一些不同的要求的,这样才能更有针对性。还要想清楚自己想去什么行业,因为你如果进入哪个行业的话,基本上未来就在这个行业里面奋斗了。这样才能使自己更有针对性。 找工作要做哪些基础工作? 找工作过程中,除了对自己能力的提高外,还要做一些基础工作。 1.装备要齐全。 一般来说,职业装是必备的,这是你职业化的基本表现,与之配套,一个职业一点的包也是必备的。再者,最好有一个本子,正式一点不要花花绿绿的,在面试时可以放在桌子上做一些笔记。 2.材料要完整。 整理好自己的身份证、学生证、职业资格证书、获得过的荣誉证明及其他能够证明你能力的材料,有证不嫌多。然后将他们按照顺序排好,复印若干份,用夹子夹起来,去哪个单位都带上一份以备万一。 3.电子文件。 (1)上述材料如果可以,最好扫描一下,存成一个文件夹。 (2)一个“备忘”word,做成表格形式,记录你注册的各个网站和单位招聘系统的用户名和密码。 (3)一个“宣讲会”日历,将搜索到的所有宣讲会的信息,包括单位、时间、地点、是否现场收简历等等,均记录在这个日历中,备查。 (4)一个“照片”文件夹。不同的单位对照片有不同的要求,有的要生活照、有的要一寸照、有的要白底、有的要蓝底、还有不同的单位对照片的大小要求也不同,这是就需要你把不同的照片全部都存起来,在网申时就会大大提升你申请的效率。 (5)“找工作流程控制”,做一张表格,记录你找工作的情况,比方说笔试过了没有、一面过了没有等等,及时总结经验,也便于自己跟踪找工作的情况。 (6)“万能网申模板”。把自己简历上的所有信息汇总到一个文件里,尽可能详细,尽可能多,尽可能全面。这样你在网申的时候就可以直接粘贴,而不是一个字一个字的敲了。这里有一个小技巧,就是在实际网申时,如果遇到原来模板里没有的问题,可以把他补充到模板里,这样你在网申过若干个单位后,模板里的东西基本上就是全的了。 找工作的准备,如何下手? 找工作,归根结底,就是那么几个环节。网申——笔试——面试——体检——入职。只要对没一个环节都详加准备,那么一定是没问题的。重点是网申、笔试和面试三个环节。 网申 再运用流程分析的技术,网申可以分解为:写简历——找单位——投简历。 1.写简历 首先,简历最好准备两份,中文英文各一份。当然,我找工作的时候没有英文简历,因为我主要面对的是央企,所以重点准备的是中文简历,如果想进外企的话,因为简历很重要。其次,写简历一定要用最精炼的语言概括出自己的功绩,要全面,突出自己的能力和素质。要陈述具体的已经发生过的事实,通过事实来体现你的能力,而不是通过类似于“我学习认真,工作踏实,乐观开朗”这样的自我评价的主观的语言来描述。这样,我学习认真可以用你的学分绩是多少、拿过多少奖学金来体现;工作踏实可以通过你的实习经历来体现;乐观开朗可以通过你组织过多少活动、经常参加体育运动来体现。第三,如果可以,可以准备多个版本的简历,民企什么的可以采用一页纸版的简历,而央企的话可以适当的多一些。最后,最好是去找一张正装照,因为别人都会去照,就算别人没照,你有证件照的话也会突出自己。最后的最后,简历一般包括:基本信息(注意要写上自己的生日和生源地,尤其是在投一些一般的单位时)、项目经历、实习经历、获奖情况、证书情况等等。 2.找单位 获得招聘信息的途径是多种多样的,主要有这么几个:校园宣讲会、双选会、网络。校园宣讲会是对方单位直接针对你们学校进行的招生,这种单位本身已经倾向于招收你们学校的学生了,所以胜面比较大,此外,能开宣讲会的单位通常都具有较强的实力,值得考虑。双选会则单位众多,可惜都不是什么特别顶尖的企业,不会还是能淘宝出一些,双选会场次不会太多,而且和HR可以直接交流,也可以去一去。网络则是找单位的主要途径,依靠网络才能不放过任何一个信息。 那么就重点说一说网络。网络有两种,一是单位的官网,二是招聘网站。有一些单位的招聘信息只是放在自己的官网山,这就需要你对你想去的单位的网站进行关注。但这毕竟是少数,更重要的还是招聘网站的招聘。对应届生来说,我认为需要关注的网站:应届生、前程无忧的校园频道、中华英才的校园频道和智联CDC。我找工作时这些网站每天都会上。还有就是应届生网的BBS频道,会有众多的信息,在你找到心仪的单位后,可以从这里查一查他的相关信息。 3.投简历 找到心仪的单位,就可以投递简历了。投递简历的方式主要有三种:网申、电子邮件和邮寄。网申是主要手段,核心就是创建前文所说的“万能模板”,只有模板的质量高,在网申时直接粘贴就可以了,非常快捷。电子邮件和邮寄比较相似,主要是将自己的简历直接发给对方,这里要注意,最好是附上自己的求职信(简要的介绍自己,并说明为什么想进入这家公司以及自己的优势等等,要写的真诚。),还要附上自己的相关材料,也就是前文所说的那些证书。电子邮件时可以发送扫描件,邮寄时直接将复印件邮给对方即可。 笔试 单位的笔试内容通常有这么几种:行测、申论、写文章、专业知识和英语。 1.行测 行测是准备入职笔试的重中之重。绝大多数单位在笔试时,都会采用行测的方式,这就要求你在准备笔试时,多做题,多做行测的题目,特别是一些能快速提高的题目。另外,还有一条捷径,就是直接做历年真题,主要是国考的题目和本地省考的题目,因为我在笔试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单位的考试都会有若干真题出现。最后提醒一下,在去考试之前一定要先看看是否允许携带计算器,如果可以的要把计算器带上,这样资料分析模块就很容易拿分了。 2.申论 申论题的一般结构为:1~3道客观题和1道主观题。客观题只要学会解题的方法,还是很容易拿分的,对大部分人来说,申论的提高空间很大。大作文是主观题,既需要你知道解题的思路方法,还需要平时的积累。 3.写文章和专业知识。 这两种题型都需要平时的积累。相对而言,专业知识的考试还能够在短时间内提高一下,只要你好好复习的话。在这里需要提醒大家的是,企业在考察专业知识时,可能会有一些实际操作中的题目,如我是学习人力资源的,很多企业都出了怎么计算加班费以及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的签订等等,值得注意。 4.英语 英语这个环节也比较容易提分。对大部分应届毕业生来说,可能已经不用英语很久了,但是毕竟基础还在。我遇到的单位考英语的可以分为两类:托业和六级。银行考试主要都是考托业,题量较大时间较紧,但是阅读什么的都还比较简单;其他企业则是考六级,有选词填空啊篇章阅读什么的,其中篇章阅读题目一般出现的概率比较大。在准备的时候,建议想去银行的同学看一下托业,其他的同学可以买一本六级的阅读或教材恶补一下,基本还是没问题的。特别是英语总是伴随着行测一起出现,所以就算英语基础较差,行测很好的话通过笔试也还是很容易的。 总结一下,我参加过的笔试中,各题型出现的频数从大到小为:行测——申论——英语、专业知识差不多——写文章。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准备。再次重申:行测是王道中的王道! 面试 同样按照解析笔试的思路来解析面试。面试主要有这么几种形式:结构化面试(多对一或一对一或一对多)、半结构化面试(多对一或一对一或一对多)、无领导小组讨论(群殴)、演讲及即兴演讲(多对一)和沙盘推演(群殴)。一般企业的面试会包含其中的两到三个,大多数企业会有三轮面试:无领导小组讨论、半结构化面试(多对一)以及终面(一对一)。 在这里不得不再啰嗦几句,就是面试的准备。首先必须有一个万能的、精炼的,又听起来不像是背诵的自我介绍,这个自我介绍要背到纯熟,要能做到可长可短(人家说一分钟就一分钟,说三分钟就能介绍三分钟),要能做到从哪被打断还能从哪接上(就像磁带一样,暂停了之后还可以继续播放)。其次要准备英文口语,对英语好的同学就无所谓了,对那些对自己口语没信心的同学,核心是准备一个万能的英文自我介绍。大多数面试官问你英文无非是问问优缺点啊为什么投我们公司啊什么的,而这些都是可以往自我介绍上扯的。另外,可以买一本面试的口语书,像我就买了一本面试口语大全,结果在一次面试中真的用到了。最后,是在每次面试前都要查一下对方单位的基本情况,核心价值观什么的,对公司有基本的了解。 1.结构化面试及半结构化面试 结构化面试是指面试官准备若干道固定的问题让每个应聘者回答,半结构化面试则是在此基础上进行一些追问。主要形式有多对多(多个面试官对多个考生)、多对一(多个面试官对一个考生,或一个面试官对多个考生)、一对一(一个面试官对一个考生)。无论是多对多还是多对一还是一对一,这都跟你无关,只要把握好自己的回答就可以了。结构化面试是可以准备的,网上有很多结构化面试题库,下载下来,认真的想每一个问题的答案,并且用事实佐证就可以了。半结构化面试则是考察你的应变能力、表达能力等等,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但是需要提醒的是,一定要表现出有礼貌的样子,多说谢,离开的时候把椅子推回原位,还有就是在回答问题时,沉稳不着急,思考一下再说。 2.无领导小组讨论 无领导小组讨论一般会放在面试流程的前端,用以批量筛选。我面试时遇到的所有无领导小组讨论都通过了,所以有一些经验值得说一说。首先是核心。无领导小组讨论考查的是你的领导能力、沟通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协调能力和团队能力。从这些能力里你发现了什么?没错,就是两个核心,一个是逻辑要强能把题目解决好,一个是团队能力要强,能作为一个团队解决问题。其中前者服从于后者,也就是说,就算你逻辑再好,如果其他人全部都反对你的话。你也基本是要跪了。看出来了么,这个环节,“人”才是关键,必须要逐渐成为大家的核心,并成为团队的一员。其次是标准。无领导小组讨论看你的两个表现:存在感和贡献度。存在感指的是你在小组中的有效发言次数;贡献度指得是你们小组最后形成的方案中有多少是你的贡献。只要双高,那你一定没有问题。再次是技巧。一般一个小组中,会有这么几个角色:领导者、计时者、总结者和协调员。通常无领导小组讨论都有三四十分钟的时间,这个阶段会自发形成一些角色。各个角色的基本情况网上有很多技巧,在这里就不再赘述了。需要注意,有时候这三个角色是三位一体的,我曾在多场讨论中,充当了领导者、计时者和总结者三种角色。我想说一下我个人的体验,就是一定要当计时者,计时者可以增加自己的存在感,而且可以轻松插话,而且通常不会引起大家的仇恨。此外,如果想当领导者,核心要义是用最沉稳的语言说出最有见解的看法,并且照顾其他组员。如果想当总结者,核心要义是在讨论快结束的时候,将本组的观点方案,甚至是各个同学的观点,用最有逻辑的方法、最清晰的表述总结一遍,这样大家在推举总结者时,基本上就是你了。把每一个角色当好,你都可以通过,如果能够担任更多的角色,那就更加没有问题了,其中总结者一般会获得一定的加分,可以试试。 3.演讲、即兴演讲和沙盘推演。 这几种面试方式相对运用的较少,在我面过的单位中都只有不到两家采用。演讲可以准备演讲稿,其他两种真心只能靠本人的综合素质和前期积累了,如果时间较紧的话,还是应该把复习的重点放在结构化面试、半结构化面试和无领导小组讨论上。 4.专业知识 我面到过的公司,专业知识面试比较少,对专业知识的考察主要集中在结构化面试和半结构化面试上。在这里要多说一句,学好专业知识,你就有了底气,走遍天下都不怕,因此必须打好专业知识的基础。 5.终面 终面一般都是单位的大领导面试,形式一般都是自我介绍+随机提问。这时就是看缘分看眼缘了,只要不紧张,真诚的回答问题就可以了。展现给老板你想要进入这家公司的迫切心情。 总之 找工作是一个系统的事情,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定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和旺盛的斗志,相信每一个人都可以找到称心如意的工作。
P.S 背景为:我找工作主要关注大型央企,这篇文章也是基于我面试大型央企的人力资源职位而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