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3462|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综合笔经] 准备考公务员,笔试究竟要不要报班?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1067

积分

管理员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21-9-10 11:33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其实你眼前的纠结和心里的担忧其实都是正常,很多人说复习没有头绪,说备考没有信心,说学习没有动力,说改变没有勇气,其实我明白你的意思,你只是还没有找到属于自己的备考方式,还没有确定自己向前一步该走的是那条路。下面的内容没有煽情,没有吐糟,没有励志故事,没有传销式的口号,也不谈解题技巧,就只谈正确的备考思路和踏踏实实的复习方法。不要把公考看得那么难那么复杂,其实每个人智商都差不太多,上岸的人也大都是寻常智力,两个月的时间,不走弯路,行测70+是正常的水准,而且我也相信,聪明努力如你,看完这篇文章会静下心来重新审视自己的复习。

一、行测思想。拿到你该拿的分,一分都不要浪费。

  什么是你该拿的分,就是通过短期高效的复习和练习,你能拿到的分数。直接地说,就是言语,判断推理,资料分析这三大块。拿好了这个三大块的分,你的分数就绝对不会低于70分,而且性价比极高,难度上也是人人都可以掌握的。言语就是考你的阅读理解表达能力和语文的初级应用,判断推理就是考逻辑学的初级原理,资料分析就是考你的简单的数学计算和统计学的基本应用。并且都是有迹可以寻的,出题人还没有达到创造题目的水平,都是这些框架内出题的,因为这几部分很少有难题怪题,谁都可以通过扎实掌握知识点之后拿到一个很高的准确率,85%-90%的准确率通过系统的复习是完全可以达到的, 甚至更高。当你做到了这一点,70分的行测分就是你的起步分,如果你稳定地达了这个水平,在这基础上你还有时间来复习数量关系这一块,把这一块的正答率再做到80%,行测80分就也不是什么难事。
  再分析一下其他题型,常识,只要是现代人,就是靠自己的生活经验,也会有60%的正确率,并且分值也低,如果有精力按模块扫一眼公基,70%的正答率也不难。数量关系呢,再怎么差都会一题吧?其它都选B或C,总会有两三题的正解吧?如果全部都做完,不会低于用半个小时来做吧,对个七八题很高了吧?差别在哪里?我舍弃了几分,换来的就是二三十分钟的宝贵时间,把这些时间放在资料分 析上,正确率会低吗?这就是得高分的关键。所以说,根据你自己的掌握情况,先把常识和数量搁置,放到最后面来复习,拿到你该拿的分,一分都不要丢,你的分数就不会低,也不会迷茫于原地踏步。当然,有的同学天资比较高,复习时间充足,在数量关系上拿分多一点,就更好了,行测分数就很有希望8字头。

二、教材和资料。只利用,不依赖,学方法,长本事。

  为了避免有广告嫌疑,就统称某机构,反正大家心知肚明,目前公考教材比较好的来来去去就那么几家,并且各个机构的教材结构和内容都是大同小异。淘宝上一搜一大把。是分模块复习,共五本,内容详细,各题型列举的很全面,是一套可以用的教材,也就这一套教材就足够了,因为我们主要通过它来了解,我们面对的究竟是什么。
  怎么用这个教材呢,就跟着教材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走,不要自以为是地东翻西翻,一步一步地往下走,把每个题型都踏实地掌握了,行测也就基本上能把握住了。为什么这么说呢,这举个例子让大家好理解,比如学车,教练教你起步,跟你说扎上安全带,检查空档,点火,挂档,放手刹,放离合,加油门。方法都跟你说,你也很清楚,是不是你就会了呢?不可能的,还是需要你亲自一次次地去实践,多开多练,练多了就形成了你的本能反应,也就掌握了起步的方法了。
  先学理论再去通过实践巩固,最后再形成属于自己的理论,这些我们从小用到大的应试方法还算是科学好用的,当然这是对于自学能力强的考生而言的,毕竟现在没有拿着教鞭站在身后跃跃欲试想要管你的老师了。而常见的教材也有不足就是,有些解析并不是特别的负责任,我们都知道,很多答案里的“显而易见”往往都不是那么的显而易见,所以永远不要完全地去依赖教材,它只是在给你提供难题,怎么解决还是要靠自己。多动脑,多思考,多总结,方法和理论掌握不对,做再多的题也是徒劳。

三、做题。题目不在多,而在于精,我们所追求的是一个题目做出四个题目的效果。

  做题,行测里重中之重。刚才说了,你知道了原理和方法,是要通过练习做题来掌握的,而教材里的习题往往是不够的,不足以让你达到炉火纯青的境界。我这里给大家强调一下,不仅要把题目作对,还要掌握解题的规律,当你做对一道题,掌握一类题。这样你的认识就上升到一定高度。这个时候,你在进入考场的时候,就是会当凌绝顶,一领众山小的感觉,不会再是懵懵懂懂的,这个时候,你离笔试考试成功也就不远了!
   再次强调一下,适量做题是必要的,千万不要进行题海战术。模拟题和真题的质量差距不是一点,而且模拟题不少也有错误。当时候会误导你。有人说,国考真题太少不够练习怎么办?还有一个途径,那就是各省省考真题。虽然质量比国考要逊色一些,但是也是很好的复习资料。比所谓的点题、押题不知道要强上百倍。
  还有我想说的是,你做过的或许比你还未经历的更重要,现在你需要去回顾自己的所有对与不对,而不是继续漫无目的地刷题做题。学习一些常用的技巧,通过做题总结出解题的方法和思路,再运用回我们解题的过程中,这才是做题的意义。不仅是公基和行测需要这样做,你的写作也是。有了想法和思路,列出提纲再完成文章,这只是完成了练习的一半,再回过头来反思和总结为什么这样写,怎么样才可以写的更好,再从自己写的文章里抽出自己的逻辑和观点,才算是完成了一篇合格的文章。简单来说,就是你想要做好一件事,你必须先学习和思考做这件事的方法,再用最好的方法去指导自己做成这件事,然后再做同类事情的时候能最快最好的做成它。
  另外就是做题速度,复习的时候千万不要追求速度,就认认真真去做就行了,速度这个东西,你熟练了,速度自然上来,千万不要本末倒置,这也是很多同学的复习的误区,白白给自己无谓的干扰。

四、套题和做题顺序。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

  套题,其实不是那么重要 考前十天八天每天做一套就行了,目的就是为了让你对整体做题的感觉有所了解。顺序呢,我觉得这样做是最科学的,先易后难,由浅入深。常识-言语-判断-资 料-数量。常识用5到8分钟搞定,言语30分钟,判断35分钟,数量把一眼会做的做了,不会的果断蒙B或C,把剩下的时间都拿来做资料吧,时间会很充足的,不会说做不完。填答题卡,一定要养成习惯做完一大块就填一块,千万不要放在最后一起涂,如果做完题了,发现没时间填答题卡,真的叫欲哭无泪,基本每次考试都听说有在考场里下跪的考生!手表,一定带上一块,不要电子表,就要普通那种指针的表,不是每个考场都有钟给你看的。

五、复习心态。复习多用心,备考不功利。

  这个真是不懂怎么说,其实说白了, 能不能考上,就看你的决心和恒心。有这个决心,强烈的渴望,哪怕人笨点,方法不怎么对头,弯路多走了点,一样是可以成功的。
  但是很遗憾的是,很多同学往往就是没有背水一战的决心和水滴石穿的恒心,一天到晚在网上求大神指教,QQ上装模作样弄点习题一起做,美其名日:共同进步!复习不到几分钟,就摸个手机上个微信,上个QQ,发个短信,猪朋狗友来个电话去酒吧,去旅游,去逛街,得了,明天再复习也不迟;每天得过且过,考公不是自己的想法,是父母让考的,安心地做考碗族,啃老族,借考公务员的名义逃避现实,玩的时候意气风发,生龙活虎,一摸书就头晕眼花,心烦意乱,还不断地问别人为什么,让别人可怜;一天到晚 借口没时间,工作忙,应酬多;还有的热衷于参加这个班那个班,看这个视频那个视频,就喜欢听别人讲,就是不肯拿起笔和草稿纸自己用心去做一做题,有的一天到晚在网上看什么励志文章,喝点心灵鸡汤,感动得一塌胡涂,信心犹如打了鸡血了一样,下定了很大的决心,发毒誓一定要考上,一回过头复习,还是老样 子,KTV里唱得最深情那个就是他,酒桌上最出风头还是他,旅游的途中最亮丽的身影还是他。诸如此类,你觉得得你能考上的话这个世界还有天理吗?我们讲劳逸结合,效率提高,但是起码你要先劳一下呀,累一下呀。欢迎各位同学对号入座,如果还有没提到的情况请自行反省。
  再就是不要有太强的功利心,每天想着我有多少多少对手,他们复习的怎么样了,我会考什么样的名次,我是不是基本就没有机会了,其实这除了浪费你宝贵的时间和精力外,其他一点意义都没有,不如踏实下心来,想昨天看过的书和接下来该好好研究的题,调整好自己学习的心态,就算这次运气不好没有上岸,也要保证下一次不再翻开书就又只剩下两个月了,好吗?
  好了,话已经说尽,一条笔直的平坦的路是给你了,无论情不情愿你都已经走上了它,辞不辞职,报不报班都不如你的决心重要,所以,向前吧,勇敢点儿。

​​作者:知乎/某凡

+15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4-6-28 13:14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