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届生求职网小程序
   主题推荐: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更多推荐 今日十大    最新导读    应届生求职网微信小程序
搜索讨论区: 按拼音查找
查看: 22184|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经验] 从在校生到工作4年的一些经历与感悟(最终修订版,以此留念)

[复制链接]
头像被屏蔽

主题

好友

1213

积分

禁止访问

跳转到指定楼层
1
发表于 2015-8-7 00:25 |显示全部楼层 |倒序浏览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前言
回首从学生到工作的这几年,转战外企、民企、国企、国家机关,没有TOPx名校生波澜壮阔的求职历程,但也算丰富多彩;事业未有所成,但也算自食其力有口饭吃。两个字形容-----折腾。谨以此文纪念过去的点滴,同时也希望为大家提供一些有用的信息。
自我介绍
我是国内某211/985院校硕士毕业,计算机专业,男。本科毕业于该校的一个二级学院。
本科篇
本科阶段,对计算机这个行当还真没有什么认识,昏昏噩噩的,也就学了点课本知识,基本没有写过什么代码、完全没有编过什么软件,毕业参加了联通和诺基亚的面试,都被鄙视得一塌糊涂。(记得联通的面试官问我:你精通数据库?做过什么项目?我说:是啊,就是createtable那些语句嘛,用foxpro建立过课程、学生、选课几个表的关系……诺基亚的面试官是个老外,从头到尾我就压根没听懂他说了些什么,哼哼哈哈地就结束了整个过程)。大四的时候母亲的一个朋友介绍我到一家房地产企业实习,本意是让我和IT人员一起做做单位的网站,可我啥也不会,最后被安排去管理单位内部的bbs,也就是当个超级版主,干了几天,自己觉得窝囊,请辞了。安慰自己说,读研再慢慢锻炼技术吧。当时对我来说,华为、腾讯、盛大、雅虎这些企业,就跟神一样,励志读研好好锻炼技术,进入这些大企业。
总结起来,本科阶段基本是废了,要不是搞定了校本部的研究生,估计我就得啃老了。
回过头来看这段历史,有两点感悟:
一是应该多学学真本事。不管是c、c++、j2ee、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还是系统管理,应该选择一门兴趣,花1-2年时间深入钻研。例如c/c++/j2ee,可以学习别人的软件,自己学着编写;可以加入开源社区,做几个项目;又比如数据库管理/网络管理,可以考几个认证。当让,能找个对口的企业实习实习、或者有条件的跟着老师做做项目、加入这样那样的开发团队,那就更好了。总之,选定一个方向,获得赖以生存的一技之长。书本上的那些只是基础,而且很多课程一辈子也用不上,更不能当饭吃的。回想当初,我还认为学完课本知识就可以操社会了,真是无知。我就是吃了这个亏,输在了起跑线上,导致现在在职业发展上还是有一定的限制与瓶颈。
二是要努力提高自身的硬件储备。也就是你的身份、你的敲门砖,比如学校、学历、各种证书、社团经历、实习经历、奖励等等。毕竟在天朝,别人说你行,你不行也行;别人说你不行,你行也不行。要想进入一个好的企业,赢在起跑线上,能力是一方面,但硬件条件也是需要努力提升的。
研究生篇
读研的初期,依然是昏昏噩噩的。导师没什么项目,加之本科4年的纸上谈兵,已经让我养成了懒于动手的习惯,技术上仍然是没有什么进展,东一棒子西一棒子地看书,一年下来,一事无成。看着别人导师的学生欢天喜地地做项目,心理那个急啊!还好利用这一年时间提升了一些自己的软技能--------加入了学生会、当了副班长、应聘了党支部副书记,拿了个优秀学生干部的奖状。研二是转机吧,同寝室的一个兄弟,通过校内bbs信息,应聘到了上海intel开源技术中心实习,那边的面试官就是我们学校毕业的。那位兄弟交代了我需要看哪些书、准备哪些知识,并内部给我推荐了一把,最终我也幸运地过去了。虽然是个没多大技术含量的自动化测试岗位,但就我的技术水平来看,我已经很满足了。
半年时间,主要学习了linux系统管理及shell脚本编写相关的知识。从往年的情况来看,如果继续实习,应该大有可能留下来,但本着尽量在家乡工作的想法,我还是在实习半年后打道回府了。总的来说还是蛮有收获的,总比在学校盲人摸象强。
回学校休息了几个月,闲不住,恰逢华赛(原华为与赛门铁克的合资公司)缺人,到我们学校批量招实习,凭着第一份实习经验,我顺利地进去了。分岗位的时候,我对一个管事的说:测试我就不干了,研究生还是应该写写代码。就这样我被分到了研发组,搞存储网络。但是,鉴于内部考试的分数及我的能力水平,我没有分到具体的开发设计模块,而是接手一个即将去海外销售的同事的模块,维护他原有的代码,完善他的代码,并开展白盒测试。对于一个技术嫩头青来说,这工作并不简单,上万行的代码一开始对我来说就是天书;经常听到周边的同事说加班又写了几百行代码,我觉得非常可怕。跟我一起来的一个实习生没干多久,直接申请去测试部了。我也做得非常辛苦,不过本着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态度,还是逐渐挺了下来,4个多月时间学了不少东西:深入了解了c语言;linux内核的一些实践;网络套接口编程知识;tcl脚本;physon的一些基本用法;白盒测试;软件开发流程等等。我的考核从C,到B,再到A。此刻已临近毕业找工作的日子,按照当时的状况,干到毕业转正应该不成问题,但内心深处隐隐明白,华为的生活不是我追求的。其实,直到此刻,我对自己未来想干什么,适合干什么,还是非常迷茫的,只是与本科毕业时的想法,已不可同日而语。离开华赛,更多的原因还是厌倦了这种高压忙碌的工作,而不是出于对未来的规划。同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自己身体某方面机能比较弱,不太适合长期从事这种高强度的工作。就这样,我托词说回学校写论文,告别了华赛。
接下来就是找工作的前期准备,总结起来,就是把本科、研究生阶段的重点课程的ppt讲义背了个烂熟,还买了一本《程序员面试宝典》,偶尔在网上搜集一些笔试面试题目来做着玩,同时也把实习时参与的项目细节捋了捋。
由于黑盒测试与白盒测试的两次实习经验,我很快被阿里巴巴测试团队录取,当年开价8K*15,除了身体原因担心工作强度,其他我还是非常满意。有了这个不错的保底,找工作的动力变得有所懈怠了,一直到12月中旬,就只参加了腾讯、百度、中兴、中国银行(全国统一招考,报的软开)的笔试,腾讯和中兴都在面试阶段由于技术底子薄被鄙视;百度电话面试后被鄙视;中国银行由于面试通知比较晚,且不在学校本地,所以最后也没去了。投了EMC,中金,农总,省国开行,皆未给笔试机会。父亲托人帮忙投了29所,但后来听师兄说与华为的工作量差不多,所以面试就没去了。
一直到12月底,在学校食堂外面看见了x行软开的宣传海报,试着报了个测试部,误打误撞地被录取了。笔试就是一些基础知识,面试基本就是谈心。纠结于手头的两个offer,我咨询了一个工作好几年的老同学,并且考虑到自身的身体状况,我最终选择了软开-----适度的工作量及稳定性对我来说可能更重要一些。
年后,IT企业的招聘基本结束了,而银行的求职、招聘却还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由于想要尽量留在家乡,我也继续投身其中,但最终还是事与愿违:浦发当地分行机关已被我无知地拒绝(当时以为浦发就是个私人小银行);农行省分行机关、建行软开早已错过了报名时间;工行省分行机关笔试失利。没办法,最终,我打起铺盖卷,奔赴了沿海某城市的x行软开,盘算着积累点经验再找机会回来。
工作篇
在软开,测试岗位主要靠还是熟悉银行业务流程、靠细心、靠扯皮。技术上会用select语句基本就问题不大了。即便在开发部门,也就是一些非常成熟的技术,不难。关键还是对业务流程的理解。在这种国有背景的单位,你可以苦心进取,虽然见效较慢,但会有回报;你也可以谁也不鸟地混日子,顶多被主管骂几句,没人会开掉你。不得罪领导是底线。
有心人还是能学到很多东西的:身边的人不乏获得CPA、CFA、FRM等证书之辈。职业前景来看,有跳到其他银行的,有跳到券商的,有转行搞业务的,但跳到纯IT企业的很少。
工作上有一定的压力,也时不时加加班,强度比IT企业小一些,除非遇到变态的领导。当时我们测试部的领导还挺好的,下发的工作量适中。他对华为的评价就是血汗工厂,呵呵。压力更多是来自生活,特别是外来人员。如房价、亲朋、文化。排开沿海城市高成本的生活,薪资方面倒还不错,两年后普通员工20w不成问题,公积金特别高,自己缴2000,单位缴5000的样子。无论是薪资、稳定性、跳槽资本,都是个不错的地方。但是出于对家乡的思念,及对当地高房价的抵触,外加父母一直不希望我在外地,我在工作1年之后,做出了一个比较武断的决定:回家吧。期间应聘了xx农信社、xx证券、IBM GDC。农信杳无音讯,xx证券倒是录用了我,但不在老家本地且人员性质含糊不清,最后无奈选择了IBM GDC,并向单位提出了辞职申请。现在想想,这一招其实走得很险:IBM在中国已逐步屌丝化,ibm c还行吧,但说到GDC,内行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我心里很明白这只是个中转,在这一点上我是清醒的,但我没有周全考虑到的是,一年的工作经验并不算多,而且GDC的工作内容与软开八竿子搭不上,加之家乡的就业环境也没有沿海好,大的IT企业就那么几个,自己身体能不能吃得消也是个问题;国有企业、政府机关?非应届生想要进去是很难的。
家乡倒是回来了,父母都很高兴,买了房,开始相亲、把妹,时不时和朋友聚聚,生活上倒还算充实。工作上却是一落千丈:拿着缩水近乎一半的工资,几乎没有任何福利(中秋发了盒月饼,年终的一个电磁炉还是运气好抽奖得的);干着没有前景的工作,每天就是敲几十条命令,跟老外在sametime上扯扯皮。唯一的“优势”就是清闲:日均工作量不超过4小时,上上网,下午3,4点钟到楼下散散步,一天很快就过了。但是,在普通的企业干活,清闲是个双刃剑,清闲意味着这个公司没什么业务量;清闲意味着工作内容简单,学不到东西。清闲应该是垄断企业、机关、事业单位的福利,而不是一个竞争性企业应该享有的。所以那段时间我其实内心很着急,在各个网站、论坛搜集各类招聘信息。很长一段时间,结果让我很失望:无论是薪资还是工作量,内陆省份很难再找到一份堪与软开匹敌的工作(大神不要笑话,软开对我辈而言,已算是好工作了)。
就这样在GDC呆了大半年,一直到第二年的3月份,原软开的一位兄弟告诉我,他也想回来了,报考了我们这边的国际结算单证中心(简称国结),已具备笔试资格。我一听,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在网上报了名(毕竟已经从该行出来了,再回去挺难的,而且该岗位是个业务岗,与计算机毫无关联)。没想到审核通过,让我去笔试。我向原软开的同事求援,要了些单证结算方面的资料,开始突击学习。笔试不难,就是银行基础知识+英语,很多以前在软开学到的业务知识还用上了。笔试、面试都比较顺利。但事与愿违的是,栽在了体检上。体检前一天与一同报考的那位兄弟庆贺,还有几个朋友,多喝了几杯,一夜没睡好。第二天体检,血压、心电图都不达标。国结其实是个特别适合女孩子的地方,没有揽业务压力,日常工作单纯轻松,非常稳定,薪资也还过得去。男孩子如果不是特别事业型的,在内陆省份来说,也还算体面凑合。事与愿违,可能是真的与x行无缘吧。
随后应聘了xx航空,很稳定的一个单位,但打听了一下地面工作人员的待遇,年薪6w出头,我估摸就算加点福利,也不会超过10w,实在有点拿不出手了,没去。适合女孩子啊。这里说个小插曲:面试的时候,10个人站成一排,逐个自我介绍,颇有选秀的架势。面前坐了5,6个领导,也不发问,中间那个大BOSS还抽着香烟,吞云吐雾地品味面前的10个考生,很有土霸王的气势。
时间就这样一直推移到8月份,在chinahr上看到一启招聘,是中国的卡组织(地球人都知道)。点进去一看,工作地点居然是家乡所在地,立马报上。本以为已被鄙视,但在两个月后接到了笔试通知。笔试内容就是行测+项目管理。做得不好不差吧。效率挺高,当天晚上就通知面试。面试的时候简单聊了聊以往的工作经验,拉了拉家常。体检也挺顺利。就这样,误打误撞地进去了。当时承诺的年薪是税前12w。其实进去之后,一年下来,现金到手不比在沿海差吧。当时我算是毕业两年吧,一起应聘成功的一个本科工作8年的,一个硕士毕业四年的,定薪分别是18w和20w,他俩到手现金会更可观。虽然与沿海的收入水平及一些IT寡头相比还是一定差距,但在西部内陆省份,客观地说,算是高收入了。总之,与当时我在GDC的薪资相比,差距巨大啊。
期间我还参加了省考公务员,报考了家乡的一个地税局,通知面试时,我已入职卡组织,所以就没去了。
拿了钱,就得干活,在GDC混日子混了那么久,突然而来的工作量还真不怎么适应。工作内容也有很大变化:业务运营管理+全国各合作方关系维护(不定期饭局、开会)+各种打杂。出差也挺多。还好,由于部门领导、主管都在魔都扎营,所以天高皇帝远,加班比较少,身体方面倒也还吃得消。唯一的隐患就是,我们这批人员是跟魔都总公司签约的,属于长期派驻在老家这边一个合作企业,职位的稳定性与该企业的发展好坏有一定关联。虽然收入比省公司同级别人员稍高一点,但如果业务发展不好,就有可能收编总部,最坏的情况就是变换工作地点。
当年从软开陆续回来的两个兄弟,一个在国结,一个在华为,也纷纷再次跳槽,一个到了兴业银行省局机关科技处,一个到了建行软开。一个是因为不满意待遇,一个是因为不喜欢华为的生活。后来听说,还有一个软开的师弟,也是从软开跳到29所,再从29所跳到兴业银行省局机关科技处。
时隔大半年,我的担心的确有发生的趋势:魔都的部门大BOSS由于身体原因,退居二线换了,新BOSS调整了战略路线,对家乡这边的业务与合作不太重视,双方关系也比较微妙;我们外驻的几个人员的日常工作重心也渐渐转向了总部那边的日常工作,而与家乡这边的业务结合不太紧密。出差的一次饭局上,主管对我说,在他看来,我们是国有企业,即便业务不存在了,也不会不管你们,更大的可能是把你们协调到当地省公司。话是这么说,但我也有自己的考虑:一是没有白纸黑字写下来,大BOSS也没承诺过什么。二是省公司的编制非常紧张,属于常年不招人那种,在职的很多人背景都比较耐人寻味。水深。一下子接收好几个没有背景的人,摊薄分公司的福利,分公司总经理有没有异议,也难说。三是分公司基本是纯业务了,咱们技术出身的,多少有点书生气,能不能适应环境,也是个问题。到时候虽不至于失业,但让我去魔都总公司,也是一件非常麻烦与折腾的事情:女朋友、双方父母都不好交代;自己身体状况也不适合长期在外面颠沛流离操劳受累。所以,我还是决定骑驴找马,找到合适的就走;找不到合适的就呆着听天由命。不过内陆省份各方面都比较平衡的单位,真的很少,大半年下来,也没遇到合适的。期间投了广发省分、浦发客服中心、农信、农商行、xx证券,都没有成功。一直到第二年春节后,我报考的圈内的监管机构-----一家金融政府机构的省级机关,在跨时半年的长跑后,给了我offer。其实内心还是挺纠结的:年后工资又涨了一截,我舍不得目前的待遇;但目前的情况越来越不明朗,又担心其中的不确定性,毕竟我有自己的短板与牵绊,不能像其他人那样洒脱。最终如何,留个悬念吧。呵呵。
故事到这里也该暂时画个句号了。或许几年后我还会回来跟大家分享一些新的东西。

评分

1

查看全部评分

+10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QQ登录

本版积分规则

关闭

站长推荐上一条 /1 下一条

应届生微信小程序|应届生求职网YingJieSheng.COM ( 沪ICP备12015550号-13 )

GMT+8, 2024-11-17 13:25

Powered by Discuz!

© 2001-2012 Comsenz Inc.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