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1254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招录问题] 非上海本地人考上上海公务员的经验贴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230

积分

项目经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4-6-3 10:15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nkbbs_org  ServantTest版主话:
    写这篇文章的网友是06届毕业的政治类马列主义方向研究生,下面是他关于备考上
海市公务员的一些经验,发出来与各位校友共享。
    感谢这位校友的热心和对板面工作的支持,祝他工作顺利。

    [正文]
关于公务员考试

    我是2006年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第二批录用的。在此分享一下我公务员考试的经历,
也顺便解答一下很多人发贴提到的一些问题,希望对大家有点帮助。

    我学的是政治类,确切的说是马列主义,是一名研究生。由于我专业所学的限制,
在就业方面不占优势,所以我选择了考公务员。而且我本人小时候就很崇拜那些具有高
风亮节、服务和牺牲精神的人,从某种意义上说,当初从武汉大学本科毕业选择保送学
校的时候,我是冲着总理母校这块招牌来的。我个人认为,如果你具备把做公务员当作
一种事业来经营的信念的话,才有可能在今后的工作当中耐住寂寞,迎难而上。没错,
很多人都说公务员队伍稳定,收入也不错,但是,如果你的性格不是那么沉稳的,而你
的专业有着更好的"钱景"的话,我并不特别同意你报考公务员。机关里有时候是很"
闲"的,尤其是刚进去的时候,让人感觉到自己的生命就在沉默中慢慢老去,每一天都
象是在养老。忙的时候也会加班,但是干的事情也可能只是协助"打杂",如果你缺少
发现和学习的敏锐性,我想你同样会对自己失望至极。

    我是从去年中秋那天晚上决定要考上海公务员的。当然,国家公务员也要报考,能
上最好,不能上就当练笔好了。不过,当时的我对公务员考试也是一无所知,于是打电
话给一些曾经的同学和学长。知道了要考《行政职业能力测试》(也有的叫《行政职业
能力倾向测试》)和《申论》,也有的地方公务员要考《公共基础知识》。我打听到致
公版的《行测》不错,而一个师兄答应借我一本用,于是10月3日我去儒林书店买了本
《公共基础知识》,从此开始了在老图每天12个小时的备战。慢慢地,我也能分辨各类
辅导教材的优劣了。后来发现同学买的李永新编的那个版本很好(好像是人民日报出版
社,我突然忘了)。他的讲解很详细,包括其中的法律基础知识都是比较细致的,让人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我就复印了过来,比买书要便宜多了。

    11月26日考完,我当时感觉行测一般(有一部分没做完,有的应运运算的确需要
另辟蹊径),但对自己的申论还比较满意(自问自己人文社科知识的储备还可以)。可
等到结果出来时,我傻眼了:行测倒是及格了,申论却是很低很低。不过郁闷了一会也
就算了。在这里,我想说几点关于备考的事。(1)我认为行测搞题海战术并不可取。我
的一个朋友只有在考前两天的时候看过历年真题,就考出了128.4的分数,而我有的同
学做过不少题却也只打一丁点,这就说明关键还是要找规律。我发现,题目做得越多,
人反而容易沉浸在做题本身的乐趣当中,特别是当攻克一些属于超难的题目时。其实,
考试的时候碰到这种题目得几率是很小的,所以从边际效益上来说是不合算的。当然,
如果你的数学基础不太好的话,肯定需要多加练习。总之一句话,练要练出速度来。我
自己就是这点没做好,结果吃了亏。说到这里,我看到很多人发贴问到能否使用计算器
我觉得这个问题有些幼稚,又不是要你去编程或做模型,怎么可能允许带电子设备呢?
考的就是你的脑袋。(2)相反的,申论却需要多做多练。我的一个考上广州公务员的同
学跟我说,她买了一本叫什么"一百题"的每天练,效果还不错。另一个深圳公务员考
试笔试过线的同学跟我说,多关注各个政府门户网站,留意社会热点和难点是很有帮助
的。同时,也多学习一下那些什么评论,看看人家是怎么写的,自己要多模仿。这里还
有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申论写作千万不能"大而全",而是要"小而深"。也就是说,不
要蜻蜓点水,面面俱到,生怕别人不知道你自己知识面广,而是要小切点,新角度,深
挖掘,把一个问题分析透彻。因为给定的材料中很可能不止反映出一个问题,你就要从
中挑选一个自己善于分析和解决的。

    关于报考,我想等到招考目录出来后,各人结合自己的专业一看就明白了。类似我
们这种较冷的专业,可以报考的部门是很少的。当然,你会发现,怎么招考目录上各专
业的名称在不同的招考部门表述不一致,这是因为那些部门自己对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制
定的专业目录也不太了解。所以,有时候你也需要打电话去确认一下人家要求的到底是
什么专业。举个例子,我在上海市公务员考试第二批报职位时,看到一个要求招法学的
而我这个专业是法学门类底下政治学一级学科下的二级专业,但最后我打电话去问时,
人家说我这专业也可以,最后我也被这个部门录用了。而我曾报考中央人事部的一个职
位时,明明上面写招政治学的,但最后却审核说我专业不符。所以说,有时候不能简单
地想当然,一定要多问。这里经常涉及到一个户籍问题。有的我也不是很清楚,比如说
当时天津公务员招考时,很多就要求天津户籍,像我们这些挂集体户籍的到底属不属于
天津户籍我就不清楚。反正我当时是把自己当外地人来看的,后来也有人说可以算本地
户籍,但也有人不可以,真伪我不得而知。不过,有些我倒是可以说明一下。比如说,
北京市的公务员考试是只有北京生源的才能考的,你要么是已经有了北京户口现在外求
学的,要么是在外地考去北京上学的。上海市的公务员,对研究生来说是不限生源的,
但如果是本科生,就必须是应届毕业,当然,已有上海户籍的话就不需要考虑应届还是
往届了。同样,现在很多其他地区和城市的公务员,尤其是像深圳等经济比较发达的城
市,普遍的一种做法是,研究生不限户籍,但本科生则要求本地户籍。有关报名和考试
时间,大家可以查询一些公务员网站,比如51test_net的公务员版,上面对各个地方的
公务员考试都有比较详细的介绍。

    关于上海市公务员考试,我稍微多讲一点。上海市公务员的考试过程和国家的或是
其他地方的有些不一样。这边的招考目录上是没有具体职位的,而是分成综合管理、政
法管理、信息管理、经济管理等类别,你可以报考其中的一个或几个类别,考《行测》
《申论》和各专业课。因此,考生首先就增加了上线的几率,此处花不开另有花开处。
一个月后,成绩出来了,如果笔试过线的话,就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选报具体的招考职
位,可以选择一到三个,当然,最后审核通过的只有其中的一个。分数线其实基本上是
根据招考人数的3倍划定的,而面试的比例就是1:3,所以,只要过了笔试,基本上就
有面试的机会,虽然有的可能是调剂的。所以说,第一轮笔试其实相当于一个资格考试
拿2006年的情况来说,计划招考2300来人,最后通过分数线的是6700多人,差不多就
是1:3。第一批面试很可能招不满,所以,还会有第二批甚至第三批,而第一批没有被
录取的还能继续选报职位再次参加面试。因此,又多了一次机会。从这些年的情况来看
几乎每年都会至少招二批。而录用后,初任培训、周末培训、网上培训等等是特别多的
对于人的成长来说是很帮助的。综合种种,我建议,如果你想来南方工作又想进入公务
员队伍的话,不妨考上海公务员试试。这里,还有几个细节需要掌握。一是,所有考生
都要求英语六级;二是,本科生要求有计算机二级证书,研究生就没有特别规定了,当
然有些部门的招考要求是有特别规定的。如果说,考上了公务员的话,办理户籍基本上
就不成问题了,毕竟我们南开是211院校,在加分上是很占优势的,公务员的工作性质
也是可以加很多分的。

    好了,暂时想到的只有这么多。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4-6-4 18:07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