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14886|回复: 6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香港内地生大半年来求职经验和分享(重新排版)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51

积分

职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4-2 16:58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今天终于签了OFFER,对我来说,求职这条路太漫长,有太多的辛酸和无奈,还好,现在终于有了一个令人满意的成果。通过应届生论坛这个平台,我获得了很多的信息,对我的帮助很大,所以今天写点经验回馈应届生。





我是香港某TOP 3大学的毕业生,2013年9月5日完成第一份网申,到今天正式签OFFER,大半年的时间,投了太多简历,收了太多拒信,曾一度产生非常负面消极的情绪,但还好,我坚持下来了。楼主没有所谓的背景,一步一步走来,没有靠什么关系,因此走得很坎坷很艰难,但现在十分感谢这份并不美好的经历。



我是学会计的,副修金融,能报的领域比较广,刚开始的时候,我也报了四大和银行,四大有两个笔试机会,但都没有过,吐槽一下德勤的online test,原本以为KPMG的最难,没想到德勤的online test大有赶超KPMG的趋势,德勤的online test考numerical,logical以及性格测试,而且是四五题一组,每组多少秒。Numerical的计算量比较大,但不排除是因为楼主脑子不好用而没找到诀窍,logical里的那些图形可谓是五彩斑斓,有时候看得头晕眼花,至于性格测试,楼主因为报的是consulting,大概他们测测我有没有做这方面的潜能,至于报audit和tax的同学需不需要测,我就不知道了。KPMG的笔试不说了,相关的帖子在应届生上多如牛毛,对KPMG的吐槽主要是KPMG为什么不弄online test,非得人到现场笔试,是没钱还是懒得弄啊,楼主2013年年初就是因为身在国外交换没办法回香港参加笔试而自动放弃实习了。



现在说说投行,楼主几乎报了所有你们能想到的投行,回想起网申的时候,真是苦不堪言,各种奇葩的open question把我弄得焦头烂额,但也总结出了写open question的规律,就是你必须研究透这个公司和你申请的职位,包括它的企业文化,对申请者的要求等等,然后根据对申请者的要求,一条条地把自己的经历揉进去,再结合企业文化来答题。特别提醒一下,投行非常看重return offer,所以如果你就想进投行,找投行的实习非常重要。每个投行每年给毕业生的名额都很有限,如果有return offer,就十拿九稳了。楼主没有return offer,所以除了JP Morgan 和 Barclays,其他的投行在简历关就被刷。




最令我感到无语的是JP Morgan,做完online test后的某天突然接到telephone interview,我毫无准备,还是刚下课,着急忙慌的就开始说,大概十五分钟搞定。第二天下午,我收到了JP的邮件,说某位manager会在下个星期给我做telephone interview,我当时还以为第一轮telephoneinterview通过了,非常兴奋,结果等了一周又一周,所谓的manager始终没有打来电话,我等不及了,就打过去问,后来香港这边帮我问到新加坡人力总部,后来告诉我,邮件里通知的电话面试就是收邮件前一天打来的那个,而那个面试我没有通过。我顿时火冒三丈,找他们理论,结果被一句not strong顶回来,根本不给我再次面试的机会。作为国际著名大公司的JP Morgan居然这样玩弄求职者的感情,我表示很愤怒,却又无可奈何。真正进入final round的投行面试是Barclays,九个人,五男四女,七个香港local,两个大陆生。能有这次面试机会很不容易,因为这次HK Operations招人是因为没有return offer。Barclays的assessment center有三部分,一是三十分钟的面试,四十五道题,面试官抛出问题,我就不停地说,口干舌燥为止。二是case,给四十五分钟准备,然后十五分钟presentation,十五分钟Q&A。最后是个GAME,我当时那个类似很早以前的电脑游戏华容道,主要是看大家的合作能力和应变能力,当个leader还是蛮重要的,如果你能第一时间想出应对面试官临时提出的奇葩规则的方法,就更稳妥了。其实,大家做完游戏后,只要看看面试官对谁感兴趣,专门问谁,就大概能猜出谁能通过了,因为特别被问的那个人一定是面试官看重的那个。楼主栽在case上,因为我实在看不懂那个case要我干嘛,也不明白一些operation的专有词汇,所以presentation没有做到点上。




除了投行以外,还报了商业银行,HSBC, STANDARD CHARTER,还有中资的中行HK和建行HK。不得不鄙视一下STANDARDCHARTER,做它家的网申最烦,因为传简历之前要做online test,别人都是过了简历筛选关才做,它家是一上来就做。可悲的是,楼主用不同的邮箱注册了好几个账号,申了STANDARD CHARTER不同的项目,结果可想而知,它家的online test能让我做到吐血。而且STANDARD CHARTER的效率是最慢的,我九月底报的一个项目,十月底才发邮件告诉我做性格测试,话说它家的性格测试也是一奇葩,大家看看论坛上相关的帖子就知道了。第一次做性格测试,虽然按照论坛上高人指点的方法做,还是没通过,第二次做时又进行部分修改,才通过的。它家的TELEPHONE INTERVIEW也是最奇葩的,问的问题我都不知道该怎么说,印象里有一题是问我有没有和一起做project的队员建立友谊?面完后,我的感觉是“渣打,渣打,人渣一打啊!”,他们的HR简直就不可理喻。果然,听到我内心腹诽的STANDARD CHARTER在二十四小时内给我发来了拒信,不得不承认,他们发拒信的速度超级快哦!



至于HSBC,我用两件小马甲报了两个项目,都做了Telephone interview,面试的内容在应届生上都能找到,基本不离其中,一个在三天内发了拒信,另外一个在三个半月后的今天还是处于完成Telephone interview的状态,真是搞不明白。




中行的面试过了网申,onlinetest,栽在了group discussion和written test。中银HK的group discussion是六人一组,大家都是中国大陆人,不知这是可以安排的还是随机的,而且四个研究生加两个本科生,清一色女生。从她们那里了解到,香港中文大学的2013籍master of finance,95%都是大陆生,而且说香港入出境处由于担心来港大陆生人数太多,要求她们必须一年读完所有课程,以至于本来大部分人都用一年半读的课程被压缩成一年读,她们悲催地从13年7月开始上课而且没有了寒假,拼命赶课程进度。




建行HK MT的面试,我第一轮就被刷了,因为它家的面试全是所谓的游戏,不知道大家有没有看过快乐大本营爱的妇产科那期,里面有游戏,就是说几个词让队友猜出电影的名字,建行HK的游戏类似这个,但比这个难度大多了。我们要用两个句子中不含的词描述一个句子,我抽到的句子是“品茶闻香,栽种企业文化”。我说完后,同组队员只有2分钟时间问我问题,但我只能用yes或no回答。还有个游戏是生存挑战,就是遇上海难了,选一些指定的东西按重要性排序,并做个presentation。我那组5个人,就我一个内地生,剩下的全是香港local,我的粤语水平还OK,但反应速度肯定不如粤语是母语的人,而且我们在present之前也没有具体分工,导致到我的时候我愣住了,因为前面的人说的有些快,我不太清楚他哪里讲了,哪里没讲,有些接不下去,于是就被另外一个local抢话,整个presentation中,我没有说一句话,很自然地成了炮灰。对于全程广东话的这种面试,粤语非母语的人群还是小心点吧,语言这项很容易让我们成炮灰。其实我觉得这有个可以理解的bug,那就是建行想要扩大自己在香港的势力,香港的local更能提供资源,而大家注意看看银行类的帖子,内地的银行也看重求职者可能带来的资源,由此及彼,不难理解为什么建行HK MT的第一轮面试用粤语而非英语,它想要能给它带来资源的人担任经理一类的职务,显然local是更好的选择。



最后,值得庆幸的是,我没有被汹涌的拒信拍死在岸上,成功地活了过来。现在我拿到了offer,非金融行业,但它是唯一愿意给我机会让我发挥的公司,而且也是个大集团,我很感激。其实求职最难的是,你可能永远都不知道自己因为什么而被拒,就像失联的MH370,你根本不明白自己错在哪儿,这是最大的问题,因为我们不知道错在哪里,所以不知道如何改正。有几次,楼主自认为表现得很好,结果被拒,而被拒的理由永远是“我们已细阅您的简历,相对于其他求职者,您不适合我们这个岗位”或者“我们今年的申请者数量创历史之最,竞争非常激烈,我们艰难地筛选着合适的求职者,我们抱歉地通知我们不能继续您的申请”。这类拒信看多了,都条件反射了,但凡看到Thank you for your interest in 打头的邮件,直接彻底删除。楼主也曾一度非常悲观,尤其是春节前看很多同学都拿到了offer,有的还拿了不止一个,很沮丧,楼主也躲在被子里哭过,甚至有几天半夜里哭醒了,为了一封封石沉大海的申请,为了一次次努力准备却没有下文的面试,也为了不被他人认可的自己,确实是往事不堪回首。



楼主在这里希望还没有拿到offer的同学能顺利拿到心仪公司的offer,对于失败,自我安慰一下,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不是不到,缘分未到。




评分

6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1

积分

职员

2
发表于 2014-4-3 15:47 |显示全部楼层
抹茶の小狐酱 发表于 2014-4-3 11:56
羡慕LZ粤语好,建行HK叫我去面试,超nice的HR,一开始用英语聊得很开心,然后我问了句面试语言是什么,他说g ...

我没有和HR单独对话的机会,因为当时一面就有十人,candidate们都在外面等候,交流也是candidate之间而已。当然HR负责主持面试,但能和HR交流的机会仅限于Q&A环节。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1

积分

职员

3
发表于 2014-4-3 15:54 |显示全部楼层
本帖最后由 步步真爱粉 于 2014-4-4 09:05 编辑
onani66 发表于 2014-4-3 11:32
HK本来应届竞争就有全国乃至全球学生来超级激烈,再加上陆生各方面没有优势。
即使是港大中文的经管陆生拿 ...

我也认同你的观点,但我毕竟在香港读了4年,想在那里找工作试试。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1

积分

职员

4
发表于 2014-4-3 20:33 |显示全部楼层
Asっ.Angela 发表于 2014-4-3 19:11
所以楼主!~你觉得去香港读研靠谱吗

我觉得去香港镀金还是比较划算的。我了解到今年商科master的学费是一年18万港币,相对于北美还是便宜很多,但在香港,你的同学,甚至教授绝大部分都是中国大陆人,所以只是换个地方而已,接触到的绝大部分都是内地人。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1

积分

职员

5
发表于 2014-4-3 20:37 |显示全部楼层
luoyakun 发表于 2014-4-3 16:48
LZ, I admire you!  I still search job these days...
If you do not mind, could you tell me which com ...

I will start my work in Mainland China rather than Hong Kong. Most of my friends will go to BIG 4 and commercial banks like Bank of China. Some brilliant students get offers from consulting firms and investment banks. Few will go to Hong Kong local firm due to the language barriers.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1

积分

职员

6
发表于 2014-4-4 09:00 |显示全部楼层
dingsj1990 发表于 2014-4-3 21:43
楼主,我看了你这篇文章,觉得每一个拒绝你的单位都被你吐槽了一遍。。。被拒了还不是因为你自己不够强么? ...

首先,在文中我并没有回避自己的失误。其次,我没有吐槽中银HK和Barclays,我认为这两家的招聘做得不错。其实,这上面写的只是我报过的一部分大家可能感兴趣的职位,没有亮点或者槽点的求职经历我就没写,如果全写,估计你们一天都看不完。而且,强调一下,给我发拒信的可不止文中的这些公司。并且,我想说,在面试中表现最好不一定被录取。我想,也许你的求职历程比较平顺,这很好,谁不希望轻轻松松就能找到工作?但也请你理解一下我们这些在求职路上跌打滚爬的人,我们没有那么有实力,也没什么背景,但我们依旧坚持着,努力着,当付出的努力付之东流时,我们也会伤心愤怒。请理解我们的愤青情结,谢谢!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主题

好友

51

积分

职员

7
发表于 2014-4-4 09:04 |显示全部楼层
Mrs.~Depp~ 发表于 2014-4-3 21:13
楼主,大家都是过来人,懂得。另外,我个人prefer香港护照,在国外国际地位什么的就不说了(我深有体会), ...

香港护照确实方便,但能不能留香港也靠缘分,能争取还是争取一下吧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23 02:3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