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3238|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毕业十年,回首展望【转贴】

[复制链接]

主题

好友

841

积分

地区经理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2-12-20 10:22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转自中国会计视野论坛

从2002年到2012年,毕业了整整十年,时间真的很快。这十年,在工作上,足以能独当一面;在生活中,足以能组成自己的小家庭,照顾小孩子。
     一晃眼,我的孩子都7周岁了,小学二年级,我算是很早结婚生子的那种。不过,10年大学同学聚会时,有个男生的总结:毕业十年,结婚十年,孩子十岁。更是总结的精辟。看着孩子的长大,每天一张稚嫩的笑脸,忽视自己那天日益老去的容颜。
      十年,从金融专业的毕业生,转行从事财务工作,今年换到自己的第六份工作,有得有失。自己从当初那个找工作都困难的应届生,到现在月薪过万的财务。不能说自己的事业有多么的成功,比起那些大公司的财务经理,财务主管,我的视野很小,经手的事情也不算多。只是相对还算顺利,靠自己的努力,脚踏实地的走来,拾级而上,有了今天的高度。

                                                          (一)
       我参加过两次的高考,第一次选了理科,考试惨不忍睹,英语和物理都没有过半。那时,犹豫过,是否重新高考,还是选择读自考?现在看来,重新再来一次,还是很明智的。我的母校,在财经院校中很出名,以至于给我以后的求职,有了不少的加分。
       第二次,我选择的文科,英语又重新找回了学习的要领,整整的一年,卧薪尝胆。成绩揭晓的那刻,我哭的很伤心,不仅因为我考取了本科,更因为我的分数离重点线就差一分,如果多那一分,我就实现了三级跳,圆了自己的心愿。两次成绩差了52分,我一年努力付出的结果。
      当初因为家庭的原因,我选择离开上海去外地读书。选择来北方的海滨城市,那个年代,似乎国际金融很热门。于是第一志愿就是这个,后面才是会计专业。以至于后面,从事了财务工作,却没有系统的学习,算是自己慢慢摸索吧。
      大学四年,现在想想什么都没留下,金融专业的理论都很抽象,基本的概念也都还给老师。会计还算比较实际,学习了基础会计和中级会计,对会计有了简单初步的认识。
      等到毕业的时候,才发觉大学在上海,是件多么好的事情。在外地真是万事难,主要是面试难,这其中的路费可真不少。其次,就是专业的局限性,除了金融系统,很少单位接收金融学的毕业生。
      大学四年,学过点会计,学过点贸易,学过点保险,自己就像无头的苍蝇到处投简历,不放过任何的机会。家里没有任何的关系,什么都要考自己的拼搏。
     最后有家信息技术公司,接受了我。开始了我第一份的工作,开启了我的职业生涯!

每份工作,都应是职业发展中传递给你正能量的载体。都应该从中汲取经验。即使没能在工作经验上给予你提升,也应教会你宝贵的精神品质------忍耐,待人处事,奋进。。。。
       不要一味抱怨工作给你的不如意,想想他的好,比如获取更知心的朋友,工作得到老板的肯定,工作中学会一项特别的技能,诸如此类。这才能在公司长久呆下去。
       每家公司,当初的面试,都只看到外表的一面。有些情形不能为我们所了解,干的长久后看得也更清楚。比如和领导的沟通,公司的管理,运营的模式等等。如果你还算年轻,还有闯劲和想法,请给自己设定一个离开公司的时间表,比如一年,比如三年,五年。长久呆在一家公司,人会形成惰性,没有激情。会回想,当初那个朝气蓬勃,有理想的人去哪里了呢?
----------------------------------------------------------------------------
      进了这家公司才发觉,什么叫做廉价劳动力!
虽然工作名义和证券有点关系,其实我们做的就是把当天上市公司所发布的信息,按照一定的分类,输入到公司的数据库。更新数据库的信息,也就是我们现在能看到的炒股软件内的信息!
       当初,我们这批人,基本都是大学毕业,专业和财经搭点边的人。来公司做的完全都是没技术含量的工作,简单的CTRL+C,CTRL+V。整天盯着屏幕。这份工作留给我的就是熟练掌握一些键盘的操作,切换,只有熟练操作才能不留下加班。
      已经不太记得当初的具体情形。似乎每天都挺忙,加班晚餐每餐20元。我们的忙季就是出年报,半年报的时候,那时候,我们部门的人要分两班:一批人是9点到6点,另外一批是下午4点到晚上12点左右。当初工作地点在市中心地铁站边,一座很不错的写字楼里,很难想象,做办公室的工作还有需要上晚班。堪比流水线的熟练工!可能是当时找工作不易,部门内的人全都支持下来了,没人敢有怨言。
       记得当初的部门经理,30岁左右吧,坐在最里面的位置,每天陪着我们加班,弄到很晚,我们可以倒班,他基本都在,大家都为了工作,不容易的生活!还有部门副经理,外地人,上班没事就看CPA的书,近水楼台,最后和部门内的一个上海小姑娘好上了,整天同进同出,拿公司的加班晚餐当烛光晚餐。觉得小姑娘挺务实,看出男的是潜力股!

       所有有点能力的人人都当这个为跳板,没人会长久做下去。没有技术含量,而且也挺辛苦。暗地里,都在学习和考试,希望今早转行。最后关系好的那些人,在工作一年左右都跳槽做了财务。
      那年,我报考了CPA的经济法和税法,算是比较容易的科目。除了工作,就窝在家里看书,很希望能咸鱼翻身。有个姐姐,大我10岁,
      本科学的是生物,福建人,刚到上海时间不长。因为离家近,想考CPA和会计中级,也将就在公司上班。由于上晚班,白天就在家里复习,挺佩服她的勇气,这样不搭界的专业转行,挑战自己的勇气。那年她的运气好好,中级一次通过,CPA三科也通过两科。后来靠着自己的努力,跳出去做了财务经理,以至于现在的财务总监,那就是后话了。
      那年CPA,两门都没通过,经济法的通过率很高,我差了5分左右,名落孙山。心里伤心的不得了,似乎人生没了改变的希望。
      一直都没放弃换工作的想法,简历一直都在投递。有了这样的信念,机会才可能垂青我。转年初,我的运气来了,很清楚记得当初那个电话。一个普通话还算标准的人,约我面试,说他要出差了,所以地点就在火车站附近。还问我,是否知道火车站附近哪里有适合面谈的地方?我老实相答,那里不是很清楚。他反问,难道让我这个外国人找么?我心中一愣,这么字正腔圆的人,会是外国人?心中起了问号?最后我们约在了麦当劳里见面。

这么多年走来,每每面试,都会被问到,你的职业发展是什么?其实,在你刚开始职业发展前,应该想好,未来的我,想怎么做,做到怎样的位子。
     心有多大,给你的舞台才能会有多宽广。
     心有多大,看到自己更多的潜质,才会厚积而薄发。
  
      入对了行,才真是职业发展的起点,否则转行真的不容易,除非你能锋芒毕露。  
     
--------------------------------------------------------------------------------------------------------------
      面试我的人,也就是我以后的BOSS。一个地道的土耳其人,长得很像新疆人,乍一眼不太觉得是老外。他在昆明读了大学,学了中文,后来娶了昆明的姑娘,生了混血的孩子,在中国扎了根。中文学得很溜,只是稍微有点口音。而且一些成语,歇后语也都知道,很了得!
       这是一家新加坡驻上海的代表处,产品是从土耳其进口水管,亚太的总部在新加坡,我们就是新加坡下属的代表处。代表处并不是公司,没有实际经营,办公经费也是新加坡总部打过来的。上海有独立的代理商,各地也是一样。我们的职能只是起桥梁和纽带作用。
       不太记得面试的内容,只是我向他很强烈地表达了希望得到这份工作的意愿,唯有这样,自己才能踏上财务的道路。老板最终给了我这个机会。
       2003年3月,我开始了全新的工作。同月,也开始自己新的恋情。以前的那段刻骨铭心的初恋,让我全身投入,却让我浑身伤痛。当他说,we will marry, I say No!,而后来我说我愿意!,他坚决地SAY NO!.没有在对的时间让缘分牵起我们的手,我狠心地分了手。寻找下份的情感,而让自己有了新的依靠。
       这家代表处,很简单。一个土耳其老板,一个负责联络业务的小伙子,还有就是我,负责财务和内情,最简单的组织架构!新加坡的大老板每个月会来几天,考察下业务。土耳其老板,经常会在全国各地出差,很多的时候,就剩下我和那小伙子。
       财务的工作,就更简单,手工做日记账,提取备用金,发放报销,报税。还有就是文职工作,帮老板订机票,订酒店等。第一次接触到支票,第一次接触到报税,很多都是书本的内容,如今自己都亲身经历了。记得开支票,写错大写的“贰”的尴尬。幸好老板很NICE,并没有责备我。还记得,经常在开户行办事,和银行里的人混的很熟。
      年中的时候,税务局要求全市的代表处都要事务所审计。于是,我第一次开始对外联络,独立工作:联系会计事务所,去税务局申报前几年的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之前的人都没有申报过)等。
      每月的工作都很简单,大多数的时候没事情。大把的时间,原本可以好好看看CPA,那年我报了会计和税法,还特地报了辅导班。我和先生属于闪婚,从认识到举行婚礼,只有短短的9个月,期间还装修房子。不过沉浸在爱情中的我,更多是对未来的憧憬。周末不是去上辅导班,就是装修房子。心思也不在读书上,最后的分数也可想而知,好像两门加在一起刚过了60。从此以后,我就金盆洗手,再也不考CPA了,伤不起呀!
      婚礼在年底如期举行,还要请土耳其老板当了证婚人,现场读个证婚词。别看他平时说得很溜,世面也见的很多,关键时刻还掉链子,那份证婚词读得磕磕巴巴的。老板给的红包,给了我意外的惊喜,一个月的工资!不过当初年纪轻,工资也少得可怜!
       第二年过年后,就发现老板苗头有点不对,老是往外跑,经常带些神秘的客人到办公室。代表处营业期间的快到期了,我还在准备延期的资料,就差新加坡老板的签字。7月,老板飞过来,告诉我们,土耳其老板要离职跳槽,所以这个代表处就要撤了,我们也要失业了。
这对于准备怀孕的我来说,真不算好消息!这份清闲的工作,很适合养胎的。
      原来,土耳其人不满自己手上没一点实权,大事小情都要新加坡拍板。意见有分歧的时候,就忒憋屈。正好这时有家土耳其的首饰品牌要进军中国市场,正缺像他这样通晓国情的人。于是,他跳过去做总经理,开拓新的市场。
      于是,我和同伴就开始各自找退路了。也盘算各自的遣散费,找公司要多少钱。本以为新加坡人会跟我们计较,结果我们提的按劳动法的补偿要求爽快地答应。公司的账本等一些东西都大包运回新加坡,就这样在2003年7月底,我结束了第二份工作。

     后话:后来,还和老板有过联系,想让我过去做店面的领班,做一休一。我那时刚生好孩子没多久,觉得不符合职业发展就没应下。那个土耳其的珠宝品牌,进驻了上海几家大型商场,可能是知名度有限,或者定位不当,大概3年后吧,就逐渐撤出,这位老板就没了联系,不知现在身在何方?


正好这时,我先生也换了工作,我们同时都有了假期,便一起去旅行一周。工作嘛,回来慢慢找啦!不急不急!
    旅游的目的地在山东半岛,几个旅游城市转一圈,终点站是我的母校所在地---大连,毕业进2年,回家看看,随便联络下老同学。旅游的过程就不详述,就在最后一天,接到人力中介的电话,通知我周一去面试,一家刚开张的日本公司,做贸易的,职位出纳。心想,真是一点都没耽误呀!
    面试,轻松过关,很快就开始上班。这份工作,也让单纯的我看到了人性险恶的一面。
    一个公司,也就是一个缩小的社会,美与丑,善与恶,都要靠自己分辨,要看清人,站对队,遇人不淑才是最大的悲哀。
想想自己,从第二份工作开始,进的都是名副其实的外企,虽然都不是欧美企业,工作中英语也使用不多,但可都是正宗的外企哦。即使后面一家是台湾企业,但也注册在一个什么群岛的公司。
    这是一家刚成立的公司,规模不大,财务就出纳和会计主管,销售人员只有一个,后来又增加几人。三四个小姑娘是负责订单,报价等辅助工作。两个日本人,其中一个是总经理,另一个负责销售及辅助工作。刚开始的公司,也就10人的规模。名副其实的小公司。
    除了财务以外,其余都是懂日语。财务是难找懂日语的,只好招懂英语的人。好在总经理英语很不错,财务主管是从英国回来的,英语流利,交流也没问题。我的英语只能算哑巴的那种。财务直属于总经理负责。财务主管也负责人事工作,负责考勤,核算工资等。
    我们隔壁有个日本总公司的代表处,隶属日本,独立于我们。一个助理,小梁,一个负责人,日籍华人,赵先生。平时大家都一起工作。
    公司的账目很简单,很多都是转口贸易,公司的大客户在香港,内销开票的比例很低。公司用的是用友软件,我只是能接触到出纳那部分功能,输入报销凭证,以及涉及现金,银行的日记账吧。财务主管负责收入成本的结转,以及月末结账,出报表等。那时候,就已经想偷师学艺,了解主管经手的事情,不安于做好出纳的工作。
    就这么小的公司,也都是年轻人,现在看来,真是各的精彩,元老级别的人现在都离开这家公司,各自命运大有不同。
会计主管,估计是我这么多年,遇到过最阴险的人,现在看来她也没得到好的报应。姑且叫她A。她基本和我同时入公司,大我5岁。我们两家的老公都是从事IT业,我老公当时被猎头挖到新公司,工资上到5位数,在当初也算不错。她就想讨好我,下班还拉我逛街,想从我这里得到一些猎头的消息。
    她自己结婚也不久,应该家底不错,英国留学回来,在外体馆买了房子,结果结婚就住在房子里,他老公没新买房子。从各方面比起来,我老公条件都比她家的好,她心态就不太平了。她是很热爱名牌的女孩,我虽然条件还不错,真不看重品牌,各自的观点也不同,渐渐只是工作中同事。她是那种可以将包子,泡面当饭的人,省出来的钱买名牌的化妆品。人很瘦,以至于眼角的皱纹很明显,人也没多少精神。虽然是外地人,但有着本地女孩子的精明,凡是都想插手。
    销售助理大概三人吧,燕,敏,小朱。加上隔壁的小梁,大家中午就一起吃饭。销售担当姓郑,就叫小郑吧。公司小的时候,人际关系就显得很微妙。可以很亲密,也可以假装的很友善。在不大的办公室里,一切都尽收眼底。

    我当初真还算小,不喜欢主管,也不会讨好她,只是做好分内的事情,就没太多话。只是和助理的敏关系不错。另外几个人就玩在一起,特别是日本人出差,A就算老大,主意都是她出。在上班的时候,经常聚在会议室里打牌。我跟敏默默留在座位上,算跟她们划清界限。别看她们表面都很亲密,其实暗暗也在较劲。A是特别看不得别人的风头超过她的,就算跟自己工作没任何关系,都会千方百计刁难。
    她当初三十岁左右,一直都没孩子,估计也不想要。几个月后,我按计划怀孕了。家里远,要做班车再换地铁。高峰的时候,地铁也特别挤,总怕不安全,就多等几班,有点迟到。别人都是照顾孕妇,她似乎就有意刁难。跟她解释,她竟然说,我就在你后面一站上车,一点都不挤,似乎我在说谎。从此,我都早出门,少跟她有口舌之争。
    业务组小姑娘间的问题,也要插一缸子,说三道四,还想传到总经理耳朵里。今天跟李好,背地就说小朱的坏话。转天,就又和小朱悄悄说敏的不好,整天在办公桌边碎碎地咬着耳朵。
    其他员工外出工作,出租车报销,即使相关领导都签字确认过,她也会找理由拒付。别人加班,能拿加班费,她就眼红。自己去外高桥转了一圈,顺道逛了报税商店,回来晚了,就大言不惭地说,一行人都算加班一小时。
    更有甚者,已婚的身份跟后面进来的小弟B搞婚外情,成为众人皆知的秘密。她老公,搞技术的,整天外地出差,给她腾出时间按。好友敏正好跟B住在附近,几次上班,都看到AB一起在公交车上,无需自辩,一切自明。敏也不是多事之人,不会到处乱说。结果A没有去拍敏的马屁,让她保守秘密,而是更加在工作中刁难她。最终,老公最终知道,无辜的老实人,30好几了,也没自己的孩子。听说离婚的时候,分她一份财产,好好报复下。
    再后面,当总经理任期届满,新人来时,让司机多配了一副钥匙,留在身边。还不知干了多少坏事。最后和小郑串通,让后者多报发票,虚报账目,原本只有几百的费用变成几千,总经理基本都不复核,她从中分了应该捞了很多的油水。公司的司机也很看不惯她,留下她很多的证据。几年后,当小郑离职时,揭发账目问题,结果查了公司全部的账目,才东窗事发,逼她走人,日本公司都很大事化了,没追究责任。
      AB最终都离开了公司,两人虽说感情很高,AB有几岁,B是北京人,条件不错,家人自然不同意这门婚事,更何况A还是离婚过。A的工作也不好,在公司一直都拿着高薪,出去后听说都打零工,没正式的单位。两人和家里僵持很久,最后只好先怀孕,最后才得到南方家庭的默许,应了婚事。

    等到怀孕后期,A找了一个临时的小姑娘,接替我的位子。我也不想再公司里就待,想好不再回来。一来在公司没有发展的空间,二是公司的氛围实在不好。小姑娘看出苗头,一直讨好A,希望能转正。提前一个月,我就待产回家休息。等到产假四个月快休完,听到公司的风声,想踢我到业务部去做单证,我才不会灰头土脸回去,于是一个电话,想多休两个月正好到春节后找新工作。正好一拍两合,我就拿着病假工资,在家呆孩子。
    最后,我公司都没回去过,也没送过喜蛋,就直接辞职,找了新工作上班去了。
   人是要有点骨气的,不能被人一直挨打。不能在公司的最底层,听人指挥和调遣。离开这家公司,我有了自己独当一面的时刻,不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
    听说,取代我的小姑娘,在6,7年以后还是公司的小出纳!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5-2-24 18:26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