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帖已被设为精华]
先说背景 本科在广州一间普通211年财管 然后去英国一间不知名的top10念会计与金融master 家里毫无背景
2012年10月回国的 那时候不知道什么是校招 不知道应届生的概念 不知道各大企业的招聘流程 更不知道原来找工作有秋招春招之分 还遇到了最难就业季
所以傻傻的玩了半个月开始投简历,银行是不用说了 网申没一个过的,其他大企业财务岗也没一点回音,收到的面试都是些烂岗位(民生卖pos机的 优衣库卖衣服的)
就这么懒懒散散的面试到2013年1月得到一个券商营业部实习机会 浑浑噩噩的3个月后得到有编制的offer 但是嫌弃是做销售的 觉得市场不好拒了 去了一家世界500强当后台。
干了三个月觉得后台没意思 又辞职回家考cpa+等校招 2013年9月校招启动后只瞄准银行+券商 在春节前拿到工农两个offer和建总行offer还有某券商分公司offer
流水账之后的总结是:
1. 海龟回国找工作 一定要赶校招,一定要赶秋招,9月10月是黄金时期,春招基本上很少好岗位了。我就是吃了这个亏,春招谷粒无收
2. 不要抱着海龟的光环幻想自己如何高大上,当初抱着瞧不起四大行,不稀罕四大所的心态,回国才发现海龟研究生在校招上属于劣势群体,我们比其他应届生强的是人际交流能力和独立能力 处事方式,这一点在我漫长的实 ** 被无数员工称赞过,我们要在找工作中发挥这个强项。(券商那个岗位,我当初连一面都没过,后来去霸笔拿了分数第一,再加上实习表现,最后才20进3拿下offer)
3. 一定要参加宣讲会!银行基本上是很多人的热门选择,虽然这次校招不知为啥被众多股份制鄙视,但基本上每个股份制我都通过了网申,基本上都去到了终面,四大国有也很给面子。要达到这种命中率唯一的方法就是参加宣讲会,参加宣讲会可以大大增加面试数量,这点放在其他行业也一样,看过很多帖子我发现没多少人意识到这一点。
4. 四大所,很多人对四大所趋之若鹜,认为四大所是很好的跳板。面试历程中认识了很多在四大所工作的人,按他们的说法,现在的四大所跳出来其实也机会不多,市场上三四年四大所经验的人太多了,供大于求,跳出来做个小私企财务主管也就很厉害了。而以我在之前做后台工作的经历来看,现在四大所出来的人确实竞争力也没那么强。尤其是很多海龟都是研究生,进四大所工作有点浪费了。
|
+10
|