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这篇文章写了一段时间了,却一直没有发,因为我觉得我总结的还不够全面,心里想的还没有完全的表达清楚;也因为在准备面试没有时间仔细总结。之前也有在应届生上发过帖,感觉大家还是有着这样或者那样的问题,所以稍微整理了一下发上来。希望我的帖子能给大家一些帮助,这样我就非常满足了。
如果说我读高中的目标是考一所好大学,那么我读大学的目标就是为了找一份好工作,包括继续读研,也算是我工作的筹码。
我觉得我是一个目标导向比较强的人。从开始读大学开始,就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目标,然后不断根据目标选择自己所参加的活动。大一、大二时对外企充满了憧憬,参加过宝洁、普华的宣讲,那时觉得外企是自己的一个梦,而自己还离这个梦太远太远。大三的时候想出国,于是就考了雅思,但是最后又决定还是留在国内。大四保研后,就积极的找实习,也是为了自己以后就业做准备。研一,在学习之余也在实习,而暑期实习绝对是未来的就业一个直通车,大部分的企业都会通过暑期留下一部分的实习生。一直以来,在师兄师姐和同学那里听到了不少找工作的经验,也对自己的职业生涯充满了无限的憧憬与幻想,并期望自己的求职过程是怎样的丰富与充实。然而,求职的路,不管你从别人嘴里听多少遍,自己走过,还是别有一番体会的。
首先,我想澄清一些问题。当然,这是我自己的看法。
在论坛里大家都会在讨论找工作的经验和技巧,但是我觉得实习的经历绝对是在找工作中面试官要问及的甚至是重要考虑的因素。对于我本人来说,虽然在迷茫的时候也曾经海投过,但是有回音或者是走的比较远的,都是与曾经的实习比较相关的工作,或者是对实习经历不那么看重,而是考虑综合能力的职位。所以在找工作之前,大家首先要明确自己要找什么样的工作,然后为了你要找到的工作从事相关的实习。
然后大家面临的问题就是,我到底喜欢什么样的工作,我适合怎样的工作。我觉得这可能是每个人在找工作的时候都不断问自己的问题,在海投的过程中尤是如此。而以我自身为例,刚开始找工作的目标和后来我认为心仪的工作其实是差别很大的,也就是说,在我找工作的过程中,我对自己工作的喜好又有了重新的定位。刚开始的时候因为大家只是听别人说,所以没有自己的直观感受,等到自己真正的与招聘的人接触,通过公司直接了解工作的内容、方式,就会有更多的体会,从而对自己的求职目标有更明确的想法。
其次,我想分享一下找工作过程中体会。
刚开始一定会有一个让你最失望、最难过的过程。在你满心欢喜准备好简历,一切都准备妥当、精神状态极佳的时候,却发现和你一起笔试的人进了面试、和你一起面试的人进了下一轮,而你没有,而你认为他们还不如你或者还没有你表现的好。然后就非常伤心、失落,以至于一连几天打不起精神找工作。每个人都有这样一个过程,其实你不需要和别人进行比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点,每份工作也都有自己的特点,HR就是要找二者相匹配的人,你不是不优秀,只不过是不合适而已。亦或是其他的条件你不符合,工作地点、身高、籍贯甚至长相都可能成为你与工作不匹配的因素,那又何必怨天尤人,要有此处不留人自有留人处的心态。在经过刚开始被拒最难过的阶段后,一切的拒绝都显得那么无所谓了,不必为错过而可惜,为即将到来的做好准备吧。
如果你在找工作的过程中能有一个互相支持、互相鼓励、甚至是目标相同的团队,那真是这个苦逼的过程中莫大的安慰。他们可能是你的室友,可能是你的同学,可能是面试时的同伴,甚至是在路上碰到的一个学校同学,这些都可能成为支持你前进的动力。我曾经以为找工作是一个竞争很激烈的过程,大家非此即彼,可能是一个互相排斥互相提防的不愉快过程。然而我真实的体会是,找工作笔试、面试的过程让我结识了不少朋友,即使我叫不上他们的名字,但我们见面会打招呼,会交流彼此找工作的进度。即使是面试同一个职位的,也可能互相留下联系方式交流面试后的情况,因为你永远不知道,他会不会成为你今后的同事,以后的合作伙伴。
最后,说一下我自己总结的经验。
在面试前,最首要的工作就是对你投的工作岗位和公司有一个全面的了解。虽然大家都是希望机会越多越好,但是机会也只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的。在面试前,首先要问自己两个基本问题,我为什么选择这家公司,为什么选择这个职位。对于这两个问题,论坛里或者百度里都有很详细的说明,我就不再赘述。最好能通过这两个问题,找到自己与职位的匹配度,找到自己的优势,给出公司不选择其他人而选择你的理由。这是最基本的工作,设想一下,如果面试官和你说,你报错部门了吧,你说的工作内容我们部门都不涉及,那是有多么的尴尬,你还会认为你能进下轮面试吗?
关于面试时的经验,其他的帖子已经说了很多,我也不想再赘述了。我也和大家一样,投了好多简历,接到面试后在网上查面经,仔细的准备面试。当然,有些我不喜欢的职位,我还是去面了,积攒一下面经而已。我认为,在面试的时候,最好能表现出本来的自己,不要因为职位的要求就装作另一个人。先不要说HR都是经验丰富、火眼金睛的,一定能看破你的伪装,知道你本来的性格;就算HR暂时被你骗过了,当你拿到offer之后就要被迫一直做着与你伪装的性格相符的事情,而不是与你本事性格匹配,这不是一个更痛苦的事情吗?我一直觉得,找工作是一个双向选择的过程,要自己喜欢,企业职位也适合,这才是最佳的匹配。比如说咨询,就需要很强的学习能力,要不断的学习充电,比如投行,就需要经常出差,如果你不能接受,却在面试的时候表现的非常乐意,那以后你也需要被迫接受了,不要抱有侥幸心理,觉得现在我接受了,以后也许不是这样。HR何苦骗你,他更希望员工有更高的稳定性而不是流动性。
每个公司有每个公司的特点,每个人也有每个人的特点。别人的经验不一定适合于你。所以在自己的面试后,要自己总结经验,下次我应该怎么做才更好,这次有什么地方做的不够,或者总结一下公司的特点,为下次面试做准备。
要有针对性的投简历,也要多投简历以防万一。除非你有十足的把握能够在投的这些简历里面找到工作,否则还是要多投一些的。像今年这种状况大家都是始料未及的,如果刚开始就把范围定的过于狭窄,非常容易失去宝贵的机会,而机会错过了就没有了。机会多了可以自己选择接受或者放弃,没有了就不好说了,还非常容易影响心情。
对自己中意的公司,要时刻关注其招聘动态,可以适当的给HR打电话咨询情况。有一些公司因为名声在外,不在乎单个的应聘者;也很有可能在发短信或者邮件的过程 ** 现失误(这是非常有可能的),这时就需要我们求职者发挥主动性,积极的和同学交流,在论坛上看看公司招聘的最新进展,千万不要错过机会。
到目前为止,我已经拿到了一个自己比较满意的offer,也还在准备再找找有没有更满意的。不管怎样,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去年的招聘季对我来说还算圆满,我最深的体会就是,找工作就如同小马过河,不管别人怎么说,每个人的经验都是却又都不能成为你自己的经验。只有自己经历过,才知道下一次自己怎么做会更好,但是已经没有下一次了。
新年已过,新的招聘季又开始了,希望大家都能走好自己的路,加油!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