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写这篇文章,不免夹杂有感性的成分,感激MARS给了我们队这一次笔试的机会。
从去年9月开始,本人就开始了寻找实习,投递网上简历的旅程。本人虽然并没有特别惊人特别闪光的荣誉,但自认综合能力也应该有可以竞争之处,然而其过程却并不顺利。基本上都是在第一轮的网申中被大公司否决,惟有MARS的管理培训生招聘(今年)及实习生招聘(去年),给了我及我的队友们笔试的机会。
且不论MARS该过程中巧妙的利用口碑营销来增强自己的品牌形象;且不论MARS的择人标准,对于合适不合适的定义,我想,MARS的HR们有一道属于并适用于自己公司的标准。我不禁想评价的是整个网申中,MARS HR们对于Candidate们的线上支持和过程中所体现出来的认真与负责。
以下的观点是由本人及小组成员们观察得出,如有疏漏之处,非常感谢各位提出我们观察的盲点。
1、详细的网申流程的指南
网申开始的不久,便可以从论坛上下载到详细的PDF文件,文件中对于整个网申的流程,图文并茂地展现出来,并预测大家在填写中可能遇到的问题,从旁做出了详细的说明指导。我们会发现有许多知名企业的网申流程缺乏指导:如单纯得列出需要填写中学成绩的选项,却没有对其进行说明,导致填写过程中广大网友只能在论坛上单方面的讨论与猜想。
2、人性化的时间延迟
在川渝地震发生之后,MARS的HR们很快做出相应的行动,特地为该地区的招聘延迟了时间。。另外一次延迟时整个其他地区团队OQ的推迟,考虑到团队OQ的难度。两次延迟,体现了MARS与众不同的用心。
3、耐心的线上支持及温馨的邮箱提示
MARS的线上支持做得相当足够,耐心地在网站上回答问题,并且对于各个小组重新组队队或是改动OQ的要求迅速反应,不厌其烦地帮忙修改。与我遇到的另一个情况形成鲜明对比:同宿舍的一同学某天接到某公司电面,由于他不便接听,该公司HR答应半个小时后重新打来继续面试,结果我同学等了一个星期,没有任何反应。
而每隔三两天,我们总能在邮箱里发现MARS的OQ催交邮件,设定自动发送的这一动作不难实行,但体现的却是MARS对每一支参赛队的重视。相比而言,比起有些企业网申时信息石沉大海,连自己的网申能否顺利上传都无从查起。
4、网上简历的细致斟酌
这一点的推理也许有自己的一些主观色彩,或存在牵强之处,但是从大家在论坛的讨论可以初步判定,MARS并不过分依赖某些企业所使用的“关键词”筛选,也没有过多的“名校情节”,MARS需要从OQ那里根据它的标准判断候选人适合MARS的潜力。比起很多牛人的简历,我们的团队个人实力的确没有出彩之处,我们能够让我们幸运接到笔试邀请的也许便是我们的OQ吧。如果OQ没有被细致斟酌过,我们也许无法走这么远。
接下来是一些我们的提议,希望MARS能够让大家对于这次团队招聘有更深的了解:
对于团队进阶下一轮的具体情况交待得不够清楚。例如,小组三人是否依然是以一个团队名义参加第三轮的面试环节并以该队身份进入最终甄选,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得到相应的解释。
最后,还是想感谢MARS HR们对于整个校园招聘的认真负责以及用心贴心。 |
评分
-
1
查看全部评分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