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转贴】
站在零点的坐标。回忆向左,而生活却一直向前。挥之不去的记忆永远会铭记的。至今仍让我感恩的,就是自考!——开始
很早就想把自己的经历梳理下,做个备忘,和别人分享。有时候也想,并不是所有的人都会对你的经历感兴趣,那些对你来说刻骨铭心的东西,再别人看来却是那样平淡。因为我们没有权利去要求别人对你的经历产生兴趣,人,总是按照自己的方式活着。我依然执着得写我自己。
2002年
小学耽误两年 初中耽误2年的我跌跌撞撞的在河南滑县三中终于拿到毕业证,时年21岁。由于河南当年考大综合,对严重偏科的我来说,无疑是一个很重的打击。本来很向往北广的我最终被一所二级学院录取。家庭的贫困付不起高昂的学费,最终选择了放弃。和其他农村青年一样。外出打工。
2002年12月
第一次坐火车,来到广州。以前很向往广州。却没有想过以这种方式来。心被刺痛了。最终,被县劳动局安排在广州增城的一家鞋厂打工。这家工厂是台资企业,人数超万。但工资低的要命。经过数次面试(俯卧撑测试),我被安排到裁断2部操作一台机器。整日和鞋材打交道。一个月的辛苦,我还来了350元的工资。这对我来说是一笔巨款了。
2003年一月
我的一块小豆腐的文章被厂报发表,稿费20。这是我在这个厂的第一个外快。但流水线的日子依然过着,心中却幻想着有朝一日走进大学,从刚开始的北京广播学院到是大学都行的心理沦落。
2003年三月
在广州海丰鞋厂工作的四个月后,受不了台资企业的压抑,看不到未来。同时还有这山望着那山高的心理在作祟,我来到了世界著名的打工之城——东莞。在一家老乡遍地的小电子厂里,我终于见识了传说中的流水线。而我,只是流水线上的一分子。工厂是专门加工耳机产品的。我的工位是打胶水,九个月后,由于我打胶水很快,被安排到胶水室专门调制胶水。也就是在这年,除了非典之外,我唯一的收获就是学会了打胶水。
2004年
终于开始清醒了。这一年河南高考文理分科啦。考大学的冲动一浪高过一浪。但是现实也摆着,22岁再去考大学,等于再慢别人四拍。绝望了。也就在这时,我得到了刚打工时梦寐以求的职位——流水线领班。别人喊着老大,买东西也会给你带一份。话也是好听的给你说,随之而来的是,每天赶生产加班,进车间最早,出车间最晚。有的时候,一天最都休息两三个小时。最后实在觉得理想和现实差距太大,就撂挑子不做了。转而做生产物控。一晃又是一年。
2005年
这一年经历坎坷惨不忍睹。从东莞到深圳,再到东莞。游走在东莞的各个城镇,看穿了人情冷漠和生存之不易。最终找了一个手袋厂安顿下来。经历了很多,也想了很多,挣点生活费再离开,打死也不到东莞。12月,我选择了离开,回来离家很近的郑州。选择了自考。报考自己喜欢的新闻学。
2006年
我开始了自学考试,报考郑州大学的新闻学专业。河南自考一年两次,刚开始摸不清自考的门道,就先报了两门。等成绩出来后,两门全部通过了。虽然都是六十多分,但这无疑增加了我的信心。这个时候,我在保险公司做外包项目。经理人很和善,我只需上中班,这让我有大量机会学习。虽然由于工作转战合肥和南昌,但是这个时候,真的找准了方向。
2007年
由于项目流动性太大。和我想做的文字方面工作有很大的距离。最后选择了离开。就是这一个工作,让我有到杭州的冲动和梦想。因为,这里多了一个朋友。这一年,收获很多,我以高中学历谋得了一份在一家杂志当文字编辑的机会,虽然时间很短,但是,老编辑的鼓励和认可,我的文字放在了让我有了勇气和自信继续在这行做下去的决心。如果之前是兴趣和爱好;那后来就是对行业理性的认知和喜欢。年底的时候,一家广告公司在招直投杂志编辑,我去应聘,凭借在报刊做文字编辑发表的东西,在几十名应聘者当中应聘到这家公司,做文字编辑。负责整个杂志的策划和文案写作。后来由于08年那次发生的事情,让我没能继续做下去,挺遗憾的!
2008年
大家都在关注奥运,还有512.但是对于我来说,也值得刻骨记忆。春节回家时,我身体感觉不舒服,节后到医院一看,需要住院治疗。我住进了豫北某三甲医院。住院的一段时间,我看到父母为了我辛苦奔波的样子,也看到了在医院,穿着白大褂的禽兽,他们为了金钱,不则手段,坑苦病人。也让我看穿了生命的无常。两个月,花了家里将近3万块钱,但是,就是这些,坚定了我必须奋斗下去的决心和动力!其实,不是为了给别人看,就是想让自己的父母更好点,不用这么辛苦。坦白地说,2008年也是我学业上收获颇丰的一年,我不顾身体虚弱,选择到武汉加考,一年的时间,我通过了包括计算机在内的16门课程,顺利拿到了郑州大学新闻专业的大专毕业证,本科课程也仅剩文学概论和论文写作。那一刻,有激动,但没有泪水,路不会因为这样而顺坦。
2009年
金融危机。择业困难。由于之前准备和哥们办直投杂志的事情,由于种种原因搁浅。我不得不重新选择工作。在人潮汹涌、僧多粥少的郑州,找工作极其不容易。在面试多家公司之后,建培公司接纳了我。在这里,遇到了很多在事业上帮助我的人,让我终身难忘。感谢他们。
2009年7月
去杭州,一直是我的一个梦想。就告诉自己,趁着现在还自由,就给自己多点机会,不行再回来。但是,依我的性格,开弓没有回头箭。我必须在那个地方生存下来。7月28号,我买了一张67块的车票,奔向杭州。一个星期后,顺利找到两份工作—培训学校的班主任和文案策划。我选择了后者,是因为待遇。后者的待遇让我更能在这个生活成本不亚于上海的城市生存下来。也许就是机缘,让我遇见了在工作中帮助我,带我的同事们,也让我接触了一个新行业。几个月后,我怀着不舍的心情离开了那个公司,直到上海。工资比最初高了十倍。对我来说真的是一种鼓舞。
现在,故事还没有结束,因为生活还在继续 :工作、考研 家庭 都要努力
后记:坚持很难,不坚持,更难!
我很感念自考,感念那些帮助我的人。从一个流水线操作工到做自己想做的工作,除了个人努力,别无选择。无论你在努力过程中有多艰辛,多寂寞,多受冷落,既然枪抗在肩上,就应该打赢生活的战斗。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个人的经历也不一样。无论成功与否,只要心里踏实,都能创造自己的传奇,这和别人无关!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