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刚刚看了一位决定挥手告别DTT朋友的帖子,有一些想法,和大家分享.
首先是关于四大的选择.
身边有很多朋友,时常谈论起未来的职业发展,是否选择四大等等的问题.
可能因为专业的缘故,有的朋友拒绝了P&G,intel,安利的MT,选择了四大.
引用一些朋友的感想:
有的朋友对我说,在工作内容上,比起企业的财务,他们更倾向于选择四大,因为作为一个应届毕业生,刚刚开始工作就可以接触到一些大中型企业完整的财务流程甚至更多.在一些不分行业的小所中甚至可以解除多行业的内容.
有的朋友对我说,在工作环境上,比起国有企业,比起一般智能的位置,更倾向于四大,确实,四大可能很累,工作压力可能很大,但是往往,环境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为什么有些人在毕业时感慨北大清华的同学就是不一样,有些人甚至感到同在一个学校不同专业的人之间都有很大的差距呢?我想,环境是一个很重要的因素,他人的努力,会影响你的态度.四大的工作环境可能也是一样,有些人想在四大可能根本没有时间给你继续自我开发,考CPA或者什么,与其那样不如做一个相对清闲的财务行业,可以利用空余时间自我完善,考CPA,CFA,ACCA...可是事实上,真的有了那样的空闲时间,你真的会去那样做么?这是一个问题.
...
所以在选择的时候,也许正该问问自己,对未来的职业规划到底是如何的,正如许多面试中对方所问你的那样,问问自己答案与心中真实的想法是否一致.
到底,毕业了,找到工作了,并不意味着成功,只是选择了一个新的起点而已.
关于北京,上海这样的大城市
实际上,或许在考虑的时候更多的应该关注是否真的想去这样的城市,大城市的职业发展机会对你来说有多重要,而不是单纯的考虑一个成本上的问题.
四大的收入,如果加上差补等等,客观的说对于一个刚毕业的人来说是很不错的了.
如果这样的收入都因为生活成本而打退堂鼓的话,也许那就不是你心中真正拒绝他的原因.
我生长在北京,身边有许多认识的刚参加工作的朋友,虽然收入不高,却仍然在努力奋斗.
生活水平这个方面,我认为或许可以从恩格尔指数来讨论,到底各地的nike,coke,价格都差不多,真正影响生活质量的,是吃,和住.
我在成都上学,如果从吃住这个角度来说的话,可能差价在1倍左右.而这样的标准,我认为四大的收入水平可以满足.
交通方面,北京很大,市中心很堵,所以无论你住海淀,住朝阳,地铁都基本是上班的不二选择.北京地铁2元通票,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夸张.
而这只是基于四大第一年的收入水平来考虑的.
偶尔逛逛论坛,觉得很多朋友在应聘工作的时候对于薪酬考虑的过重了.
写这篇帖子,也并不是想反驳哪位朋友的意见,只是希望大家能更加深入的考虑自己的未来.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