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去年的下半年求职我还算是顺利,网申了8家企业,7家通过,5家进入终面,最后拿到华为和德勤两家家offer。本人为东北一所非211,非985院校的学生。为了能给后来者有所借鉴,我把求职大致写了9步。需要说明地是,这几步不是分裂开的,即不是做完第一步才可以做第二步,而要把这9步看做是一个循环或者是同时进行的过程。
第一步
不断去认识自我
这是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但这又是最重要的一步。认识自我本身是个不断修正的过程,可以说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完全全的认识自己。所以我们只能求在某一时点对自己做出恰当的评价。认识自我简单来说就是要知道自己的优劣势。具体的方法可以有:
1. 清单法。拿出一张白纸,在中间画一条竖线。在竖线的左面列上你的优点,右面列上你的缺点。自己一定要尽可能多地去写,一直写到自己再不知道怎么写了。然后把这个清单给你的好朋友(只有真正的好朋友才会给你全面的意见,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让他们看下你认为的优点是否是真正的优点,你认为的缺点是否是真正的缺点,或者说你还有哪些优缺点你自己不知道的但他们知道的。这一步很重要,因为有时候我们对自己的评价并不客观。比如,有人认为自己很有亲和力,其实呢,他的亲和力很不好。
提示:此方法需要你要有能对你开诚布公的朋友,同时也需要你有宽阔的胸怀,不要把朋友的批评当作是批斗。
2. 工具分析法。说的简单些,就是做些比较权威地测试,对自己进行下评估。但是这只是个参照,不能完全相信。
3. 写自我描述日记。每天都记录下跟自己有关的事情和心理活动。比如,自己关注的事情及看法,自己的心路历程等等。
这个是个很好的原始材料,基于这些原始材料有利于对自己进行评析
4. 谈话法。找对自己了解的师长和朋友谈话,听取他们对的看法。
以上,我只是列举出了一些方法,还有很多,大家也可以自己去开发。但是目的只有一个不断地去认识我们自己。
第二步 不断去认识专业
很多同学都对自己的专业不是十分慢,大家都或多或少地对自己的专业有情绪,我自己也是这样。我的专业是会计,开始时我非常不喜欢,觉得我的性格不符合。因为在我的印象中,做会计的人是需要有些闷的,而我是比较活泼的。
但是,随着我对专业地不断学习,和对不同财务人员的接触。我发现财务是很美的,而且做财务人员的性格是各异的,而且都做的很好。我觉得这里面大家都有一个误区,那就是总是以一个所谓的第一印象去判断一个行业。做销售的一定要能说吗?做技术的一定要内向吗?我想现在大家和我也有一样的答案:不一定。
对于任何一个专业,在刚接触时,一般都会比较地枯燥。因为此时,我们对专业知识完全不熟悉,我们需要一个适应的过程。
从某种角度来说,我们永远不会知道我们最喜欢什么专业,因为任何一个人都不会把所有的专业都学一遍或者把所有的工作都做一遍。
所以,我的观点是首先要学一行爱一行。如果自己有机会选择的话,在自己所认知的范围内选一个自己最不讨厌的就行了。
第三步 寻找目标企业和职位
一般来说,我们选企业和职位都会基于自己的认知和大学所学的专业。
大学的专业有两种,一种是应用型的,这种比较好对接。第二种是非应用行的,对于学这类专业的同学来说,就需要自己去感悟下这个专业还给自己带来些什么。
以我为例子,我是学财务的。那么首先对于我来讲呢,从专业方面来说,我应该去企业申请财务岗位。但是从专业的延伸性来说呢,我是学商科的学生,我也可以企业里其他的岗位,比如说公关、策划。但是对自我的分析来看,觉得自己做财务还是可以的。
对于企业的选择,理想来说,去两类企业。一是这个行业的龙头,二是去新兴行业的有发展潜力的企业。对于第一类企业,比较好找。但是竞争会很大,发展上应该是平稳的。对于第二类企业,风险性很大,但是如果真是选好了,以后收益也是大大。
由于本人的水平有限,对于第二种企业的慧眼不行,所以没法给出进入的建议。
但是对于想进入第一种企业的同学来说,我建议一定要早做选取,对于一般水平的同学来说,一般要提前至少一个半学期。因为早些选取早做分析,就能早做准备。在选择自己心仪企业时也要注重下企业的文化,最好是能选择符合自己的企业。这会有易于自己以后与企业的融合。
大家一定不要害怕自己选的企业太好。大家应该这么想,只要目标企业的这个职位是对应届学生开放的,那么我就有机会。而且,如果我一直照着行业第一的标准去要求自己,就算最后自己没成功,那么还是能进入行业领先的企业。
所以一定要志存高远,但同时要脚踏实地。
第四步 分割职位要求
在确定自己的理想职位后,接下来要做的是研读职位描述和要求。其实企业对我们是很好的,他们已经把自己想要的人的标准全都写出来了。
下面我在某会计事务所网站上的一个职位作为例子来说明。
职位:Associate-Audit

解析:
要求1 对专业是没有限制的,但是对于属于更佳专业的学生来说,是有优势的,以为毕竟以后要做的工作是审计,需要有相关的知识,而且在面试时也会考到。这就需要不是相关专业的同学进行对相关领域的了解。
要求2 成绩越高越好啦。成绩优异的同学肯定是有奖学金的,所以有奖学金的话最起码这条满足了。
要求3 怎么样才能算是“渴望”和“有志于”?我的理解是,必须要对审计或者说财务方面有所以了解,特别是对于非专业的同学来说。这和追女孩子有点相似,只有你很喜欢人家了,你才会去试着去了解她的一切以及去追求人家。对于我们求职者来说。我们就需要去积极了解。特别是在面试时,你是否对这个职位做过提前的了解和准备,考官是很容易知道的。
再者就是,在校外,一定要去做相关的实习,能去事务所实习最好,不能的话去企业的财务部门去实习也是可以的(企业的名声越响越好)。在校内,参加与财务有相关的活动和比赛。
要求 4——7都是对软实力的要求,是各种能力。这就需要我们再平常的校内外活动和实 ** 来证明。比如,如果时候你组织过某一个活动,那么这就说明你是具备些领导与组织能力的。如果你在实习的时候,涉及到经常与人沟通,而且你有做的很好,说明你是具备沟通能力的。总结下,需要用你所做过的事情来体现你所具备的软实力,并有条理地描述出来,比如可以用STAR法则。
而且需要注意的是,此职位的描述是用英文来描述的而且这是一家外企,英语也必须是要求之一啦。
第五步 查缺补漏
第五步是与第四步紧密联系的。承上例,在做完职位分析后,比如我发现我没有奖学金,没有相关的实习,没有领导经验。那么我该怎么办?尽自己的全力去弥补。
我当时在准备求职的时候(大三上学期的期中)就是这样的,没有奖学金,没有相关实习,没有领导的事例。于是我给自己定了具体的目标:1. 500强企业的实习 2. 奖学金 3. 组织一次全校范围内的活动。
当时,我遇到了很多的困难,但是在坚定信念后,我都给克服了。
在这里,我跟大家分享两个我成功的要诀。
- 相信吸引力法则。当你专注某项事情的时候,很多的想法、资源、机会都会朝你涌来。但是我们要相信。
- 要坚定不移地去努力,去执行。很多人在半路中因为挫折放弃了。我很喜欢一句话“努力不一定成功,但放弃一定失败”。
第六步 像写情书一样编写简历
当经过前5步的努力后,求职的准备的60%已经完成。然后就是书写简历了。建议大家可以去迎接生上去看下,有很多模板。原则就是要一页纸原则,中文一页,英文一页。
模式基本是 基本信息 教育背景 实习经历 校内活动 项目经历(这个可以有也可以无)所获奖项 其他技能
大家去应届生或者HiAll网站去看看,有很多讲简历怎么样写的。
我在这里要强调的是简历要反复的修改,至少是10遍。一般20遍比较好,前十遍大改,后十遍就是微调。
最后达到的效果是:简历上,所有的语言直指招聘要求,没有废话,而且要美观。
我提倡量身定制式的简历而不是海投式的通用型简历,因为简历就是情书。你不能把一封同样的情书发给所有的女孩子吧?
第七步 用简练地语言去描述自己的经历
这一步是前一步的延伸,主要是为面试做准备的。简历上的东西写的很简洁明了,但是不会很详实,但是在面试时考官有时候会问你简历上的事情,那就需要我们能简洁地且切中要害的娓娓道来。
还有些事情,在简历上没写。比如考官问:你最失败的事情是什么?那你就要有所准备,有条理的把事情讲清楚。
做这一步时,就要像写回忆录似的,搜肠刮肚,想自己的“丰功伟绩”和“革命家史”。
第八步 学习求职的技巧
强烈推荐去网站上去看,尤其是应届生。
但是,像群面这些还是需要提前了解下的,知道下流程。也可以模拟下,比如可以有偿的找学姐或学长做评委,帮你们点评下。
既然说到群面了,这里我就多说句。不要总想着什么leader, time controller, presenter 这些角色,其实在真正的群面里是不会像你预想的那样发展的,有很多突发性的事件出现。
我想说的是,我们要明白群面的真正用意是什么就能很好的发挥。我个人认为群面其实是在模拟工作环境,考验我们在工作时如何去与人去合作。所以只要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人,易于合作的人,那都会上考官的候选人名单。当然,在沟通时,我们的表达方式是需要注意了。只要把握住了原则,在看各种群面的资料时也就能很轻易的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了。
第九步 真诚出击 所向披靡
无论是在什么面试下,做个真诚的求职者。这就需要把我们最好的一面表现出来,同时不用太装。因为就算你演技非常高超,最后进入企业了,但是自己与目标企业格格不入,那么最后遭罪的还是自己。
所以,我提倡求职时要真诚些,做最好的自己即可。
我相信,经过以上九步的准备后,在求职时一定会所向披靡的。
回首下,有如下感悟:
找工作固然重要,但是大学的一切并不是完全为了工作。我更希望大学生既有以就业为导向的思想,同时又有对大学精神的追求。
如果说,大学完完全全都是千遍一律地为了工作而积累,那么大家的大学就都一样,没什么区别了,这也就丧失掉更为宝贵的东西了。
以上仅为个人观点,如有错误,请大家指正。
此系列文章献给所有“在路上”的人,祝大家都能找到心仪的工作。
附:我的求职日记两篇
(一)收到北京德勤OFFER全程记录及其启示
今晚十点回到寝室后看了下手机,发现北京德勤发信息了,说已经给我发了offer,并让我查收邮件。作为过来人,觉得有义务写些感想。
过程:
1. 网申——德勤的网申很简单,没有OQ。我是截止日前4个小时提交的,所以不用担心时间先后问题。
2. 笔试——10月30日早晨九点在北京对外经贸笔试。据说在北大和央财也有考场。由于火车票买的不及时,10月29日晚上的火车没有卧铺,坐了一宿硬座第二天5点30到的北京。九点到经贸笔试,非常困。但是题目很简单,有点像性格测试题。我也没去过多想德勤要什么样的人,我就是按自己的性格答的。有领导力的体现。
3. 11月8日AC。我们做的案例是cake那个。正常应该是一组8个人,但我那场有缺席的,加我6个人。就我一个外地,东财的本科。其他五人全是研究生,其中2人是海龟(有一个已经拿到澳大利亚的CPA),3人是北京的研究生,有对外经贸的。我起到的作用相当于leader。不要迷信德勤不喜欢leader,做你自己即可。(感谢KFC,早晨到的太早,于是直接去的王府井,我是在KFC里换的正装,当时旁边就是流浪汉。。。)
4. 11月10日par面。我是9日早晨7点40在回往大连的火车上知道的。当时有些无语因为晚上有得去北京。。。 原定我是10号4点50面试,但是12点多时HR突然给我打电话,问我下午1点15行否。我爽快的说我尽力。但是在古玩城附近,于是搭车去了王府井,我到时是12点50,HR见到我时说我太强大了,算是给我一个鼓励吧。北京的par非常好,是local,更像是在聊天。
感想:
1. 11月7日到10日,我连睡了4天火车,这对体力真是个挑战,但是感觉很棒。
2. 不论是笔试还是面试,be yourself 即可。不用装。
3. 对自己要有信心。要相信我们自己很优秀,不要太在意对手的学校和背景。做最出色的自己即可。
4. 面试其实是一个认识自己的过程,建议你不要装,否则就算装进去了,最受伤的还是自己。
5. 永远要记住自己是很优秀的。
(二) 群面不败的秘密
群面是一个让很多人头疼的环节,当年我也是从一无所知成长起来的。这篇帖子,如果你马上要找工作了,看看可以作为一个备忘录,临面试前看看,对于不着急找工作的同学,希望我这里要传达的要义您能再平时多思考,为以后找实习和工作做准备。
鄙人认为群面是在短时间内考察一个人综合素质的一个很好的方法。虽然不同的公司的企业文化不同,但是有些共性的东西确实我们可以准备的。
鄙人窃以为,第一,在群面时每一个应聘者有个原则要把握住,那就是你一定要是一个可以合作的人。这点是底线,其他的比如是当群面中的leader, time controller, notes taker等等都不是很重要。这一点也是我进企业实际工作后才切切实实感受到的,现在很多工作往往都是需要团队合作才能实现的,所以首先作为一个可以合作的人对任何一个企业来讲都是很重要的,在基层时,你有想法很有创造性,这很好,而且好的企业也是鼓励的,但是你的执行力和合作力更是重中之重。这一点我不想多说,只是希望大家在群面中能时刻提醒自己,我是一个很好的合作者吗?这样,当你在说或者做任何事情时,你就首先会有个判断,从而把错误扼杀在摇篮之中。
第二,同理心。这是承接第一点,甚至就是第一点的影子。在群面时,我们会发现,同样一个意思,有的人表达出来后让别人感觉很舒服,但有的人说完后,其他人甚至恨不得群起而攻之。典型场景,当A说出一个观点后,B很不同意,于是B说:“我不同意你的观点!”,甚至过分点时会说:“你说的不对。”如果这时你是A你会有什么感觉?如果你是其他人你又会有什么感觉?如果说B想反对B,于是说:“我觉得A同学说的很好,但是有些地方我的理解有些不同,这时我的想法 。。。。。 大家觉得如何?”当然还有比这说的更得体的,大家可以视形势而定。这么一说的话,B既不得罪A,同时还能给大家留下好印象,尤其是给面试官留下好印象。这个同理心在工作时是非常重要的,在企业经常会遇到争论的时候,当大家意见不一致时,如果能高效且不伤和气的讨论,确实是要值得大家深思,但是如果大家都能抱着一颗同理之心,我想做到这个不是很难。
第三,要会审时度势。在群面时,当你的观点和某个人的观点不一致时,你该怎么办?答案大家都知道,无非是三个,要么让别人接受,要么妥协,要么中和。这里我首先把你这个词替换成A。假设一:A在这组中气场很足,且是一个可沟通和具有同理心的人,这时A可以试着去引导其他人,但是前提是这个引导必须发生在群面时间进程的前1/3。假设二:本组中持与你不同观点的人占有主导地位,大家貌似都很听他的,这时A可以隐藏自己的观点,把自己的观点换个角度加上去,从而达到锦上添花的效果。假设三:如果你与反对者旗鼓相当,这时可以博弈一下,但是是要建立在A比反对者有经验的前提下才能取胜,因为此时更像斗智斗勇,大家暗中较劲,必有一伤。通过这个例子,也许有些人没有明白审时度势的要义,但没关系,多用自己的新区想想这四个字的含义,当用自己的心去思考时,也就达到了“悟”的境界。
第四,察言观色。这个运用好了,在任何时候都有用。作为一个专业的面试官来说,也许他的内心我们不容易通过表象来把握,但是对于大部分竞争对手来说,我们可能肯定是能找到蛛丝马迹的。这个工作,要在一踏入面试场地前就要开始做,为了是让我们达到,知己知彼,伺机而动,避其锋芒的作用。这一点我这里点到为止,更多地是需要大家自己去体验。
第五,掌握基本的分析工具。这里指的是对于一个案例或者事件,我们是不是具有一些基本的思考工具。比如,因果分析,SWOT,PEST,波特五力,波士顿矩阵,生命周期。鄙人窃以为,这些就足够了,当年我面试时就会这些,实践表明,够用。至于这些具体是什么,我这里就不多讲了,相信大家都是能搞定的。
第六,明白在群面里一些角色的作用,就是前面曾一笔带过的leader, time controller, notes taker, presentor。至于具体这些都是做什么的,我之前的帖子有提到,网上搜下也有相关内容,这里就不赘述了。但是有几点要强调,首先,这些角色是自发形成的,没有人分配;其次,在扮演角色时时刻想着前面说的几点;再次,角色不是一成不变的,角色之间的转换很正常;最后,千万不要沉迷于角色和这些角色的概念,要知道你是来做什么的且你究竟是什么样的人。
当看到这时,一些暂时不马上找工作的同学会问,那我们要做我们,在开头时笔者不是说这篇帖子我们也有用吗?答案也确实是这样,甚至笔者认为对于你们更为有用,因为你们不难发现,很多东西都是很软性的,甚至是需要自己去体验和参悟的,你们现在有大把的时间,这就是你们最宝贵的财富,你们可以在后的实践中多考虑些上述六点,我相信,如果完全做到了,你一定会很了不起(这六点随是我的思考,但是我个人做的也不是很饱满,很多刚做到60%及格的水平)。这样,在真正求职之时,就会达到“无招胜有招”的境地,那时其他人对你的嫉羡将是“如滔滔江水绵延不绝吗,又如黄河泛滥一发而不可收拾”,这不反而更好?
末了,希望已经在路上的和即将在路上的人诸事顺利!
(本人观点有不恰当之处请大家批评指正,QQ 1620454644)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