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帖最后由 胡言乱语的脑残 于 2010-12-15 22:42 编辑
写之前的话:谢谢顶帖甚至给出意见的朋友们,没有办法一一回复,但是我都有看,谢谢鼓励的,也希望和我一样革命尚未成功的筒子们都加油努力。
还有谢谢应届生BBS的工作人员,还给我的两篇帖子设置了链接,麻烦了。
因为要申请资格证,加上的确最近招聘少了,就回家休整休整。我想总结一下我彻底打酱油的四大之一的笔试面试过程,由此引申些关于找工作的一些共性的看法。虽然我的整个过程充满了乌龙色彩,但是的确让我收获非常之多。
四大之一KPMG之旅
1. 我怎么就申请了四大or KPMG。
四大之于我,就是名声很大的会计所。仅限于此。但是由于本科就读学校的ACCA等专业算是全国比较靠前之类的,每次四大宣讲,引无数英雄竞折腰的那种。我觉得这四个公司对我而言就是,这辈子都跟我不会有什么关系。(后来看帖子说是这几年四大早就从神坛上下来了,就将就一下我的外行加业余吧)
申请四大是因为高中一个同学说你申请四大可以练练笔试,然后当时正好KPMG的招聘广告里面有深圳站,我也免了跨城市的劳碌奔波和车马费。就屁颠屁颠的去网申了。接到笔试邮件的时候,我也完全没有走心。就记了笔试地址和时间。
2. 的确很专业的笔试过程。
到了笔试现场,我发现这个酱油打的有点过分了。很多筒子们都准备充分的样子,不少都是拿着笔经到现场的。我就越发觉得自己业余了。
笔试程序不用多说,关注的人都了解。只是,我的确态度上不端正,因为我没有认真看邮件,加上那个礼拜都被一些私事扰得不得安宁,需要的工具我一个没有带:铅笔,橡皮,计算器。好在她们有准备,但是场面上我还是有点觉得尴尬了。举手都举了三次的,整个考场就我一人貌似。汗。。。等到按照提示填信息时,我都有弃考的冲动了,因为要填unique ID,但是我不知道我的这个是什么。终于明白了所谓程序很专业的笔试了。跟四六级考试一样了。
后来就真的彻底不抱希望只当是锻炼锻炼的做笔试题目了。数学题好繁琐,反正我就回答了一半多吧。然后说要交卷的时候,后面的随便涂卡的。英文的就还好,都答完了。
3. 面试,我承认有点鸡同鸭讲了。
因为笔试的种种雷人,我压根没有想到我能够进面试。所以打电话给我当天,我都觉得有点不可思议。因为对KPMG毫无了解,笔试报志愿的时候,我就是勾了advisory。因audit 和 tax我觉得专业要求很高。HR就说,我们觉得你的背景更适合tax,帮你转tax怎么样?我当时就是觉得对我而言都一样,既然他们觉得我适合tax,那就tax吧。没有想到,这个成为面试的隐患之一。
我大概早到了30分钟的样子,我前面那个女生出来了说她中途英文转中文了。面试官就出去了。然后回来的时候说刚才没有看到有人在等,还说我是不是刚到的。我说我早到了。然后就开始了很多人知道的那个presentation.我选择的是“湖南卫视”。说实在话,我当时就觉得凭借我的话题,还有内容,大概就会被刷。但是我还是选择了我想说的话题。我本来锻炼的成分高于想要offer的成分。然后到中途的时候,M打断了我。说:“你能不能说些深层次的问题。”我回答说:“他们的value就是happy之类的,他们的节目也正是传播出这个理念等等云云。。。”然后M才恍然大悟状:“快乐中国是他们的value是吧?”我觉得很汗,我说:“恩。我就是围绕这个说的。”看来我前面的背景介绍部分他没有听清楚。。。其实我也知道,也许他们就是想听些什么管理结构啊,全球化,本土化这些云云。这些之前是有预料的,但是,不是be yourself不是?这个话题,待会儿详细说。
然后湖南卫视这段奇奇怪怪的问答环节结束后,就是英文面试阶段。这个倒是没有什么,就是就着网申问题问的,虽然我不记得网申的题目是什么了。但是只要是真实的回答了问题,就不会有问题的。
英文问了几个题目之后。M说,那这部分中文好了。
常规问:“为什么选择tax?”我就老实的回答了前面述说的那段。然后就如果今天失败了会选择其他四大吗?如果不来四大,你最想做的是什么之类的云云。
然后还有对待年轻人,尤其是海龟就业问题,M说现在的人眼高手低的太多了,招进来什么都不会,但是却不踏实之类的。然后我就表示赞同,我自己也的确这么想的。
之所以说鸡同鸭讲,是因为数次我表达的观点跟他其实是一样的,他却听反了意思。这个,让我比较费解,因为从小我的表达能力都是不错的,还真没有发生过这样的交流沟通障碍。可能我还是不是很厉害,立马掌握与他最佳的沟通方式吧。
然后我问了他TAX具体做什么的等等。他回答的很专业也很仔细。这个部分我们倒是没有什么沟通障碍了。
4. 结果
结果其实不想谈及,就是没有进par面。然后HR给我电话的时候说的话有点让我哭笑不得:“我们觉得你overqualified了。签了再毁约我们也很麻烦。觉得你有更高的目标。”我不知道这个到底是真话还是讽刺了。不过,的确,我用那么诚实的态度面对why KPMG, why tax。本身就是件死无葬身之地的事情。倒是higher 的目标有点过了,另有理想倒是真的。心里倒没有什么多余的想法,因为这次的面试经验算是我赚到的。通过了面试的过程,我觉得是彼此互相了解的过程,同时也是更加认识自己的过程。
四大延伸问题:
1. 打酱油应该有的态度
很多人找到工作的桥段非常像明星的意外成名,比如陪朋友去啊。见识见识啊。锻炼一下啊。打酱油成功的按理比比皆是。但是,我这么打酱油的的确是太没有态度了。我之后也觉得自己有些太不走心了。如果好好表现,没准还有机会经历一个par面也说不定。要知道我M面的时候,还是没有Unique ID.因为那么悲剧的笔试之后我都把KPMG的邮件给删掉了。凭这一点,他们拒了我,我也没有任何怨言。所以,如果你不是像我,目标那么明确,失去这个offer机会也没什么大不了的话。即便是打酱油,还是心理上放轻松,准备上要上心的。我觉得,凡是都是准备了比没有准备强。这个准备,有的人是经年累月自己都发觉不了的,有的真的是为了一个工作做足功课的。但是不管怎么样,预则立,不预则废的事情。
打酱油没准能够改变一辈子的轨迹和职业发展方向,这种命运安排也未尝不是一个不错的尝试。
2.Honesty is the best policy?
“be yourself”…基本上是我看面筋里面最常见的句子。但是,事实是吗?当然,大部分的时候,这个回答是“yes”。你不做自己,就很容易被问到无话可说,不管是测试你简历的真假;还是测试你对职位的喜好与热情。但是,面试官毕竟不是Lie to me的男主角,而面试者也通过各种途径训练着自己的面试技巧。面试,有的时候的确就是一场博弈。有的时候,这个博弈,已经与“诚实”无关,或者与“诚实”背道而驰。
站在招聘者的角色里面来看,他们一方面要选拨合格的人;一方面要选拨留的下来为公司做贡献的人,尤其是能够做长远贡献最好。可是,当跳槽,人员大范围流动成为某些企业大规模招聘的原因时,他们的招聘侧重点和考虑点开始发生变化,但事实上并没有解决问题。我个人认为最大的原因是,其实我们大部分的企业招聘,不但没有鼓励你诚实,反而,鼓励你去粉饰自己的答案。或者,他们直接鼓励你的不诚实。所有的因素,他们都考虑了。并且他们用他们认为可以规避的方法来未雨绸缪或者防患于未然,但是事实还是证明有些因素考虑了也等于没有考虑。比如,毁约的可能,短期内跳槽的可能。招聘成本,培养新员工的成本没有通过良好的招聘得到缓解。
在这里,我举一个例子:我之前面试了百度。过程我不说了,但是,当时组里面的人私聊的时候说:“如果你在腾讯实习过,立马都不用说就会要你。”到了面试的时候,面试官问:“你们还投了什么公司,到了什么步骤。”一个女生说华为已经给offer了。我当时以为这个女生必挂了。结果,她进了下一轮。挖墙脚无可厚非,因为他们也被挖墙脚无数次了。但是,用人单位在担心毁约的同时,却助长别人为了他们毁其他公司的约。而且,基本每个面试者都会遇到“为什么选择我们”这类的问题,尤其到了HR最后一面,很多就是考验你的忠诚度。试问,多少人在这个环节“be yourself”?否则就不存在晒offer这么一说了。你说我是算吧、葡萄心理也好。我在job hunting的过程当中,也有机会是我直接拒掉的。大概老实惯了,我从来没有想过毁约,虽然相比很多人,我完全没有顾虑的必要。我本来就没有三方协议。但是,我觉得我尊重每一个欣赏我的人,我不想去了,我也不会说拿个offer垫底,有好的就毁约,我就直接拒绝。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的道理谁都知道。我也尊重并且佩服offer拿到手软的人,说我眼红也不为过。但是无疑,我们的制度和规则,完全没有鼓励诚信。
当这份工作,是你真的想要的,那么,你的诚实就是他们想要的答案;
当这份工作,只是你迫于现实或者出于保守目的想要的,那么,请你别像我这么傻里傻气了。人都有趋利心理,珍惜每一次可以粉墨登场的机会。
3.每一次提问,都是自我认识的过程
我觉得KPMG的面试,就是再次坚定了要做自己喜欢的事情这件事情。且不说我的思维方式与他们的大不同导致的鸡同鸭讲,就是M在介绍tax的过程当中,我真的觉得是非常锻炼人的工作,有挑战,有前途。但是,却没有羡慕和向往。做喜欢做的事情不见得能够给你想要的生活,但是,做不喜欢的事情,却会给你带来很多烦恼。我遇到很多想转行的前辈。我很崇拜的一个人,也就是我姐姐 (我个人真的非常想开贴写写她,甚至我觉得她的经历比起杜拉拉什么的真实也励志感动有用的多)一直都说我要选择好行业,如果选择错误,没有时间反复尝试,不能一直从头再来,这样子,一辈子都没有起色,平庸没有突破。
再一点知道你喜欢什么,什么适合你,永远比晚点知道好。
面试的时候,也许会让你发现你喜欢这个;也许让你发现你不适合,这些都是接下来面试很好的导向和经验。
keep learning。。。
求职过程很艰辛,尤其我回家后面对父母,压力倍增,他们基本号召所有人来说服我进家里的国企做法务。。。之后的篇章里面,话题有的敏感:各种不可避免的歧视;有的伤感:没有offer的时候,如何协调自己与家人的关系。
我这个话痨有时候说教了,只是,说出自己的一些看法。自我反省,自我学习,自我改变ing.
还有不负责任的给自己打个小广告,不能只是口头说说自己想做娱乐编辑不是,大家人多,观点多,和会有比较客观的看法有意见,有空,欢迎光临我的blog。都是纯属爱好写写的,如果有专家,批评指教。
http://blog_si**_com_cn/u/1355394652 |
+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